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421章 红山发现传回关内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21章 红山发现传回关内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王文龙在开原城又待了两天这才在众学子的依依不舍之中起程南回,出城之日,城中几家大户一起做灞桥会,将铁岭附近的几百个读书人都召集在一起,佟卜年对王文龙十分尊敬,跟着王文龙一路直把他送出城二里多地,这才洒泪而别。

王文龙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在开原讲学的同时,红山文化的发现已经在关内炸锅了。

此时的京城,东林党和浙党的战斗已经尘埃落定。

沈一贯彻底病了,退缩在家几个月不去上朝,浙党也被打击到奄奄一息,只能龟缩起来舔舐伤口。

但东林党也是元气大伤,东林党所倚重的大将温纯被迫退休,此君养天下之望,退休之日,京城南郊数百官员前去送别,温纯一走在舆论场上对于浙党的打击反倒比温存留在朝中时还大。

东林党的舆论影响力不是一般的大,名声也非常好,现在又全面胜利,浙党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

沈一贯的名声已经彻底臭了,人人都把它看作一个结党营私逼退名臣的恶相,乡野之中大有将之比为严嵩、秦桧的。

如果说沈一贯作为老狐狸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抨击,还能够给自己做心理疏导的话,浙党的其余人物受到的冲击影响则更大,兵部尚书兼刑部尚书的萧大亨,他刑部尚书的位置马上给人顶了,萧大亨被赶回去老老实实管着兵部那摊事。

钱梦皋等浙党小卒更是被骂的臭头,钱梦皋也已被辞,但是和温纯被人送出城几里地不同,钱梦皋孤零零的回乡,而且回到家乡之后,乡中名士不耻与他为伍,想要靠给人写点墓志铭碑帖挣钱都挣不到,一介清流官当到如此地步,也实在是失败之极了。

正阳门外,黄辉下了轿子,走进一家茶社。

他刚进门,董其昌就一脸焦急的询问道:“东宫对于甲骨研究会的支持可能继续?”

黄辉苦笑着说道:“作宾好生着急,我跑了一天,你也让我先有杯茶水到口再说其他吧。”

董其昌这两天一直在忙甲骨研究会的事,把京城能求到的人都求遍了,他之前做过东宫讲官,和太子朱常洛的关系不错,于是专门让黄辉帮他带一封书信呈给朱常洛,希望得到太子的支持。

“喝茶什么时候都能喝,甲骨社上下几百人都望着明公佳信呢!”董其昌着急的说。

陪着董其昌一起进京的范允临说:“你就莫要抻量董公了,没见他这几日可是急的嘴上都生出燎泡来了么。”

黄辉看看董其昌着急的样子,也只能叹息一声,正经说道:“信我是递进去了,但能否有答复我也说不得准,太子殿下听闻先生的名字只是让把信放下。”

董其昌闻言却是长舒了一口气,道:“太子愿意看就好。”

为何董其昌如此着急?

因为甲骨研究协会之前能够成立全是浙党在其中运作,眼看礼部那边都已经有了消息,后续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浙党却突然在党争之中大规模的失势了。

可想而知,董其昌现在最怕的就是人走茶凉,这万历朝的事情该做不做的可太多了,连封疆大吏都可以空缺,一个小小的甲骨研究会若没有人在后面拼命推动,很可能最后一步路就能将研究会的前途给卡死。

就在董其昌三人讨论着下一步该去找什么门路时,朱载堉同着王骥德突然推门而入:“你等怎么还坐着?辽东有大发现了!”

听到朱载堉激动的言语,范允临好奇问道:“郑世子何以如此高兴?”

他身后走出的王骥德满脸急切的说:“上个月我同着建阳一起去辽东发掘,真在镇夷堡一带发现了上古的遗址,其中出土的东西甚或是尧舜之前的文物,我们还挖到了迄今最早的龙形玉饰。而且从我们当地探访到的规模来看,这遗址的范围少说要跨几个省的距离,说是我中华上古文明之祖也不为过。”

“竟有此事?”董其昌无比惊讶,“东西在哪里?”

“我随身带着呢。”王骥德说着就去衣服的内兜之中翻取。

王骥德回程之时是和另外三个甲骨社员分开将文物带回的,这样即使有一两个人出了事,这惊天消息还能够传回关内去。

王骥德要抢先回来报告消息组织人手,所以并没有走山海关,而是走的海路,他直接经老铁山水道到登州,再从登州坐船去天津。现在已经接近夏天,老铁山水道的水文情况越发复杂,若碰到台风活动,船打人亡都有可能,这一路非常艰险,但是好在王骥德化险为夷,终于以最快速度回到了京城。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却是用锦缎小心翼翼的包了三层,打开之后里头还有木棉之类的东西作为缓冲保护——这种木棉不吸水,这个布包即使落水了也能在水上浮好一会儿,真是保护到了极致。

王骥德一层层打开包裹之后,里头显现出来的就是那一枚在镇夷堡挖到的玉猪龙,在场另外三人都是金石学大家,只看一眼就知道这个文物的价值有多大。

董其昌拿出个东海的水晶镜子,这东西是连云港一带的特产,从水晶球上敲下来的,天然呈曲面,有放大镜的功能,这几年为了研究甲骨文,董其昌随身总是带着。

董其昌拿着放大镜观看玉猪龙的雕工以及沁色等等特征,越看越是惊奇,越看越是爱不释手,一旁的范允临和朱载堉也围在边上研究,玉猪龙和水晶镜子在三人手中互相传递。

半晌之后董其昌将玉猪龙小心翼翼的放回锦缎包袱中,叹息说道:“这个发现的意义太大了,若是早两个月,一定可以将之加入甲骨研究会的研究内容,可惜如今因为朝中党争,甲骨研究会的后续工作都面临困难,不一定再能批准我等去进行辽东的考古发掘了。

“的确如此啊。”黄辉在一旁也是叹气。

如果换在去年,哪怕甲骨研究会是浙党支持的,东林党上位后也不至于将甲骨研究会的前景给断了。但经过京察和伪楚王案的斗争,东林党和浙党之间已经势成水火,就算对自己没有利益,也会尽力去阻止另外一个党派获得好处,甲骨研究会和浙党的关系太深,东林党对他们肯定不感冒。

讲到这里众人都很沉默,他们都是参与过政治的人,对于如今的朝中各个党派为一己私利去影响天下公议的风气都感觉十分悲哀。

“看能否拿出些甲骨研究会的名额去筹佣东林党人吧。”范允临小声说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