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从长江到戈壁 > 第61章 二出玉门关

从长江到戈壁 第61章 二出玉门关

作者:用户小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28 15:42:40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仝兰芝几天准备下来,打理好了行囊,就等小芳和小燕学校一放假就动身。

一天,一个瘦瘦弱弱、长脸、大眼睛,个子挺高的十八、九岁青年来找仝兰芝。青年身上的衣服虽破旧,但却穿得整洁干净。

他进门就喊陈大娘、陈大爷。陈老爹和陈刘氏也十分热情地与他说着话。

仝兰芝抱着红卫从屋里出来,青年忙迎上前去喊:“大嫂。”

仝兰芝看看青年,又看看娘。陈刘氏从儿媳怀里接过大孙子抱着,说:“这是庄子北头你张大爷家的老六张耀祖,打小家里被子不够盖,天天来俺家和广良睡一个被窝。”

张耀祖立在仝兰芝面前,拘促地摸着头,说:“大嫂!俺要跟你去新疆找广良哥。”

仝兰芝看了看眼前还是个孩子的张耀祖,认真地说:“耀祖弟,新疆那里自然条件很苦的,你能吃得了那苦吗?”

张耀祖忙表明了自己志在必行地决心,说:“大嫂!俺不怕苦,你怀里的小侄子,还有小芳、小燕都不怕,俺还能不如个孩子吗?”

陈刘氏在旁边帮着腔说:“小六子能和你一起去新疆,这一路上多个人照应着,再好不过了。”

仝兰芝解释着说:“耀祖弟,不是俺不愿意带你,不知道新疆现在的形势怎么样?” 仝兰芝把上次因为没有户口被遣返的遭遇给耀祖弟说了一遍。

她恳切地说:“你决心和俺一起去新疆,那就得把户口也迁走。”

“只要大嫂愿意带上俺,让俺干啥都行。”张耀祖连忙点头。

午后,仝兰芝带着张耀祖又去了一趟派出所,以带家属的名义把张耀祖名字写在了自己的户口迁移证上。

陈刘氏舒了一口气说:“你一人带三个孩子,这一路上有了小六子,娘也就放心了。”

离开家的那一天,陈老爹取出家里仅有的六块钱交给兰芝。

仝兰芝打好了三个包袱,红卫的东西就一大包。张耀祖几乎是空扎着两只手离开家的,包袱全由他背着。

她们从江宁县坐汽车顺利到达徐州汽车站,仝兰芝带领孩子和张耀祖一步不停地又赶往火车站。

排队买票的人很多,仝兰芝排队排了很久,好不容易买到了第二天傍晚的火车票,为了节省花费,当晚只能在候车室过夜了。

他们席地而坐,用搪瓷缸子接来开水,每个人拿张煎饼沾点开水吃几口。

夜深了,11月份的夜晚寒气袭人。小芳和小燕趴在妈妈腿上睡着,仝兰芝怀里抱着才几个月大的红卫。她让张耀祖打开包裹取出几件衣服盖在孩子们身上。

红卫自从家里出来一直很乖,吃过奶,就呼呼的睡。寒冷席卷着候车室里的每一个人,仝兰芝打了个寒颤,她把包红卫的小被子包的更紧了。

小芳冻醒了,不停地喊妈妈:“妈妈!我冷,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睡呀?为什么不到二姨家去呢? ”

仝兰芝安慰着小芳:“二姨那里是集体宿舍,我们这么多人怎么好去?起来跑一跑,蹦一蹦就不冷啦。让叔叔去给你倒杯热水来喝。”

第二天,在候车的空闲时间里,仝兰芝让张耀祖看着孩子。

她一人走出火车站候车室,转了个弯儿,来到了汽车客运站。

她卑微地向一个工作人员打听关祥飞的下放地址,被冷漠地拒绝了。 她接连又向几个工作人员打听,也都被拒绝了。

她失望地转身要离开之际,一个清洁工过来塞给她一个纸团,又若无其事的扫着地离开了。

仝兰芝走出来小心地打开纸团,上面工整的写有关祥飞的详细地址。

仝兰芝出来回望汽车客运站,默默地向好心人鞠躬致谢。她计算着发车时间,还有六个多小时的空余,她果断地登上了通往项王公社的汽车。

当仝兰出现在刘光华老师面前时,她几乎都没有认出来刘老师。

刘老师穿着一件黑布薄棉袄,目光有些恍惚,浑身泥土,背着一大捆大秫杆子,脸上、手上都是被大秫叶子划的伤痕。

既是师生又是挚友的两个姐妹四目相对,满眶的泪水都忍着谁也没让它流出。

如今的刘老师,已是被许多人躲之不及的人。时常与一群地、富、反、坏右派红卫兵拉去游街批斗。仝兰芝这个时候出现在她的面前,使她倍感激动和温暖。

刘老师把仝兰芝拉进屋里坐下,苦笑了一下,说:“你怎么有时间过来?怎么找到的?”

仝兰芝把这两年来自己的事简短的给刘老师说了一遍,与刘老师的交谈中得知关祥飞秋收以后就去扒运河了。刘老师天天在红卫兵的监督下,和社员们一起参加生产队的劳动。

仝兰芝抓住刘老师的手,鼓励着刘老师:“刘老师,你千万要向前看,你为大家做过的事大家不会忘,早晚会还你一个公道。”

“我是傍晚的火车,带着孩子第二次去新疆,刘老师你看我能帮你做什么吗?”仝兰芝急切地说。

刘老师看着仝兰芝,无奈地说:“我接受改造是应该的,只是连累了孩子们。你等车的空闲能跑过来看我,我就已经感到非常温暖了。”

外面突然传来孩子的哭声和“”妈妈、妈妈”地呼喊声。

仝兰芝随刘老师快步走出门来,看到刘老师的大女儿关小萌委屈地泪流满面,其他几个弟弟、妹妹也陪着姐姐流着泪。

关小萌哭着说:“同学们都不愿和我坐在一个课桌上,骂我是资本家的狗崽子,放学的时候他们还追着扔土疙瘩打我。妈!我不去上学了。”

刘老师拿毛巾给关小萌擦擦脸,说:“孩子,建设新中国没有文化怎么行?”

“妈!我不想在这里上学,我还要回徐州去上学。”关小萌跺着脚哭着说。

仝兰芝疼爱地上前把小萌搂在怀里,提出一个大胆地建议:“刘老师!让小萌跟我去新疆吧,那里的许多人都是背井离乡去谋求生路的。大家在一起非常的友爱,适合孩子的成长。”

刘老师着急地说:“眼下你和陈广良的生活也不容易,总好在给你添负担?什么日子都是人过的,咬咬牙往前过吧。”

仝兰芝拉过小萌说:“小萌,你说愿意跟阿姨去新疆吗?阿姨不能在这里停留太久,阿姨要赶今晚的火车呢。”

关小萌记得这个阿姨以前来过徐州的家,那时她就喜欢这个阿姨。现在听仝兰芝这样问,停止哭泣,说:“阿姨,我愿意跟你到一个没有人欺负我的地方去。”

刘老师还要阻拦,仝兰芝已拉着关小萌进屋里收拾好包袱。

仝兰芝带着关小萌来到刘老师面前,说:“刘老师!你就让我把孩子带走吧。我们生活的那个生产队的队长特别的好,等我到了那里,想办法有可能的话,让你一家子都到新疆来。”

刘老师看着决心已下的仝兰芝,还有一心想摆脱黑五类出身的孩子,她无可奈何的站在门前目送挚友与小萌消失在视线里。

晚上,开往新疆的列车开始检票了。兰芝怀抱着六个月大的红卫,胳膊上挎着个包袱,小芳和关小萌手拉着手紧跟在妈妈身后,张耀祖抱着五岁的小燕,背着三个包袱,随人群如同百米冲刺般争抢着翻过天桥来到站台。

仝兰芝有了上次的经验,让张耀祖把关小萌和小芳小燕从窗户上先塞进车厢占据个座位,又将红卫递给已钻进车厢里的小芳抱着。然后她把包袱也从窗户上递进车厢,她和张耀祖轻装挤上车,再最后挤到座位跟前。

拥挤的车厢里,仝兰芝和张耀祖拼抢着占据了两个座位。白天孩子们在车厢内玩耍,遇到查票时,小芳不用大人说,会麻利地拉着关小萌藏到座位底下,晚上两个小姐妹睡也睡在座位底下。

就这样熬了三天四夜,终于到达目的地。

接到电报的陈广良从老社员家借了一个驴车,早早的等候在站外。

见到六个月大的儿子,陈广良显得格外地高兴。

背着包袱走在后面的张耀祖,一声“广良哥!” 喊得陈广良更是惊喜万分。

到家后,仝兰芝发现家比去年大了,里外两间,还有一个小院子。陈广良告诉妻子:“去年你走后,饶子队长又组织社员们盖的,现在每家都有两间屋了,村南头老马家孩子多,分了三间呢。”

住在隔壁的刘一德,早早的帮陈广良生好了火炉,房间里和炕上都热乎乎的,水缸里挑满了水。

他坐在火炉边,一边剥着棉桃,一边等着好友一家人的到来。.

仝兰芝抱着红卫下了驴车,领着孩子们走进温暖的小屋,几天来的疲劳随之散去。

仝兰芝招呼孩子们脱了鞋爬上热炕,给刘一德介绍过耀祖弟,吩咐陈广良:“去给俺们弄点吃的,俺和刘一德说个事。”

陈广良笑着去做饭了,张耀祖跟着陈广良到外间,说:“广良哥,俺帮你烧火。”

陈广良认真地看看张耀祖,说“你都长成大人了。”

“广良哥,俺十八了。你知道俺家里弟兄多,都窝在家里怎不是个事,爹娘都愁白了头。俺事先也没给你说,俺就非让大嫂带着俺来了。”张耀祖说。

“出来闯一闯好,人挪个窝总会好点的。我知道你能吃苦,将来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陈广良开心地说。

仝兰芝抱着红卫坐在炕上,取出一张照片递给刘一德看,说:“俺给你相了个媳妇,你看看中意不?看上了赶今年年底结算后去娶回家。”

刘一德脸刷得红了,他接过照片瞟了一眼,说:“仝大姐!她愿意来新疆吗?”

仝兰芝说:“愿意!要不俺怎么会有人家照片呢?”

刘一德不好意思地收起照片,说:“仝大姐,你可是俺的贵人呢,过两个月就结算了,俺赶春节前回去把喜事办了。”

仝兰芝嘱咐道:“你到时多带些钱,她家里有点儿穷,没有母亲,就一个老父亲和一个没成年的弟弟。”

刘一德连连点着头说:“管呢!管呢!”

仝兰芝又说:“还有个事儿要和你商量一下,耀祖弟这段时间和你一起住行吗?”

刘一德挥着手说:“不用你说,我也要叫耀祖兄弟睡我那。”

晚上,孩子们都睡了!

仝兰芝也钻进了丈夫的被窝,给丈夫说起关祥飞一家的遭遇:“刘老师啥时受过那罪呀!一间茅屋住着一家子人,到了下雨天肯定还漏雨。孩子上学总受同学欺负,甚至没人愿意和她同桌。”

陈广良听到战友一家被运动冲击的如此凄惨,怒火中烧,一把扯掉盖在身上的被子,坐起来跳到炕下,来回踱步。

仝兰芝的目光追着丈夫来回移动着,小声地说:“现在这种事多了,和俺娘住一个院儿的洪姑姑的侄子红福源,你还记得吗?他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唉!俺们一个小老百姓又能怎么样呢?只能凡事都小心点,有空你给关祥飞去封信吧,看他愿意来新疆不?”

陈广良想不通,反问妻子:“关祥飞和刘老师很早就参加革命了,革来革去革到自己头上了,这算怎么回事?”

仝兰芝说:“俺想这些都是暂时的,就他们两个人的经历和表现,早晚会有个说法的。俺觉得他们要是愿意来新疆,情况会好些。你说呢?哎!广良,你没发现多了个闺女吗?”

陈广良上了炕,看看一顺头睡觉的孩子,说:“俺晚上虽然有鸡虚眼,但你下车时天还没有黑,俺当然看见了,是不是小六子妹妹?”

仝兰芝笑着说:“你也不想想,张大爷都多大了?小六耀祖不是最小的吗?”

陈广良问:“这么说那是谁家的孩子?”

“是关祥飞和刘老师的大闺女,俺给带来了,俺找到刘老师时,小萌正哭着从学校回来,孩子的出身对孩子将来影响太大了,俺就给带来了,和小芳、小燕一起上学。”

“能帮一点是一点吧,你做的对。”

“你出去可不能对任何人说,就说是俺们的大闺女,多少人因为出身不好,生活没有了出路。”

陈广良翻身转过头来冲冲地说:“你当俺傻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