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85章 捞底膏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第85章 捞底膏

作者:木子李大湿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5-03 11:24:5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现在医院用的纱布是流水线生产的成品,撕开就能用,无菌且透气,其实一般来说,当做敷料也差不多了。

李介宾用的是自己制作的,用大块的纱布将松软的棉花铺在中间,反复搓揉平整后,再根据疮的大小剪下合适的大小。

因为李介宾的膏药是油膏,别忘了刚刚熬的时候,用了两壶上好的小磨油呢!

今年的黑芝麻长的不错,所以这小磨油也格外的香,拿来熬药那可是一等一的好货色。

敷料中间用棉花阻隔,不仅可以避免膏药透出纱布弄脏衣服,也能让油膏保持更持久的功效。

不过提一下,用现成的一次性纱布也一样,只是个习惯问题,也许以后李介宾的后人再用起来就不自己做敷料了,直接买成品的纱布贴膏药。

杨老板听到李介宾拿剪刀吓得赶紧直起腰,转过身才发现原来是用来剪敷料的。

周围的人忍不住笑出来,太逗了。

李介宾没笑,确实有需要用剪刀割的疮,只是杨老板这个还没到那个地步而已。

李介宾剪下方方正正的一块敷料下来,然后从青瓷罐里挖出绿豆那么大的膏药,认真的在敷料中心上涂抹均匀。

涂抹细致有如穿针引线,直到在敷料上涂的厚薄均匀,然后让杨老板转过头,撅起屁股。

“那你快点呀,天冷,屁股凉。”

李介宾将膏药对准疮的中心贴了上去。

杨老板顿时感觉到温热的膏药贴到了疮面上,莫名的有些清凉之意,原本又疼又痒的疮居然感觉好受多了。

李介宾撕下胶带,井字形来回缠了几道,固定好膏药。

好了,完工!

“可以提上裤子了。”

杨老板听到后如同得到了圣旨,连忙提上裤子,转过身来。

就这?

李介宾摘掉手套,洗洗手,坐在诊台前,开始开方子。

杨老板提上裤子后好奇问道:“大夫,不用号一下脉吗?”

中医不都是要号脉的嘛?不号脉不够中医呀。

“啊,不用,我这个方药是通用的,你什么舌脉都不影响我开方。”

路天正跟侯伟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有点不符合常理呀,这中医吗?

李爷爷看到这里,冷哼一声拂袖而去,这帮疮疡大夫,道不同不相为谋!

几人看着李介宾开始开方: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这是四君子汤?

陆言是什么都不懂,对她来说,开中药本身就是个挺神奇的事情。

而侯伟跟路天正是科班出身的,李介宾动笔他们就看出来了这用药。

不对呀,外科疮疡,难道不应该清热解毒吗?他们没见过之前李介宾给张伯开的方子,那时候确实用的仙方活命饮,只是当时李介宾说了:

张伯脸上那个,没熟。

而杨老板屁股上这个,已经熟透了。

熟地、川芎、赤芍、当归......这是合上了四物汤,八珍汤吗?

然后看到李介宾继续写:

黄芪、肉桂、陈皮、远志。

没了?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这是外科病吧,为什么用那么多补气血的药?

路天正看出来了,这人是疮疡病,有个方子是能对上的,就是内补黄芪汤。

内补黄芪汤补益气血、养阴生肌。

治痈疽溃后,气血皆虚,溃处作痛,倦怠懒言,间或发热,经久不退,脉细弱,舌淡苔薄等症。

一般中医认为外科痈疽的转归有两条,好的方面就是脓成溃破后脓能排出。

这个时候用补气养血的药,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正气,更会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排脓跟伤口愈合。

这有个专业术语称为“托脓”,寓意托毒外出。

而黄芪作为补气药,《神农本草经》云:“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癫痫,五痔,鼠瘘。”

不过按说这内补黄芪汤是用于痈疽溃后,气血皆虚的,这杨老板这疮似乎......火候不到呀。

如果是一开始遇到李介宾,可能路天正已经提出质疑了,但是跟了李介宾那么久,已经慑于他的权威地位,此时虽然心中有疑惑,但是没有提出来,就看这效果了。

至于侯伟,以他的水平,现在还看不到这一层变化。

只是单纯觉得为什么李介宾治疗外科病,为什么不开点清热解毒的药,而是用了那么多补养气血的,里面还有肉桂这样的温里药?难道不热吗?

李介宾直接将黄芪开了大量,然后方子给了侯伟,侯伟看到方子,不禁问了一句。

“要开一个月的吗?”

哥,这似乎不是你的风格吧?之前谁说的开三副就行,慢慢调方的?这不打脸嘛。

“对,开一个月的。”李介宾看到了侯伟的迷茫。

这便是初学者的通病,治病是有目的性的,目的性不同,那么做法自然不一样。

只是单纯看这种做法,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便是毛爷爷说的教条主义。

不过这些是需要侯伟慢慢去体悟的,现在说了也没用,我们每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许多传承千年的智慧跟经验,但是你会发现踏上社会后,大部分该犯的错还是会犯。

侯伟抱着疑问去抓药了,同时打算晚上网上查一查李介宾这样用药的目的。

李介宾则是给杨老板讲解注意事项。

“青椒酸醋,牛羊肉,记着了。”

“记得了,可以吃吗?”

“不能吃!这些都是发物东西。”

“哦哦哦,朱元璋给徐达烤鹅的故事,我懂,一定不吃。”

“然后开的药按时喝,喝完了你这也就好了。”

“嗯嗯,那个,李神医呀,这个膏药什么时候换?”

“我想想,三天后你来我给你看看吧。”

“好的!”

陆言眨巴了一下眼睛,“就这?完了?”

李介宾笑道:“让你失望了?还以为像电视剧里面,还要转几个圈,来个运功施法?”

很多人说中医神奇,是因为长久的教育使得人们产生了固定成熟的想法。

假如拿个iPhone穿越回秦朝,大概率会被秦始皇陛下当做镜子来用,并且夸上一句“果然晶莹剔透!”

扣上了自己的宝贝膏药,这玩意儿在古代有个俗名,叫捞底膏,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三天后就见分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