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从长江到戈壁 > 第44章 路在何方

从长江到戈壁 第44章 路在何方

作者:用户小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28 15:42:40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陈刘氏在门前认真地刷洗石磨,她把淘洗干净的玉米摊晒在阳光下,做着准备磨面摊煎饼的琐事。

她叫来正在门外玩耍的小燕和卫东,在玉米旁边放了两个小板凳,一人手里给一根小棍儿,说:“你俩个坐在这儿帮奶奶看着玉米啊,别让小鸡小鸟来吃。”

两个孩子听了奶奶的话,乖乖地坐在那里。不一会儿,卫东坐不住了,他拿起玉米粒丢着玩儿。咏梅嘟着小嘴说:“三哥哥,不要丢,留着奶奶做饭给俺们吃。”

卫东撂下手里的小棍儿,说:“妹妹,坐在这里不好玩儿,俺俩到外面玩儿去吧。”

小燕认真地说:“不能走,奶奶让看玉米。”

卫东见妹妹不听自己的,索性跑了:“嗷!俺玩儿去喽。”

陈刘氏一边推磨一边往磨眼里下玉米。不一会,金黄色的玉米糊顺着磨边流了下来。

“妈妈!”小燕挥舞着小棒,追赶来觅食的鸟雀,她突然看到了妈妈的身影,她丢掉手里的小棍儿,猛的大喊着跑了过去。

陈刘氏停下手里的活,正要跟出去看个究竟,大儿子和儿媳已提着行李已进了门儿:“娘!” ”娘!”。

陈刘氏一把拉过陈广良上下打量一番,一只手在陈广良胸前捶了一下,疼爱地说:“可把娘吓死了,你那战友来家里说你在东北生病了,快让娘看看,可好了吗 ?”

陈广良看着娘说:“好了呢,娘!”

陈刘氏仍心有余悸地说:“你不知道,你那战友把小燕送过来,匆匆地说了几句话。说是你病得很重,兰芝到东北去照顾了。俺和你爹一听到这个事,担心的整晚上不能合眼。你这孩子,在南京好生的,为啥要跑东北去呢?”陈刘氏说着说着坐到板凳哭了起来。

仝兰芝抱着小燕默默地坐在一边,摸着女儿的小脸说:“想妈妈了吗?”

咏梅也用小手摸着妈妈的脸说:“想!想你俺就哭了。”

“姐姐呢?”仝兰芝问。

“姐姐上学了。妈妈!奶奶家有好多哥哥呢!”咏梅骄傲地说。

仝兰芝见婆婆还在哭,搬个板凳坐在婆婆的身边,说:“娘!你可得好好地说说他,很多事都自作主张不和人商量,这次到丹东亏可吃大了,差点儿连命都没了。”

陈广良瞪着妻子说:“你少添油加醋的。”

“好好,我不说,你自己给娘说吧。”仝兰芝拉着小燕进了小锅屋。

陈刘氏也跟着进到锅屋,从面缸里挖了一碗白面放到灶台上。

“娘!他在南京给领导提意见遭到小人报复,不愿干了,瞒着俺去了东北。可到丹东工作后,他又给领导提意见,被小人报复的才很,打成了右派,送到了劳动教导队。在教导队里传染上了中毒性箘痢,拉脓拉血,命都差点丢在那里了。出院时,医生说了他肠子现在很薄,只能吃软的东西,吃硬的怕把肠子扎破了。俺用这面,做面条给它吃吧。”

“这老大从小就不让俺省心。”陈刘氏生气地说,“不过能好模好生地回来,老天有眼怄。”

仝兰芝说:“娘!你说都那么大人了,一次一次为这个事情跌跟头,以后可怎么办呢?现在弄的我和他都没了工作,还不让我说,一说就和我急眼。” 说着说着仝兰芝也忍不住泪滚滚地落下来。

“妈妈!妈妈,小燕听话,妈妈不哭!”小燕拉着妈妈的衣襟摇晃着说。

陈广良一人进屋躺在床上,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屋顶。显然,他是肚子里的怨气还没有散尽。见娘端着一碗水进来,连忙坐了起来。

陈刘氏轻声地说:“好生地回来就好,你这见不着别人占便宜的毛病以后得改一改。一娘生九子还九个秉性呢,何况外面那些山猫野猴呢。不可能人人都和你一样。以后,遇到问题要用动脑子,怎么样不去得罪人俺还能办成事儿。你都三十好几的人了,别总当那个炮筒子!唉!你到了东北,见了你二弟了吗?”

陈广良低着头说:“娘!我没去大庆,我一直在鸭绿江边上的丹东市。”

“你身体一向都好,怎么就病得这么狠呢?”陈刘氏满腹疑虑地问。

陈广良仍带着怨气地一五一十地给娘说了这半年多的遭遇。

陈刘氏听后生气地责怪道:“你是饿死鬼托生的吗?两次都是为了一张嘴去招人嫌!你怎么总是爱当那个出头的鸟呢?你的书都白读了吗?你不知道自古就有枪打出头鸟的说法吗?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都是天生的,不是你提点儿意见他就能改的,他不整你整谁呀?好好的公家的人不当,往后怎么办呢?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呀!一赌气回来了,算怎么回事儿?”

“打死我,我也不回去了。”陈广良倔强地说。

仝兰芝端来热腾腾的面条,陈广良接过碗也不嫌烫,胡撸胡撸地往嘴里扒。仝兰芝着急地说:“慢点吃,嚼碎了!不能整咽,肠子会破的。”

陈广良稍放慢了点速度,粗略的嚼几口又咽了下去,说:”在部队十几年,俺习惯了慢不下来。”

“当着娘的面,俺要说说你。你在部队养成的习惯,虽然都是好习惯,但要分场合。爱给领导提意见这个习惯你一定要改掉,谁不喜欢听好话呢?以后记得不要说任何人的不是。”

陈广良任凭凭娘和妻子怎么说,他始终低着头再不作声。

傍晚,陈老爹回来了。七个孩子一窝蜂似地围上去,“爷爷,爷爷”地喊。

陈老爹从提兜里摸出一个烧饼,孩子们早已把小手高高举起来了。

陈老爹说:“都有份,都有份,不要挤。” 只见陈老爹把烧饼一块一块掰下来,塞到每个高举的小手里。

仝兰芝和丈夫从屋里出来了,“爹!” “爹!”

陈老爹见到老大,柔和地说:“回来啦?身体好了吗?”

陈广良说:“好了,爹!”

陈老爹说:“那就好,那就好!”

吃饭的时候 ,光几个孩子就把矮方桌坐满了。

仝兰芝端上碗,拿了一张刚摊好的煎饼,坐在离饭桌不远的地方。

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没有什么新鲜蔬菜,只有一盘酱萝卜盐豆放在桌子中间。那根本不撑几个男小子抢,几下就吃了个底朝天。

大人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煎饼坐在旁边,看着一群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相,相会一笑。

仝兰芝一遍一遍地嘱咐丈夫,把煎饼一定要嚼烂了再咽。

卫东吃得最快,碗一撂用手拍着肚子说:“俺奶,吃饱了!我要困觉。”

仝兰芝放下碗筷,拿起脸盆到锅屋兑好热水,给卫东擦洗过,又换盆水把小芳、小燕带到里屋擦洗去了。

大林、保卫、保国、小刚稍大些的男孩子到西屋自己洗洗,都上床睡了。

院子里一下安静了下来。

仝兰芝倍感疲惫,和爹娘打过招呼带俩孩子进屋去了。

陈老爹和陈广良父子二人坐在堂屋拉起呱来。陈刘氏给老伴披了件衣服,给儿子也递了件。

父子俩拉了很多,谈到今后的打算,陈广良想了想,说:“我想去新疆!”

陈老爹说:“你这脾气,不管到哪里都要改一改。在南京多好的工作?做公家人,别人做梦都想得到的差事。你硬把工作丢了,跑到东北遭了这么大的罪。现在你又想上新疆去,你二妹来信说那里条件很艰苦呢。”

“俺又不怕苦,什么苦没吃过?去新疆支边国家还有补助,刚好二妹也在那里。”陈广良打起精神说。

陈老爹说:“你二妹去的那个地方,夏天热的热死,冬天冷的冷死,你去了能受得了?”

陈广良说:“不就是热点儿,冷点儿吗。别人能过,俺也能过。而且从这里一起去的人,到新疆还会分到一起,反正还都是家前屋后的乡亲,加上二妹也在那里,兄妹俩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一个地方去的人什么事都好说,大家都知根知底。”

陈老爹说:“你这孩子,多好的前程,被你弄成这个样子。受苦的命!等公社再招支边青年时去报名吧!你二妹一个人在那,我和你娘确实也不放心,你去了也好。你们姊妹几个,本来你的条件是最好的,当初最给爹娘长脸的是你,如今最让爹娘操心的还是你。”

陈广良朝爹抱怨道:“我也不想这个样啊,可我就是看不惯那些占大伙便宜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