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炮灰皇子看见弹幕后 > 第22章 022

炮灰皇子看见弹幕后 第22章 022

作者:红叶似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7-21 15:23:5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回程的路上,并未因为少了两个人而有什么不同。

不过行至第四日,气温骤降,一夜飘雪,入目皆是银装素裹。寒风像刀子一样打在人脸上,很不舒服,就连最跳脱的老四也整日窝在马车里,不肯出来了。

因此最后一段路走得比较艰难,本来只需一天的路程,硬是又多费了一日功夫。

进京后,留守京中的朝臣已经在城门口迎接圣驾。周嘉荣跟随着队伍,将兴德帝和诸位娘娘送进宫后就回了自己的府邸。

一进门,留守看家的唐乐便对悄声对周嘉荣说:“听说殿下今日便会回来,国公爷已经在府里等候多时了。”

“外祖父来了!”周嘉荣精神为之一振,快速解下身上的狐狸毛大氅,问道,“人在哪儿?”

唐乐说:“在书房里等着殿下!”

“好,让人远远守着,不许任何人靠近书房。”周嘉荣边说边大步往书房而去。

推开门,他看到护国公穆广坐在书桌前,手里捧着一本兵书。

哪怕垂垂老矣,护国公身上那种常年征战沙场的气质仍旧很明显,坐姿端正,背脊挺得直直的,仿佛随时都能提刀上沙场。

听到声音,他下意识地抬头,见是周嘉荣,忙起身,先是端详了周嘉荣一会儿,这才道:“老臣见过殿下,看到殿下安然无恙,老臣就放心了!”

穆广在打量周嘉荣,周嘉荣也同样在观察他。外祖父红光满面,声音洪亮,哪像什么身体不适之人!

周嘉荣上前扶起他,笑道:“外祖父免礼。听大表哥说外祖父身体不适,可有好转?”

闻言,穆广哈哈大笑起来,很是欣慰:“听兆星说,殿下变了许多,老臣本还存疑,今日一见,殿下果然长大了,老臣倍感欣慰。没错,老臣没病,这只不过是老臣那日未去玉泉行宫的托词罢了。毕竟老臣上个月才用痛风犯了,身体不适为由没陪陛下去木兰围场秋狝,这一听到外孙出了事就马不停蹄地往玉泉行宫赶,你让陛下怎么想?”

他说得如此直白,周嘉荣心里那一点点芥蒂都没了。

是啊,外祖父可是肩负着穆家,还有他们母子荣辱安危的重担。看起来位高权重,不可一世,实则也要谨慎行事,小心做人,免得给人留下把柄。

周嘉荣躬身道:“外祖父良苦用心,我和母妃都明白。”

穆广拍了拍他的肩:“你和你母妃不怪我便好。”

周嘉荣已经想开,身为人臣,肩负着家族重担,外祖父也有外祖父的难处。他笑道:“怎么会?若非外祖父护佑,过去十几年,我与母妃在宫中也不会过得如此顺心。”

穆广再一次感慨,三皇子是真的成长了。果然,还要磨练才能让人飞速长大,他对周嘉荣说话的态度也明显变了:“穆家与你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应当的。”

可惜他以前浑浑噩噩,从未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这点,还以为自己最大的依仗是父亲的宠爱。

自嘲一笑,周嘉荣问:“外祖父,您是何时猜到了父皇心思的?”

穆广幽深的目光望向只开了一条缝的窗户,叹道:“打小,陛下就最宠你们母子。一开始我也当了真,我的女儿美丽娇憨善良,我的外孙聪慧好学,待人真诚,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样的母子谁不爱呢?可你出宫建府后,老臣逐渐意识到了不对。二皇子也是十五岁出宫建府,当年便被安排去了吏部当差,轮到你,陛下却以要指导你功课为由,将你拘在上书房。”

“狼崽子都要历练方能成为狼王,动物都懂的道理,陛下不可能不知道。老臣这才意识到,他对你们母子的宠爱,就如同淳于候对他那只狮子狗的宠爱。”

淳于候有只白色的狮子狗,视若珍宝,吃穿用度皆是最好,还安排了好几个下人专门伺候这只狗,可以说,很多千金小姐的待遇都不及这只狗。

但宠归宠,谁会将毕生的家业留给宠物呢?

这个比喻虽不大合适,却非常恰当。他和母妃,于父皇不就是取乐的玩意儿?这满宫的妃嫔,跟那博古架上的古董有什么区别?得了帝王的青睐,便时常拿在手中把玩,若是没入帝王的眼,便堆在角落里蒙尘生灰,无人问津。

见周嘉荣若有所思,穆广拍了拍他的肩道:“以前你与陛下感情深厚,老臣也不好多言。如今,你既已清醒,有何打算?若是准备做个闲散王爷,那老臣便让你几个舅舅辞官归乡,回祖籍安康,彻底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想必,陛下看在老臣如此知趣的份上,也会多照顾你们母子,提前给你们安排好。以后也不会再发生像这样的坠马事故了。”

没了外家做支持,穆贵妃母子就如同拔了牙的老虎,不足为惧,谁还会费尽心思去弄死周嘉荣这个失败者呢?

性命之忧可能暂时没了,但恐怕他们母子,尤其是他母妃在宫中的日子就怕是要不好过了。

宫中之人多势利,母妃失去了最大的依仗,若是父皇再喜新厌旧,少去秋水宫,时日一长,宫人也会怠慢母妃。这并非不可能,看父皇在玉泉行宫外跟丽妃黏黏乎乎的样子,便知道,父皇也是喜欢更新鲜、更年轻的美人。而宫里最不缺的便是像花骨朵一样的美人,每年都会一茬一茬地盛开,一朵比一朵娇艳。

一旦失宠,往日嫉恨他们母子的人也会跟着落井下石,而且他还得罪了周建业,退一步并非海阔天空,反倒很可能是万丈深渊!周嘉荣的出身就注定了,他必须得争,而且要争赢,否则最终便只有死路一条!

周嘉荣扑通一声,跪下给穆广磕了三个响头:“外祖父,我要争。父皇既不立我,我便让他无儿可立,只能立我便是。恳请外祖父支持我!”

“当不得,殿下快快请起!”穆广连忙扶起了周嘉荣,郑重许诺,“殿下既有青云之志,那穆家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周嘉荣感激地说:“多谢外祖父!”

穆广松开他的手,退后一步,道:“殿下既已有此打算,那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与穆家切割。老臣以后明面上不会再给殿下安排任何人手或是插手殿下的事情了。陛下忌惮外戚做大,你就要做给他看,你不会为穆家所左右。”

周嘉荣明白他的意思:“我知道了。”

穆广消息果然灵通,又道:“听说陛下安排了殿下到大理寺当差。大理寺卿蒋钰刚直不阿,在文臣中颇有威望,你若能赢得他的欣赏,以后在文臣中也能获得不少支持。只是蒋老头性情古怪,不喜别人拍马溜须,你去了只管尽心尽力做事便是,不用刻意跟他套近乎,也不用想方设法讨好他。记住了,先做事,做出成绩了,别人自会对你刮目相看,否则再会左右逢源,也终究只是不入流的旁门左道!”

周嘉荣想起了周建业,他确实会做人,可当差五年,没有做出什么显赫的成绩,这次出事,吏部尚书也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从头到尾都没站出来说一句话。兴许,这便是外祖父所说的道理。

而这些,父皇从不曾教他。周嘉荣由衷地说:“多谢外祖父指点,我一定铭记于心!”

穆广含笑看着他,嘉荣虽然醒悟得晚,但好在天资聪颖,谦虚好学,一切都还来得及。

最后他认真地叮嘱周嘉荣:“陛下正值壮年,身体康健,时间还长着呢,你切莫急功近利,操之过急。枪打出头鸟,跑得最快反而可能死得最早,倒是那些慢吞吞的,不起眼的很可能笑到了最后。你要做的,便是韬光养晦,徐徐图之!”

周嘉荣想起自己差点丢了小命,便是因为在兄弟中风头最劲,让周建业动了杀心。而周建业因为操之过急,哪怕父皇心里最中意他,仍旧对他惩戒了一番,面临着失宠的危险。

“外祖父所言甚是!”

穆广看了一眼沙漏:“时候不早了,老臣该回去了。殿下以后若有需要,悄悄遣个人给老臣传递消息便是,晚点老臣让人将联络的方式送过来,殿下阅完即焚,不要让人知晓了。”

周嘉荣道谢,亲自将其送了出去。

到了晚上,唐乐来报,门外有人送来了一个匣子,特意点名要交给三皇子。

周嘉荣让他拿了进来,屏退左右,打开一看,匣子里有两个信封。

一个是外祖父所说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原来这些年穆家在京城置办了十几家铺子,其中涵盖酒楼、银楼、成衣铺子、布庄等等,信里还夹带了一枚翠绿的玉扳指,扳指很特别,里面有一个白点,技艺精湛的玉雕大师在里面雕了一只象征吉祥的鸾凤,而鸾凤一侧的眼睛正好在这颗白点上,颇有点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此特别的翠玉,怕是找不出第二只了。

这只扳指是信物,不但能用这些铺子悄悄收集、传递各种消息,还能从单个铺子上一次提取最多五万两银子。穆广将这个交给周嘉荣,便是让给了他用穆家的消息网搜集传递信息的权力。

准备这些,绝非一日之功,只怕从他生下来开始就在布局了。难怪周建业视他为大敌,一有机会就想铲除他呢,比外家助力,他这几个哥哥弟弟,拍马都不及。

周嘉荣又拿起另外一个信封,入手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是厚厚一沓银票,面额都是一千两,这么一沓,只怕得有好几十万两。如今大齐一年的国库总收入也不过两千万两白银,二两银子就够普通人生活一年,可想而知,这是多大一笔数目了,便是做了十几年的最受宠的皇子,他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估计外祖父是把老本都掏了出来。

周嘉荣将银票收了起来,记下了铺子名称,把信连同信封一块儿烧了,扳指则直接戴到了手指头上,以后万一要用,也方便,而且不惹人怀疑。

收拾完一切,他出去叫来唐乐,问了一下他不在,府中这些时日的情况。

唐乐一一作答,似无异样。但有了温谊的前车之鉴,周嘉荣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又叫来刘青,让他带信得过的人,暗中将府中之人,逐一再排查一遍,若是发现异样,不要打草惊蛇,悄悄汇报。

安排完府中之事,周嘉荣便正式去大理寺报道,每日按时点卯。

只可惜,他在大理寺并无具体的官职,衙里的官员、差役忌惮他的身份,也不敢给他安排事情。整日无事可做,甚是无聊。

周嘉荣便主动找到蒋钰:“蒋大人,可有事情需要我做?”

蒋钰也颇头痛,他们这工作繁琐,而且还时常跟死人、坟墓等打交道,他怕冲撞了三皇子,因此一直没给周嘉荣安排事情。如今周嘉荣自己找上来了,他不可能推之不理。

琢磨片刻,蒋钰给他安排了一个相对轻松、体面的去处:“三殿下,郭大人负责复审刑部那边递来的案子,您到他那边帮忙,可否?”

郭大人全名郭子兴,是大理寺两名少卿之一,从四品,主要负责死刑复核。

人死不能复生,未免出现冤假错案,杀错人,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所以大齐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死刑审核流程。犯人犯了死刑,地方需提审上报,逐一复审,然后提交到刑部审判,再交由大理寺复核,最后由陛下批复。

郭子兴便是主要负责这个工作。

周嘉荣领了命便去郭子兴那里报道,郭子兴也不含糊,直接交给他厚厚一沓卷宗,让他先看大理寺的卷宗,了解他们办案的情况。

这些都是陈年卷宗,但周嘉荣还是看得极为认真,遇到不懂的还时常向有空的官员们请教。

而且他为人豪爽,在同僚们忙于工作,连饭都没空去吃时,便让柴顺带人去酒楼买些吃食回来一同分享。

出手大方,谦虚好学,又没有架子,时日一长,周嘉荣逐渐跟大理寺不少官员打成了一片,只有蒋钰还是那副古板的样子,疏离客气,跟周嘉荣保持着不近不远的距离。

时间一晃便到了十一月,天气越发的寒冷,三天两头下雪,入目皆是银色。

冬至前两天,周嘉荣像往常一样到大理寺当值。

下了马车,便看到路边跪着一个浑身脏兮兮,脸上也黑乎乎,看不出容貌的半大孩子。

“这是怎么回事?”进门前,他指着孩子问门口的衙役。

衙役见怪不怪:“来伸冤的,让他回当地的衙门,他不听,非要跪在这里,惊扰了殿下,小的这就将他赶走!”

周嘉荣扭头看了一眼,那孩子的两只手冻得青青紫紫的,严重的地方,甚至已经化脓了,有些不忍,轻轻摇头道:“不用了。”

等进了衙门,他对柴顺说:“一会儿你端碗热粥给他,劝他回去,如果对官府的判案不服,当去刑部申诉伸冤,这里是大理寺,不受理诉状。”

大理寺并不是百姓随意告状的地方,只负责死刑的核实和检查,以及处理一些地方官府无法审理的重案。若是接到举报或对案子有疑问,可以发回刑部重审,或是禀明圣上,组织三司会审。

柴顺点头:“殿下心善,小的这就去安排!”

周嘉荣将事情交给了他,便进去当差了。

过了一会儿,柴顺回来禀告:“殿下,那孩子不肯走,说是刑部那边说,案子已经交到咱们大理寺了。”

周嘉荣摇摇头:“随他吧!”

该劝的,该说的,他也已经说过了。

到了中午,该用膳了。

天气寒冷,吃食送过来,已经冷了,几个交好的同僚便约定去附近的酒楼吃些热汤热食,暖暖身子。

出了大理寺,周嘉荣又看到了那个孩子。他还维持着早晨的姿势,跪在冰天雪地里,浑身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这样的天气,别说是孩子了,就是大人在外面跪一上午也吃不消。

周嘉荣忍不住多看了一眼,旁边的谷阳见了,劝他:“殿下,走吧,这个事不归我们大理寺管,该做的您也已经做过了。以后在大理寺呆久了,您就知道,这样的事管不过来。”

周嘉荣点头,正欲转身,就见那孩子脑袋轻轻一磕,砸到了地上。

落在地上的雪有些融化了,在地面上凹下去的地方积成了一个很浅的小水坑。这孩子砸下去,额头正好埋进了水坑里,这么冷的天,按理来说,应该马上抬起头才对,可他却纹丝不动。

一直留意着他动静的周嘉荣马上察觉了不对:“柴顺,你去看看!”

柴顺赶紧跑过去摇了摇他:“醒醒,你怎么回事……殿下,他昏过去了。”

总不能看着人活活冻死吧,周嘉荣对跟在身边的侍卫说:“把他送去最近的客栈,请个大夫。等他醒了,问清楚他家在哪儿,雇个车送他回去。”

“殿下仁善!”同僚们赞道。

周嘉荣摇头说:“只是看一个小孩子可怜罢了,顺手而为,不费什么力气。走吧,再不去,咱们的位置就要被人占了。”

一行人按照原来的计划去吃午饭。

等用完膳从酒楼出来,守在门口的柴顺立马上前,悄声道:“殿下,他醒了,说家在大同府,想见殿下!”

周嘉荣震惊不已,大同府离京城可是有好几百里,这么冷的天,他一个孩子,看起来身上也没什么钱,那他怎么来的?想到他身上已经分辨不出颜色的衣服和乱糟糟跟鸡窝差不多的头发,只怕是靠双脚一步一步走到京城的。

很多大人都没这个毅力吧!周嘉荣既佩服,又动了恻隐之心,琢磨片刻后,跟同僚们说还有点事要办,让他们先回去,便跟柴顺去了客栈。

推开门,那孩子小小的一团,缩在床上,听到声音,悄悄冒出头,露出一张白净的小脸。

周嘉荣一怔,没想到这还是个长相颇好看的孩子,就是有些女气,刚想到这里,一行字突然凭空冒了出来。

【啊啊啊,这不是二皇子最重要谋臣的妹妹沉雪吗?周嘉荣是不是知道点什么,故意抢二皇子的机缘?】

【沉雪不是求助无门,绝望的时候被二皇子所救吗?怎么变成了周嘉荣?】

【我翻了翻前面,发生了什么事,二皇子怎么被皇帝变相囚禁在了行宫?感觉剧情怪怪的!】

周嘉荣含在嘴里的那口热茶当即喷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