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七零娇软真千金 > 第63章 娇千金063

七零娇软真千金 第63章 娇千金063

作者:眉眼缱绻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7-27 07:31:5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把在妙仁堂的医案都整理好, 苏娉又拿出哥哥翻译的汉方医药。

第一次那本东洋汉方医药她看过两三次,和新翻译的这两本有一些经方是一样的,只是在药剂用量上有细微区别。

可能是个人情况不同, 用量也因人而异。

又全部过了一遍,她总结归纳相同的经方, 推出对应的病症,合上笔记本。

她没有手表, 不知道现在几点, 看外面的太阳应该是下午四点多。

哥哥们是六点下任务, 食堂五点半陆续开饭, 现在还早,她想去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医学类专业书籍。

出了家属院往军区大门走,碰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陆副团长?”她看着前面高大的背影, 有些不确定道。

“嗯。”陆长风拍了拍旁边小战士的肩膀,回头看她:“去哪?”

“新华书店, 你也要出去吗?”

“我下午休假,政委让人带话, 给他找两本书。”陆长风穿的是军装, 没有换便服, 身形高大挺拔, 眼风随意一扫,压迫感十足。

哪怕他有意收敛, 还是不自觉流露出来。

两个哥哥不在身边, 苏娉下意识和他保持一米开外的距离。

看到小姑娘的举动, 他眉梢微挑, 忍不住起了逗弄心思:“我也去新华书店, 一起呗。”

“……这不太好吧。”苏娉义正言辞:“我怕影响到你的名声。”

陆长风微抬下巴, 示意她看看现在两人隔的距离:“就现在这样,纠察在都挑不出错处。”

顺着他的视线看了一眼,苏娉发现他说的确实是对的,两人中间隔得很开,能站三四个人。

于是,他们继续保持这个距离往大门口走。

岗哨看到陆长风,立正敬礼:“陆副团长。”

陆长风回礼,大步出了军区。

苏娉走在他左侧,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将就她的步伐,男人速度缓了下来。

看到街边的裁缝店、粮站、副食品店国营商店,她忽然开口:“陆副团长,西北是什么样子的呀?”

“荒原、雪地、戈壁、大漠狂沙。”陆长风随口道。

苏娉想象了一下,发现很多场景自己想象不出来。

“老赵有句话说得对,西北比东城贫瘠,那里荒凉苦寒,没有人烟。”

苏娉沉默片刻,她问:“你从小到大能吃饱饭吗?”

“我小时候?”陆长风想了一下,“我在军区长大,常吃的是面和馕,不像东城和北城,面和大米混着吃。”

军区长大应该是饿不着,苏娉也没有多问。

外面人不多,稀稀拉拉的,有军嫂拿着脸盆来国营菜店买豆腐的,也有东城大学的学生出来东奔西逛的。

大学生们穿的也时髦,不像她在北城常见的黑白蓝灰绿,而是各种款式的碎花长裙,梳着两个油光水滑的辫子,脸上笑容洋溢。

陆长风看了旁边的小姑娘一眼,好像除了在学校穿军便装,其余时候她都是白色连衣裙,外面一件大衣或者针织衫,乌黑的长发用发带绑在脑后。

不经意垂眸时还能扫到她耳尖上那一抹红色朱砂小痣。

苏娉心里想着跟他保持距离,毕竟这个陆副团长身上的气场有些骇人,哪怕他随意散漫笑吟吟的,也让她觉得很紧张。

但是因为周边不断有人过身,她只能让道,让着让着就靠近了还浑然不觉。

陆长风注意到这一点,他稍微往前走了半步,两人又空出距离。

新华书店不远,苏娉算得上是店内常客了,她还跟营业员打过招呼,有关于医学书籍就帮她留着。

东城的新华书店是她见过的种类最齐全的书店,据店长说他联系了好几个地方的印刷厂,自己开车去拉货的。

“苏同志。”见她来了,营业员笑眯眯地从柜台下拿出两本书:“新到的哦,你们中医系是不是放假了?今天来买书的人不少,我提前给你留了下来,剩下的都卖完了。”

现在很多书店种类受限,有些书籍不允许上架售卖,至于东城的新华书店为什么能例外营业员也说不清楚。

“谢谢你呀同志,”苏娉接过书,从外套口袋里拿出钱票,付了账。

“我想在店内看会儿书可以吗?”

“当然可以,不过阅读室人满了没座位。”东城大学一放假,书店就人满为患,买书的不多,看书的不少,“我给你搬条椅子?”

“好呀。”她一点也不介意在哪儿看,现在还早,想着看一个小时的书再回军区吃饭,晚上继续拿哥哥们练手。

椅子都没有了,营业员把店长的躺椅搬了出来放在窗边:“这里光线好,你到这儿来。”

苏娉看到躺椅,先是愕然,随后一笑:“谢谢你同志。”

陆长风从进门那刻就直奔书架,见营业员忙不过来也没喊人帮忙,自己在书架慢慢找着。

反正休假,晚一点回去也没关系,赶不上食堂的餐也不怕,赵德发会在锅里给他热饭。

他随手抽了本书,瞥了眼到处是人的角落和过道,倚着书架就开始翻了起来。

这是一本连环画,也就是小人书。

沈元白平时看着正儿八经的,其实就喜欢看些这样的杂书,收藏了很多。

还有一套十几本吧,他当宝贝一样收着,锁在抽屉里。

因为两个人平级,一个团参谋长,一个副团长,宿舍都挨着,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过去找沈元白唠唠嗑,翻翻他的小人书。

看着是挺有味,等他翻完这一本,十分钟也过去了。

又把书放了回去,他手指掠过书脊,打算先把政委交待的任务完成。

眸光随意一扫,落在窗边躺在摇椅上,手捧书籍认真观看的小姑娘身上,他瞧了一阵,觉得沈家人长得是挺好看。

以前还想着如果沈元白是个女的,自己一定向政委打报告,让他给解决一下终生大事。

现在看到了和沈元白长相以及气质十分相似的,他眼底有些复杂。

苏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注意他探究的目光。

中西医结合临时科室马上要成立,月底两天假她就没空来军区和妙仁堂了,要去帮忙。

这也是检验她和老师的研究成果的时候。

关于急腹症和骨折以及其他病症,她都有证明中西医结合比中医或者西医治疗效更好的理论,而且关于骨折她和老师想出一个新的复位手法。

还有一年就要毕业,她对去部队当军医的念头越来越淡,部队的军医经验十分丰富,比起当军医,或许偶尔联合交流一下,交换一下,效果会更好。

徐香君在校会上被当众点名,哭了一天,现在还窝在宿舍不肯出来。

赵弦歌不太想跟她相处,就来新华书店逛逛,有没有药学之类的书籍她完全不在意,就想来安静地避一避。

在看到窗边的苏娉时她也有稍许失神,想了一下还是没去打扰,往另一边的书架走了。

找到政委要的书,手里又拿了几本连环画,陆长风随意找了个墙角和书架夹角的地方坐下,长腿伸展,书摊开放在腿上,脊背抵着书架。

看了眼墙上的时间,也才五点过三分。

他动了一下,右腿屈起,找了个舒适的姿势,继续看书。

书店里的时间仿佛特别缓慢,来往的人跟营业员说要找书的声音也特别小,怕打扰到看书的人。

耳边能听到的只有书页的哗哗声,墨香满室。

发带什么时候散落的都浑然不觉,苏娉已经养成随身携带纸笔的习惯,在摸出钢笔想写笔记的时候,她才恍然。

自己有些行为跟老师越来越像了。

书本垫着薄纸,写完后她等墨水干透,小心翼翼折起纸张,连带钢笔收回衣兜。

这才往外看了一眼,窗外夕阳西下,天边有道绯色的云彩。

她看了一会儿,慢悠悠起身,准备回军区了。

“沈妹妹。”陆长风弯腰拾起掉在摇椅上,又被窗外的徐徐清风吹落在地的绿色发带,“你东西掉了。”

苏娉猝然回眸,看到映在他脸上的夕阳余晖,稍微愣神片刻,目光又下移,落在他指尖随风飘扬的发带上。

莫名有些脸热,她仓促抓过发带,“谢谢。”

背影颇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意味。

陆长风有些纳闷:“就这么怕我?沈元白比我可怕多了,她怎么不怕?”

两人一前一后回了军区,沈青雪在家属院门口等她。

“妹妹,你去书店了?”看到她手里的书,他就明白了。

“是呀,”苏娉心里的慌乱稍微平歇:“哥哥,我晚上想在房间吃饭,可以吗?”

“跟我想到一块去了。”沈青雪右手提着灌满水的暖壶,忍不住笑:“我跟大哥说了,让他打好饭直接来这里。”

苏娉也弯眸,从衣兜里摸出钥匙,打开门进去。

天边只剩一抹残阳,沈元白端着三个饭盒过来,看了眼院子里等着的弟弟,示意他过来接一下。

很快,三兄妹都坐在桌前,苏娉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抓紧时间多学点东西。

明天上午她打算去趟张家,老师假期不在学校,她想看看他联系到了多少人,如果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她就一起帮忙。

见她连吃饭都在翻书,沈青雪有些心疼:“阿软,你在学校也是这样吗?”

“啊?”顺着他的视线落在书本上,苏娉眉眼弯弯:“是呀,课堂上要学的东西很多,下了课要去老师办公室研究中西医,或者去西医系听课,只有吃饭的时候能腾出时间看看书。”

至于晚上回宿舍,不是在整理医案就是归纳笔记,很少有空闲。

熄灯时间到就没办法,必须得睡了。

“你们学医也太辛苦了。”沈青雪把自己饭盒里的肉都夹给她:“好好补补,哥津贴管够,随便吃。”

苏娉看着盒里的肉,求助的目光看向大哥。

沈元白朝她温声一笑,也将自己饭盒里的肉丝都夹出来,放到她饭盒里。

苏娉忍不住轻哼一声,略微带着些不满:“好不容易有点肉,你们训练这么辛苦,都给我吃算怎么回事呀?!”

“谁让你最瘦,看起来弱不经风的。”沈青雪吃着青菜,含糊不清道:“等哥哥哪天休假带你去国营饭店搓一顿,什么羊肉啊猪肉啊鱼肉啊随便吃。”

爸妈哥哥都是军人,他的工资和津贴也不用养家,都是自己留着,手里的粮票能带妹妹吃很多顿好的。

这小脸太消瘦了,他看着都心疼。

苏娉笑容温软:“好呀,我等哥哥休假。”

沈青雪咧嘴笑:“行,到时候我去学校接你。”

沈元白听着兄妹俩的对话,笑着说:“看你们什么时候假期能对上,我们一起回趟外婆家。”

快到麦收季节了,按理来说东城大学是得放假半个月。

苏娉有些迟疑:“我可能没时间,要在市医院忙中西医结合科试点的事。”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要让所有人看到,中西医结合是十分有效的,如果成功,新科室的试点必定会通过,到时候就会在各大医院开辟新科室。

像她和老师一样,倡导中西医结合的同行们就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光和热。

不过她现在还没想那么长远,就希望能把眼下做好,让卫生部看到这样是可行的。

“没关系,”沈青雪随意道:“你就放心大胆去做你要做的事,哥哥们永远都在你身边。”

沈元白微笑着颔首。

苏娉心中大为感动,只能用实际行动来表达:“那待会儿哥哥你去食堂还了饭盒,我给你针灸。”

“……行。”沈青雪吃饱饭,盖上饭盒,身体砸在后面的椅背上,状态明显有些沉重。

苏娉装作没看见,合上书,专心吃饭。

吃完饭,沈青雪把三个人都饭盒都拿上,去食堂。

沈元白没有离开,坐在桌前,手肘随意搭在桌边。

今天是先给沈青雪针灸,等他脱完衣服,背对着她坐在椅子上,苏娉指尖捻着长针,针尖没入皮肤。

沈元白看着弟弟背上的青色月牙胎记,他温声道:“东城市医院妇产科有位叫许知意的医生,当初是她给你们接生的。”

苏娉黑睫微颤,安静听着,没有出声。

“这位许医生告诉我,当初接生的龙凤胎背后都有一道青色的月牙胎记。”

“……”苏娉沉默片刻,她说:“我后脊有一道胎记,不过因为药物调养已经淡了一些。”

那道青色的月牙胎记在小姑娘雪白如凝脂的肌肤上格外显眼,看起来有些丑,容岚就给她煎了药淡化,这么多年效果不是很明显,就是颜色没有之前青了。

沈元白笑着点头,他看向弟弟的后背,那道弯月似的胎记浮现眼前。

“是好看的。”他说。

苏娉弯了下唇角,继续给二哥施针。

昨天推拿完后,浑身确实松快很多,沈元白知道她要擦药酒,怕弄脏她的床单,拿衬衣垫在身下,趴在床上任由她施展。

因为随身佩戴她给的香囊,他身上有浅淡的沉香味。

“哥哥,”苏娉一边揉捏,一边说:“听说你们经常去山林里出任务,我要是制作一些防蚊虫的药包送到团部来,这样是可以的吗?”

“可以的。”沈元白温声道:“难得阿软有心,药材的钱我来出。”

苏娉知道他说的话不会收回,他看起来温柔,实则也是执拗说一不二的人,所以她没有反对。

家里都是军人,苏娉对军人向来崇敬,能有机会尽绵薄之力她很开心。

沈青雪忍不住说了一句:“我们家阿软真的特别好啊。”

作为军人,更能清楚感知这一片心意的珍贵。

“不过全团上下也有两三千个药包了吧,你能做得过来吗?”他自然是心疼妹妹的。

“这件事需要老师帮忙。”苏娉力道不轻不重,按压着沈元白的穴位,她柔声道。

沈青雪虽然好奇她要怎么做,但也没有多问,只是说:“如果真的做不出来就算了,我们皮糙肉厚的,蚊虫叮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事。”

苏娉却莫名想起驻扎在防空洞外时,围绕着陆副团长一直嗡嗡叫个不停的蚊子。

她点头:“我知道啦。”

翌日,苏娉收好自己的东西,托食堂的赵班长跟哥哥说一声,就离开军区往张家走。

途中还不忘在国营商店买了两斤杏花糕。

提着东西,踏进张家大门。

张老爷子在药学院,张老夫人也回了娘家,只有张轻舟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脸上盖着张报纸,慢悠悠地晃着。

苏娉看了他一眼,在旁边的石桌上坐下,拆开杏花糕上的草绳。糕点的香甜疯狂往鼻子里钻,张轻舟骤然起身,报纸掉落在地——

“小鬼,拿两块过来。”

除了医学,他没有别的兴趣爱好,唯一的嗜好就是甜点,喜欢各种甜到发腻的糕点。

苏娉托着掌心油纸包,笑着递过去,见他咬了一口才说:“老师,我想请您帮一个忙。”

张轻舟想吐出来,又舍不得,最后噎着了,干咳个不停。

小姑娘嫩葱似的指尖握着茶杯,递过去,好心提醒道:“您慢点吃。”

斜睨她一眼,张轻舟接过茶杯,缓缓喝了几口,把嗓子眼的糕点咽下去。

“说吧,有什么要为难我的。”

“您还记得上次我们去防空洞吗,那里挨着深山老林,蚊虫特别多,战士们被叮的浑身都是毒包,我就想能不能以学校的名义向军区送一批驱蚊虫的药包。”

山上最毒的不是蚊子,而是各种虫,有些甚至是致命的。

“药材和缝制药包的布料由我和哥哥购买,只需要您发动中医系的同学磨药粉缝制药包就好。”

张轻舟看她一眼,又倒了杯茶,喝完伸手把青花瓷茶杯放在石桌上:“这是好事儿啊,药材用不着你出,学校的药材基地不是摆设。至于布料嘛,我家里还有不少以前的旧窗帘料子,学校应该也换下来不少,到时候我去我校务室问问。”

“好,就知道老师您肯定有办法。”她笑容真诚,捧着油纸包的手又往他面前递。

张轻舟哼笑,拿了块杏花糕:“名单上的人我联系好了,有一个人已经病逝,他儿子在东城大学西医系上学,也是想走中西医结合,除了你和他,剩下的人已经出发去市医院了。”

他整理的关于急腹症和骨折以及高血压的研究资料都给了他们一份,这些年他们也没有荒废,有些自己开了个小诊所,也有在县医院或者医馆上班的,医术是肯定没生疏。

“西医系的那位同学叫什么名字呀?”苏娉好奇道,说不定还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过课,如果是被老师点名过的她应该会有点印象。

“洛屿。”

……

两天假期很快就结束,中医系的同学们一大早就忙得不可开交,先是去药材基地挖药材,清理完晒干又要磨成粉,等待的期间也没闲着,裁剪学校的旧窗帘,缝制成可随身携带的小药包。

从大早上忙起,到下午除了吃饭,还是没歇片刻,夏莹忍不住道:“阿娉,你说程主任和张老师在想什么,怎么突然让我们做这么多药包?”

“你看看我这粗糙的手,像是能拿针缝药包的手吗?”因为她以前在家应该干农活,指腹有茧子,指关节也比较大。

苏娉有些心虚:“可能是学校要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吧,磨药材制作药包,都算是实践课。”

夏莹叹了口气:“行吧。”

中医系的同学们都坐在走廊上,有人踩着药碾子,手上缝药包的动作比较慢,针脚也稀松。

苏娉一针一线,神情专注。

程主任捧着搪瓷杯来巡视,随便看了一个同学缝制的药包,他沉声道:“都仔细着点,看看这都缝的什么东西?药粉还能从药包里掉出来,如果让你们给病人缝针也是这么随意?”

“不管做什么事,认真是首要的,端正你们的态度,好好缝。”他喝了口茶润润嗓子:“这都是要以中医系的名义送去部队的,好不容易能为战士们做点事,你们都上点心,别给咱们中医系丢脸。行不行?”

“行!”听到是要送去部队的,大家伙来了精神。

那可得好好缝啊。

就见夏莹都没抱怨了。

有人突然想到什么,提议道:“要不我们在药包上绣上自己的学号吧,药包要三个月才能失效,以后几个月里如果咱们还像之前一样去挖防空洞,说不定还能碰到收到咱们药包的战士呢。”

虽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这句话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很多人都开始往药包上绣数字,反正也简单。

夏莹兴致颇高:“我也好奇会是谁能收到我绣的药包哎,何忠都没收过我送的东西呢。”

见她在药包上绣了个二十三,苏娉抿唇笑:“你们假期在公园玩得怎么样呀?开心吗?”

“还行,就那样,他给我买了串冰糖葫芦。”夏莹苦恼道:“就是这人有点呆,好几次在没人的地方,我指尖都碰到他的手了,他居然给躲开了。”

“可能是因为军人比较注重在外面的形象?”苏娉不确定道,

“不知道,反正我们村里谈对象可比这城里开放多了。”村里谈了就知道肯定是要结婚的,在没人的时候牵牵手也是很正常的事嘛。

可何忠连装害羞的机会都不给她。

对于这些事情,苏娉给不了建议,只能默默在药包上绣了个十七。

中医系的同学们知道这是给部队的,都铆足了劲,白天缝药包磨药材,晚上在宿舍里装药材,不知疲倦。

两天后,三千多个药包送到了七一五野战集团军第七兵团。

“这是东城大学中医系的同学们夜以继日赶制出来的驱虫药包,他们知道大家保家卫国付出的艰辛,希望同志们不要辜负人民的期待。”政委一抬手,各营连把药包分发下去。

沈元白在团部,他没来训练场。

陆长风见政委硬往他手里塞一个,挑眉:“我这皮糙肉厚的,野狼咬我一口都要磕掉半颗牙,用不着这个吧。”

他看着掌心里的药包,语气随意道。

“给你就拿着。”

都这么说了,男人也不好拒绝,药包有股奇异的草木香,他凑近鼻尖闻了闻。

“闻出里面有什么了吗?”政委问。

陆长风一脸坦诚:“没有。”

政委气笑了,摆摆手往另一边去了。

“药包上有数字,是编号吗?”忽然有战士开口。

“咦?我这个也有。”

“俺这儿也有咧!”

“在部队里说普通话!”是连长不满的声音。

“好嘛好嘛,晓得咧。”

陆长风翻过药包一看,上面确实有个数字——

十七。

懒得究查这是什么意思,随手把药包塞进兜里,他眉眼一正:“东西都拿到了就收起来,放好。”

“开始训练!”

“是。”

日复一日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对于苏娉来说却不是这样。

因为到了月底,学校两天假期开始,她跟着老师去了市医院。

她学习的东西派上了用场。

名单上的八人已经在医院门口等他们,张轻舟介绍他们互相认识,其实就是在说给苏娉听。

因为她在学校的这一段时间,中西医结合科已经步入正轨,开始接诊病人了。

而像她一样,第一次来的还有西医系的洛屿。

“苏学姐。”苏娉经常在西医系听课,洛屿自然是认识她。

她看着眼前笑起来脸上酒窝深陷的男孩,脑海里对他没什么印象,她温和道:“你好,洛同学。”

洛屿只是害羞地笑了笑。

跟着张轻舟进了医院,另外几个人在介绍这段时间接诊的病人,苏娉安静听着,在听到对于骨折患者使用的是新研究的复位治疗后,忍不住出声询问效果。

“效果很好,而且比中医和西医以往的骨折患者痊愈时间快了三天。”

听到这,她眉心舒展。

经过妇产科的时候,想到哥哥说的话,忍不住抬头看了眼科室外面的医生名单。

许知意-主任。

赫然排在首位。

驻足片刻,她轻声说了一句:“谢谢您。”

因为是临时试点的科室,就没有分太细,不像其它科室一样有内外科之分。

苏娉先去换了身白大褂,消过毒后进了科室坐诊。

“其实咱们科室是最清闲的,”有位男同志笑着说:“大家看病要么去左边中医要么右边西医,偶尔有在门口停留的,也就是辨认一下科室名字,然后转身就走。”

科室医案上有名有姓的患者,也就五个。

骨折的那个是第一个患者。

虽然大家事后都觉得是他疼痛难忍,看到离自己最近的科室直接就进来了。

苏娉坐在靠窗的诊台,看了眼门口,又看看窗外。

虽然心里预料到了,但还是有些失落。

洛屿在她身后的诊台坐着,见没人干脆拿起笔记开始学习,不骄不躁。

中西医结合科挺热闹的,都是几个医生说话的声音,西医过来查房的外科医生经过门口的时候听到里面的热闹,忍不住说:“这是过来唠闲嗑的。”

“你管他们呢,又不用医院出工资,都是自愿免费试点的。”旁边有医生翻看病历:“咱们科室前两天新收治一个骨折病人,转到中医那边去了。”

“怎么回事?”许无皱眉问。

“他说中医更有效,我刚才看到他了,应该是手法复位,用夹板固定住伤处。”他继续说:“中医治疗一般就是活血化瘀接骨续筋嘛。”

“听到咱这要解剖复位,不愿意。”

“我记得前一阵中西医结合科也收治了一位骨折病人,他们是怎么治疗的?”

“闭合性手术复位,小夹板固定。”

“效果呢?”许无拿过病历,看之前那位转去中医的病人情况。

“虽然很不想承认,”这人叹了口气:“但是比咱们和中医的愈合期要短,而且患者恢复的很好。”

在场的外科医生皆是沉默。

“有好的就要学习,不要固步自封。”许无把病历还给他,“我去中西医结合科看看。”

看着他又掉头进了那个临时试点的科室,有人说:“那位张轻舟同志是咱们主任的老熟人。”

“也是中医那边的老熟人吧。”旁边有些笑道:“东城大学中医系的副主任,药学院院长张秀成老爷子的儿子,还有那位简老先生,算是他的授业恩师。”

“难道不是你们西医的熟人吗?”中医科有人出来,慢悠悠道:“如果我没记错,许老先生也是他的授业恩师。”

“这小子就是走狗屎运,什么好老师都被他给碰着了,偏偏还要瞎折腾。”

“你怎么知道人家折腾不出个名堂来?”西医这边一个医生笑呵呵道:“要是试点通过了,证明他们的治疗效果十分有效,卫生部肯定会在各大医院推行,每个医院都会多出一个新科室。”

“而被记住名字的,就是这个临时试点里面的几个人。”

“我看还早着呢,半个月了才收治五个患者。”

“张副主任。”许无推门进来,笑容清朗。

“许主任。”张轻舟翘着二郎腿,也懒得起身:“茶自己倒,想坐什么地方随便坐。”

“好。”许无还真给自己倒了杯茶,四处看了看,最后在他面前坐下。

“说吧,有什么事?别拐弯抹角,我们这儿忙着呢。”张轻舟随手翻着学生的作业,语气闲适。

另外几个人没有他这么厚脸皮,清咳一声别过脸,继续写研究材料。“前段时间你们收治了一名骨折病人,我想知道具体的治疗过程。”许无喝了口热茶,开门见山。

“这儿。”张轻舟随手翻了翻,最后在垫作业本的下面找到医案,给他:“随便看,我们中西医结合科不像你们那么小气,医案都当什么绝世珍宝锁在柜子里不给人看。”

许无只是笑了笑,“我们这是保护病人**。”

“我的病人就没**?你说这话要是被他听见,另外一只手又得骨折了。”

“这种病案在医院内部都是允许调阅的,你们不就是把我们中西医结合科当外人吗?别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医案本来就是用来研究的,都像他说的这样,那就真的无话可说。

听着老师和许主任打机锋,苏娉心里暗暗记下这些话,指不定研讨会上能用上。

后面的洛屿轻声道:“张老师好厉害。”他像苏娉一样,经常去中医系蹭课,不过苏娉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写笔记,压根没有注意过他。

“老师确实很厉害。”苏娉闻言,笑着说:“他一个人就能舌战群儒。”

张轻舟的战斗力她在上次研讨会领教过一次,先是随便你们怎么骂,我记我的笔记,把你们说的疑难杂症和治疗方法都记下来,然后准备开溜。

如果开溜不成,就无差别攻击,把在场所有人得罪完了,挥挥衣袖趾高气昂往外走。

想听的东西也听完了,气也出了,身心顺畅,背后你们爱怎么骂怎么骂,反正我听不到。

许无翻看着寥寥无几的医案,忍不住摇头笑:“你这脾气还是和以前一样。”“前段时间你们收治了一名骨折病人,我想知道具体的治疗过程。”许无喝了口热茶,开门见山。

“这儿。”张轻舟随手翻了翻,最后在垫作业本的下面找到医案,给他:“随便看,我们中西医结合科不像你们那么小气,医案都当什么绝世珍宝锁在柜子里不给人看。”

许无只是笑了笑,“我们这是保护病人**。”

“我的病人就没**?你说这话要是被他听见,另外一只手又得骨折了。”

“这种病案在医院内部都是允许调阅的,你们不就是把我们中西医结合科当外人吗?别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医案本来就是用来研究的,都像他说的这样,那就真的无话可说。

听着老师和许主任打机锋,苏娉心里暗暗记下这些话,指不定研讨会上能用上。

后面的洛屿轻声道:“张老师好厉害。”他像苏娉一样,经常去中医系蹭课,不过苏娉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写笔记,压根没有注意过他。

“老师确实很厉害。”苏娉闻言,笑着说:“他一个人就能舌战群儒。”

张轻舟的战斗力她在上次研讨会领教过一次,先是随便你们怎么骂,我记我的笔记,把你们说的疑难杂症和治疗方法都记下来,然后准备开溜。

如果开溜不成,就无差别攻击,把在场所有人得罪完了,挥挥衣袖趾高气昂往外走。

想听的东西也听完了,气也出了,身心顺畅,背后你们爱怎么骂怎么骂,反正我听不到。

许无翻看着寥寥无几的医案,忍不住摇头笑:“你这脾气还是和以前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