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灵异 > 领主:开局一本水浒传 > 第95章 鱼鲞

领主:开局一本水浒传 第95章 鱼鲞

作者:鲤鱼粽子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2-17 12:40:5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赵祯听了,招呼一声,披上衣服,起身就走。广惠、晁盖、宋万三人也一同起身,带着庄丁直奔码头。

远远的见了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韩伯龙、李犹五人正围着几个筐子,赵祯大笑着上前,都见了礼,互相介绍了,赵祯见五人一路辛苦,兴奋中难掩疲惫之色。

赵祯道:“兄弟们一路辛苦,一路可顺遂?”刘唐道:“稍有波折,倒也顺利采买了两船海盐。”

赵祯点了点头,道:“众位兄弟且去庄中用过午饭,各去歇息,今夜与众位兄弟接风洗尘。剩下的不需兄弟操心,我自来安排。”

刘唐指着身前的筐子道:“庄主,这是沿海渔户家中收购的干海货。我等自去了滨州盐场,那处人多吃海里鱼蟹虾贝之类,我等尝过这新鲜海货,确与河里不同,别有风味。也采买了些,让庄主及众位兄弟尝尝鲜,只可惜路途远些,不能带回活物。”

说着,掀开盖着的草帘,一筐鲍鱼干、一筐海米、剩下的都是甜晒鱼干,赵祯让赵元礼都送去后厨。

赵元礼安排庄丁上船,将一袋袋细盐搬运下来,赵祯让人解开一袋盐,但见袋中海盐颗粒均匀,颜色洁白,都是上等的海盐。赵祯刚来时,西溪村中所用盐潮湿乌黑,难以入口。庄上所用食盐还是赵祯从主世界购了一批带进幻世界。

梁山乡所用食盐都是从郓城县买来的,盐商为了牟利,在盐中掺过杂质和水分,虽然号称官盐,价格更是高达60文,入口苦涩,不能多吃。晁盖上前抓出一把海盐,说道:“庄主,这盐粒大色白,都是上好的海盐,可不是市面上以次充好的货色。”

赵祯见干活的庄丁都忙着搬运,无人注意,低声说道:“晁盖哥哥不知,这是刘唐兄弟去河北路滨州场收来的,自然极好。”

晁盖道:“盐商可恨,我等庄户每日劳作,必须吃盐方才有力气,买来的盐多是苦涩难入口的,如今有了这条路子,以后也有好盐吃用。不知盐价几何?”

赵祯道:“这个还要问过刘唐兄弟,待夜里吃酒,再来问询一番。”赵祯站在码头上看了看,见赵元礼安排的有条不紊,庄丁分工合作,一部从船舱搬运到甲板,再有一部从甲板搬到码头上,装车、运输、卸车、入仓各司其职。赵元礼亲自站在船首计数,让赵集去西跨院库房处监管入库。

天气炎热,赵祯一众人回了庄上,让李小二熬些绿豆汤、淡盐水送到码头上,让干活的庄丁取用。

傍晚时分,赵祯设下宴席,为刘唐等人接风洗尘。去时56人,回来也是56人。东园里摆下六桌,都是李小二从未时到酉时带人忙活了三个时辰做出来的。桌上除了日常吃的猪羊鸡鸭鹅等,今日赵祯特意吩咐杀了一头公牛,配着时令菜蔬,满满堆了一桌,成缸的清酒端上来,今日去收盐的乡兵也在邀请之列。

见人来的齐了,赵祯道:“众位兄弟一路辛苦,今日略备薄酒,感谢众位兄弟辛,同饮。”

众人起身,叫道:“同饮。”边上伺候的都是心腹庄丁,只管烫酒送上。一时间觥筹交错,吃喝了一个时辰,乡兵酒足饭饱,赵祯让先回了营地。

赵祯让重整杯盘,再备酒肴,与众人饮酌。闲杂人等都散去了,赵祯这才开口问刘唐道:“兄弟,把一路上的事说说与我等听听,正可佐酒。”

刘唐道:“路上往返一路顺遂,我等驾两艘大船去了滨州沿海,乔装一番,使韩伯龙兄弟扮作护卫,李犹扮作管家,与我一同先找了相熟的灶户,因是做过买卖的,那邱四郎见我等三人,招呼了一声,悄声问道:‘兄弟好些日子不曾来了,今日可是要买盐吗?’

我回了句:‘正是来买些好盐。如今盐价多少?’邱四郎环顾四周道:‘此地不是说话去处,随我来。’引着我等三人去了他家。

邱四郎道:‘刘大郎,这回还是一石盐吗?’这邱四郎祖辈都是灶户,家中叔伯五个,他这一辈兄弟十七个,都是灶户。也学了些拳脚,在当地也是一霸。

我想着以后怕是要常来常往,摊开了说道:‘兄弟,我也不瞒你,如今私盐买卖也不好做,整日东躲西藏,穿梭迷雾,一个不好,就丢了性命。你看我等原先七八个同来的,如今怕是只剩我一个了。我今投了个大财主,兄弟可看了吗,远远的那两艘大船,便是千石盐也要的。’

邱四郎听了,高兴道:‘当真?’我回道:‘上千里路,只来逗你吗?如何不当真,只不晓得如今行市,先来伱处打探一番。次后我还要去一趟刁口乡,去尤大郎处拜访一番。’

邱四郎道:‘兄弟,你要早些来,你这千石盐一日就能运走,如今找谁也无如此多海盐了。’

我问道:‘这是为何?’

邱四郎道:‘兄弟不知,我等身在盐场,也有许多管束,大大小小的盐官、办事的胥吏,哪个不是雁过拔毛,兽走留皮的钻营搜刮的好手。

我这处都是井户,管的还松泛些,刁口乡尤大郎那里却是亭户,比我这还严些。

庄主可知邱四郎所说井户、亭户?”

赵祯道:“确不曾听闻,可有说道。”

刘唐道:“我原也不知,因此问道:‘邱四郎,什么井户、亭户?’

邱四郎道:‘刘大郎,你如今也做的大了,便与你说一说。这盐场分三类,官产官营、民产官营和民间自营,对应的灶户就是畦户、亭户和井户。我此处正是自营的盐场,只如今新来的转运使到任,催逼的急,只得拿了许多盐低价卖给官府,手里的盐自然少了些’

我问道:‘邱四郎,千石食盐,何日能备好,盐价多少?’

邱四郎道:‘刘大郎,你要的多,价钱自然便宜些,一石只要一贯钱便可,我邱家叔伯兄弟二十二家,每家总也能拿出十石好盐,其余就得从各处凑凑,你等出不得面,由我来张罗,每石需多给百文,以为佣金,打点之用。’

我同几位兄弟商量后,同意了下来。我三人留在邱四郎家中,阮家两兄弟在船上接应。趁夜先把邱家盐运上了船,次后,那邱四郎也算尽心,在村中收了一圈,凑了1100石食盐。

都是白日谈好,夜里送去船上。以邱四郎为信,走前才结算清楚。我等三人也在邱四郎家中为质。

每日海鲜不断,一日,李犹感叹:‘可惜庄主未来,不能品尝。’正让邱四郎听到,因此挑了些干鲍鱼,甜晒鲅鱼让带回来送给庄主品尝。

韩伯龙兄弟说道:‘多买些,也让家中众人品尝一番’这话正提醒了我,何不在此处光明正大收些海货以做掩饰。

当即和邱四郎说了,后几日我等便在村中写了幌子,采收干货。白日里那七筐干海鲜便是。

鲍鱼干不去说他,海八珍之一,本就是上贡之物,美味滋补。

只说这甜晒鲅鱼,先将鱼直接切开,在海水里来回冲洗好几遍,直接挂在船头快速风干,等待靠岸后便可以食用了。吃起来咸鲜适中、外干里嫩、口感劲道美味。

邱四郎告诉我,除了鲅鱼,黄花、鼓眼、刀鱼都可以拿来做甜晒鱼。

也都买了些,共计花费一千三百贯,剩下的钱都在李犹管事处。”

赵祯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也算顺遂。小二、小七兄弟,你俩觉得如何?”

阮小七道:“倒也无甚,只记得吃的甚好。”

赵祯问道:“兄弟,哪道菜最好?”

阮小七道:“烤牡蛎最好。炙如蛎,汁出,去半壳,去屎,三肉一壳。与姜、橘屑,重炙令暖……勿太熟,太熟则韧。”

众人见阮小七咬文嚼字,都是哈哈大笑,赵祯道:“小七兄弟,怎么还吊起书袋了?”

阮小七道:“可不是我要如此,这是邱四郎所说。”

众人热热闹闹的喝了一回酒,子时方才散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