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 > 第111章 小米的课业

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 第111章 小米的课业

作者:半杯鸳鸯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02:10:2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方婶儿熟练地擀着面条,她的手法娴熟而灵巧。

擀面杖在她的手中翻飞,面团被擀得又薄又匀,散发着诱人的面香。

面条擀好后,又长又宽,宛如缎带般细腻,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那碗鸡蛋炒成的臊子,金黄的色泽让人垂涎欲滴,,每一片鸡蛋都裹满了浓郁的香味。

鸡蛋与面条的搭配,是一种经典而又美妙的组合。

方婶儿端过来满满两碗面条,让方叔和顾宁吃。

“快吃,锅里马上再煮~”

方叔是大男人,食量自然很大。

顾宁自从瘦下来后,胃口也变小了,现在他是绝对吃不下这碗面条的。

解释了半天,好不容易才让方婶儿相信了他是真的没有客气,才分了一半给方婶儿。

方婶儿拗不过顾宁,这才端着碗跟他们一起坐在了桌上吃饭。

顾宁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口中,顿时感受到了劲道和弹性。

面条的口感滑嫩,嚼起来有一种独特的嚼劲,让人回味无穷。

配上香喷喷的炒鸡蛋臊子,味道更加丰富多彩。

顾宁喜欢吃完面条后喝上半碗汤,透亮的面汤带着面的清香。

原汤化原食,有了这口汤,这顿饭才算圆满。

这一顿简单、美味又奢侈的面条,让人体验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浓厚。

毕竟,他们也是家人啊~

吃完饭,顾宁顾不得多待就抱着竹篮回家去了。

西边的屋子被顾宁找了一间用来当培育室。

菇房的窗户盖挂上了厚实的黑布,整个培育环境宜都是暗光的氛围,这样有利于菌丝营养生长的环境,而不利于过早地转入生殖生长而形成原基及菌蕾。

其他的口也被顾宁堵住了,现在整个就是一个密不透风的环境,因为菇房内要恒温,保持在25℃上下。

里面放了一排架子,架子上排放的是一个个装满玉米芯的袋子。

里面是按比例装好的锯木屑 、麦麸 、大豆饼和石膏 ,以及水适量。

自然条件下,平菇是生长在阔叶树或树桩上的,所以锯木屑应该是最基本的配方原料。

木屑是从顾二牛那里找来的,平时在家都被顾婶儿拿来点火了,现在全给顾宁了。

顾宁栽培平菇想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如棉子壳、玉米芯、麦草粉、甘蔗渣、豆秸、玉米杆或树叶等作为栽培平菇的主要培养料。

因此,另外一排用的材料是玉米芯和棉籽壳,这都是农家常见的东西。

现在这些东西都被顾宁利用起来了。

一个个圆柱体的袋子都被顾宁详细的写了编号。

在这些小袋子里,被都顾宁埋进去了野生平菇的菌丝体或菌盖残体,等他们慢慢长大。

顾宁每日给菇房通风,喷水,一天三遍的观察,终于有菌丝的菌包开始慢慢有小菇冒出头来。

之前采集回来的大一点的菇开始慢慢成熟,顾宁忍着馋没有打牙祭,就是为了收集菇种。

顾宁把成熟但还未散落孢子的平菇,菇盖下部的孢子会逐渐变成黑色,这表明平菇已经成熟,可以进行菇种的收集。

收集菇种需要准备干净的容器,最好是玻璃瓶或塑料盒子,要确保容器干燥和无异味,目前没有就用坛子了。

轻轻拧下平菇的菇盖,将菇盖放入准备好的坛子中,注意不要将过多的杂质或其他异物掺杂进去,以保证菇种的纯度。

收集好的菇种保存的话要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避光的地方。

但如果种的话这步就可以直接省略了,顾宁把来之不易的菌种再次投入生产。

又是几天耐心的等待。

好在结果不是那么差强人意,有一多半的都出菇了。

少部分没出的料包也很有价值,顾宁把编号记下来,对照自己的本子查看当初记录的配料和水分比,而后才能不断进行调整。

独木难成林。

顾宁从菇房里出来,洗洗手换了身衣服,背着小竹篓出门找外援了。

他有想法,有材料,但是没有人手。

村长家。

顾世昌对顾宁的到来表示欢迎,因为每次顾宁来找他必然是有了新点子。

顾宁这次来,是来买东西的。

他要向全村收购野生平菇,以及平菇周围的土壤。

“我听他们说了,你最近在找耳菇,但是这土也要?”

顾世昌知道顾宁喜欢鼓捣一些吃的,莫非这土也是能吃的?

顾宁沉默,某种程度上这土确实是能吃的。

只不过要等菌子从土里冒出来,长成菌子才能吃。

顾宁点点头。

顾世昌:......

会厨艺的人就是不一般。

有了上次种红薯的经验,这次顾宁直接在村里收野生平菇。

他开出的价格是五文钱一丛,若是带了根部的土过来就是十文。

顾世昌也听说上次的事情了,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

有些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消耗人情了。

顾家村的人听说顾宁要收平菇,就是他们偶尔采回家吃的“耳菇”,不仅收耳菇,还要连带着收下面的土。

传着传着,变成了“顾宁要买了土回去吃。”

小牛忧心忡忡:“宁哥儿是不是没钱花了呀?怎么要吃土呢?”

阿旺和小米也在旁边一脸担心的样子,顾宁哥哥对他们那么好,他们可以帮他打工不要钱的。

乐哥儿看一眼小牛:“如果真的没钱的话,应该会自己挖土吃,而不是花钱买土吧?”

小牛:“对哦!”

乐哥儿点头,点到一半便又听到自己的伙伴嘟囔:“原来土也能做好吃的吗?突然有点好奇了呢!”

突然有点担心朋友的智商了怎么办?

乐哥儿看向阿旺和小米:“以后离你们的小牛哥哥远一点。”

小米细声细气的问:“为什么呀?”

乐哥儿摸摸小米:“怕他传染给你们傻气?”

阿旺也反应过来了,抿着嘴在那里偷笑。

小牛恼羞成怒的看着三人,很好,现在都嘲笑他是吧?

乐哥儿不紧不慢的收拾着店里,早已经习惯他一惊一乍的性格了。

看自己的眼神对乐哥儿没有用,小牛只好放弃,柿子拣软的欺。

他恶狠狠的走向阿旺和小米,撸起了袖子。

阿旺虽然不知道小牛哥要干什么,但还是勇敢了挡在了小米前面。

小牛看着阿旺比自己还高出一个脑袋,他左右看了看,干脆站在了一把椅子上,继续用眼神瞪向两人。

阿旺战战兢兢:“小牛哥,你有什么冲我来......”

小牛俯视着阿旺,露出了大魔王的笑容,他一字一句道:“今天,你们的课、业、完、成、了、吗?!”

阿旺捂着脑袋,迅速逃开,课业对他来说,比做豆腐难多了。

对不起,小米,哥哥只能护你到这里啦......

小米仰着小脸,笑眯眯的看着小牛。

小牛语气邪恶:“小米,你的课、业、都、会、了、吗?!”

小米脸上萌萌哒,他点点头:“都会了呀!怎么了,小牛哥哥?”

小牛一怔,这让他怎么接?

他眼睛一转,顿时来了主意:“既然如此,那我便考考你。”

半个时辰后,小牛生无可恋的瘫坐在椅子上,双眼无光。

小米还是一脸萌萌哒的模样,仿佛是做了一场游戏。

乐哥儿便听到,小牛从小米的课业,到小牛自己的课业都问完,包括小牛的毕生所学,小米都一一对答如流。

甚至中间还指出了几点小牛提问的错误之处。

“小牛哥哥,你这里记错了...”

“小牛哥哥,你这里写错了......”

“小牛哥哥,你这里问错了.........”

小牛现在满脑子都是“小牛哥哥,你错了......”

他捂着心口:“乐哥儿,是我太笨了吗?我学了半年,竟然还不错学了两个月的孩子?”

乐哥儿拍拍好朋友的肩膀:“不是哦,是小米太优秀啦!”

“你要这样想,虽然你不如小米聪明,但是你年纪比小米大啊~”

小牛:......

大家朋友一场,何必如此扎心。

善堂里面开了课程,里面收容的那些孤儿现在都能读书,因此小点的现在每日都跟着夫子读书,大点的像阿旺和小米,则更愿意半工半读,学半天,再出来挣半天钱。

但是功课是不能落下的,因此俩人不忙的时候就是看书,写作业。

阿旺以前觉得能读书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现在看来读书是世界上最幸福也最残酷的事。

能学到知识,能写会算固然是好事,但是没人说吸取知识的过程这么痛苦啊!

怪不得人人都读书,最后能能高中的却是寥寥无几,能有所作为的更是屈指可数。

人比人,气死人。

同样是开始学习,小米却接受神速。

夫子讲过一遍便能记住,读过几遍就能背诵,待他认识字比较多的时候,便已经能自己找书看了。

因此每日夫子布置的作业,他早早便都能完成,除了自己的课业,阿旺哥哥不会的,他也能再教教阿旺。

教他们的夫子是大地书院调过来的王夫子,本想着给善堂内的人启蒙一下后,再安排到大地书院去。

结果发现,善堂内的孩子底子都太差了,读写皆是空白,悟性也比较差。

王夫子有些心灰意冷,这样的学生教着真是浪费他的时间。

直到一日,他有一日因为下雨晚走了一会儿,无意中发现善堂内的小孩们休息的时候也没有乱跑着玩,而是捧着书磕磕巴巴的在温书。

大约是知道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他们格外珍惜。

在一群小孩中,只有一个大点的孩子没在学习,王夫子下意识的认为,大点年纪的孩子就是淘气,不好收住心性。

这时候,有个怎么也念不下来的小孩跑过去,隐隐约约听到在问:“小米哥哥,这句怎么读啊?”

那个孩子低头讲解了一句,那个小点的孩子便开心的又跑过去读书了。

再观察一会儿,发现那个所有的小孩都会去请教他,而那个孩子也没有半点不耐烦和发愁不会的样子。

王夫子看着眼前的一幕若有所思。

这时有个小孩子跑过来,举着一把伞给王夫子:“夫子不回家是因为下雨了吗?给您一把伞?”

王夫子看着眼前孩子纯真无瑕的一双眼睛,哈哈大笑,接过了雨伞。

那孩子不解:“夫子,为什么笑呀?”

王夫子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因为夫子愚钝呀!”

倒是这一场雨,把他内心的郁结都给冲开了。

当时抽调他过来代课一段时间,他是不愿意的。

但是上有比他资历深的前辈,下是经验不足的后辈,好像只有他能来了。

不可否认的是,他是带着怨气来的。

现在看来,是他着相了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夫子一向喜欢爱读书的孩子,他也不能例外。

于是王夫子便真正的静下心来,知道对这群孩子来说学习不可操之过急。

在书院里讲一遍的内容,在善堂内便讲两遍,在学院中学习一天的内容,在善堂内便学两天。

这样一来,课程便慢了很多,但是孩子们好歹是能学进去一点了。

王夫子想起来这个孩子叫小米,因为他和一个叫阿旺的每日只上半天课,因此他也没有过多在意。

第二天,王夫子特意留意了一下小米的作业,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小米完成的都很不错,甚至可以说是优秀。

想起别的孩子都找小米问问题,王夫子课上便提问了两回这个学生,然后发现他都答上来了。

于是再下课的时候,小米和阿旺便被布置了不同的作业。

难度自然是提升了一点点。

不过两人都没发现,一个人没发现是都不会,一个人没发现是全都会。

不过阿旺还是在小米的帮助下,磕磕绊绊的把作业都完成了。

夫子隔天检查作业的时候,发现俩人都完成了,不过都是一个解题思路,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写出来的。

于是,王夫子再布置作业的时候,便又悄悄加大了一点难度。

但是作业依旧完成的很漂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