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255章 尚缺的东风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255章 尚缺的东风

作者:宸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21:09:35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吴县府衙的侧厅之中,李基看着关羽递交的请战文书,揉了揉眉心,选择了暂且留置不作处理。

关羽率军前往岛夷的目的不是讨贼,岛夷上的遗民也不具备跟大汉开战的能力。

准确来说,关羽率军前往岛夷是为了将其收归王土,确立主权,使之归化。

且关羽所特意组建的三千部众,也是准备一直留在岛夷之中的。

大汉不搞殖民……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汉目前的主流思想也不存在“殖民”的土壤,因为大汉几乎就是打心底地认为异族都该臣服于大汉的旗帜之下。

当时,在做出这一个水利计划之时,李基便能知道完成后极限能将吴郡现有的田地面积翻五倍有余。

可以说,关羽率众前往岛夷的时机已经相当成熟,但却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如果说有些东西与顾雍预料的大有不同,那就是一郡之事务却是多得顾雍头皮发麻。

而造船工场那边也已经打造出了“夷洲号”,准备用以运输关羽一部前往岛夷,且将之用以今后吴郡以及岛夷之间各种物资人员输送。

“新田登记统计都是元叹负责,且元叹大概是刚刚得知最终结果便过来了,我如何半途看之?”

李基笑着摇了摇头,道。

李基正想随口便推到巧合之时,念头骤然一动,原本颇有些散漫的目光炯炯地看着面前的顾雍。

“那李郡丞是如何得知这个数字的?”顾雍的语气依然有着几分困惑。

须知,李基曾实地考察过吴郡地形,然后才推演出了现阶段可堪最为完美的水利规划计划。

而李基的下一句话,却是让顾雍愣在了原地。

“有过之而无不及,远胜雍多矣。”顾雍答道。

举荐!

“元叹啊,说起来,你我也算是一家人了,你的恩师是基的岳父,算上来我也算是你的半个师兄了。”

李基笑吟吟地说着,只是不等顾雍退下。

只是碍于人力开垦良田的效率问题,现阶段最多也只是让吴郡新田翻个三倍左右罢了。

李基便径直将顾雍给拉着坐下,还亲自给顾雍斟了一杯茶。

“李郡丞,近半年所开垦的田地都已经登记造册且完成了统计,你可知吴郡的良田多了多少?”

之所以大汉不要异族的土地,纯粹只要汉大善人看不上那三瓜两枣,认为开发或迁徙百姓所需要消耗的钱粮远远大于产出的。

只可惜,顾雍不是贾诩,否则的话定然知道在当值期间往往喝上一杯李基亲手斟的茶都是需要付出沉痛代价的。

若无李子坤,顾雍便是再有才学,此刻恐怕也只能是继续在家中读书。

“是,李郡丞。”

然后需等到顾雍的年龄足够了便去举孝廉,再通过家族的关系想办法弄一个县令或府衙佐官之类的,这也是绝大部分世家子踏入仕途的道路。

因此,对于大汉而言,要么是我看不上,要么就是我的,并不存在名义上是你的,暂时给我用用的说法。

李基是准备对岛夷实施治理以及开发的,如此一来就必须要给关羽配一个擅于处理方方面面杂事,且对农业、手工业、汉律等等都相当熟知的副手。

只因顾雍在府衙之中的地位,那完全就是小牛拉大车,拿着小吏的俸禄干着郡丞的活。

只是可以担任关羽副手的人选,李基却是迟迟难以决断,难寻一个万分合适的人选。

“而岳父大人其实也时时关注元叹,言及元叹当下其实欠缺的乃是一个可以自由发挥才华的平台。”

一种“既有基,何有雍”的复杂感觉在顾雍的心中涌动。

“是。”

这让李基再一次感慨人材的重要性,若是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纵使是有足够的地盘也无人进行治理。

换而言之,那几乎便是要求这个副手,必须具备从零开始对岛夷进行方方面面的治理的能力。

而遑论顾雍心中如何想,表面上自然是感激涕零地说着。“雍,对李郡丞心中亦有无限感激。”

即便在顾雍看来,李子坤多的是不做人事,且当初几乎是半威胁半强迫地将自己拐进了府衙,但赏识之恩,顾雍心中自还是承认的。

“当时,基一眼便看中元叹绝非常人,故带到府衙之内委以重任,而元叹亦是不负吾之重托,勤勤勉勉,基心中实乃欣慰。”

要么能力有所欠缺,要么就是已经委以重任……

旋即,满脸兴奋的顾雍径直就冲了进来,激动无比地握着李基的手,道。

“辛苦了。”

如何能像现在这般,刚一及冠就被委以一郡重任。

李基略微估摸了一下,答道。“三倍左右吧。”

而顾雍心潮澎湃之下,略加思索后,开口道。

然而,李基这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对于一个勤勤勉勉近一年时间自认拿出了足够耀眼成果的弱冠少年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李基带着几分感慨地拉着家常,而顾雍的精神被打击得有些萎靡之余,习惯性地含糊应着。

但凡有才者,必有傲气,更何况是负责了吴郡一年有余各种琐碎繁杂政务的顾雍,渐渐也已经是处理得井井有条之余得心应手。

“其实元叹的能力,基亦是看在眼里,只是碍于吾早已划定了吴郡发展的框架,反倒是限制了元叹的才能,这一点基实乃心中有愧。”

巨大的落差感,让顾雍不免得产生了几分自我怀疑。

“因此,元叹,我欲向朝廷举荐元叹到别处担任郡丞,只是不知若作为吾左臂右膀的元叹离开之后,何人可代元叹担起吴郡政务重任?”

并且以着顾雍的出身,未必愿意到岛夷那种未开化与未开发的地方去呆上个三年五载。

君子论迹不论心!

无论过去李子坤的想法如何,顾雍骤然觉得李子坤当真乃是真君子也,且对自己也确实是有心照顾以及提携。

“元叹有着百般优点,就是太过于谨慎小心,直呼子坤即可。”

“李郡丞,此乃新田之册,请过目。”

李基以着亲近与重视的口吻说着,这让顾雍心中其实也是有着几分触动。

“吴郡能开垦多少新田,能安置多少流民,基若是不能了然于心,早早做出规划,那才是失职所在。”

就算是附属国臣服,那也是需要配汉印绶,从名义上就确认附属国实际也是汉臣的大义。

不过,这也代表着吴郡还有着更大的余力去安置其他流民,且想要真正将吴郡现阶段的农业潜力开发出来,还需要相当的时间。

‘原来,我没日没夜地忙碌了如此漫长时间所做出的政绩,仅仅只是拾子坤先生的牙慧?做的也仅是些子坤先生所看不上的琐碎小事?’

顿了顿,李基带着几分无奈地开口道。

李子坤居然愿意向朝廷举荐我,并且还是与李子坤同起同坐的郡丞?

这让原本还只是逢场作戏地敷衍李基的顾雍,顿时就自内心涌现出了浓浓的感动。

顿时,顾雍的神色明显多了诧异,低头看着手中还没有打开的竹简,道。“李郡丞莫非已经提前看过了?”

只是,眼下似乎是个好机会。

“若当真如此,基定让主公亲自去请,不知其人今在何处,姓甚名谁?”

不错,我顾元叹绝非仅是区区的一郡之才!

之所以表现不出来,完全是因为吴郡之大限制了我顾元叹的才能。

“哦?其才比之元叹如何?”李基问道。

“诶,此间仅有你我二人,元叹故作那疏远姿态?”李基故作不悦地开口道了一句。

顾雍原本眉眼间那带着几分少年心性的眉飞色舞,顿时就全部就消散不见了,板板正正地朝着李基递上竹简,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又轻快的脚步在侧厅之外响起。

听到这里,顾雍莫名觉得原本有些萎靡的心情好上了不少。

不想,当下劳心劳力所做的政绩,实则始终都是在李子坤所做的框架之中缝缝补补,就连最终结果都始终在李子坤的预料之中。

这让顾雍略微犹豫了一下后,道。“是,子坤先生。”

原本,李基也曾考虑到顾雍,但最终却又是放弃了。

曾经,顾雍那可也曾自认是个政务天才,或有着丞相之姿。

就连过去李子坤那似乎不当人子那般将大量琐碎政务丢给自己的行为,顾雍骤然间也觉得或许李子坤的本意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把自己当成牛马那样使用。

李基的念头一动,状若不经意地随口答道。

“子坤先生,吾于半年前结识了一位自徐州而来游学仁德书院的好友,其人精于政务,卓识远见,尝多得名士王朗、陈琳、秦松等人赞赏,其人或可当重任。”

而吴郡之中目前具备这种能力的文吏,可谓是屈指可数,否则仅凭关羽这一位武官纵使去了岛夷,恐怕也只会觉得一片荒芜,不知从何开始下手治理。

李基一边说着,一边眉眼间不禁露出一抹笑意。

就知道你们这些世家子盘根错节,藏着掖着,不诈你一下,轻易就不会举荐之。

“姓张,名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今就在我府上做客。”顾雍答道。(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