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224章 83年第一期的威力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224章 83年第一期的威力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20 16:11:0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224章 83年第一期的威力

对林老师来说,两部都给不是不可能,钱到位就行。

可惜如今的央视穷的叮当响,投资一部戏都勉强。

林为民给央视的作品改编权是《潜伏》,三千块钱拿下一部中篇小说的改编权,要是传出去,别人可能会说央视当了冤大头。

但如果在这个消息后面跟个林为民的名字,大概不会有人说什么。

现在林为民的名声越来越响,《悬崖》还在全国的各个省台火热播出当中。

现在各地都有公安部门反馈,在《悬崖》播放这段期间,他们晚上值班的时候的报案明显减少,甚至有人给《悬崖》起了个净街虎的外号。

所以,央视给林为民的这个价钱真的不亏。

而王风拿下了《潜伏》的改编权之后,接下来还得找个靠谱的编剧改编剧本,人家林老师太忙,不可能亲自操刀剧本的编剧。

除此之外,他还得把任豪给撬到央视来之外。

《悬崖》的成功,任豪的贡献功不可没。如果可以的话,王风希望把《悬崖》剧组的原班人马都弄过来。

都是悬疑谍战题材的电视剧,都是林老师的原著改编,这样一来复制《悬崖》的成功大有机会。

现在已经二月份,王风打算争取下半年把电视剧制作完成,正好赶在过年期间播放,这么重要的时间放林老师的作品,图的就是个放心。

台长王风在筹划着《潜伏》的改编工作,眼前更重要的晚会还在进行最后的筹备。

晚会的名字正式确定为《春节联欢晚会》,对于晚会节目组的所有参与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大家从新的晚会名字就能感受到晚会被央视寄予的高期望。

有了正式的名字,“春晚”这个称呼总算是正式落地了,成了这两天节目组所有参与人员的口头禅。

除此之外,这两天晚会节目组当中最热的话题无疑是前两天节目审查时发生的情况。

《乡恋》和《杨白劳与黄世仁》被审查组给盯上了,这个事大家当天就知道了。

但离奇的是之后发生的事。

这两个节目居然全都安然无恙的通过了审查组的审查,仍和大家一起彩排。

就在有些人纳闷审查组怎么这么好说话的时候,关于那天晚上审查会议的情况以小道消息的方式流传到了央视演播厅的后台。

“诶,你听说了没?审查组的人不让李老师唱《乡恋》,李老师当场说她不上春晚了。”

“李老师算什么啊?负责小品那个林老师才是真的猛。审查组说你这个小品有抹黑的嫌疑。林老师直接说,我写的小品不是歌功颂德用的,把审查组那帮人怼的一句话都不敢说。”

“那是,也不看看人家林老师是什么级别的人物?以为是跟我们一样随便拿捏的?”

“嘿嘿,二十多岁的《当代》副主编,这可是妥妥的高级干部了。”

国民文学出版社是正局级单位,按常理来说社长和社内主要领|导领|导|部基本都是9级、10级的干部。

但在实际工作中,国文社干部高职低配在近些年已经是常例了。

比如聂绀弩出任国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的时候,人家的行政级别可是9级。

《当代》作为国民文学出版社的刊物,副主编在上一步就可以朝社内主要领|导岗位努力了,跟昨天的审查组的那群领|导比,级别上可能有点差别,可人家岁数在那里了。

更何况林为民偌大的名声,身后又有泰山北斗一般的老师坐镇,在春晚节目组的参与人员们看来,审查组要找人家的毛病,属实是有点不开眼了。

陶慧敏听着身旁人的对话,心中暗暗惊讶。

林为民是大作家她之前知道,当了《当代》的副主编这件事他也告诉了陶慧敏,可她没有想到,《当代》的副主编行政级别竟然这么高。

陶慧敏脑海中不禁闪过林为民那张帅气的面容,心中竟闪过几分自卑。

“在想什么呢?”蒋瑶的突然出现打断了陶慧敏的思绪。

“没什么。”陶慧敏有些魂不守舍的说道。

“还说没什么,你就差把我有心事这几个字写到脸上了。”

陶慧敏见瞒不过蒋瑶,便将她听到的消息分享给了好朋友。

蒋瑶平时大大咧咧的,听到这些话问道:“这级别很高吗?”

“当然了,我们团长才是正处,为民至少是跟她一个级别。”

“啊!”蒋瑶吃了一惊,这个结果是她没想到的,“为民大哥他才多大啊!”

陶慧敏道:“我们文艺系统又不像别的部门,是以专业来论输赢的。”

“那倒是。”蒋瑶也反应了过来,随即问道:“那伱担心什么呀?”

陶慧敏扭捏起来,“他太优秀了!”

蒋瑶这才算听明白她的意思,“你怕你配不上为民大哥?”

蒋瑶的心直口快让陶慧敏有点受伤,但她说的也是实情,陶慧敏点了点头。

“这有什么的,古人常说男才女貌。为民大哥虽然优秀,但慧敏你长的也好看啊!国色天香!”

陶慧敏被蒋瑶夸奖的有些不好意思,“赛妃那样的才算是国色天香吧!”

“赛妃姐比我们大好几岁呢,她是长开了,你现在就已经很好看了,再过两年肯定比她好看。”

陶慧敏看向蒋瑶,“我怎么感觉你现在说话油嘴滑舌的,这都是跟谁学的?”

“我偷听团长跟人聊天的时候说的。”蒋瑶口无遮拦道。

还好团长是女同志,这性别要是换了一下,83年可不太好过。

“你别瞎说了。”

“我就是跟你说说而已。”蒋瑶说到这里,又悄声对陶慧敏道:“昨天赛妃姐问我你是不是谈男朋友了。”

陶慧敏心头一跳,“你怎么说的?”

“我当然说没有了。”蒋瑶一脸你还信不过我的表情。

“赛妃姐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问你?”

蒋瑶看向闺蜜的表情带着几分无奈,你心里就没点数吗?

“你跟为民大哥虽然没有被人发现,可你每次跟他见完面之后,那个表情都很……”

蒋瑶憋了半天,最终还是没勇气说出那两个字。

陶慧敏白了她一眼,又忍不住问道:“我表现的有那么明显吗?”

“你把那个‘吗’字去了。”

陶慧敏丧气道:“那该怎么办啊?总不能不见面吧?”

“能怎么办。我觉得你现在就是想的太多,就算是被赛妃姐和团里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当初也不是你让赛妃姐误会的,都过了这么长时间了,你也算对得起她了。

再说团里,就算不答应你谈恋爱,最坏的结果顶多就是把你调回原单位。你以后要是真跟为民大哥结了婚,还在乎这个?”

“你胡说什么呢?”

陶慧敏被蒋瑶最后说到的“结婚”两个字弄的面露羞涩,以前总觉得结婚这件事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件很遥远的事,可随着和林为民的相识相知相恋,这件事似乎也变得没那么遥不可及了。

蒋瑶的建议很符合她的性格,只是这却不是陶慧敏的作风,她思想了半天只能将这些纠结埋进心底。

周末时间耗费在了广播大院,新的一周林为民的工作又忙碌了起来。

《当代》1983年的第一期已经上市二十多天,最开始的几天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偶尔碰到同事或者是同行,大家会夸一句这一期的组稿组的好。

这一期的作者很多都是广大读者并不算熟悉的新面孔,有的哪怕是看过作品,但也只是眼熟名字而已,对作者本身并不了解。

而与之对应的是,稿子的质量又是如此的高,高到简直有些离谱的程度。

一月中旬以后,针对第一期的反馈陆续传到编辑部。

先是读者来信,无数读者都在好奇一件事情,《当代》编辑部到底是从哪找来的这么一群既有实力,却又并未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作家的?

何云路、于华、谟言、程忠实、马原……

第一期为了能够将这些作家的作品放到一期当中,可谓绞尽了脑汁,光是版面就调整了不下3次。

事实证明,编辑部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当代》在1983年的第一期所引发的影响是轰动性的。

最先受到关注的是何云路的长篇小说《新星》,这部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小说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要知道,这几年时间改革文学的开山怪姜子隆正红的发紫,读者们对于这一类作品异常喜爱,《新星》的质量极其出色,所以才能在短时间内便收获大量的读者关注和喜爱。

其后便是几位在同一期发表两篇作品的新人作者。

《LS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的马原,《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的于华,《民间音乐》、《透明的胡萝卜》的谟言……

广大读者们纷纷震惊于马原在《LS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中所展示的天马行空般的叙事技巧,这几乎打破了国内读者对于小说叙事的认知,让人初读便不明觉厉,再读更加佩服作者的奇思妙想。

林为民在为马原的两部小说所写的编者按当中提到了“先锋文学”这一说法,在读者们的来信当中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这些读者们看来,马原的小说实在太过新颖,哪怕是很多自诩见多识广的文学爱好者,看了他的这两部小说,都有种被他的叙事方式惊艳的感觉。

《当代》在83年的第一期当中,光是推出的这两位新面孔,便抓住了无数读者的眼球。

可是,这一期的威力,远不止于此。

三更结束,真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