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从长江到戈壁 > 第109章 自建房

从长江到戈壁 第109章 自建房

作者:用户小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20:06:1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火车站镇自石油会战以来,有不少人通过各种关系跑来圈地盖房子。

近年来,从火车站站前广场那条通往火箭公社的道路两旁,几乎盖满了房子。

这时候的火箭公社已改回了早期的名字:七克台乡。

仝兰芝她早有了在火车站镇盖处房子的计划,可就是天天忙在店里出不去。

春节过后,仝兰芝认识了一位在土地局工作的梁姓年轻人。小梁经常来劲松饺子馆吃饺子,姑奶奶长姑奶奶短的叫着。

仝兰芝把想在火车站要块地皮盖房子的事告诉了小梁。

小梁惋惜地说:“姑奶奶!你不早说呢。火车站镇好一点的地皮都被人要完了,你看这几年盖了多少房子?”

仝兰芝说:“小梁!我盖房子是留自己住的,又不是做生意,地势好不好都行。你看有合适的地,给姑奶奶划一块儿。”

? ? 小梁说:“嗷!自己住的房子,离马路远点地皮有。姑奶奶!你哪天到我办公室来,我给你办这事。”

? 就这样,仝兰芝拿到了一亩大的地皮。位置还算可以,在石油基地大院北面,距离镇政府新办公地不远,就是不在门面上。

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皮,仝兰芝开始规划起住宅的布局。有时遇到来饺子馆吃饭的包工头,她就会抽个空闲向包工老板请教。那些包工老板也很乐意给姑奶奶出谋划策。聊的开心时,她总会大方的给老板免单。

那个丢支票的何老板一听说了这事,就连忙从工地上跑过来。他向仝兰芝表示,他要帮姑奶奶盖房子,就是目前自己手上还有个工程没有完结,问姑奶奶的房子下半年盖行不行?工钱一定比别人的低。

仝兰芝婉转地回绝了何老板的好意。她 经过再三比较打听,把这件大事交给了从故乡来的小包工头庄大柱。

庄大柱这位小工头,在火车站这一块儿的口碑比较好,很讲信用,给人以比较稳重的感觉。他从江苏江宁县来这里闯荡也有好几年了,他的团队成员比较固定,手艺都不错。 ?

庄大柱的团队也是劲松饺子馆的常客,当然他也第一时间参与了竞争。

工程队进驻工地以后,施工中遇到的大小问题问题都需要仝兰芝表态拍板。 她一天从饺子馆到工地来回两公里路要走好几趟,她感觉自己实在是分不开身了。

? 仝兰芝只好把饺子暂时交给陈劲松管理,把梅子从后堂调到门厅协助陈劲松。

她每天早早地教陈劲松调制好馅料,就去工地了。

同一时间,仝兰芝的宅基地的前面和左边也在盖自建房。几家工地的建材堆的到处都是,经常是东家拿了西家的,西家拿了东家的。为这些琐事三个小团体差点打起来。

仝兰芝找庄大柱商量,她说:“这以后家前屋后的都是邻居,总不能为这些事伤了和气,我们先把院墙砌起来,这样可以少去很多是非。”

房子建着建着,先前买好的砖根本不够用。庄大柱四处去买砖,可砖厂的砖还没有生产出来就被相关单位预定一空。

没有了砖,工地就要停工,庄大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 ? 仝兰芝在火车站几家建筑工地看了看,确实是砖比较紧俏。基本上是拉来一车用一车,不像以往那样工地上到处都推着砖。 ? ?

仝兰芝坐着微型车来到七克台乡三大队砖厂。 ? ?

国道边的一孔土窑呼呼的冒着烟,土窑前面的空地上,空空如也。不远处十几个工人正在制作砖胚,

仝兰芝找到砖厂暨老板, 暨老板知道了仝裁缝的来意后,略显为难地说:“仝裁缝!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大搞建设,我这里烧的砖根本不够卖的。你看这正在烧的这一窑,早被人定好了。不过你来了,这个面子我还是要给的。你是自家建房,用的砖量并不大,我可以从别人的订单里给你扣下来一点。”

? 仝兰芝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条玉溪香烟,送给暨老板。

暨老板说:“这一窑砖明天出窑,你明天派车来拉。”

? 仝兰芝顺便回到家,让陈广良想办法到哪里去买十棵杨树,伐了拉到火车站给新房搭凉棚。

陈广良对妻子在火车站盖房子的事并不感兴趣,他说:“你开个店就行了,盖什么房子?看你那瘦干干的样子,等房子盖好了你也就累的走不动喽。”

? ? 仝兰芝说:“你当甩手掌柜的当惯了,家里的事你一点儿也不操心。两个儿子都长大了,这两年红卫要是给你领个媳妇回来你说往哪里领?你也知道盖房子累,我也没指望你去做什么,你只管把树买了,伐好拉来就行。”

砖到位以后,房子很快框架就矗立起来了,上房梁这一天,仝兰芝非常高兴地宴请了工地上的工人和劲松饺子馆的左右邻居。

两个多月后, 房子建好后。

仝兰芝雇了一辆卡车,和店员一起把出租屋里的家当搬到了新居。

那一夜,仝兰芝兴奋地无法入睡。

早上, 仝兰芝看梅子和仲静,小曾都去店里了,陈劲松还在那里睡觉。

仝兰芝把劲松身上的被单掀掉,生气地说:“还不起来去店里?”

陈劲松仍赖着不起来,说: “妈!房子盖好了,还是你去吧。那些老顾客早都想你了,天天问你什么时候在店里。”

“再去忙几天,我在家把里里外外收拾一下。”

“妈!我实在是不想去,我对做吃的没有兴趣。对了,妈!今天我要去趟县城。”

仝兰芝来到劲松饺子馆,几个店员忙完早餐后,围坐在一起正在吃早饭。

梅子开心地起来给仝兰芝搬来板凳,进厨房盛了两碗稀饭,四下里看了看,说:“大妈!陈劲松呢?”

? ? 仝兰芝不高兴地说:“到县城去了。”

梅子脸上掠过一丝淡淡的失落,拿着抹布擦拭着饭桌,说:“他今天晚上回来吗?”

“应该能回来,那舞厅里不是还有事嘛。”仝兰芝说。

梅子擦拭好饭桌,拿来笤帚清扫地面。

“来二十个饺子。”一个顾客进门嚷着,“煮好了给我装起来,带走。”

? 仝兰芝招呼顾客坐下来稍等片刻。 不一会,后厨小曾大声喊道:“好了!”

小曾见梅子没有来,又喊起来:“梅子!端饺子。”

梅子还在那里若有所思地拿着笤帚划拉着,仝兰芝大喊了一声:“梅子!客人的饺子好了。”

梅子猛然回过神来,“来啦!” 放下笤帚洗洗手,跑进去拿出装在塑料袋里的碗,问仝兰芝:“大妈!谁的饺子?”

“我的。”那个顾客说。

梅子快步送到顾客手上:“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等客人走后,仝兰芝笑着问仲梅子:“刚才你走神了?”

梅子听了脸一红,钻后面去了。

午后,用餐高峰期刚刚过, “嘎!”一辆微型汽车停在饺子馆门口,沙纪建从车上跳下来,嘴里喊着:“俺大姐!大姐!”

仝兰芝连忙撂下手里的活跑出去,她一眼看到陈广良右腿脚踝处绑着绷带躺在微型汽车里。

沙纪建扶陈广良坐起来,说:“大姐!今天我们几个人帮着老陈哥伐树,老陈哥他跑的慢了点,被树砸到了小腿。刚才在乡医院看过了,骨头没事,就是关节崴着了。”

仝兰芝急忙叫小曾来把陈广良从车上架下来。陈广良一句话不说,只是嘴里哎呦,哎呦地哼哼着。

? 仝兰芝把沙纪建请到饺子馆里坐下,吩咐仲静煮一盘饺子。 她歉意地说:“麻烦你了,纪建弟!”

沙纪建一边吃着饺子一边说:“嗨!今天开始挺顺利的,谁知伐到最后一棵树时,老陈哥被什么绊了一下,就砸到腿了。说起来还算万幸呢,医生说休息几天就好了。”

? ? 仝兰芝看看陈广良说:“毕竟是六十多岁的人啦,干点事没有那么灵活了。去年我就给他说地不要种了,每年到了播种呀,夏收的时候都要麻烦你们。孩子们虽然大了,但都不在家。”

沙纪建用手揩了一下嘴,说:“哎!我和老婆两个人就是在种和收的时候帮帮忙。平时都是老陈哥给我们帮忙,每天天刚亮,我们都还没有起来,老陈哥就来我们家敲门了,把我们叫起来,一起吃过饭就到地里去了。”

沙纪建走后,仝兰芝打开行军床,扶陈广良躺下,到后厨下了一盘饺子端给丈夫。

陈广良把饺子推到一边,生气地说:“都怪你,非要盖什么房子,给你伐树差点要了我的老命。”

? 仝兰芝愣了一下,看了看陈广良,笑着说:“怎么是给我伐树?你不是这家人吗?早就给你说的事,你现在才办,我都没有怪你。”

? ? 陈广良嘴里“哼!”了一声,把饺子往面前拉了拉,不吭声吃起来。

下午,陈劲松从县城回来一进门就看到了躺在行军床上的陈广良,他喊了声“爸!” 快步走过来蹲下看着陈广良那绑着绷带的伤腿,问:“爸!怎么搞的?”

? 陈广良看着小儿子,说:“还不是为了给你盖房子娶媳妇,伐树时被树砸到了!”

陈劲松搬着陈广良的腿说:“咋那么不小心呢,拍片子了吗?”

陈广良说:“拍了!”

“伤到骨头了吗?”

“没有!就是崴着了。”陈广良眼睛盯着儿子用责怪的口气说:“你还知道关心我?你当兵这些年,连个信都没有给我写过。”

陈劲松嬉笑着说:“写信了,都寄到妈这里了。”

仝兰芝拉过陈劲松,说:“别在这里嬉皮笑脸的,去门口叫辆微型车,把你爸送回家里。”

微型出租车向南行驶一公里多后,左拐进入一条巷子,在一处两扇红漆铁皮大门前停了下来。

陈劲松跳下车,把爸爸扶了下来。仝兰芝拿出钥匙打开大门。

陈广良在陈劲松的搀扶下,一拐一拐地走进三间敞亮的红砖平房里。

仝兰芝让陈劲松把爸爸搀扶到西屋里的床上躺下来。

? ? 仝兰芝来到厨房打开煤气炉熬了一锅花椒水,又抓了一把盐放进去,熬好后倒入盆里放进冰箱。

“劲松!”陈广良叫着。

陈劲松跑过来说:“爸!你叫我?”

陈广良看着陈劲松慢慢地说:“明天你找个车去生产队,把伐好的树拉回来,放地里时间长了怕被人拿走了。”

“我知道了,明天一早我就去。”陈劲松答应着。

仝兰芝让陈劲松拿来一条毛巾,浸满冰凉的花椒水,敷到陈广良受伤的脚上。

陈广良大叫起来:“是什么?怎么这么凉?”

仝兰芝说:“你不要喊叫,你这腿扭伤还没超过一天,肯定是要冷敷,明天才能热敷。

“劲松!就照这个办法给你爸用凉毛巾再敷几遍,我去店里了。”仝兰芝吩咐着劲松。

夜里十一多,小曾和仲静,梅子下班回来了。小曾进屋和陈广良打了招呼,就到大门旁边的小房间休息去了。

梅子关切地问陈广良:“叔叔!你晚上吃饭了吗?”

陈广良说:“劲松下午就去舞厅上班了,家里没人,我上哪里吃饭?”

梅子听了,转身来到厨房,炒了一个菜,煮碗面条端到陈广良手里。

第二天,仝兰芝又熬好花椒盐水,热乎乎的用毛巾敷陈广良的伤腿。

“梅子这个丫头挺不错的,留着做儿媳妇吧。”陈广良说。

“这孩子八成也是看上陈劲松了,哎!谁知你儿子怎么想的?就看陈劲松有没有这个福气了。”仝兰芝叹息着说。

“你扶我到院子里看看这几年你苦下的家业。”

“我可扶不动你,给你找了一个拐杖。”

大门进来是一个小院子,围绕着院墙建了四间小屋。每间小屋虽小,到都开了窗户。仝兰芝告诉丈夫,这几间是出租屋。已经租出去三间了。

中间一个圆拱形门,里面是一个大院子,一圈都是房子。北边上去三个台阶就是三大间回门朝南的堂屋。 三间堂屋两边是两大间,中间一间分为内外两小间,外间冬天生火炉通火墙取暖。堂屋门前准备搭个凉棚种几株葡萄,夏天坐在凉棚下乘凉。堂屋门前右手两间稍矮些的房子,是厨房和储物间。南边还有四间单开门的屋。仝兰芝说那也是准备出租的。

陈广良拄着拐杖看了一圈后,回到屋里躺下,心里很是佩服仝兰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