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炮灰皇子看见弹幕后 > 第102章 102

炮灰皇子看见弹幕后 第102章 102

作者:红叶似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9-21 05:36:3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兴德帝本来还沉浸在惠妃惨烈的死状中, 有些伤怀,冷不丁听到这话,下意识地扭头, 便看到清风道人原本仙气飘飘的白发中夹在着点点黑色,像是蛀虫长在雪白的棉花中一样,让人看了便觉得恶心。

但更令他绝望的是清风道人的反应。

清风道人宛如被人扒了一层皮那样紧张, 原本仙风道骨的淡然神情不见了,死死抱着头, 虽然力持镇定, 但匆忙焦急的动作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慌乱。

“我……我,我练的功法有返老还童的功效, 这不, 头发开始慢慢变黑了。”

关键时刻, 清风道人还是有些急智的,匆忙给自己找了个借口。

兴德帝听完,原本狰狞的表情平复了下来, 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原来是这样啊, 道长道法高深,甚好甚好……”

孔京呆滞, 不可置信地看着兴德帝,如此拙劣的谎言,陛下竟然会信?太荒唐, 也太可笑了。

“陛下, 这臭……他分明就是在撒谎。这世上哪有人修炼就能将白发转为黑发的?”孔京也顾不得会令兴德帝不悦了,指着清风道人的头发说,“他这是欺君罔上,请陛下严惩不贷。”

但他这番肺腑之言, 换来的却是兴德帝的斥责:“休得胡言,冒犯道长,再多言,朕将你一并投入大牢!”

孔京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明明铁证都已经摆在面前了,陛下还视而不见,他很不服气,想据理力争,却被周嘉荣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孔京像霜打的茄子一样,默默垂下了头,他不敢相信,自己效忠的陛下竟如此荒唐,面对铁证视而不见,只信这妖道。

倒是清风道人见兴德帝这么轻而易举地相信了自己的胡扯,大大松了口气,咳了一声,也不藏他这头黑白交加的头发了,站直身体,继续摆出那副仙风道骨的高人模样,轻捋着胡须道:“陛下,不知者无罪,孔将军不了解我道门术法神奇,也是人之常情,等他……”

话未说完,忽地从旁边伸出一只手,不巧碰到了清风道人长长的胡子,直接将他的胡子给扯……扯掉了!

银白的胡须脱落,露出清风道人光洁的下巴,因为长期不见天日,这块地方比脸上其他地方更白,白得甚至都刺痛了兴德帝的眼睛。

刹那间,在场上百人,竟鸦雀无声。

只有周嘉荣反应如常,他将那团白胡子递了过去:“不好意思,手滑了!”

能不能找个走心点的借口?清风道人脸色青白交加,又窘又急,耳根都涨红了。

偏偏周嘉荣似乎嫌他不够难堪似的,手往前抬了抬,示意他接住:“你的胡子,不要了吗?”

清风道人颤抖着手接过胡子,已经不敢看兴德帝的脸色。

看着清风道人这张年轻的脸,兴德帝再也做不到自欺欺人。假的,什么活了八十岁,什么鹤发童颜,什么长生不老之术……通通都是假的!

备受打击的兴德帝,再也忍不住,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陛下……”孙承罡担忧地扶住他,“陛下,您没事吧?快,快请太医,快请太医……陛下,咱们先回勤政殿,老奴背您。”

这一口血似乎抽走了兴德帝的精气神一样,他疲惫无力地靠在孙承罡的身上,轻轻摆手,制止了孙承罡的动作。

孙承罡担忧地看着他:“陛下……”

兴德帝没搭理他,而是用淬了毒一样的眼神紧紧盯着清风道人:“你……你骗得朕好苦!”

清风道人再也绷不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声音发颤:“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再无一丝得到高人的气质风度。

看到清风道人被拆穿,蜀王想死的心都有了。他看着怀里惠妃逐渐冰冷的身体,心狠狠往下沉,母妃拼了命,恐怕也保不住他了。

都怪周嘉荣,都是他!蜀王愤恨地瞪了周嘉荣一眼,又怕引起兴德帝的注意,赶紧垂下了头,紧紧抱住惠妃,抱住他最后的依靠。

清风道人的下跪求饶,不但没让兴德帝消气,反而让他心里的怒火和失望更甚。他指着清风道人:“你,你……呕……”

一口鲜血再度喷溅了出来。

孙承罡吓坏了,赶紧哭着求饶:“陛下,陛下,您别说了,您别说了,咱们先看太医……皇后娘娘,太子殿下,你们劝劝陛下吧……”

作壁上观的徐皇后和周嘉荣被点了名,未免授人以柄,两人只得开了口。

徐皇后一脸担忧地说:“陛下,咱们先回宫吧,这里交给太子处理。”

周嘉荣也说:“父皇,您放心,这边有儿臣,您劳累了一天,消消气,回宫里歇着吧。”

兴德帝抬头,望着周嘉荣,褐色的眼珠子里带着阴狠:“你准备怎么处置他们?”

周嘉荣给了一个无懈可击的答案:“儿臣会先将他们关押起来,等父皇您身体好些了再说。”

兴德帝不满意这个答案:“不必了,清风道……这妖道欺君犯上,妖言惑众,拉出午门斩了!”

清风道人一听这个处决登时吓得两股战战,连忙磕头求饶:“陛下饶命,陛下饶命,贫道知错了,陛下求求您,饶了贫道,贫道可以为陛下炼丹,陛下……”

他不提炼丹还好,一提兴德帝更怒了:“拖下去,给朕拖下去……”

两个侍卫上前硬是将趴在地上额头都磕红了的清风道人拽了起来,往外拖。

清风道人眼看求饶利诱都不行,危机之下,慌乱开了口:“陛下,陛下,贫道有事要说,贫道是冤枉的,都是蜀王找到了贫道,让贫道假扮得道高人,进献金丹给陛下的,陛下……”

一直努力降低存在感的蜀王还是被清风道人给点了出来。

他惊恐地看了兴德帝一眼,大声力斥:“你这妖道,骗得我好惨,还在这里挑拨我们父子间的关系。父皇,他骗您的,这事跟儿臣无关,儿臣也是上了他花言巧语的当,父皇,您可一定要相信儿臣啊……”

“贫道骗你?本来贫道安安生生在山中修道,清贫度日,是你主动找到贫道,以千金诱惑,又以日后封贫道为国师为诱饵,让贫道进宫帮你欺骗陛下。陛下,贫道所言句句属实,贫道没有半句虚言。对了,他还想贫道诱使太子也服用金丹,走上炼丹修行之道,陛下若是不信,可让人随贫道进山将赠金挖出来,上面还有蜀王府的印记。”为了活命,清风道人什么都往外说。

兴德帝气得胸口剧烈起伏,脸色铁青,大怒:“拖出去,都拖出去,给朕斩了,斩了……”

这下蜀王也没法保持冷静了,他连忙放开了惠妃,跪着爬过去:“父皇,父皇,儿臣没有,儿臣只是想治好父皇您的病,父皇一定要相信儿臣啊,儿臣绝无害陛下之心……”

兴德帝指着他,食指发抖:“你,你……”

“陛下,陛下……”随着兴德帝的晕倒,现场乱成一团。

徐皇后镇定下来说:“快请太医,将陛下送回勤政殿休养。”

然后又对周嘉荣道:“太子,本宫去看着陛下,这里交给你处置了。”

周嘉荣点头:“母后去忙吧,父皇那里劳您费心了,这里有我,母后尽管放心。”

徐皇后颔首,连忙带着兴德帝和一众侍候的人出了宓秀宫。

很快,宓秀宫重新恢复了宁静。

蜀王和清风道人狼狈地跪趴在地上,神情沮丧,面带恐惧,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

见周嘉荣走到他跟前,蜀王一把抱住了他的腿,苦苦哀求:“三哥,三哥,你要救救我,现在只有你能救我了!三哥,你相信我,我本意是想救父皇,我没有害父皇的心,三哥……”

太子太重情谊了,孔京怕周嘉荣真的心软,放过了蜀王,上前小声提醒道:“殿下,陛下刚才已经处决了他们。”

周嘉荣长长叹了口气:“我知道,不过那都是父皇一时的气话,未免父皇事后后悔,还是先将案情查清楚再说。蒋大人,此人涉嫌假冒得道高人,欺瞒陛下,交给大理寺审问,务必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至于蜀王周瑞安,因其母惠妃涉嫌诅咒谋害皇上和太子,其也难脱干系,一并关入大理寺,好生审问。”

蒋钰站出来道:“是,殿下。”

周嘉荣说:“蒋大人,尽快将案件查清楚,陛下还在等着结果。”

清风道人听说不用马上斩首,小命暂时保住了,松了口气,重重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但蜀王却知道,进了大理寺恐怕不好过,有些事不是他想糊弄就能糊弄过蒋钰的。

他不想去,哪怕知道他已经得罪了周嘉荣,他仍旧抱着一线希望,拽着周嘉荣的腿:“三哥,三哥,你相信我,这些真的跟我没关系,我什么都不知道。咱们兄弟一场,求你看在以前的情分上,救我这一次,我以后一定铭记你的大恩大德,做牛做马报答你。”

这时候知道投诚,晚了。

周嘉荣甩开他的腿,没搭理他:“带走。”

几个侍卫强制将他带了下去。

周嘉荣看着乱哄哄血淋淋的宓秀宫道:“将惠妃拖下去,按照庶人的规格,好生安葬了吧。至于宓秀宫中的人,一并带下去审问,凡是涉及此案的,严惩不贷,至于其他人,先暂时关着,听候父皇的发落。宓秀宫,先落锁关着吧。”

交代完一切,周嘉荣也去了一趟勤政殿。

太医已经看过了,兴德帝还没醒,躺在床上,面白如纸,嘴唇都发白,一点血色都没有。

徐皇后将周嘉荣带了出去,挥退了宫人,轻声道:“太医刚才说,你父皇的情况不大好,勤政殿这边本宫盯着,前朝之事就有劳太子了。”

周嘉荣忙道:“应该的,父皇这里还要多劳烦母后费心。”

徐皇后微笑着说:“这是本宫应该做的,宓秀宫那边可处理好了?”

周嘉荣简单地说了一下他的处理方案。

听说他并没有借机斩了蜀王,徐皇后很赞同:“您做得对,别看你父皇嘴上说着都斩了,但对你们几个儿子可是很重视的,这事还是等你父皇醒来再说吧。”

周嘉荣虚心接受:“母后说得有道理。”

他不杀蜀王和清风道人,可不是好心要留他们一命。这两人还有大用,现在死太便宜他们了。而且他真杀了,保不齐他那位多疑的父皇心里又要有其他想法不高兴了。

徐皇后见周嘉荣做事沉稳有度,放心了:“好,太子有事要忙便去忙吧,这段时间本宫就住在勤政殿伺候陛下,等陛下醒了,本宫立即派人通知殿下。”

有皇后在这里盯着,周嘉荣也放心,他起身正要告辞便见孙承罡从外面来。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朝臣们听说了陛下生病的事,现在在门外候着,想见陛下。”

周嘉荣道:“父皇这边由母后照顾,孙公公陪我出去,与他们说明情况吧。”

孙承罡点头,带着红肿的眼睛随周嘉荣一道去了殿外。

殿外候了几十个朝中重臣和宗室皇族、得宠的功勋,瞧见两人出来,大家连忙拥上去,焦急地问道:“太子殿下,孙公公,听说蜀王和清风道人被带去了大理寺审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陛下身体可还好?”

“是啊,陛下呢?咱们可以进去见见陛下吗?”

……

周嘉荣举手,示意他们安静:“诸位大人请听我说。此案跟父皇的病情有关,还待进一步查证,等有了结果,我会昭告天下。至于父皇的病情,请孙公公跟大家说吧。”

孙承罡表情哀伤,充满了愁绪,看着诸位大臣叹道:“各位大人,陛下今日又吐了血,昏迷了过去,太医看过之后,开了药。陛下还没醒,如今正在休养,不宜打扰。”

“那陛下什么时候才会醒来?”好几个大臣焦急地问道。

孙承罡苦笑道:“现在还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

这话让大臣们没法放心,一个个都面带急色。

见状,周嘉荣提议道:“既然诸位大人很担忧父皇的病情,不若大家分成几组,轮流在这里等候,这样父皇醒来,大家就知道了,也能第一时间面圣,同时不耽误各部的工作,大家意下如何?”

这个主意好,这样他们就能随时知道陛下的情况,不至于太被动,而且这是太子自己提出来的,也不算他们冒昧。

于是一行人便商量了下来,几十个大臣分成了六组,一天三组,一组呆两个时辰,差不多刚好能从早上排到天黑。

他们自己商量,周嘉荣见没什么事便出了宫回了府。

一进门,唐喜便迎了上来,悄声说:“殿下,朱尚书和大公子来了,在书房里等你。”

“知道了。”周嘉荣大步过去。

两人见到他,连忙站起来见礼,然后迫不及待地问道:“听说宫中出了变故,陛下怎么样了?”

周嘉荣说:“吐血昏迷,还没醒。”

“蜀王和清风道人被关进了大理寺,陛下打算怎么处置他们?”朱强迫不及待地问道。他实在厌恶这二人。

周嘉荣不急不缓地说:“等父皇醒来再说,现在先让蒋钰查案。这事,你们都不要管,也不要多此一举地插一脚。”

朱强明白这话是说给他听的,当即点头:“臣明白了,那臣先回去了。”

周嘉荣笑着点头,让管家亲自将其送出了门。

书房内只剩他跟穆兆星,周嘉荣客气地说:“能够查清楚清风道人的来历,还多亏了大表哥,多谢。”

穆兆星摆手,有些汗颜地说:“别提了,查了好几个月才查清楚,没耽误你的事便好。”

其实这也怪不得穆兆星,主要是清风道人不是京城人氏,而是数百里外一小镇上坤蒙拐骗的神棍,道法没有,但特别擅长装腔作势。

不知道怎么跟蜀王寻到,弄到了京城,改头换面,又换了一个听起来颇高大上的道号,再利用兴德帝渴望长生不老的心理,将其举荐入宫。

“大表哥已经帮我大忙了。外祖父他老人家身体可还好?”周嘉荣问道。

穆兆星说:“前几天送了一封信回来,说挺好的,最近迷上了钓鱼,整日都跟当地的乡绅老爷们一块儿去钓鱼,乐不思蜀。”

“那就好,还请大表哥看好穆家,约束好穆家人。他们若有本事出人头地,我不会打压他们,会给他们相应的机会,但他们若是没本事,就安分守己,好好生活,切勿仗势欺人,以权谋私,否则谁都保不了他们。”周嘉荣丑话说在前面。

皇帝病重,蜀王被打入了牢中,是个人都看得出来,以后这大齐他说了算。穆家作为太子的母族,又是一等国公,还屡立战功,族人不可避免地会有些骄纵。

聪明的,知道越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时,越是要低调小心谨慎,夹着尾巴做人,但哪个族中都保不齐那种纨绔子弟,仗着祖宗的基业,为非作歹。

穆兆星连忙道:“殿下放心,臣会约束族人的,若是犯法者,臣亲自将其捆了送去大理寺!”

“有大表哥在,我放心。”周嘉荣含笑道。

两人又说了几句,眼看天黑了,穆兆星起身告辞。

次日,兴德帝总算醒了了,第一时间便是召周嘉荣进宫,想要见他。

周嘉荣听说了这事,不慌不忙的,先让人去大理寺问审讯情况。

蒋钰说,案情已经基本清楚了,还有些细节没调查核实。

周嘉荣听完后直接让蒋钰带着案情的调查结果跟他一块儿进宫。

走到勤政殿,周嘉荣看到孙鑫,也就是惠妃的哥哥,蜀王的舅舅跪在殿外,脸色发青,状态很不好。

他瞥了一眼,径自掠过孙鑫进了宫,问孙承罡:“怎么回事?”

孙承罡苦笑:“孙大人想见陛下,陛下不愿见他。殿下,快请进,陛下正盼着你呢!”

周嘉荣随着孙承罡走进了兴德帝的寝宫中。

寝宫内一片药味,还夹杂着一种像是腐朽的味道,不是很好闻。兴德帝龙床前,跪了一地的大臣,有万永淳、庞遂、岑东升、孔祥胜、渤海王等人。

朝中重臣几乎来了一半,将不大的寝宫挤得满满的。

龙床上,兴德帝的脸色一片灰白,呈现出显而易见的老态,而且他还在不停地淌口水,徐皇后在一旁拿着帕子,小心翼翼地给他擦拭,但没过多久,又会流出来。

这样狼狈的样子,被朝臣看见,兴德帝心中颇不是滋味。

但他今天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又不得不见朝臣们。

“嘉荣,你来了,过来……”兴德帝朝周嘉荣招手。

周嘉荣连忙走过去,跪在床榻前:“父皇,儿臣来了。”

兴德帝像鸡爪子一样硬邦邦干枯的手紧紧抓住了他,有气无力地说:“朕……朕身体不适,今后由太子监国,全权代朕处理政务军国大事,尔等要好好辅佐太子,保我大齐江山,永垂不朽。”

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众臣连忙道:“臣等遵旨!”

这一句话似乎耗尽了兴德帝的所有力气,他摆了摆手:“都退下,太子留下,朕有话要对你讲。”

周嘉荣点头:“是,父皇,蒋大人的审查结果出来了,父皇要看一看吗?”

兴德帝怔了怔,望着徐皇后。

徐皇后微笑道:“陛下,臣妾先前跟您提过,还记得吗?太子不敢擅作主张,处置蜀王和清风道人,遂将其交给了蒋大人审讯。”

提起这两人,兴德帝不由得想起昨日受到的蒙蔽,怒气涌上心头,忍不住咳了起来。

徐皇后连忙轻抚着他的胸口。

兴德帝咳了好一会儿才停了下来,摆手道:“都出去,蒋钰留下。”

大臣们好奇地看了蒋钰一眼,虽然很好奇结果,但皇帝已经下了逐客令,他们也只能按捺住好奇心,退了出去。

等人走光后,兴德帝疲惫地闭上眼睛道:“说吧。”

蒋钰如实将调查来的结果告诉了兴德帝:“陛下,据臣目前查到的线索,清风道人原名范桉,乃是禹州人士,本是当地一破落道观装神弄鬼的神棍,当地人都知其秉性。但外地人很容易被他的第一面所欺骗,蜀王有一谋士来自禹州,回家探亲时被此人欺骗了二十两银子,回家听人说起才知上了当。被骗他不但没生气,反而觉得发现了人才,然后将范桉引荐给了蜀王。”

蜀王知其特长后恰逢兴德帝病情迟迟不好,身体每况愈下,遍寻天下名医之事。脑子活泛的蜀王灵机一动,便想出了利用此人取信于兴德帝的念头,遂将其推荐给了兴德帝。

事情也如他所预料的那样,范桉一进宫就利用其唬人的装扮和那种巧舌如簧的嘴,赢得了兴德帝的信赖,蜀王也借此青云直上,获得了协助兴德帝处理朝政的权力。

不过假的终究是假的,范桉所谓的炼丹术不过是些旁门左道,没法治好兴德帝的身体,最后两人才设下了利用巫蛊之术铲除太子的念头。

兴德帝听完缓缓睁开了眼睛,道:“将两人处死,朕再也不想听到他们。你们都下去吧,朕要单独跟太子谈谈。”

蒋钰听到这话,犹豫了一下,道:“臣还有一件事要禀告陛下,昨日臣派人从蜀王的府中搜出另外四只小人,上面分别写着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和七皇子的名字。”

兴德帝愣了一下,显然很吃惊,但很快他又释然了,他们能诅咒太子死,就不能诅咒其他的兄弟吗?

“朕知道了,下去。”

徐皇后和蒋钰、孙承罡连忙退出了寝宫。

屋里只剩下周嘉荣和兴德帝,沉默了一会儿,兴德帝问:“嘉荣,你恨朕吗?”

周嘉荣忙诧异又惶恐地问:“父皇怎么会这么想?儿臣不敢,父皇从小最疼爱儿臣,儿臣孝敬父皇都来不及,怎会恨父皇。”

“不,你恨朕!”兴德帝肯定地说,“你早知道了惠妃那贱人和周瑞安那逆子的阴谋,也知范桉的真实身份,却不提醒朕,让朕像个笑话一样,被妃子儿子臭道士愚弄于股掌之间。”

兴德帝脑子还没彻底锈掉,醒来之后,略一思索,便回味过来是怎么回事了。他感觉很挫败,为什么,儿子们都在糊弄他,竟没有一个人对他是真心的。

周嘉荣说:“父皇,儿臣提醒过的,甄高阳被贬去了岭南。”

兴德帝无话可说,奇异的是,他脑子中忽地想起了甄高阳当初奏折里对金丹的描述“臣考究了历朝历代服用丹药之记录,长寿者寥寥,长生者闻所未闻,反之不少咳血、头痛、暴躁易怒、成瘾、便血、风疾,乃至暴毙者屡见不鲜”。

“咳,丹药服用了真的有害?”兴德帝不死心地问道。

周嘉荣叹了口气:“父皇通读史书,古往今来服用丹药者众,可有一人得长生?反倒不少人临终前才意识到,丹药误我,但为时已晚。”

兴德帝不说话。

周嘉荣也没再开口,他明白,他父皇还是不死心,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兴许前人都不得其法,炼制的丹药都是假的,错误的,因此才没成功。兴许,他能获得高人相助,炼制成功真正的长生不老丹呢?

正因为有这种侥幸的心理,上千年了,才有无数的皇帝、道士、达官贵人孜孜不倦地前赴后继,吃死了人也仍不罢休。他们总认为自己会是那个幸运儿,总觉得自己一定能成功,殊不知他们不过是为丹药的死亡名单上又增添了一个名字而已。

【真是服了这些皇帝了,都被丹药害成这样了,还执迷不悟!】

【他不想死啊,万一炼出个绝世金丹就能挽救他的小命了,不然就他这样,活不了多久了。】

【我算是明白为什么古代吃丹药死了那么多人,仍旧有这么多的皇帝前赴后继了,归根到底还是怕死。】

【反正是一死,万一就成了那个幸运儿呢?跟我买彩票的时候一模一样,明明知道中不了,还偏偏想,万一就中了呢,反正就两块钱,买个念想嘛。】

【哎,炼丹术传到西方就成了炼金术,进而制造出了火药火炮,打开了我们的大门。】

【不啊,古代我们也有火器的,只是不够重视,没有一直研发,持续更新武器,从冷兵器时代走入热武器时代,后来才落后的。】

【光武器还不够,炼金术乃是现代化学的鼻祖,真是明明手里捧着金山银山的地图,最后却走错了方向,走进了死胡同。】

……

冷不丁冒出来的弹幕让周嘉荣吃了一惊。

他仔细将所有的内容都看了一遍,尤其是后面有关于炼丹术的说法。虽然周嘉荣不懂化学是什么,但看弹幕的口气就知道,应该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多亏弹幕,不然他恐怕要对炼丹术产生偏见,准备在全大齐禁止炼丹了。

而且弹幕上关于火药火器的说法也是可以证实的。

目前,火药在大齐应用非常广泛,逢年过节烟花爆竹都少不了火药。大齐军中也有一部分火器,但因为生产困难,使用很麻烦,打一次,又要等很久才能用第二次,成本造价比较高等等问题,没有普及。

既然炼丹术如此有用,当然不能禁止,不但不禁,相反还要大力提倡,好好发展才对,不过这种东西不能藏于民间,任由其发展,必须得掌握在官府手中。

只是贸然将这些人招入京中,发展什么火器化学,肯定没人应。

但现在的情况给了他一个现成的借口。

周嘉荣看着衰老、眼神黯淡,却又对生充满了渴望的兴德帝,笑道:“既然父皇还想炼丹,儿臣焉能不支持。不过依儿臣看,不能再招范桉这种不学无术之徒,得招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才有可能炼制出真正的长生不老丹,父皇您说是不是?”

兴德帝不知道为什么刚刚还极力反对丹药的周嘉荣忽然改变了主意,他只有一个想法,他要真正的金丹,救命的金丹,他不想这样躺在床上等死。

这种虚弱、痛苦、慢慢等死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太煎熬了。他受不了,因此哪怕明知金丹可能是毒,会加快他的死亡,他也想再试一试。

“好,好,广招天下炼丹士,一定要炼出金丹,一定……”兴德帝张着嘴,用力挤出这一句话。

说完这番话,他就闭上了嘴,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疲惫地闭上了眼睛,连胸口起伏都显得那么的虚弱。

目的达成,周嘉荣也懒得跟兴德帝多言,站起身道:“父皇放心,儿臣这就下旨,父皇好生休养身体,不要操劳。”

兴德帝无力地摆了一下手,他实在听不得这些,现在他想操劳也没是有心无力,没那个本事啊。

“父皇累了,儿臣就不打扰父皇休息了,儿臣去叫母后和孙公公进来伺候父皇。”周嘉荣说完见兴德帝没有反对,遂出了他的寝宫。

孙承罡先进去伺候,徐皇后把周嘉荣拉到一边,悄声问:“您父皇跟你说什么了?”

“没什么,父皇还想炼丹,儿臣想满足他这个最后的心愿。”周嘉荣低声道。

徐皇后勾了勾唇,嘴角飘起一抹冷笑,声音温柔却带着刺骨的寒意:“既是你父皇所求,你当全力以赴,满足他。”

屡教不改,吃了这么大个亏,明明知道丹药有毒,还执迷不悟,自己找死,谁也救不了他。

周嘉荣点头:“儿臣知道了,儿臣这就去安排。”

出了勤政殿,周嘉荣去了朝阳宫代兴德帝处理政事,然后发布了一条通告全大齐的诏书,通报各地,兴德帝病重,寻名医仙丹,凡是献稀有丹药者奖百金,若贡献重大者,还可授官。

这些丹药当然不会给兴德帝吃,周嘉荣只是借着他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将这天底下大部分的炼丹佼佼者集中于京城,将他们利用起来。

但朝臣们不知,听说了这个诏令,皆震惊不已,无不言陛下父子都着了魔,已经抓住了一个欺君罔上的道士,还要找道士,这不是疯了吗?

正直如孟御史之流直接上书给周嘉荣,请他收回成命,不要胡闹。

周嘉荣的嫡系则私底下劝他,不要误信丹药一道,这是一条歧途。

对于这种种反对,周嘉荣都以一句话对付过去,“此乃父皇的心愿,父皇的情况大人也知,我只是想尽一个为人子最后一份孝心,尽量满足父皇的心愿”。

这么说,大家就理解了,原来是陛下还不死心,想要招这些臭道士炼丹啊。算了,陛下这副样子,时日无多了,他要折腾就让他折腾一下吧,只要太子不信就行。

于是在有兴德帝背锅的情况下,事情意外顺利地推展开来,很快便陆续有外地炼丹师,大部分是道士相继涌入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