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从长江到戈壁 > 第73章 修渠引水

从长江到戈壁 第73章 修渠引水

作者:用户小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28 15:42:40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公社党委为了解决农田缺水的难题,决定组织群众到天山修渠引雪水灌溉农田。

全公社不论男女,都要轮流上山挖渠引水。

仝兰芝和陈广良,还有关祥飞与刘光华报名参加了第一批上山修渠的大军。

仝兰芝将两家的孩子托付给有孕在身不能上山的孙美英照看,把一岁半的红卫带在身边,背着行李和大家一起坐着关祥飞和依明开的拖拉机,向北走过茫茫戈壁穿过兰新铁路线进入天山,来到了两面夹山的一条山沟。

带队的是村里新上任一名女书记,她是刚嫁过来不久的库尔班妻子海丽其汗。

海力其汗她身材高大,肤色黝黑厚嘴唇大眼睛。她带领社员们到达指定地点后,搭建了两个地窝子。不分民族,只分男女的分住下来。

男社员按地上测绘时留下的标示的白线,每人每天的任务是挖五米长、一米五宽、一米二深的渠沟。女社员则满山沟捡拾石头堆在一起,等着依明开拖拉机来拉。

渠沟挖好后,男社员们负责把拉来的石头镶嵌在水渠的底部和两个侧面。

天山的山谷间,气温比起火焰山脚下低了许多,十一月已经开始飘起了雪花。大家把带来的冬衣全穿在了身上。

仝兰芝因为带着孩子,被安排去和阿娃古丽和吾尔古力做后勤工作。

仝兰芝把红卫用布带子捆绑在脊背后面, 她们几个搬来几块石头在窝棚旁边的石滩上支起一个大铁锅,再到工地上捡拾挖渠挖出来的麻黄草根当柴禾。

大家干活的时候并不觉得有多冷,只要停下来就会感到特别的冷。收工后,大家都会快速地钻到窝棚子里,窝棚里的温度比起外面要暖和一些。

红卫是工地上唯一的一个小孩,收工后他就蹒跚着迈着两只小脚在两个窝棚里来回串着门,给大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半个月下来,红卫居然可以和维吾尔族叔叔、阿姨们用维语交谈了呢。

大家只要一收工回来,就抢着逗红卫玩。他那稚嫩的童音治愈了疲惫不堪的人们,让一群成年人觉得为了下一代生活的更好,再苦再累值了。

有一次晚上,窝棚里的马灯都熄了,红卫执拗地哭喊着要和爸爸一起睡。仝兰芝小声地劝着:“爸爸干了一天活,很累了,你不能去。”

“那就让爸爸过来睡到妈妈旁边。”红卫的话音一落,安静的窝棚里一片笑声。

十二月,山里面越来越冷了,山坡上的雪越来越厚。恰好也该下一波人上山了,可迟迟不见绕子队长带领的第二批人员上来。

这天,仝兰芝和阿娃古丽、乌而古丽忙完早饭,阿娃古丽说:“姐姐!你看馕快没有了,队长再不来大家就没有吃的了,只有些土豆白菜了。”

仝兰芝说:“古丽,别急,依明开拖拉机已经下山去接他们了,绕子队长说不定今天就来了呢。”

快要吃午饭的时候,仝兰芝发现红卫还在地铺上的被子里睡,就过来拉孩子起来。她摸到红卫的手,感到红卫的小手烫烫的。

仝兰芝抱起红卫,感觉红卫的小脸也是红扑扑的滚烫。仝兰芝意识到孩子发烧了,她翻出来时带的备用的退烧药,端来一碗热水,唤醒红卫将药喂了下去。

这一天,仝兰芝都心神不宁地做着事。

红卫喝了药以后好了些,中午还起来吃了一碗稀饭和一小块馕。到了晚上刚睡下不久,红卫又开始发烧了。

仝兰芝爬起来给孩子喂了一次药,红卫因为发烧不舒服不时的哼哼哭闹着。刘光华老师起身帮着仝兰芝一起哄着哭闹的红卫。

天亮后红卫烧的更厉害了,还开始咳嗽起来。

仝兰芝把孩子放到地铺上盖好被子,她 走出窝棚来到男同志住的窝棚门口,把陈广良叫了出来,告诉了他孩子生病了。

陈广良听说红卫生病了,着急的说:“快给他喂药呀。”

仝兰芝说:“都喂了两次药了,还是不退烧,还开始咳嗽了。俺害怕他别像小芳小时候一样烧抽了,你快想想办法。”

陈广良犯愁了,他看看四周,说:“这荒郊野地的,我能有什么办法?”

陈广良突然想起了什么,说:“依明已经下山两天了,队里这几天该上来人了,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坐队里的拖拉机回去了。”

仝兰芝着急地说:“谁知道队里的人今天来不来呀?万一不来呢?孩子的病可不能等啊。”

“就是!你快想想办法吧。”刘光华催促道。

陈广良来到女同志的窝棚里,蹲下看着烧的迷迷糊糊的儿子,这才急了。

陈广良用棉包被把儿子包好抱在怀里,说:“不能等了,抱着往回走吧。这里离火车站不算远,也就二十多里地吧,到火车站,就好办了。”

陈广良说罢抱着孩子出了窝棚,仝兰芝一边收拾挎包,一边忍不住的抽泣起来。姐妹们都醒了,七嘴八舌的出着主意。

仝兰芝把铺盖交给刘光华老师,向海力其汗书记请了假,和丈夫抱着红卫,什么也没拿急速向南奔去。

“姐姐!等一下!” 吾尔古丽大声喊着追上来,她塞给仝兰芝一个用头巾包着的包袱,仝兰芝用手摸一下,立刻明白是眼下紧缺的干粮。

仝兰芝眼眶湿润了,说:“工地上馕已经……”

吾尔古丽挥着手打断了仝兰芝,说:“你不要管那么多,拿上,快走吧。”

仝兰芝抓紧干粮包袱,转身朝已走远了的丈夫追去。吾尔古丽张着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形状,喊道:“姐姐!路上饿了你就吃口馕,渴了就吃把雪。”

仝兰芝和丈夫两个人,开始沿着新挖的引水渠急速的向南走。反正隔壁摊上也没有路,出了山口就估摸着火车站的方向朝西南走。

白雪皑皑的戈壁,一眼看不到边,脚踩着积雪发出“吱吱”的声音。红卫在陈广良的怀里迷迷糊糊地喘着粗气,时而咳嗽两声。

仝兰芝和丈夫一心着急赶路,一点也觉不出有多冷,只有呼出的热气在冷气中冒着白烟。大约走了两个时辰,翻过了铁路,就一直向西沿着铁路走。快到中午的时候,俩人抱着孩子终于到了铁路医院的门口。

因为上次仝兰芝带着红卫在铁路医院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院,所以一来到医院,医生、护士都认出她来。

经过医生检查,红卫无大碍,是着凉以后引起扁桃腺发炎。还说如果不及时来,再烧两天的话,烧成肺炎就麻烦了。

医生给开了三天的注射用青霉素,还有一些口服的药。幸好仝兰芝平日里做衣服手上攒了几块钱,陈广良拿着钱和处方到取药窗口顺利的取好了药。仝兰芝抱着孩子到注射室做完皮试等了十几分钟后,随着红卫一阵大哭,护士拔出扎在红卫屁股上的针。

这时,仝兰芝总算松了一口气。她和丈夫抱着孩子坐在医院的长椅子上,啃了几口干馕,找来一个盐水瓶子,到医院保温桶接了瓶热水喝。

红卫打过屁股针,喝下口服药,在妈妈怀里安静地睡着了。

仝兰芝和陈广良不想去打扰二妹,他们来到火车站前的道路两旁,那里停了几辆毛驴车,陈广良上前探问,可惜那几辆车都不顺路。两个人只好抱着红卫来到到二妹上班的供销社门市部,看二妹可能联系到去乡下的车。

陈秀菊看到大哥和嫂子抱着孩子进来,心里又惊又喜,急忙要拉大哥和嫂子到家里去,仝兰芝执意不肯。

陈广良告诉二妹,他们在天山里面的水利工地修水渠快一个月了,这几天因红卫发烧,才从山上下来。刚才在铁路医院给红卫的病也瞧了,药也抓了,想找二妹看能不能联系到去火箭公社的车。

陈秀菊听了大哥一说,回到柜台里打了几个电话,一会儿她出来了,说:“今天不巧的是个星期天,几个单位都没有车。”

陈秀菊倒来两茶缸开水,让大哥和嫂子坐在店里等着。她到站台前看看有没有乡下来的驴车什么的。

仝兰芝拦住二妹说:“二妹,你不要忙了,俺们刚才看过了,没有去公社的驴车,都是到西头一大队或者是东头五大队的。我和你哥喝口水步行回家吧。”

陈秀菊说:“那就吃过饭再走吧。”

仝兰芝放下茶缸站起来说:“二妹,那就太晚了,我和你哥早点儿走,赶天黑前能到家。”

陈秀菊送大哥和抱着孩子的嫂子出了供销社门市部,目送大哥和嫂子走远了。

陈秀菊低着头闷闷不乐地回到门市部,店员康巴尔汗凑到陈秀菊跟前说:“见到哥哥和嫂子你怎么还不高兴呢?唉!我发现你哥哥和嫂子不像是乡下人。”

陈秀菊抬起头盯着康巴尔汗说:“哪里不像?你没看他们两个人带着孩子,刚从天山水利工地徒步走到这里,像逃荒的一样。看着我心里就难受。”

康巴尔汗想了想说:“你哥哥和嫂子身上的气质不像。”

陈秀菊说:“算你厉害,我哥哥和嫂子原先在大城市工作,大哥是转业军人,嫂子是老师。”

康巴尔汗双手捂住胸口,深吸一口气说:“那你怎么不给帮忙找个公家的工作干干!”

陈秀菊重重的叹了口气说:“唉!你不知道,我这个大哥一言难尽。”

仝兰芝想着再走三十多里地就到家了,她已非常挂念留在家里的孩子们了。

隔壁摊那条搓板路上,仝兰芝和陈广良轮换着抱着孩子,一左一右的走着,谁也不说话,只有嚓嚓的脚步声。

一路上两个人不时地向前张望着,直到进了村,也没有碰到本村上山送人送补给的拖拉机。

仝兰芝抱着孩子着急地先回家了。陈广良直接去了绕子队长家,告诉队长山上的馕快没有了,顺便说了自己和妻子下山的原因。

仝兰芝一进门,就看到手拿柴禾准备生火的小燕。

小燕撂下柴禾喊着“妈妈!妈妈!”飞奔上来,仝兰芝蹲下来拥着咏梅。正在屋里洗白菜的小芳和小萌听见动静,不管不顾地撞翻了洗菜盆跑了出来。?

建国,建设和小香也跑了出来,兴奋地问:“仝妈妈!我爸我妈也回来了吗?”

仝兰芝疲惫地坐在炕上,对建国说:“快了,你爸妈就这几天能回来。”

红卫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要吃饭。”

“乖乖!想吃饭了?姐姐马上就做好饭了。” 仝兰芝无力对小芳说:“小芳!小萌!你们炒好菜,再烧锅高粱面稀饭吧,妈妈和爸爸走了一天的路想喝点稀的。”

小燕给妈妈倒了碗开水,去生火了!

炉火很快着了起来,屋里瞬间暖洋洋的。

不一会,陈广良也回到家。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完晚饭,仝兰芝让丈夫抱红卫去离家不远的公社卫生院打针,陈广良没好气的地说:“你怎么不去?我累了。养这些孩子,不生病还好;生病了,真烦人。”

仝兰芝刚想怼丈夫两句,孙美英推门进来,美英肚子明显的大了许多。她笑着抱起红卫,问:“俺仝大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队上第二批人上山的人还没有走呢,你怎么回来的?”这时孙美英看到了躺在炕上的陈广良。

“美英!俺们是走回来的。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孩子们没让你生气吧?”仝兰芝说。

“你们不在家,孩子们可听话了。俺就过来看看,饭都是小芳小萌姐俩做的。建国建设也不怎么调皮。你走那么老远的路可累海喽。仝大姐!你看俺光良哥都累趴下了,你也快歇歇吧。俺走了,明天再来和你啦呱。”说着孙美英就要走。

仝兰芝从炕上下来,说:“美英!你等等,俺和你一块儿出门儿。” 说罢,仝兰芝从挎包里翻出青霉素针剂,抱起红卫和孙美英出了门儿。

孙美英疑惑地问:“仝大姐!你拿着针抱着孩子,是要上卫生院吗?”

仝兰芝说:“就是因为红卫在山上发高烧了,俺们才提前回来的。在火车站大夫给开的针。”

孙美英拦住仝兰芝说:“瞎黑的路,你等等。”孙美英回到屋里提来了马灯,“俺和你一块儿去。”

仝兰芝说:“你把马灯给我,我自己提着。你快回吧,挺着大肚子。你不回去,刘一德该不放心了。”

“他今天晚上在地里浇水呢,俺刚给他送过饭回来就到你屋了。平时晚上俺都是过来陪着两个孩子一起睡的。”

“哎!美英!刘一德知道疼你不?”

“嗯!平时在家,他啥都不让俺干;就连给羊添把草都不让俺去。还要下地去挣工分也不让俺去。”

“唉!比俺家陈广良强多了。”

“俺听一德说,你们俩是自由恋爱呢,广良对你可好了。”

“刚结婚他就走了,三年以后才回来。在南京那会他还行,他变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孙美英说:“俺觉得吧,是因为你太能干了。俺广良哥人挺好的,谁有困难都喜欢去帮忙,一点儿也不吝啬身上的力气。”

仝兰芝说:“俺就看上他这点才嫁给他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