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逍遥小贵婿李辰安钟离若水 > 第1066章 无为而治

逍遥小贵婿李辰安钟离若水 第1066章 无为而治

作者:堵上西楼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6 08:43:5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北漠道河西州太平教之乱因为那一场大雪的缘由,它并没有很快的传入江南道,也没有传入京都玉京城。

但河西州遭受了雪灾之事知道的人并不少。

因为朝廷在大量的购买粮食。

尤其是江南苏氏还有广陵城的大粮商蔡正遥,他们竟然派出了自己的商队,冒着大雪将自家粮仓中的粮食紧急的送去了河西州。

就连颍州陈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这样的大世家,也纷纷派出了自己的商队将收购而来的粮食向灾区送了去。

商队极为浩大。

沿途所经州府县郡甚多。

“老夫颇为纳闷的是,身为皇帝,他人不在宫里,偏偏朝中一切运转都极为正常……”

“……什么意思?”

于是有许多的人在感慨。

韦玄墨期待的看着梅放夕:“别卖关子!”

那些灾民们……饿死冻死便是他们的归宿。

“一个国家,最怕的不是皇上无能,而是皇上将自己当成了神!”

“却没料到而今的越国……反而陷入了极度危险之中。”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太子与四皇子之争,也正是因为皇上的这种放任的态度愈演愈烈。”

“于是,下面的大臣们为了找到未来的靠山,便开始做出了选择。”

“适者生存,智者胜。”

若是在姬泰掌权时期,这样的事断然是没有的。

“老夫这才明白兄长劝我来宁国的道理。”

“下面的官员哪怕知道是错的敢辩驳?敢不听?”

“可国内之事……说不上是一团糟,但糟心的事却又不少。”

还有官兵护送。

“越皇,是一位难得的勤政的皇帝。”

“大小事都要去指手画脚,都要装着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去做出一些有如白痴的决定。”

太学院后院。

梅放夕煮着茶,咧嘴一笑:“有什么不正常的?”

“杞人忧天!”

“老夫问花老头,皇上年轻,如此轻浮大意,是否会埋下祸端。”

“放眼历史,其实历朝历代这样的党争不胜枚举,比如宁国的昭化皇帝,其得位便是在党争中胜出罢了。”

“做他们专业的事,做他们擅长的事。”

“花老头说皇上就是个人,又不是神,是人就有缺点,他不可能是全能的!”

“乔子桐就是看见了这样的一个机会,恰逢皇上病重,恰是局面最为混乱的时候他趁虚而入……”

韦玄墨一捋长须,看了看坐在对面的梅放夕,又感叹道:

“但皇上却说……争并不是坏事。”

韦玄墨坐直了身子,接过了梅放夕递过来的茶盏,一声叹息:

“皇上很累。”

韦玄墨老眼里露出了一抹疑惑:

“他这一家伙跑去了长乐城,眼见着就要过年了,朝廷明儿个就要休沐了,他却还没回来。”

“是国家!”

“偏偏越国又有一个国教参与其中,形势就变得更加复杂。”

“越国的危机早已埋下!”

“所以咱们的这位皇帝才是最聪明的,他敢于放权,正是因为他的敢放,内阁的官员,朝廷的所有官员也才敢去做!”

“他是皇帝呀,官员汇报了之后,他不能说自己不懂,那就得做出批示。”

这当然令更多的人知晓,便认为河西州之灾情恐怕是百年难得一遇。

“另外……长此以往,这皇权会不会被架空了?又变成了权臣当道的局面?”

“皇上御书房的案头堆积着处理不完的奏章,每一天的朝会说的都是国家各地发生的事,每一场廷议都在讨论那些事的解决之法。”

梅放夕两手一摊:“就是各司其职!”

“而这,在老夫看来就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

“操劳了一辈子,却给他人做嫁了衣裳。”

梅放夕眉梢一扬笑眯眯看了看韦玄墨。

“轻者罢官,重着流放甚至抄斩!”

“就像你们那位越皇一样。”

“虽说皇上离开京都的时候已经将国家之大事给定了下来,可在具体的执行中,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纳闷的就是,他就那么信任内阁么?”

“花老头说,凡大兴之世,皆无为而治!”

“要是错了,那可是要担责的!”

“比如老夫在越国时候。”

“没有了那些繁琐的请示汇报批复的程序,朝廷运转的效率就更高,出的错反而会更小。”

“反观李辰安这个皇帝……他这甩手掌柜当得舒服啊!”

“你猜花老头怎么说?”

“所有的大臣也都很累。”

韦玄墨俯过身子:

“温煮雨他们确实有本事。”

“这不可能嘛!”

可现的这位皇上,他却举全国之力在救那些灾民们,这才是为民着想的好皇帝!

“难怪他能写出《卖炭翁》和《山坡羊》这样的文章!”

“那日子过得,当真是睡得比狗还晚,起的比鸡还早。”

“他们只有按照皇上的旨意去行事,将错就错的去做,最终倒霉的是谁?”

“不过你这忧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老夫曾经也忧过。”

“皇位之争,最终就是派系之争。”

“其实现在想来,倒是不能完全怪罪于乔子桐。”

“但偏偏他不放手,朝中对这些行业懂的官员就得事事向他汇报。”

“他的批示便是圣旨!”

“是百姓!”

“简冼和仲孙谋这左右二相,也是不逊色于温煮雨他们的贤相。”

呷了一口茶,韦玄墨放下茶盏,“关于党争这个问题,老夫早已向皇上提起过。”

“要想坐上这张龙椅,当然需要与人斗!”

“温煮雨他们,就有那么大的胆子去做出一应的决定么?”

“越皇恐怕至死都闭不上眼!”

“便是党争!”

“他真的就懂经济?就懂文学?就懂行军布阵?就懂种田打铁等等?”

“皇上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是极高的……其实细细想来,他好像也没做什么事。”

“老夫曾以为,有如此明君有那么些贤臣,恐怕越国会开创出一个崭新的盛世复兴之局面。”

“现在大家伙当值的时间更短,每个月还有四天的假期,朝中的一应事情却都没有落下。”

“另外……咱们这位皇帝可不仅仅是诗文了得,他这个人呀……在诸多方面都有过人之处。”

韦玄墨微微颔首,又问了一句:

“他那科学院还在修建,他早早跑去……有何成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