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父可敌国 > 第277章 留学生

父可敌国 第277章 留学生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20 16:30:1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277章 留学生

封舟一离开耽罗港,晋王殿下又开始晕船了……

老三就一直吐啊吐,把在岛上吃的东西全都还了回去,还是吐得死去活来。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让老四再把自己吊起来。

“这可是你要求的,不是俺要吊你的。”对这种要求,老四自然乐得满足。“孩儿们,升旗!”

他手下的羽林卫便喊着号子,将老三重新吊上了桅杆。

也不知是什么原理,这一吊上去,就不晕了……

于是,接下来的航程,老三除了解手,就连吃饭睡觉都吊在桅杆上头。

就这样在海上晃晃悠悠了两天,老三终于重新看到了陆地,

“这就是高丽了吧?哈哈哈,我终于可以回到陆地了。”晋王殿下兴奋的胡言乱语起来:

“这辈子谁再让我坐船出海,我就日他大爷!”

但还没高兴多会儿,老四告诉他个悲催的消息道:

“你先别急着下来,我问过船老大了,还得再开五天船,才能靠岸。”

“呃……”老三登时蔫成了霜打的茄子,好一会儿他才徒劳的吆喝道:

“放我下来,我要走陆路,我死也不想坐船了……”

“不行,要按计划航行。”老四义正辞严的拒绝了。

~~

于是封舟沿着稀碎的海岸线又走了五天,老三都快被风干了,终于抵达了高丽京畿附近的礼成港。

这里也是整个高丽最大的港口,从宋朝起,高丽贡使都由此出发,横渡海洋,前往中国的。

然而跟在耽罗港不同,两艘封舟的抵达,并未引起什么骚动。

让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是,礼成港码头上,居然已经摆好了仪仗礼乐,有高丽大臣前来迎接。

“看来那朴万户已经把咱们的行踪禀报上去了。”老四沉声道。

“嗯,正常。”老三终于重新回到甲板,躺在担架一边接受老五体检,一边还不住嘴道:

“哪怕等咱们离开耽罗后,晚一天派出信使,在半岛的最南端,全罗道登陆,走陆路快马加鞭,自然能先于咱们好几天,把消息传到开城。”

“三哥放心吧,伱身体没事。”老五检查完毕,跟老六一起扶着他下地缓缓行走。晋王殿下在桅杆上吊久了,都不会走道了……

~~

礼成港是个深水港,封舟可以直接靠岸。

船靠上码头后,便有高丽士兵搭上船梯,穿着宋朝样式官袍的高丽官员,满脸笑容的上船迎接。

看着他们头上戴的直角幞头,身上穿的圆领大袖、紫色或者绯色官袍,还有腰间的鱼袋。老三一阵火大,骂道:“他妈的,高丽人不要脸,偷我们的耽罗,还偷我们宋朝的官服!”

“那可不,那可是他们的种族天赋。”老六深以为然道。

“下官天朝进士、高丽门下舍人,金涛拜见天朝上使!”为首的紫袍官员,率众向两位使者深深施礼。

“下官谨代表王上和都堂,万分欢迎上使莅临训教!”金涛的汉语说的字正腔圆,还是地道的南京官话。

“金舍人免礼平身。”林密虚扶一把,又好气问道:你是元朝的进士,还是我大明的进士?”

“自然是大明的。”金涛微笑答道,言谈举止、雍容有度,显然回来就做了大官。

“他是洪武四年的进士。”老六忽然插嘴道:“当时金舍人以‘不通华言且亲老’为由,谢绝了朝廷的官职。没想到这中国话说得比我都好。”

“是是是,这位小大人竟知道区区在下?”金涛被戳穿了借口,非但不着恼,反而十分欣喜道:“当年下官华语确实不好,所以才知耻而后勇,回来后苦练成现在这样的。”

说着他朝南面跪地叩首,感情丰沛的落泪道:“皇上不以为忤,答应了藩国小臣的非分之情。还‘厚给道里费,遣舟送还’,臣铭感五内,日夜思念皇上。现在臣的华语已经流利,若有幸再回南京,臣愿意侍奉皇上一生啊!”

别说,金涛这一番做作,马上拉近了两边的关系。

两位天朝使者也一改,对旁人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与他平等交谈起来。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中过大明的进士。虽然朝廷停了科举,但进士老爷,哪怕是外籍的,都是很受朝野尊敬的。

金涛又为使团介绍了随同迎接的高丽官员,便请他们下船,登上等候多时的马车。

当然,五百羽林卫只能步行跟随了。

不过步行其实也挺好。因为离开礼成港后,队伍要在崎岖的山谷行四十余里,才能抵达高丽王京开城了……

人在马车上颠簸极了,还真不如步行舒坦。

好在哥几个在车上跟那金涛言谈甚欢,倒也没觉得多难受。

金涛很有君子之风,并不掩饰自己的过往。他告诉哥儿几个,其实自己在元至正二十二年,就已经在高丽中过榜眼了,而且已经当了好多年官。

“大明开国后,对我高丽等国颁科举诏,我朝十分重视这次科举,决心好好表现一番,所以派我与两位状元,一同到南京应试,结果小臣侥幸高中,两位状元却落了第。”提起平生最得意之事,金涛也难免眉飞色舞。

“不过什么状元榜眼,充其量也就是天朝的解元举人罢了。归国后,在小臣的建议下,我高丽的会试,已经改称乡试了。”

“哈哈,金舍人还真是个讲究人。”哥几个纷纷赞道。

朱桢忽然问道:“对了,你们现在的王妃,还是那位北元的鲁国公主吗?”

“呃……”金涛一愣道:“公主殿下早已薨逝了。”

“啊,死了?”朱桢追问道:“死了几年了?怎么死的?”

“十年前,好容易怀孕的公主殿下,忽然病重身亡。这对王上是一个莫大的打击。”金涛叹息一声道:“从此他日渐消沉,不复当初锐意图治了。”

“不过祸兮福所依,”他又话锋一转,笑道:“要是公主殿下还在,王上怕是很难归附天朝啊。”

“智孝已经无了啊……”老六却只觉得遗憾。

ps.先发后改,下一章明早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