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炮灰皇子看见弹幕后 > 第93章 093

炮灰皇子看见弹幕后 第93章 093

作者:红叶似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9-15 12:11:3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关起门来后, 穆慎脸上的欣喜退去,担忧地说:“殿下千金之躯,不该冒险的, 他们怎么都不劝劝您?”

他刚才已经看到了, 周嘉荣只带了数千骑兵入城。这点人对上二十万匈奴大军,杯水车薪, 并无太大作用,但若是城破了,殿下无论是被俘还是被杀, 于大齐而言都是个沉重的打击。

周嘉荣解释道:“我自己要来的。大舅,城中现在是什么情况,你与我说说。”

人已经进城了,多说无益, 穆慎不再纠结,一五一十地将城中的情况说给周嘉荣听:“目前城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物资短缺,今天还有最后一顿,明日城中就会断粮。此外, 武器也多有损耗,箭矢已经消耗殆尽,而且还有两万多伤残将士因为缺医少药得不到有效的救治,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在痛苦中死去,士气非常低迷!”

宣化城中的情况果然不容乐观。

顿了下,穆慎问道:“这次殿下亲征,不知带了多少人?”

周嘉荣说:“带了西大营的十万大军,目前驻守在固州, 粮食药材武器皆带了不少, 只要解了宣化之困, 粮草医药武器都不是问题。”

穆慎又喜又忧:“只怕匈奴人不会轻易退兵。”

“那可由不得他们,前晚,我们已派兵烧了他们的粮草,疏散了方圆一两百里内的村庄、城镇,宣化久攻不下,他们也将面临断粮的危险。”周嘉荣给穆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穆慎听后大喜,抚掌道:“当将这个消息传遍全城,给大家提提劲儿,再坚持两天,匈奴人必定得退了。”

“没错!”周嘉荣叫来刘青吩咐道,“传令下去,将带来的大饼悉数交去厨房,再宰杀一百匹老马,今晚让大家好好吃一顿,犒劳将士!”

他特意带骑兵进城可不光是因为骑兵行动快,能够打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还有一个目的,便是为了补充城中的口粮。

一匹成年的马有好几百,甚至上千斤,一百匹马便是好几万斤肉,城中十来万士兵,每人可分得大半斤的肉,再加上每个士兵身上携带的两块一斤多重的大饼,分摊下去,足以让忍饥挨饿了许久的将士饱腹一餐。

有什么比吃饱更能够安抚军心的呢?

虽然杀战马而食有些可惜,但这时候也顾不得了那么多了。

而且周嘉荣这次带了五千铁骑,一天杀一百匹马,也够杀五十天,匈奴人不可能坚持五十天。当然,匈奴人也可杀马充饥,但若是将代步的马都杀了,这些匈奴人便丧失了优势,也别想回去了。在缺粮的情况下,匈奴比他们更打不起消耗战。

穆慎听完周嘉荣的安排也极为赞同,为君者,当恩威并施,殿下初入城,收买人心,鼓舞士气非常重要,让士兵们能吃饱,看到希望,城中将士才会拥护殿下,也能安定军心。

穆慎很是欣慰:“殿下长大了。”

当初那个只到他胸口的男孩子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颇具谋略的政治家。

周嘉荣笑了笑,正欲说话,有士兵来报:“殿下,穆将军,匈奴的援军撤退了。”

他们没有强攻南门,穆慎松了口气。

周嘉荣将带来的五千骑兵分别投入到了匈奴人攻势更猛的东门和北门,然后与穆慎一道巡查城里。

进城之后,周嘉荣便发现,宣化像座死城一样,一路走来,就没碰到过几个百姓,家家户户关门闭户,静悄悄的。

一行人来到医药院,这里的情况比穆慎说的还糟糕,还没进去便传来一股难闻的味道,血腥味夹杂着腐烂的味道,弥漫在鼻端。

要知道,这段时间还经常在下雪,如此低的气温都出现了腐烂的味道,可想而知医药院的情况有多糟糕。

走进去所见更是触目惊心,受伤残疾的士兵们有气无力地躺在破破烂烂看不出原来颜色的褥子中,空气中散发着一股令人作呕的味道。

如此糟糕的环境,怎么养伤?

长期在这种地方,恐怕是没病都要弄出病来。

见周嘉荣脸色不大好看,穆慎苦笑着解释道:“人手不够,实在是忙不过来。”

受伤的将士越来越多,而没受伤的士兵要守城巡逻,还要休息,根本顾不上医药院这边。医药院这点人手要照顾这么多的伤患病人,忙不过来。

周嘉荣没说话,让刘青将带来的白酒交给大夫,然后问穆慎:“大舅,城中的百姓呢?”

穆慎苦笑道:“城中百姓都闭门不出,全躲在家里。咱们当初进城时,因为粮食不多,挨家挨户征集了一批粮食,城中的百姓对咱们因此有些怨言。”

准确地说,是很惧怕这些当兵的。

周嘉荣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城中百姓被自己国家的士兵抢了粮,心有怨恨和恐惧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从将士的角度来讲,他们要打仗,要保家卫国,没有粮食吃不饱连武器都拿不起来,怎么上阵杀敌?

“那老百姓手里还有粮食吗?”周嘉荣问道。

穆慎想了想说:“应该还有一些。当初我们怕触怒民怨,惹得城中百姓怨气太大,引起内乱,并未进屋搜粮,而是挨家挨户要,让他们自己给的,他们应该多少会留一些。而且,若真是一点粮食都没有了,面临饿死的绝境,百姓又如何能够在家中坐得住?本来,若是你今日不来,我们打算明日再向城中强制征集一部分粮食了。”

周嘉荣松了口气:“那就好。我想发动这些百姓,让他们来帮忙,他们虽然没经过训练,无法上阵杀敌,但可以帮忙照顾伤员,运送物资等等,这能减少我们不少的工作,伤员也能得到更好的救治。”

“这法子很好,就怕百姓不愿。”穆慎有些担忧。

周嘉荣在江南体会过发动老百姓积极性的好处,人多力量大,虽然宣化军民关系有些紧张,但这天底下的老百姓大部分都是最朴实的,只要跟他们讲清楚道理,再做些补偿,他们很多人都会理解的。

如今战事已进入关键阶段,必须发动这些百姓。

而且等匈奴人退了之后,军民关系也不能如此紧张,这个结=得想办法解开。这时候让百姓参与到护城这个过程中,可以增加他们的荣誉感,参与感,同时也能让他们更理解守城将士的不易,进而达成和解。

“大舅,这城中可有开阔的地方,我想将城中百姓召集起来,发动他们帮忙。”周嘉荣说道。

穆慎虽有些怀疑周嘉荣能不能办到,但现在还有不少士兵看着,他不能坠了自家外甥的威风,当即道:“有的,城中有一个城隍庙,庙前有大片的空地。”

“好,就选此处,你派人挨家挨户通知城中居民,每家派一人到城隍庙集合,酉时整,我有话要对他们说,凡是去者,每人可分得二两肉。”周嘉荣又让刘青安排厨房多杀十来匹马。

一家二两肉,城中居民不过五万来户,还会有人缺席,十匹马足够了。

对于封城二十多天,不见荤腥,家中存粮也越来越少的居民来说,诱惑还是蛮大的,距酉时还有一段时间,城隍庙前就陆续来了不少百姓。

有相熟的纷纷讨论了起来:“城里都没粮了,哪有肉发给咱们啊?不会是骗人的吧?”

“你没听说吗?太子殿下进城了,带了不少肉进来。”

“真的假的?匈奴人都在攻城了,太子会来?”

“我二舅家的表嫂的兄弟的大舅子在军中当差,今天亲眼看到了太子殿下。”

“那你说说,太子殿下长什么模样?朝廷的大军来了吗?”

……

话题越说越偏,忽地,一筐筐冒着热气的肉抬了过来。

正在说话的老百姓们齐刷刷地停了下来,咽了咽口水:“乖乖,还真的要发肉呢!”

这下再也没人质疑先前官府的话了,大家翘首以盼,盯着肉,有些还懊恼,没让家里人一块儿来。

分肉之前,官府先宣布了一则通知。

衙役敲着锣,示意大家安静,然后指着肉说:“这些肉乃是太子殿下带来的战马,殿下知道城中百姓多日未曾食,杀了十数匹马以供大家享用。”

“太子殿下圣明!”

“太子殿下千岁!”

……

百姓振臂欢呼,不抢粮,还送他们吃的便是好官。

衙役敲了敲锣:“肃静,守卫军因缺粮借了大家的粮食,数量没有统计,太子殿下决定等守在城门外的匈奴人退了之后,每家发放十斤粮食,聊做补偿,希望大家能理解。”

“理解,理解……”

百姓们一致高呼,情绪异常高涨。他们没想过还能拿回一部分粮食,这十斤已是意外之喜。

仅仅经过这两步,百姓们对素未谋面的太子殿下就印象甚好。

接下来衙役才说出重点:“众位父老乡亲,从昨日起,匈奴对宣化发起了又一轮猛烈的攻势,如今每一刻都有不少将士倒下,现在医药院火头房都急缺人手,太子殿下准备招一批居民帮忙烧水杀马做饭,照顾病人,清洗衣服等等,一天半斤马肉做酬劳,若有愿意去的,可到旁边的刘师爷处报名!”

城隍庙左侧的大银杏树上还支了六张桌子,宣化府的地方官员带着衙役坐在桌子后面,只要有人去报名,便将其姓名、年龄有何特长都记上,然后再根本本人的情况,分配到各处。

开始大部分人都还很犹豫,这不就是征民服役吗?

但等看到朝廷真的信守诺言,不管报不报名,都分了二两肉后,大家才总算打消了顾虑,主动报名。

眼看越来越多的人报名,穆慎松了口气,笑道:“还是殿下有办法。”

随着战事的紧张,他们也不是没想过要发动城中的百姓,但又怕先前强制征粮一事,让这些百姓生了怨恨,做事拖拉就算了,万一中间添乱就更麻烦了。

周嘉荣说:“你们也是没办法,将士尚且吃不饱,拿什么来收买发动城中百姓。”

普天之下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极朴实善良的,周嘉荣这一招很奏效,当天便有一万多人报名。有了这些人帮忙,医药院的伤兵就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了,将士们打了仗回来也有一口热水喝,热饭吃。

久违的肉味弥漫在营中,士兵们高兴得跟过年一样,连脸都没洗,身上还带着血污就兴奋地拿着碗去打肉。

周嘉荣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军中的士气,一改先前的低迷气氛。

天黑后,战事结束,程前、廖安、穆恒从前线回来,恭敬地给周嘉荣行了礼,大家一面坐下来吃饭,一面讨论军情。

程前说:“难怪今天匈奴人的攻击又猛了许多,原来是没粮了。这把火放得好,让他们也尝尝挨饿的滋味。”

穆恒大口吃肉,边嚼边说:“可不是,老子明天将肉端到城楼之上,让这些龟孙子王八蛋好好看看,想困死爷,做梦!”

周嘉荣没打断他们,等他们发泄完后才问道:“今日的伤亡情况怎么样?”

提起这个,几个将领的心情都有些沉重:“今天死了五千多人,负伤九千多人,总共损失兵员一万多。”

“伤员好好照顾,牺牲的士兵都记下来,战后朝廷拨款统一抚恤。”周嘉荣叹了口气说道。

几位将军都是见惯了生死的,没多少时间悲春伤秋,很快又将话题聊到了明天的战事上。

“依殿下所言,匈奴没粮了,他们定然不肯轻易放弃,明日的攻势恐怕会更猛。”程前说道。

周嘉荣点头:“应该是,诸位将军辛苦了,今晚你们好好休息,我带兵巡逻吧。”

“不可,殿下,你刚来宣化,还不熟悉军务,今日还是由我和穆小将军轮流带兵巡逻吧,我守上半夜,穆小将军守下半夜。”廖安反对。

其他几人也是这个意思,周嘉荣只好由他们去了。

同一时间,匈奴军中,连续两日,损失上万兵力,都没攻破宣化,赤金有些心浮气躁的,召集众将领商讨对策。

讨论了半天,都没什么好主意。

赤金看向了屠锐达,他今天异常沉默,连呼衍卫的挤兑都不理。

“屠将军,你可有对策?”

屠锐达张了张嘴,犹豫片刻后道:“大王子,今日带领骑兵闯入宣化城中的应是大齐太子周嘉荣,也是穆广的外孙!”

周嘉荣那一箭差点射破了屠锐达的胆,现在他都还有些缓不过来。

他很清楚,周嘉荣那一箭是奔着他来的,若是匈奴战败落入齐军手中,他的下场定然非常凄惨。

赤金很意外:“不愧是穆广的外孙,果然有胆,带五千人就敢闯入宣化城中。”

匈奴人佩服强者,臣服于强者,赤金的语气中不乏欣赏。

但雷庆生和俞凯峰的脸色就没那么好看了,作为叛臣,看到旧主,心情怎么都美好不起来。

雷庆生道:“大王子,大齐如今后继无人,才会派一个从未领过兵,打过仗的皇子出来。这种毛头小子不足为惧,咱们若能拿下宣化,生擒了穆广的外孙,定能重挫齐军士气,还能与大齐讨价还价。”

赤金赞同:“没错,雷大人言之有理,若能生擒大齐的储君,穆广的外孙,别说宣化,便是固州亦能轻易收入囊中。诸位可有什么好计策?”

沉默少许,俞凯峰道:“末将有一计,今日大齐援军至,宣化主动开城门迎接支援。我们可派一支军队扮作大齐援军,等城中大开了城门,咱们便可趁机而入,攻破宣化。”

若只有匈奴人要假扮齐军还有点难度,因为匈奴人长相跟齐人有些不同,很容易辨别。但他们这支军队中还有一部分大齐的叛军,这些人连齐军的兵服都有,扮作援军,诱得齐军主动打开城门,亦不是什么难事。

“俞将军此计甚妙,大家看看东南西北四门,哪个门最合适?”赤金问道。

大家经过商量之后说道:“南门最好,一是南门守军少,咱们的人马冲进去,能迅速控制住南门。二来,南门昨日便出现了援军,今日再有,守城的将士也会最容易接受,因为他们已经尝到了援军的好处。”

“此言有理,俞凯峰,你明日带两万人扮作齐军,进攻南门的我军,诱敌开门。”赤金拍板做了决定。

第三日,匈奴人的攻势果然更猛,这次也不掩饰了,集中兵力攻打东门。

程前带兵在城楼之上与匈奴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东门的战情最紧张,周嘉荣本也想去东门的,但几个将领都不同意,唯恐他被流矢射中,有个闪失,便安排他去了战情最不紧张的南门。

周嘉荣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吉祥物的身份,若非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他们是不会让他上阵杀敌的。周嘉荣只好去了南门,将穆慎替换下来,让穆慎去东边支援。

战事极为紧张,开战没多久,陆续有伤员被送了下来。好在今日有不少百姓帮忙,大家自发用担架将人抬回医药院,帮助清洗伤口,安顿伤员,还有些百姓做好了饭,送到城门城楼,让士兵们休息的间隙能够有一口热汤热饭吃。

打到中午,东门还没分出胜负。

南门这边静悄悄的,围城的匈奴人并没有攻城。

周嘉荣坐在下方的民居中听士兵汇报其他三门的情况。

因为东门情况紧急,刚才又派一部分南门的守军去支援,如今南门只有四千守军。

“殿下,好消息,城外来了一支援军。”守城的小将派人来告诉周嘉荣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周嘉荣蹭地站了起来,越过一脸喜色的守将,大步往外走去,直接上了城楼。

守将杨智看到周嘉荣,连忙上前行礼:“殿下,您来了。城外来了我军不少支援,可要派人出城迎接他们?”

周嘉荣没作声,站在城楼上,望向地面上交战的两军。

双方离得比较远,距城门有五六百米左右,今天的天气比较阴沉,清晨有大雾,如今雾气虽逐渐散去,但视野不是很好,从城楼上看得不是很分明。

只能看到援军高举的旗帜上飞扬着一个大大的“丁”字。

眼看下方两军战情胶织,杨智有些心急,道:“殿下,匈奴人只怕得到了消息,很快就会来支援,若不派人去接应援军,匈奴人再来便晚了。”

“急什么?来的是敌是友都还说不清楚呢。”周嘉荣回头看了他一眼。

杨智惊愕地说:“殿下的意思是……下面不是援军?”

“不是,丁将军我另有安排,他不会来。”周嘉荣直接否定了他的猜测。

丁正初这会儿恐怕已经去宣化以北设陷阱伏击匈奴人了,怎么可能在这里。

杨智被惊出一身冷汗,心有余悸地说:“这……幸亏殿下在此,不然末将恐怕就要着了匈奴人的道,他们实在是太阴险了。”

周嘉荣担心其他三门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立即叫来刘青,让他安排几个人去三门通知其他几位将军,别着了匈奴人的道,同时请求一部分支援。

等匈奴人发现了他们不上钩时,这几万敌军会不会强攻南门很难说。

观望了一会儿,周嘉荣看着越打越近的敌军,吩咐道:“传令下去,注意防范敌军攻城!”

下方,匈奴人和叛军打了半天都不见城楼上的齐军有所动静,不禁有些着急。他们虽是假打,做给宣化城中守军看的,但为了逼真,势必得动一些真格,死些人。

可人是牺牲了,南门的将士却半点反应都没有,怎么回事?

不对啊,昨天他们不是一看大齐的援军便立即开了城门出来支援的吗?

俞凯峰干脆混迹在小兵中,安排几名士兵假装好不容易逃脱,“狼狈”地窜逃到城门口,向城中守军呼救:“快开城门,我们是丁将军麾下,奉命前来支援的……”

“太无耻了!”杨智怒骂了一声,问道,“殿下,现在怎么办?”

周嘉荣冷静地说:“派个人去应付他们,拖拖时间。”

杨智会意,安排了一个嘴巴特别能说,很会吹牛的士兵去城门后面应付他们。

“等一下啊,我们在取顶在门口的木头。”那士兵态度非常好,还指挥几个士兵故意搬动木头砸在地上,发出沉重的声音做给外面的人听。

外面的叛军信以为真,耐心地等着。

可等了好一会儿,城门还是没开,又继续催问。

士兵态度还是很好,说很快就好了,一会儿又说马上,再等等。

一拖再拖,外面的叛军总算发现自己被人耍了,气得破口大骂。

俞凯峰见计划失败,琢磨了一会儿,发现南门的守军不多,求功心切,遂安排了人强攻。

冲车、投石车、云梯重新启动,强弩、石炮等攻击性强的武器也投入了战场。

杨智当即带兵迎战。

俞凯峰比匈奴人更了解齐地的城墙弱点,他一面安排冲车集中攻击一处垛墙,企图打开一个口子,一面利用登云梯强制登楼。

守军势弱,缺乏箭支等远程攻击武器,只能在城墙上与敌军展开肉搏战,很快便落了下风,损失惨重。

周嘉荣皱眉,问刘青:“可还有白酒?”

刘青说:“还留了五十斤左右,殿下可要用?”

“拿过来,再弄些破袄子衣服之类的送上来。”周嘉荣冷静地吩咐道。

刘青连忙让人去取。

不一会儿,一桶白酒被提了上来,旁边还有些破袄烂衣服,周嘉荣将衣服浸泡在酒中,然后让军中一臂力惊人的猛士,将沾了酒的衣服和棉袄往云梯、冲车之上仍。

衣服缠在了云梯上,迎风飘荡,袄子却因为比较重,掉了下去。

周嘉荣遂舍弃了袄子,对那猛士说:“都用衣服,让云梯和冲车之上尽可能多地挂些衣服。”

随后,周嘉荣拉弓,对准了云梯上飘荡的衣服,射出一支火箭。

火箭遇酒既燃,云梯又是木制,很快便燃烧了起来,云梯上的匈奴人顾不得攻击齐军了,赶紧灭火。好在火势不大,很快就将燃烧的那一团削了下去,这才阻止了云梯燃烧的危险。

但这样一来,他们便有些捉襟见肘了,一旦看到齐军这边丢衣服过来,匈奴人就得腾出手赶紧将衣服打落下去,攻势自然就缓了下来,给了守城士兵喘息的机会。

俞凯峰见几件破衣服便动乱了军心,很是恼火,让人将掉在地上的袄子捡来,当即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酒味。酒也能燃烧?

他让人点火,袄子马上燃了起来,表面还散发着幽兰色的火焰。真是邪门了,大齐又弄出了什么恶心人的玩意儿?

俞凯峰感觉自己今天恐怕要踢到铁板,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失败而去。

若是今天再攻不下宣化府,他们就没粮食了,只能撤退。

“这火不大,扑灭就是。众位勇士随我冲,杀入城中,十日不封刀!”俞凯峰为了攻破宣化,不惜放出屠城的诱惑给士兵们。

随着他一声令下,匈奴人和叛军的攻势更猛了。

很快,就有敌军爬上了城墙,跟守军展开了肉搏战。

杨智一刀解决了匈奴人,回头焦急地对周嘉荣说:“殿下,您快走,城楼上危险!”

走,现在往哪儿走?周嘉荣提刀加入,用实际行动说明自己的决定。

匈奴人想登城,齐军阻止,双方在城墙上展开了殊死搏斗,很快城楼上到处都是鲜红的血,一个个伤员被抬下了城楼。

坚守了一个多时辰,穆恒总算带着援兵赶到,与此同时,来的还有很多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城中缺乏武器,箭矢,他们便搬来大石头,滚烫的开水,从城墙上往下倾泄,往下面砸,以减轻城门口的压力。而且现在气温很低,开水遇冷从城墙上滑过,很容易结冰,结了冰,城墙更光滑,攀爬登楼会难上许多。

军民一心,殊死奋战,忘了时间,每个人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杀,阻止敌军攻入城中,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这一战,直打到天黑,双方死伤无数,地面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

最后见实在攻不下城,天又已经黑了,匈奴人才不得选择了撤退。

守城的士兵们再也撑不住,不顾天寒地冻,就地坐下,闭上眼睛就休息,他们太累了,累得连手指都抬不起来了。

但城中并未安静下来,相反热闹了起来,昨日并未应召的百姓自发出来帮忙,清理战场,烧水煮肉。

今日,不少人帮忙搬运伤员,运送物资,亲眼看到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也释怀了当初军队征粮一事。许多百姓还回去发动自己的亲戚族人朋友来帮忙。

可以说,今天能够成功守住宣化,城中二十多万百姓亦是功不可没。

事后统计,这一天,齐军死亡两万多人,其中还有数百平民,伤员三万多,战力损耗过半,元气大伤,好在守住了宣化这座要塞。

当然,匈奴军的损失也不小,攻城比守城的难度更大。

赤金发动了所有力量,却还是没能拿下宣化,大为光火,连骂了几声废物。随后清点人数,三天攻城匈奴共计死亡四万余人,其中一万多是叛军,两万多匈奴人,除此之外两万多人负伤。

这是自去年十月发动战事以来,损失最为严重的一场战争。

赤金后悔了,早知道宣化是块难啃的骨头,他就不该强攻的,不然亦不至于损兵折将。他们匈奴人可不像汉人这么多,杀不绝。

损失两万多青壮年,他非常心疼。城可以下次再攻,但损兵折将这么多,要多少年才能补回来!

而且这一仗极大地挫伤了匈奴人的锐气。

所以赤金准备撤军,下令安营扎寨,休息一晚,明日将仅剩的粮食吃完便回去。为了增加补给的范围和选择,他还派出了斥候打探附近州县城镇村庄的情况,大城不好攻,小城镇村庄他也不嫌弃,先弄些吃的钱财,鼓舞鼓舞士气。

只是让他失望的是,斥候回来报,附近的小镇村庄都空了,一个百姓都没有,家中的粮食牲畜也不见了,固州等城倒是有人,但他们现在刚吃了败仗,又没补给,再去攻打这些有上万驻军的城池,若是不能第一时间便拿下,很可能会被对方拖死。

宣化的教训就在眼前,思量再三,赤金只能下令撤军,退回固安,待做休整,想办法补齐了粮草之后再与大齐一战,雪今日之耻!

次日清晨,匈奴人开始拔营向北撤退回固安。

只是这日天公不作美,还没出发,天空上便飘起了鹅毛大雪,很快就在地面上覆盖了一层,行路变得有些艰难,因此大军的行程也拖慢了一些,原是打算早些出发,晚上便赶到固安的,但突如其来的降雪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按照当前的行军速度,定然没法在今天内赶到固安。

申时左右,天便逐渐暗了下来,地面积累了没过脚踝那么厚的雪,队伍又疲又乏,路也越来越难走。

行至一座山脚下,此山不是很大,但山势陡峭,山坡上光秃秃的。风雪因小山的阻拦,减弱了许多,看着疲惫的将士,赤金下令队伍在此扎营住一晚,稍作休息,明日再继续上路。

十几万人的队伍停了下来,开始安营扎寨,就在这时,平静的山上忽然滚下来无数的巨石。底下的匈奴士兵惊惧不已,想躲,但到处都是人,慌乱之间,乱挤一通,造成了踩踏。不少人不是被山上的巨石砸死的,而是被自己人踩死的。

不等他们休整,巨石刚过,一支支箭矢从天而降,密密麻麻的,让人胆寒。便是骁勇善战的匈奴人也不禁生出了退缩之意。

赤金连忙宣布撤退。

传令官奔走相告,疾呼:“大王子有令,我们中了齐军的埋伏,各队组织撤离,步兵拿盾牌在后面断后,各部有序后退,不得抢道,如有违者,格杀勿论。”

军中的步兵多是叛军,听到这命令,俞凯峰和屠锐达都不高兴,但没办法,他们也不能违抗军令,只能组织将士举起盾牌挡箭有序后撤!

匈奴大军仓皇撤退,因为走得太匆忙,不少帐篷都没来得及收拾。

因为这一出,赤金决定,不再休息了,连夜赶到固安。

大军继续前行,走了约莫四五百米的时候,前面的士兵忽地往前栽倒,后面的士兵没有防备,跟着往前栽,发出一声声凄厉的惨叫。

“小心,有陷阱,戒备!”匈奴军拿出武器,严阵以待,并点燃了火把,这才发现,刚才走在最前面的士兵掉了一道好几丈宽,几十米长的沟渠中,上面掩盖着枯枝薄薄土,再加上大雪的覆盖,形成了天然又完美的掩饰,难怪探路的士兵都没发现。

这座沟渠明显是齐军挖的,沟渠底部插着许多削尖的树枝,断刀,密密麻麻,不少士兵掉下去就被扎成了刺猬,当场就死的尚算幸运,没死的被树枝、断刀戳破肚皮、脖子,将死未死,发出痛苦的□□。

这种伤本来就很难救治,更何况是缺医少药的冰天雪地中。

赤金只得阴沉着脸下令:“杀了!”

手起刀落,解决了这些人的痛苦,大家继续小心翼翼的上路。但所有人的心底蒙上了一层阴云,齐军实在是太阴险狡诈了,前面还不知道有多少陷阱在等着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