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炮灰皇子看见弹幕后 > 第82章 082

炮灰皇子看见弹幕后 第82章 082

作者:红叶似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9-01 14:20:4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逼宫?

他怎么敢!

看到弹幕上突然冒出来的这两个字, 周嘉荣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下意识地扭头,正好看到武亲王一行急匆匆的身影消失在街角。

这样就能解释他刚才觉得不大对劲儿的地方。

周平正真是胆大包天, 眼看他干的好事要暴露了, 竟然先下手为强,直接带人逼宫。不过也是, 周平正胆子若是不够大,又怎么敢跟匈奴人勾结,杀良冒功呢!

“殿下,武亲王他们已经走了。”刘青见周嘉荣骑马站在马路中间,好一会儿都没动,策马上前, 轻声提醒了一句,又自语, “武亲王真是大胆, 陛下禁了他的足, 他还敢带着这么多人招摇过市。”

更大胆的在后面呢!周嘉荣看了一眼刘青, 欲言又止, 主要是这个事只是弹幕透露给他的,他手上没有任何的证据。

但偏偏这件事耽搁不起, 想到宫里的母妃, 周嘉荣心急如焚。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带的侍卫, 仅仅四个, 这么四个人若是追上去, 还不够给武亲王切菜的,而且武亲王既然已经准备动手了,他不可能就带了二十几个人, 城里定然还有他们的人,自己这追上去,只怕是自投罗网。

敌众我寡,差距太大,这时候冲上去跟送人头没什么两样。

所以哪怕周嘉荣再心急也只能按捺住急切的心情,深吸一口气,他附到刘青耳边说:“你带着陈钢去街上转一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有任何发现,速速去护国公府通知我。若是遇上情况不对,先逃命要紧,不要与人搏杀拼命!”

刘青错愕地望着他:“殿下,您这是……”

周嘉荣没有多言,抬头望了一眼灰蒙蒙即将彻底陷入黑暗的天空,叹道:“天要变了,快去!”

丢下这句话,周嘉荣一扬马鞭,带着剩下的两名侍卫,飞快地往护国公府疾驰而去。好在这已近天黑,街边的小摊不少已经收了起来,路上也没几个行人。

迅速奔至护国公府,周嘉荣利落地跳下马,直接将绳子丢给凑上前正要见礼的奴仆,然后不等对方通报,他就直接大步往里走去,见到仆人便问:“国公爷在哪儿?大公子呢?”

仆人连忙指了指内院。

周嘉荣直接往里赶,穿过月亮拱门,管家闻讯赶了过来,笑着说:“小人见过殿下,殿下今日怎么来得这么急……”

“外祖父在哪里?”周嘉荣直接打断了管家。

他现在急需找到外祖父。他手里没有兵权,要想对抗周平正,清除周平正的人马必须得调动东西两大营的驻军。

管家见他一脸急色,识趣地没再寒暄:“在饭厅用膳。”

听到答案,周嘉荣直接越过管家,跑了起来,冲进饭厅。

饭厅里,护国公正在跟几个孙儿孙女用膳,顺便考考他们的功课。护国公的四个儿子都在外当值,年纪稍大一些的孩子便送回了京城,一是替父在护国公面前尽孝,二也是为了让皇帝放心。

此时,正巧小孙女背不出文章紧张得都快要哭出来了。

忽地看到周嘉荣出现,白白胖胖的包子脸一皱,嗲嗲地喊了一声:“表哥……”

若是往常,周嘉荣肯定要过去逗一逗这个可爱的小表妹,但现在,他完全没这个心情。

护国公看到行色匆匆、满头大汗的周嘉荣,明白他是有正事找自己,当即放下了筷子:“兆星,你继续考他们的功课,我随殿下去一趟。殿下,咱们去书房说。”

周嘉荣点头道:“大表哥也一起来吧。”

护国公脚步一顿,瞥了眼周嘉荣凝重的神色,点点头。

这次他们连书房都没去,直接到了饭厅不远处用来招待客人的花厅,屏退了左右,护国公直白地问道:“发生了何事,殿下如此着急。”

周嘉荣看向护国公和穆兆星,迅速开了口:“我怀疑武亲王要逼宫!”

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护国公也骇了一跳,放在小几上的手一抖,蹭地站了起来,不可置信地问:“殿下从哪里听说的?这消息可靠吗?”

周嘉荣只能将自己看到的说了出来:“我刚才从大理寺回府路上遇到了武亲王,他带了二十名身手矫健的壮汉,身上都别着武器。我问他要去哪里,他说有事要进宫禀告父皇。这个时间,宫门马上就要落锁了,到底是何等重要的事,让他大晚上的非要进宫?”

武亲王的行为确实蹊跷,但在没抓到证据之前,贸然怀疑一个亲王要逼宫,事情是真的也就算了,若是假的,穆家和荣亲王都要遭殃。

护国公不愧是久经沙场的人,这事虽是荒谬又疯狂,但他还是选择先相信周嘉荣。

“兆星,你派人去街上打听打听,殿下,你与我一道去找朱强。”护国公当机立断。他已经荣养,虽有爵位,但并没有军权,尤其是东西两大营和皇城卫队、步军营都是拱卫京师的军队,其将领皆是兴德帝任命的亲信,哪怕是护国公也不能轻易指挥动他们,这件事还是朱强这个兵部尚书出面更合适。

东西两大营驻军共二十万,是拱卫军师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不过因为人比较多,也不可能驻扎在城里,因此各自分布距京城二三十里远的城郊,一左一右分布。

这会儿城门已关,没有拿到手令连城门出不去,要去找他们回来救济,显然来不及,因为这一来一回得四五十里,等大军赶过来已是后半夜了。

目前最重要的是整合京城的武装力量,尤其是皇城卫队,这支侍卫队共有六千人左右,负责皇宫内院以及皇城的安全,两班倒,加上请假或是生病之类的,目前当值的人员应该有两千多。还有一部分人在家中休息,这些都是能用的力量。

除了精锐的卫队,城内步兵营有一万人左右,这也是今晚就可以调动的人马。除此之外,京城中还有一股武装力量,那便是巡捕营,不过平日里巡捕营多负责维持治安、巡逻捕盗,更像是衙役,可能功夫要稍逊一些长年累月训练的士兵,但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周嘉荣点头:“是,外祖父。”

穆兆星骤然听到这么个惊人的消息,还没消化完就看到护国公带着周嘉荣走了,他连忙追了上去道:“祖父,让我跟你们一块儿去吧。”

这么大的事,他怎么能置身事外。

护国公正想说话,管家带着柴顺跑了进来。

柴顺吓得双腿发软,一看到周嘉荣就扑倒在地,大声嚷道:“殿下,不好了,刚才突然一群人闯入了我们府中,逢人了砍,吕侍卫他们带人上去跟这些贼人搏斗,唐管家让人护住奴才冲了出去,找国公爷求助!”

“他们来了多少人?”周嘉荣急切地问道。他府中人并不多,只有一百来名护卫,其他的都是手无寸铁的仆人。

柴顺脸色煞白,急急摇头:“奴才也不知,应该有好几百吧。唐管家让殿下您千万别这时候回去。”

这群人敢杀入亲王府中,逢人就砍,一副不留活口的样子,肯定是冲周嘉荣来的。除了即将逼宫的武亲王,还有谁有这个胆子!

护国公这下才完全相信了周嘉荣的判断,扭头对穆兆星说:“你看好家,他们在荣亲王府找不到殿下,说不定会到这儿来。家里一百多口老老小小便靠你了,你要护他们周全!”

穆兆星意识到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连忙点头:“祖父放心,孙儿一定会守护好家里。”

护国公拍了拍他的肩,带着几个侍卫与周嘉荣一道出了门。

刚出门就跟急急回来报信的刘青撞到了一块儿。

刘青急忙说:“殿下,已经天黑了,街道上还有不少人,全是身强力壮的男子,小人听您的,避开了他们。”

周嘉荣点头:“走吧!”

一行人速速去了兵部尚书朱强府中。

好在朱府跟护国公府一样,都在内城,隔得不是很远。

朱强听说武亲王逼宫,惊得不轻,他连忙派人出去打探消息,又问:“殿下,国公爷,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当然是召集人马去救驾!”护国公道。

两人经过商议决定去找步兵营指挥使单庆,取得步兵营的指挥权,争取尽快赶到皇宫救驾。

连续失望多次,周嘉荣内心其实对兴德帝的安危并没有多着急,他最担心的还是他的母妃。他跟武亲王不对付,如今京城流言满天飞,武亲王多半会怀疑他,若是知道他逃脱了,狗急跳墙的武亲王会不会迁怒到他母妃的身上?

现在他们商量着救驾也肯定是都去救他父皇了,谁会管后宫妃嫔的死活呢?旁人他管不着,但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母妃出事。

想到这里,周嘉荣蹭地站了起来道:“你们去找单庆,我去找孔京。”

孔京回京之后被调入了皇城的卫队,同样担任千户一职,但这是天子近臣,深得皇帝信任,官职虽没太大的变化,但实际上是升迁了。

今日孔京不当值,应该在卫队的营房里休息,只要能混进去找到孔京,他手里就有人了。

其实护国公也担心女儿的安危,他就这么一个女儿如珠如宝的养大,最后却进了宫,父女俩一年都很难见一次。亡妻病逝前,最惦记的也是这个女儿。可身为臣子,他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想了想,护国公将自己带出府的六名侍卫一并交给了周嘉荣:“殿下当心!”

周嘉荣点头,带着人,趁着月色急速潜入皇宫的方向。

不出意外,皇城的门已经关得严严实实了。

京城分为皇城、内城、外城。皇城是京城的核心,也是守卫最严的地方,除了皇宫居于中外,附近还住着不少皇亲国戚,宗室成员,荣亲王府、中山王府、蜀王府、渤海王府等都在皇城中,已婚的公主府等也在皇城中。除了这些皇室宗亲的府邸,皇城内还有各部衙门。

内城住的绝大部分都是官员和勋贵,外城则是平民百姓的居所。也就是说,地位越尊贵的人住所离皇宫越近。而皇城中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便是六千侍卫。

“殿下,您退远一些,小人上前叫门。”刘青将手捂在刀柄上说道。

周嘉荣正欲点头,却看到西边天际火光漫天,浓烟滚滚,他蹙着眉道:“等一下,你看那是什么?”

刘青循着他的方向望去,仔细思考了一会儿说:“殿下,那……是咱们府邸的方向,也不知是哪一家。”

周嘉荣和中山王、蜀王的府邸都不远,既然周平正会对周嘉荣动手,又怎么可能放过其他的弟弟呢?只有弟弟们死绝了他才会放心的。

周嘉荣神色凝重,思虑片刻后道:“走,我知道一处地方,可以绕道进皇城。”

他年幼时曾去渤海王府邸玩过。渤海王府邸有一株数百年的老银杏树,正好位于皇城与内城的交界处,就一墙之隔。当时他和渤海王世子等人还爬上树玩过,在树上就能看到内城。

只需找一架长一些的梯子,搭上去,抓住银杏树的树枝,便能进入渤海王的府内,从而进入内城。

几人匆匆绕去了渤海王府的后院。

与周嘉荣分别后,武亲王继续往皇宫的方向疾驰而去。

身边的亲卫道:“殿下,刚才咱们何不拿下荣亲王?”

武亲王淡淡地说:“大街上人太多,不宜动手,以后再收拾他,先去皇宫。”

他必须得赶在宫门落锁前进入皇宫,不然等皇宫一关,再想从外面打进去就得耗费不少时间了。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他必须得赶在大家反应过来之前,拿下皇宫,拿下皇城。

等父皇写了传位诏书,一切都成定局了,其余人等知道又怎么样?

“是。”亲卫点头。

一行人风驰电掣,很快便赶到了皇宫外。

武亲王上前对守在皇宫门口的侍卫道:“通报一声,我有匈奴的军情要禀告父皇。”

军情不得延误,太监连忙去勤政殿通报,武亲王则领着侍卫站在一旁状似在等候,实则让他身后的亲卫看清楚宫门口的地形、守卫,方便一会儿动手。

兴德帝本来是不准备见武亲王的,但听说关于匈奴的军情,又改变了主意。

这已经到十月了,天气转冷,今年西北不知是何光景。若是气候不好,缺衣少食,匈奴人肯定会南下抢劫。

兴德帝只得让人去宣武亲王进宫。

此时已经到了落锁的时间。

十月已是冬日,白日里气温都不高,就更别提晚上了。

尤其是今夜忽地下起了小雨,虽然只是毛毛细雨,可淋久了,也很冷。

武亲王感慨,连老天爷都站在他这边帮他啊,现成的结果不用白不用,他咳了一声,跟守在皇宫门口的侍卫商量:“我有非常要紧的事要与陛下商量,恐要在宫中呆到很晚,如今下着雨,天寒地冻的,让我的随从到屋檐下休息等我吧。”

紧紧跟着武亲王的亲卫连忙上前,塞了一锭银子给看门的侍卫头领:“兄弟行个方便,我们不会打扰你们的,就在屋檐下歇歇,躲个雨。”

武亲王如日中天,又这么客气,侍卫想着反正也不让这些人进宫,只是在屋檐下避避雨罢了,不算逾矩,便答应了:“武亲王殿下真是太客气了,您进去吧,几位兄弟在这里歇歇!”

武亲王笑了笑:“如此就多谢了。”

他一脚跨进了宫门,他的亲卫们也跟了过来。

刚开始守宫门的侍卫只以为他们是到屋檐下避雨,也就没管,谁料他们到了屋檐下,还没停下脚步。

侍卫头领见状,连忙上前拦住了他们:“武亲王殿下,外男无诏不得入宫,请您……啊……”

他话还没说完,一把钢刀就刺入了他的胸口,他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到死都不想不明白,武亲王为何要杀他!

武亲王抽出刀,一把踢开了侍卫头领的尸体,然后又提刀砍向最近的侍卫。他背后的亲卫也同样如此,而且,还有人吹了一道三长两短的哨子,紧接着,皇宫门口寂静无声的巷子里很快就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几息功夫后,两千名士兵提刀涌了过来。

武亲王带人打开了宫门,放他们进去。

这些人一进去,他们便占了绝对的优势,迅速控制了皇宫门口。

“殿下,不负使命!”领头的将领姓罗,是一名千户。

武亲王道:“罗千户,你守住北门,给车副将发信号,安排人里应外合,助车副将尽快攻破其他三道门。”

皇宫共有四道门,他们占据了一道,但还有三道,必须都掌控在他的人手中,不然随时都有可能被其他人进来杀他个措手不及。

吩咐完,武亲王带一千人,直奔勤政殿,擒贼先擒王,他的第一目标是兴德帝。沿途,遇到阻碍,武亲王都带人砍了,一个不留。

勤政殿,兴德帝本来是准备去后宫的。

近日,宫里又新进了两个美人,娇俏可爱又年轻,跟她们在一块儿,他都觉得年轻了好几岁。

而且他的儿子本就不多,还一个个都不成器。兴德帝希望后宫中能再添丁增员,因此这段时间没少往后宫跑,临幸年轻的妃子。

可惜武亲王现在进宫,还说有关于匈奴的军情禀告,所以兴德帝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可能是他最近太宠梁美人了,他临时改了主意,不去后宫,这梁美人竟以送从参汤之名凑了过来。

兴德帝年纪大了,夜夜笙歌也有些力不从心,今晚还有正事,哪有功夫搭理小美人,让孙承罡将人赶了回去。

孙承罡回来后道:“陛下,梁美人已经回去了,不过留下了参汤,说陛下日理万机,辛苦了,特意亲手熬的,给陛下补身体的。陛下您看?”

还是刚进宫的妃子知趣,瞧瞧,皇后、穆贵妃、惠妃多久没给他送过参汤了?淑妃前阵子倒是颇殷勤,可那也是为了给她的好儿子求情。

兴德帝哼了一声:“端上来吧。”

别说,梁美人这一手厨艺还真不错,参汤熬得刚刚好,兴德帝很满意,又有些心猿意马,放下碗道:“大晚上的武亲王急忙进宫,莫不是匈奴那边又起了什么变故?兵部和西北那边没消息传回来呀!”

孙承罡倒是猜到了一些,京城中如今流言四起,越说越过分,甚至都传入了宫中。有祖籍西北的宫人私底下在说,武亲王大捷万人坑中埋葬的都是西北百姓。

孙承罡无意间听到,当场处置了这些宫人,责令下面的人不许再胡言乱语,如有违者,必重罚。

惩处了嘴碎的宫人,孙承罡心里隐隐有些不安,派了人出宫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还没消息传回来,武亲王却大晚上的进宫,还说是有关匈奴的军情,莫不是来向陛下澄清此事的?

那一会儿陛下知道他知情不报,定然会生他的气。

琢磨片刻,孙承罡决定抢在武亲王面前禀告此事。

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道:“陛下,奴才今日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派了人去查证,还未得到消息,因此不敢禀告陛下。”

兴德帝打量了他片刻:“什么事,可是关于武亲王的,说吧?”

孙承罡连忙磕头道:“陛下英明,此事确与武亲王有关。近日坊间流传着一则小道消息,说,说是……”

“吞吞吐吐干什么?说啊!”兴德帝等得不耐烦,暴躁地说。

孙承罡头快趴到地上去了,声音也降低了好几度:“回陛下,有流言说洛河大捷虚报战功,洛河旁的村子十室十空,方圆十几里都没有一处人烟,还说,洛河旁边的万人坑中埋葬的不是匈奴人,而是……而是我们西北的百姓!”

说完后,大冬天的,孙承罡紧张得后背都湿了。

他知道的内情比较多,也亲耳听到了武亲王承认自己虚报军功的事,因此他心里其实是有些相信这则流言的。既然杀敌五万是假,那有没有可能,洛河大捷也是假的?

武亲王在洛河大捷一事上撒了谎是不争的事实。

“荒唐……”兴德帝勃然大怒,气得将桌上的卷宗、奏折全扫到了地上,“这是谁说的?可查清楚了,污蔑亲王,罪加一等,罪不容赦!”

孙承罡就知道兴德帝会发火,因此才不敢第一时间禀告。

他咽了咽口水道:“奴才,奴才已经派人去查了,明日应该就有消息了。武亲王殿下战神下凡,忠君卫国,定然不会……肯定是有人故意污蔑武亲王殿下的。陛下您消消气,待明日查清楚便知道了。”

兴德帝点头,没有说话,坐到了龙椅上,勤政殿内一片寂静。

兴德帝没叫他起来,孙承罡也不敢起来,只能继续跪着,低头苦笑,他就知道是这个结果,才迟迟不敢说的。估计武亲王也是因为这个事连夜进宫的,希望他能打消陛下的怀疑,让这事快快过去,不然他不敢想陛下会何等的震怒!

安静了一会儿,兴德帝等得不耐烦,皱眉道:“武亲王呢,不是进宫吗?怎么还没到,磨磨蹭蹭在做什么?”

孙承罡赶紧道:“许是天黑又下着小雨,走得慢,奴才这就派人去看看。”

兴德帝摆手,算是同意了。

孙承罡安排了小太监去看看武亲王都到哪儿了,催一催武亲王,让他快点来,陛下等得不耐烦了。

然后孙承罡进了殿内禀告了情况,接着说:“陛下,要厨房准备些酒菜吗?陛下今天的晚膳便没用多少,一会儿要不要再用一些。”

兴德帝本来是打算去梁美人那儿再吃点东西的,梁美人烧得一手好菜,最要紧的是味道跟宫里大不相同,他吃宫里厨子的菜吃了几十年,有些厌烦了。

听孙承罡这么一说,兴德帝点头:“安排上吧。”

孙承罡松了口气,连忙往后退,准备去安排人准备酒菜,谁料还没退到门口,就撞到了一堵墙,人也跟着摔在了地上。

什么人啊,不经通报就进来了,孙承罡回头打算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东西,却看到了带着潮气,甚至隐隐有些血腥味的武亲王。

他连忙爬了起来:“奴才见过武亲王。陛下,武亲王殿下到了。”

兴德帝闻言,掀起眼皮瞥了一眼武亲王,淡淡地说:“来了。最近不少传着不少流言蜚语,说洛河旁边的万人坑中埋葬的是大齐的百姓,怎么回事,你说说!”

没人说话,回答兴德帝的是踏踏踏的脚步声,一下又一下,越来越近。

兴德帝逐渐察觉到了不对劲儿,抬头就看到武亲王不但没行礼,反而直接往他面前走来。兴德帝皱起了眉头,察觉到状况有些不妙,啪地一下,掀翻了刚才梁美人送来的那碗参汤,碗摔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音,紧接着色厉内荏的呵斥道:“武亲王,你何时这么没规矩了!”

武亲王走到兴德帝的面前,讥诮地勾起唇,瞥了一眼地上瓷器碎片,哈哈大笑起来:“父皇,你说呢?”

他的好父皇啊,可真会装,明明已经发现了不对,还要装腔作势。

武亲王时间紧迫,没耐心跟兴德帝废话周旋:“父皇,你不必叫人了,没有人会听到你的声音,你也不用摔盘子引人进来了,没有人的,你这是白费功夫!”

心里隐隐的不安变成了现实,兴德帝大骇,颤抖着手,指着武亲王,怒斥道:“逆子,你……你是要谋反吗?”

刚才见武亲王不经通报进来,也不行礼,不搭理他的质问,反而直接往他面前走来,兴德帝就感觉到了不大对,故意弄出动静,想引得门口的侍卫进来护驾,可现实打碎了他的所有希望。

武亲王轻轻往后一招手,很快几个生面孔就进来了。

他们一个个衣服上都喷溅了不少鲜血,红红的,宛如一朵朵绽开的鲜花。每个人手里还提着一把刀,刀尖还在滴血,殿内顿时弥漫起一股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兴德帝这辈子杀过不少人,可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血腥的场面,尤其是这些带血的尖刀随时可能对准他,他吓得双腿发软,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食指指着武亲王,不敢置信地说:“逆子,逆子,你反了天了,朕对你还不够好吗?朕都打算立你为储君了,还将你过继到了皇后名下,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武亲王听了这话,脸上露出讽刺的笑容:“父皇,你是不是觉得对儿臣挺好的?”

兴德帝紧抿着唇:“不然呢?朕封你为亲王,给你赏赐,让你过继到皇后名下,哪怕知道了洛河大捷你虚报军功,朕也保你,还为此杀了毛青云。可你呢?你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兴德帝是真觉得委屈。

他的儿子们都怎么了?他对他们这么好,可他们一个个干的都是什么事?

老二屡次犯错,他都护着他,可最后老二却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老四从小就不成器,钻进了钱眼里,他平日里给老四的赏赐不少,还特意让他去户部跟着他的舅舅学学,可最后老四却勾结地方官员贪污赈灾款,他舅舅也不是好东西,掏空国库,天天哭穷。

再到老大就更过分了。这个儿子虚报军功,他都没跟他算账,还护着他,可他最后竟然带兵杀入勤政殿逼宫!

听到兴德帝愤怒的质问,武亲王冷笑起来:“你对儿臣好?从小到大,你管过儿臣吗?你给二弟起名建业,给他启蒙,对三弟百般疼宠,对四弟万般纵容,对六弟也爱护有加。你自己说,儿臣小时候你多看过儿臣一眼吗?一年儿臣都见不了你几次,即便见面,你也是板着脸,一副不耐烦的样子,问两句就将儿臣打发了。”

“十五岁,二弟出宫建府,你就将他派去了吏部当差。可儿臣呢?你压根儿没想起,还是大臣们提起,你才想起儿臣,随手将儿臣安排去了鸿胪寺。不得已,儿臣为了谋个前程,只能自请去西北。儿臣去西北这九年,父皇你想起过儿臣一次吗?每年年节儿臣收到的东西都是皇后准备的,父皇你连一封信都没捎带给儿臣。”

“就是封王,你也根本就没想到儿臣,只打算封老三。儿臣比老三年长,十五岁就驻守西北,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若非三弟站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你会想起儿臣,给儿臣封王吗?”

兴德帝这才知道,眼前这个平日里恭顺孝敬的大儿子心里积累了一堆的怨恨。

对于武亲王的指控,他没法否认。登基后,孩子接二连三地出生,他要忙前朝,还要陪后宫的妃嫔,这么多的孩子哪顾得过来,武亲王母亲卑微早逝,他也不是很讨喜的孩子,兴德帝逐渐地将他抛掷脑后了。

但兴德帝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他是君,他是父,他就是武亲王的天!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无论他给的是什么,武亲王只有受着的份!

“所以你就因为这个勾结匈奴,坑杀百姓,冒领军功?”兴德帝怒斥道。这会儿,他已经相信了孙承罡先前所言,若流言是假的,这个儿子又怎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闯入宫中!他定然是怕事情暴露,提前动手。

已经撕破了脸皮,武亲王也不怕他知道:“没错。若不是儿臣取得了洛河大捷,你会看到儿臣,会召儿臣进京吗?不会,儿臣这时候还苦兮兮地守在西北,眼睁睁地看着三弟、四弟、六弟他们在京城享尽荣华富贵!同样是兄弟,同样是你的儿子,凭什么?”

直到今日,哪怕事情暴露,他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武亲王仍旧不后悔。

兴德帝气得浑身直哆嗦:“逆子,逆子……”

他越是生气越是愤怒,武亲王越高兴。

欣赏了几息兴德帝气怒交加却又拿他没办法的样子,武亲王这才抽出刀鞘中的刀,一刀插、入金丝楠木书桌中,大剌剌地说:“父皇,您年纪大了,力不从心,祖宗的基业应该交给更合适的人了,下旨吧,以后你还是太上皇,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要什么样的女人儿臣都给你找。你不是喜欢玩,喜欢女人吗?儿臣都满足你,以后你可以尽情的玩乐!”

兴德帝紧抿着唇,瞪着那把沾染着可疑红色痕迹的刀,不肯开口。

武亲王根本没将他这无声的抵抗当回事,拔出刀,将锋利的刀口往他脖子一怼:“父皇,儿臣耐心有限,你若是不从,就别怪儿臣不客气了!”

说着,手上微微使力,刀口瞬间划破了兴德帝的皮肤。

兴德帝吃痛,脸痛苦地皱了起来,又气又怕又无计可施,最后只能妥协:“刀……刀拿开,孙承罡,拿,笔墨纸砚伺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