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 第三百零六章发明耕种机械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三百零六章发明耕种机械

作者:倔强的烤羊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1 19:08:2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随着东唐府的大开发,百业兴旺,东唐府城也变得越来越繁华。

再也不是当初刚建城时,稀稀落落的景象了。

如今的东唐府,人来人往,大量大明百姓,和穿着大明衣服 ,梳着发髻,打扮得和大明人一样的土著,在街道上来往穿梭。

第一个接触大明船队的土著部落,甚至早已全部解散,融合了大明文化,住进了东唐府城,成为新的大明人!

而随着各种开发建设越来越兴盛,附近的土著部落,也全部吸收进来。

原本足够的劳动力,又一次捉襟见肘了。

这一日,手下文官满脸忧虑,向朱棣进言。

“殿下,附近已经没有土著部落了,几乎所有的土著人,都融合进了东唐府!”

“若是不找到新了人口来源,恐怕我们对东唐州的开拓,要到此止步了!”

东唐州的土著部落,都是半农耕半游猎,生产水平极低,所以人口密度更低。

甚至可以说人烟荒芜,稀稀落落。

大明将附近的土著部落都融合之后,若不找到新的部落,就只能继续建设已经开发出来的部分,而不可能继续对外开拓了。

如今,劳动力短缺成了极大的问题,老百姓在东唐想雇佣人,都根本找不到雇工。

虽然老百姓手里获得了大量田地,但是他们能够耕种的范围是相对有限的。

朱棣也一筹莫展,想不出好办法。

“这样啊……”

“我们已经一口吃撑胖子了,更远地方的土著部落,恐怕不好办。”

“总不能让人带着军队,千里迢迢去抓俘虏吧?”

如今离东唐府最近的一个土著部落,已经在数百里之外了。

更远的地方,当然还有无穷无尽的土著人,但他们可是从来都没有接受大明的影响,没有亲眼看见高大雄伟的东唐府城。

想要让他们主动加入,帮大明百姓做工,是不可能的事。

除非用军事暴力手段,征服俘虏,将他们当做奴隶。

大明不是没有这个实力,而是朱棣不想出现一群心怀仇恨,不得不加入大明的人。

这样的人,就算一时屈服,将来也必定成为隐患!

不得已。

朱棣下令,可以通过金钱或者用食物、商品向外面的土著部落,购买人口。

当地很多部落相互之间是存在冲突的,在爆发战争之后,会抓到一些俘虏。

而大明通过一些融入东唐府的土著为桥梁,愿意出钱出物资,购买这些俘虏,作为农奴来用。

还有一些部落,传承悠久,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

但土地和猎物是有限的,人口却越生越多,根本养不活。

在过去,他们能够选择的办法,就是让老人在年纪大了,便自己进山,自生自灭。

还有就是让部落分裂,一部分人分成小部落,远走他乡,去寻找其他适合定居的地方。

可如今,他们又有了新的选择,那就是加入东唐府,加入大明!

大明十分愿意接受这些分裂出来的土著部落,因为这里面不仅有大量的人口和劳动力,还有无数年轻适合生育的女性!

只要这些土著人女性,愿意嫁给大明人,都可以获得极为优越的待遇,直接成为东唐府的一份子。

而她们生下具有大明血脉的孩子,也从出生就得到承认,是真正的大明子民。

东唐州的土著人种,本来就和大明相同,所以互相通婚,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不仅互相能够看得上眼,而且随着通婚,双方建立更加稳固的关系,土著人对大明的融入,也更加彻底,更加真心。

随着种种政策的实施,东唐府的人口,再一次迎来暴涨。

这一回,不仅多了大量土著俘虏奴隶,还诞生了无数新生儿孩童!

这些孩童,将是大明世世代代,立足东唐州的根基。

……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东唐府开拓的地盘,更加广大。

城外的农田,已经不知延伸出去了多少里,大片大片的整齐田亩,看得人赏心悦目。

东唐府也变得无比繁华,人烟稠密。

就连城外很多地方,也出现了自然村落,无数定居点。

就在随着开发进步,再一次要爆发人手危机的时候,机械作坊里忽然传来好消息。

天工学院的人,研发出了新型的耕种和收割器具。实现了规模化的种植和收割,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依赖。

朱棣亲自带人,检验这些机械。

当他看着八头牛拉着,一次能够翻耕上十米宽的土地的巨大耕犁,可以自行播种的楼车,还有自动收割的机械时,顿时无比兴奋。

“好好好!”

“你们做的好!”

“天工学院的工匠们,你们立下大功,足以载入史册的大功啊!”

“有了这些机械,我们就能以少量人手,耕种更大的土地,收获无数粮食作物。”

“东唐府一直缺人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用机械来替代人手,在东唐州这个新兴之地,有着巨大的优势。

机械的力量,可比人大多了,一次能够耕种无比广阔的土地,从播种到收获,都不用人下死力,解决了一直桎梏着东唐府的最大难题。

“殿下,还不仅如此!”

“我们现在技术水平还有限,这些机械大多是用牛马等牲畜拉动。”

“而将来,等蒸汽机的技术再进一步,就可以用蒸汽机的力量,来带动耕种机械,效果还会产生更大的飞跃!”

“到时候,哪怕是几千亩几万亩的农田,也只需要几个人,操纵着机械,就可以耕种完!”

朱棣听到这里,也不由被这美好的愿景所打动,沉浸在幻想里。

蒸汽机的力量,他早已见识过,只要有足够的煤炭燃烧,就可以日夜不息,永不疲劳。

若是用蒸汽机带动农耕机械,再广阔的土地,也可以种得过来!

将来,朱棣只会嫌弃东唐州还不够大,而不会和今天这样,纠结人手的问题。

“很好!”

“你们继续研发,本王给天工学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手,提供最好的条件!”

“只要研发出蒸汽机带动的机械,封候拜相,名垂千古都不是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