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54章 短跑精英公开课(求月票)
“文浩文浩,我是你的忠实粉丝,请问能给我签个名吗?”
“文浩学弟,我是你的歌迷啊!特别喜欢你那首《We Are Young》,方便合个影吗?”
“文浩学弟伱好,有兴趣加入我们艺术团吗?合唱团或者乐团都在期待你的加入!”
“艺术团的人别插队好吗?我们体育协会都还没说话呢!”
清华大学,一间教室内,文浩一边应付着粉丝的签名、合照,一边应付着想要拉他进社团的学长学姐们。
今天是10月9日,星期一,也是他来到清华正式报道上课的第一天。
和胡恺一样,以高水平运动员身份考入清华的他,按照过往惯例没有意外的被分配到了经济管理学院。
这并不是重点,反正对于他来说,学什么专业都无所谓,毕竟一年到头他也上不了几个月的课。
他的脑子不笨,学什么都挺快,但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按照现在的职业发展规划走下去,不在经管学院混个五六年,恐怕是难以拿到学士学位。
像胡恺就是如此,2001年入学清华的他,一直到今年才正式拿到了管理学学士学位,总共花了五年。
整整一个上午,课堂上的内容没怎么记住,反倒是签了不少名、合了不少照,当然写有妹子们联系方式的小纸条也没少收,不过大概率会被他在上厕所的时候冲掉。
回到燕京,每天晚上都能抱着张大美女入睡,他整个人便老实多了。
况且文浩的口味很独特,就像是隔三差五就会给他打个暧昧电话保持联系的墨雯蔚一样,颜值并不是唯一的标准。
除了签名、合照,文浩也答应了加入艺术团和体育协会,只是有没有时间参加这俩社团协会的活动,他就不敢保证了。
午休结束后,文浩并没有立刻开启训练模式,而是去上了一场特殊的公开课。
9月24日,也就是魔都黄金大奖赛的第二天,黎庆的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米短跑力学分析研究》,正式在《体育科学》上刊登。
而文浩去南韩大邱参加比赛、去巴黎拍广告度假的这段时间里,黎庆完全没有闲着,除了对胡恺、章培萌的训练计划进行跟进之外,还做好了开设短跑精英公开课的准备。
而今天下午,就是正式开始讲课的日子。
来到多功能阶梯教室,此时教室里几乎坐满了人,少数几个空着的座位也都是有人占着的,看到文浩走进教室,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他的身上。
“来来来,文浩,到我这里来坐!”
对文浩打招呼的,是国家田径队总教练冯述勇,看到这位大佬开口了,教室里的其他人便纷纷断了想法。
文浩自然没有拒绝,目光快速在教室里打量了一眼,便做到了冯述勇身边。
这堂短跑精英公开课,前来上课的学员遍布全国各地,从元国强、程文忠、周炜、李韬等任职于各省队的短跑主教练,到北体、上体、川体等体育学院的教师、学生.
反正是面向全国的公开课,只要想来,断然不会进不来这间教室。
教室里窸窸窣窣的交流声,随着黎庆走进教室、站上讲台,而迅速变得安静起来,胡恺则站在讲台的侧下方,他是黎庆的助讲。
上课铃打完之后,黎庆先是轻咳了两声,然后便开口讲话了:“欢迎各位来到短跑精英公开课,我是清华大学体育部教授黎庆,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我将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希望能尽一份微薄之力,促进中国田径短跑事业的发展!”
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响起,延续了好一阵,直到黎庆抬手示意停止,教室里才有恢复安静。
“在上个月,《体育科学》期刊上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新时代男子100米短跑力学分析研究》的论文,相信在座的各位就算还没有仔细读过,但也多少听说了一些。”
“这篇论文呢,是基于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世青赛冠军、亚洲纪录和世界青年纪录保持者文浩,在石家庄全国锦标赛、燕京世青赛上的高速摄像机素材,进行充分、科学的生物力学分析所总结出来的。”
黎庆说着,还抬手对坐在第一排的文浩示意了一下,教室里的几名摄影师立刻将镜头对准了他。
文浩见状便站起身来,先是对黎庆微微鞠了一躬,然后再转身向教室里的众人点头示意,赢得了一片掌声。
“接下来的这两周时间里,我也会围绕这篇论文,来和大家进行学术上的交流探讨,一起来寻找如何促进中国短跑整体水平向国际看齐的方向与方法.”
黎庆略作停顿,而胡恺则是按了下手中的遥控器,投影仪屏幕上立刻就切换到了下一个画面。
“这第一节课,我们先不讲那些比较深入的、需要有一定知识支撑才能理解的力学分析,我们先来探讨一个最基本的话题——100米应该怎么跑。”
此话一出,迅速引起了教室内众人的热议。
本以为黎庆的短跑精英公开课,开讲必有高论,却没想到一上来居然是这么个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课题。
100米怎么跑,在座这么多各省队、体育学院的教练,难道还不懂怎么教吗?
且不说我们这些资格尚浅的人了,教室第一排那几位大佬,元国强、李涛、程文忠、周炜,那都是曾经创造全国纪录乃至亚洲纪录的存在。
让他们这样的大佬来听这么基础的课,多少有些不尊重人了吧?
对于教室里的反应,黎庆像是早就预料到了一样,一直等到那些交头接耳的声音逐渐停下,他才继续往下讲。
“之前对于100米这项短跑运动,有一个广而熟知的概念,那就是100米短跑分为四个阶段: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
“这四个阶段顾名思义、简单易懂,但如果用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就必须把这四个阶段具体对应的区间进行划分,结合欧美专家们的研究,我是这样进行划分的”
“首先,我会把起跑和加速跑结合起来,把0~30米的区间定义为启动加速阶段。然后,是30~60米的途中跑第一高速度阶段、60~80米的途中跑第二高速阶段,以及最后的80~100米降速冲刺阶段。”
话说到这里,有一名来自川体的教师听得有些不耐烦了,站起身来打断了黎庆的讲话。
“黎庆教授,我们千里迢迢的来到首都,来到清华大学,是想听听您究竟是怎么培养出文浩这样的优秀运动员,究竟是通过怎样先进的训练方法,来帮助他突破10秒大关的。”
“这些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概念问题,别说我们这些人了,就是那些还在准备全国体育统考的高中生,能说得上来的也不少,我们就别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好吗?”
此话一出,立刻便有人跟着附和了起来。
“是啊黎教授,给我们讲点干货吧!”
“这种课题直接跳过吧黎教授,给我们讲讲那篇论文多好啊?”
“.”
面对这个情况,黎庆只是摇头笑了笑。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都已经在短跑领域深耕多年,有的教出过许多国家一级、健将级短跑运动员,有的曾经在国内乃至亚洲比赛上拿过奖,甚至创造过全国纪录、亚洲纪录,觉得这种基础的概念问题没必要讲了。”
“好,既然这样,那我就举了例子!”黎庆把目光放到距离文浩只隔了几个座位的元国强身上,“老元啊,不介意我拿你的学生,做个反面教材吧?”
“我?”元国强指了指自己,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摆手笑道:“你讲嘛,只要你讲的东西是正确的、合理的,不用顾忌我这个糟老头子的面子。”
看到黎庆直接点了元国强的名,之前那几个发出质疑声的人立刻就闭上嘴吧了。
元国强是谁?
电子计时以来中国百米第一个国家纪录保持者,国内获奖无数,退役后转型短跑教练,为广东田径短跑队培养出一位又一位短跑名将。
不论是曾经当运动员的时候,还是转型成教练之后,元国强都是同时代领域内的佼佼者。
结果,现在要被当成反面教材了?
如果真的连元国强都能被当成反面教材,那我们这些人算了,不管真假,先看看再说。
讲台上,黎庆让胡恺调出了一份视频素材。
“这是今年石家庄全国锦标赛,男子100米半决赛第一组的比赛录像,大家现在把目光集中到第7道上,这是元国强教练的学生苏炳天。”
“这个89年出生的小将表现非常不错,全青赛上跑了10秒49的PB,不出意外的话20岁之前肯定能跑到10秒3以内。”
听到黎庆的介绍,教室里不少人都有些懵。
是啊,这不是挺不错的吗?
16岁就能跑进10秒5,20岁之前能跑进10秒3,虽然跟文浩比起来肯定远远不如的,但和国内的同龄人比起来那肯定是佼佼者了。
这也能当反面教材?
“相信大家此时心里有些疑惑,这么优秀的一个苗子,怎么会被我当成反面教材呢?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大家看一下这场比赛的录像”
胡恺适时按下了播放键,这场比赛的视频画面便完整的展现了出来。
短短的十几秒眨眼而过,黎庆看向教室内众人:“比赛录像大家都看到了,画面里苏炳天在我之前说的0~30米启动加速阶段表现优异,比起胡恺、庞桂宾都可以说是不落下风。”
“在启动加速阶段结束后,苏炳天被迅速拉开了距离,不过尽管如此他也跑出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这场比赛在-1.7m/s的风速条件下跑出了10秒54,比起他10秒49的PB明显有了进步。”
“但是——!”黎庆话锋一转:“他在启动加速阶段的领先,除了他本身具备的天赋之外,更多的是源自他的跑法。”
“而我之所以把他当成反面教材来举例子,就是因为他使用了一种近乎是‘自杀式’的跑法,因此我想对国内的短跑教练们说一句话——你们这样的不科学执教,完全是在浪费这些好苗子的天赋!”
“100米绝对不是这样跑的!更不是这样教的!!!”
感谢北方麻匪的5000赏~
感谢Lyiii的200赏~
月票双倍活动还有最后两天,手里还有月票的读者老爷们,拜托请把你们手里的月票投一下吧~
小宇撅屁股拜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