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父可敌国 > 第149章 重聚与祭祖

父可敌国 第149章 重聚与祭祖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20 16:30:1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49章 重聚与祭祖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礼记》

子时一过,礼部、太常寺还有常驻皇陵的官员、陵户便轻手轻脚的忙碌开了。譬如在祾恩殿各陈设牲犊酒醴、香烛制帛等物;在方泽坛摆设祭坛、灵幡、法器、牌位……

总之请神的请神,摆桌的摆桌,列队的列队,无声无息为皇帝祭祀做着准备。

朱元璋父子也早早在北壝门外的金殿中等候了。

卯时,太常卿便进来请道:“皇上,吉时快到了,请和殿下移驾方泽坛吧。”

朱元璋却纹丝不动道:“不急,再等等。”

“是。”太常卿哪敢废话,只好蹑手蹑脚退下,在外头等待。

外头天光亮起时,见金殿内还无动静,他实在等不下去,只好硬着头皮再次进去相请。

“皇上,吉时已到,再不移驾怕要耽误祭祀了。”

“不急,再等等。”朱元璋却依然不起身。

“父皇,时间确实不早了。”朱标也帮着劝道。

“耽误一会儿没事儿,咱家里人还没到齐呢。”朱元璋拢一拢宽大的青色袍袖道:“你爷奶肯定也想多见几个孙子。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生气呢?”

“父皇是说?!”还蒙在鼓里的太子一下站起来。

“嗯。”朱元璋高深莫测的一笑道:“他们应该快到了。”

“你不早说!”朱标话没说完,转头提着袍子跑出去。

“早说了就是这结果。”看着儿子消失在殿门口,朱元璋苦笑道:“一个人坐这儿,很闷的。”

~~

朱标一口气跑出皇城,过去金水桥,又跑上长长的神道,便看到远处棂星门下,走进来五个穿着祭服的亲王,不是他五个弟弟又是谁?

“老……”朱标想要大声叫他们,却喉头颤抖,怎么也发不出声来。

“大哥!”五个弟弟也看到了太子,马上撒腿狂奔过来。

暌违大半年的兄弟们,终于在神道中央,三十对石像生的见证下,终于重聚了。

“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朱标尽全力伸长了胳膊,想把弟弟们都抱在怀里。

“大哥,呜呜……我们想死你了……”兄弟六个抱成一团,痛哭失声。

远处金水桥上,朱元璋擦了擦眼角,回头看看自己父母的大坟头,咧嘴笑道:“爹,娘,高兴吧?咱老朱家又人丁兴旺了。”

说完便转身吩咐道:“让他们赶紧过来,误了吉时,他们爷奶会怪罪的。”

“喏。”太常卿恭声应下,心说麻痹……

~~

初秋风飒飒,皇陵祭无声。

卯时三刻,皇家祭祖大典正式开始。

陪祭百官皆着青袍,在方泽坛前整齐列队。仪式庄严,没有奏乐。

仪式开始,典仪官唱:“执事官各司其事。”

内赞官唱:“位。”

朱元璋便神情肃穆的登上祭坛。

太子落后他一个身位。

在太子身后,是秦王、晋王、燕王、吴王、楚王。

再往后,才是韩国公率领的勋贵公卿,文武百官……

各就各位后,内赞官唱:“上香。”

朱元璋便至香案前,担任执事官的中山侯汤和捧上香盒,请皇帝三上香。

完毕,内赞官唱:“行四拜礼。”

朱元璋便退后半步,在御案前,对着父母的陵寝,缓缓行四拜叩头之礼。

众皇子和所有陪祭官也跟着行四拜叩头礼。

起身后,内赞官唱:“奠帛。”

执事官便捧帛至御案前,然后跪奉给朱元璋,朱元璋接帛献于御案。

内赞官唱:“行初献礼。”

朱元璋又行叩拜礼,同时所有陪祭官也行叩拜礼。

内赞官唱:“读祝。”

由读祝官跪读祝文,朱元璋及陪祭官都跪听。

“维洪武八年孝子皇帝朱元璋,敢昭告于皇考仁祖淳皇帝圣灵曰: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

“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

“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恸遥苍。

“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醴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飏。

“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趍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

听到这儿,朱樉朱朱棣朱橚朱桢几个,已经哭成了泪人。这些原是哥几个早就耳熟能详的事迹,但经过了这一年在凤阳的风风雨雨,他们终于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父皇当年的艰难绝望,也明白了父皇为什么要折腾他们。

尤其是老六,听到‘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趍跄’,简直快哭抽抽过去。没要过饭的人,体会不到这里的心酸啊……

“……思往昔之艰难,痛今朝之音容杳绝。三十二年罔极之恩,何从以报?谨献牲醴于陵下,伏惟昭鉴。”

读完祝文,内赞官唱:“俯、伏、兴、平身。”

君臣皆行此大礼。

然后,再由太子行亚献礼、韩国公行终献礼。皆同初献礼,但不奠帛、不读祝。

三献礼完毕。内赞官唱:“四拜。”

君臣又行四拜叩头之礼。

拜毕。典仪官唱:“读祝官捧祝、进帛。”

读祝官捧祝,执事官捧帛,至御案前燎炉焚烧,礼成。

~~

祭祀完毕后,礼部官员带着七名陵户,挑来了七担取自陵区之外、土质洁净、颜色纯正的黄土。

朱元璋要给父母坟头培土。

太常寺官员将护履跪献给皇帝、太子、秦王、晋王、燕王、吴王和楚王。

所谓护履,就是一种特制的鞋。用黄布做成,轻便柔软,走起路来轻巧无声这样,登方城,上宝顶时,不会惊扰长眠于地宫里的祖先。

皇帝去鞋、除袜,穿上护履,挑起了土筐。

太子也穿上护履,挑起了土筐,跟在父皇后面,缓缓而上。

然后是五位亲王……

登上宝顶,到敷土处,朱元璋和儿子们举筐将土倒在宝顶上,然后用手虔诚的拍实。

朱五四夫妇泉下有知的话,当是很欣慰的。

ps.第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