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山河怅 > 第34章 出征

山河怅 第34章 出征

作者:末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18 17:24:28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去年夏季过后,山上滋生了很多蘑菇,很多百姓都上山采蘑菇吃。

李田氏也去山上采了一篮子蘑菇,回来炖成一大锅就中了毒。

李老爷吃得最多,没两个时辰就殒命了。

李寅那天没胃口就没吃,他半夜起床小解,发现大哥倒在门坎上口吐白沫,才发觉全家人都眼睛发青,口里还在吐着白沫子。

他回想起京城的告示说,山上有毒蘑菇,有很多人都中毒了,就怀疑家人晚上应该是吃了有毒的蘑菇。

那时因为中毒的人很多,京都的郎中大夫,十二个时辰开着医坊,全天听随太医院的命令。

来李家的刚好是浦笛。

浦笛那段时间医治了太多误食毒蘑菇的人,早就记不起李家了。

李田氏因为心中有愧,常常跟云裳提起,她是如何害死自己相公,又如何得救的。

云裳落难在芙蓉郡的那些日子里,就把浦笛这个名字深深的记下了。

在一边打听晏南修的日子里,一边在想怎么和他搭上话。

二嫂把饭做好,天已暮了下来,浦笛推脱掉就走了。

云裳顺势送他出了宅门,“诊金待哥哥们回来就送到医坊。”

“不用了,也没有用上药。”浦笛微微回道。

云裳狡黠一笑,“听闻浦大夫出诊千金难求,今日耽搁你大半天,实在是无以为报。”

这话虽是玩笑,却不假,浦笛出诊的诊金高到离谱,故断了出诊的麻烦。如果上医坊看诊,并不贵,从浦草医坊开在贫民的地界就看得出来。

浦笛被她那句无以为报弄得心痒,看人走到前头去了,连忙步子跨得大了些像是要追上去。

追到了人,他笨嘴笨舌又不知说什么,同行了几步,才开了口,“李大娘的病是旧疾,加上这一年忐忑不安,心中自责不已,血脉经络更不通了,每三日就需施针一回,不然久积成疾,只怕会瘫在床上,下不来地。”

“三日后,哥哥们应该回来了,会带干娘过来,有劳浦大夫了。”

浦笛恢复成平常模样,双手作揖告辞。

他本以为云裳会回应,没想到她只是对着他笑。

他眼中带着不惑看向她。

“前面街头有一家糖画,特别好看,就当感谢浦大夫了。”

云裳做了个邀请的姿势。

浦笛嘴上说:“糖人啊,吃起来有些粘牙。”

可是并未拒绝,同云裳一起走到糖画人处。

糖画人见云裳来了,熟练的挖了一勺琥珀色的流滴糖,用一把瓷勺熟练的做起来。

不一会,一只可爱的小螳螂做出来了,长长的触角,薄到透明的双翼加上锯齿状的长腿,如一只准备扑蝉的活物。

“再做一只小狗。”

糖画人看了一眼浦笛,又做起了小狗。

云裳把做好的小狗递到浦笛手中,“这只小狗和你挺像的,很可爱。”

浦笛很少见姑娘这般不拘小节,就及时回话,“云小姐,率真随性,才配个上可爱二字。”

“再见。”

云裳举着手中的小螳螂,退着步子向浦笛告别。

浦笛见她远去后,端起姜黄色的小狗和自己比了一比,真的像吗?

他捏着自己的脸又比划了一下。

哪里可爱。

瑞德三年,暑月北方蝗灾,植物被吃得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南方水灾,田屋悉数被水浸泡颗粒无收,无数庶民流离失所。

首秋时节,二王妃孕三月滑胎,瑞德帝震怒,杖毙两名宫女,除冷荷外,东宫所有宫女全换,全部由二皇子亲选。

听说那两名宫女为了讨王妃欢心,摘了些倒仙花放入王妃寝宫之中,再加上吃了些凉寒的食物没两天王妃就落了胎。

瑞德帝痛失皇孙都被气出了病。

冬季一来,满地都是叶子,成王府的树尤其多,叶子落得更是厚实,晏南修早早的在成王府候着等乔三言。

距上次两人见面已过半年多了。

那次是大婚前,坐在同样的位置,晏南修问:“如果母妃在,我也会这样过一生吗?”

乔三言说:“会。”

他跪坐在乔三言面前泪水忍不住直流,“当年如果不逃该多好,也不用这过得这么辛苦,三年…三年真的是一辈子。”

乔三言望着他,从小到大他都很懂事,五岁之后便再也没哭过了。

这次反倒无所顾忌哭得个痛痛快快,在他身上乔三言可以说是恒河沙数,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没想到心里居然放不下一个女子。

他断断续续的哭着,“一路走来形影相吊…也不知道惊喜是何物,从来不指望任何人帮扶,没关系…天塌下来我自己扛,我希望父皇能活久一点,多生儿子,那样他定会放过云裳,也会放了我。”

乔三言抬了下眼皮,“你都知道了。”

“父皇坐上了那个位置,有些事昭然若揭,暗鹰只有一人能走到太阳下面,莫奇死了,莫凡出来了…他的用心我能不明吗?这是他的恩赐也是枷锁。”

乔三言抬起枯稿的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和你说过,别和他斗,浸月多聪慧的一个女子,遇到他也赔得干干净净,成王府的园子是浸月找我布局的,全是顺他。”

他又望了眼花园,眼中不知在想什么,“浸月遇上他之后,只有在死前才如了一次意,就是留下你。”

如今再次见面已经过了八个月,两人境地依旧,晏南修煮着茶,收起了所有的情绪。

乔三言坐在他对面,无言地看着他煮杯倒茶。

南修那么小小一个奶团子的时候,就跟在自己身边,十几年了两人话都不多。

“先生这次来?”晏南修把他的茶杯加满茶水。

乔三言把身边的青布包袱解开,是蛟月剑。

“香玉让我带给你的,她说,有朝一日你需要她,她会回来。”

晏南修手抖了一下,又收了回去,“她不是父皇的人?”

“从来不是,我们都是因为你母妃的遗愿,才在圣上身边这么多年。如今心愿已达我们自在了,这把蛟月剑归于你手,希望你多想想你母妃的为人,不要误入歧途。”

晏南修眼色变得幽暗深晦,不知道在思虑着什么。

他最后做了个谬赞的神色,“什么是歧途,母妃亡后,路早已被铺好,先生最是清楚。”

乔三言的身体颤了一下,只是颤了一下,像清平的湖面被微风吹过,很快归于平静。

他拢衣起身,立在那深深地看了南修很久。

“六大家族门生众多,在朝中的关系盘根错杂。百年来无论局势怎么变,他们都不会变,里面的污垢腐朽不是那么容易清。范家已折留下了寒云,许家和你已同为一体,虽已渗透其中,可是成婚了,也不能做得太过。”

乔三言说着说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又停了。

晏南修没接他的话中之意,他能如何选择。

他心之所向从来都不是大赤,却又被上了一层又一层枷锁。困在这里。

他不能容忍东宫处处是皇后的眼线,才使计让许黛娥流产。

那也是他的孩子,他能怎么办!

两人沉默良久后,他问:“你在为他做说客?”

“迄今为止他一生都在为大赤!而你…….有很长的路要走。”

乔三言闭了言,蹒跚而去。

他老了,干枯的大手背在后面,瘦骨嶙峋的身子随着风隐隐欲倒,走到这一步到底谁对谁错……

他想问先生后悔过吗?

外敌频频侵犯,战报连连。

仲冬头日,战报送至:东沙水将计将军败,十天连失二城,已退至百色。

百色城是东沙最大的城池,上半年因水灾已流入数万难民,这次又增加两城难民,如再失守,这些人再也没有力气跑了。

计娣华坐在营中,听着外头的风吹得营帐呼呼响,忧心忡忡。

金銮殿上,流珠下的瑞德帝眼色若有若无的扫来。

晏南修如第一日踏上这座金殿,那般淡淡地与之对视,那时瑞德帝很明白他在想什么,今日在臣服之下他看不透了……

晏南修在朝堂上接旨:领八万京兵平定东沙。

许黛娥帮他整了整衣带,送到东宫门前止住了脚步。

她抚着肚子道:“殿下,我和孩子等你。”

此时许黛娥又已身怀皇孙,晏南修把她拢在大袍里,凝着还未隆起的肚子说 :“他出生前我回来。”

许黛娥幸福的笑了起来,靠着对未来的想象支起对婚姻的美好憧憬。

早已忘了四个月前的失子之痛。

莫凡和冷荷骑着一匹马,跟在晏南修后头出了皇宫。

如烟如梦的冷风吹过屋顶,卷起几片残叶不知落去了何处,街边细犬闹童,老妇人坐在屋前纳着鞋底。

十九年了,冷荷日日都想看宫外光景,真出了宫,才明白给了她出宫的机会,却未给选择……

晏南修骑着血愿慢慢走在京都的长街上,细细忆起入京的这一年多,情绪矛盾的糅杂在一起。

很多事都已物是人非,东沙的流民想象不到京都的安定繁荣,京都的思念也吹不到芙蓉郡。

他的路,总算走出了头一脚…不管多崎岖,也只能一步一步走。

云裳这几月经常送干娘去浦草医坊施针,和浦笛已处成了知己好友。

浦大夫是个有脾性的大夫,常常说关门就关门。

今日和云裳约好了一起去听戏,坐了半天堂就到路口等着了。

他看着街上时不时出现一些衣衫褴褛的难民,心中很是感叹,一旦战火四起,苦的都是平民百姓。

浦笛远远看着云裳举着两个糖画和他招手,心里那些朦朦胧胧的感觉变得真实。

嘴角弯出了笑意。

“去哪里听。”云裳认真的吃着手里的糖画,她注意到了街边站了不少气息和京都不符的人,“京都近日多了些人。”

她把心里的疑惑吐露出来。

多了些人?浦笛不想谈国事,又是个不擅长说谎的人,他偏头看了她一眼,只好说些其它的。“糖画好吃吗?”

云裳点了点头,心想给你买了没有十回也有五回了,您是一次没吃啊!

她也没回,让他自己悟去。

两人到了戏台子外边,已经围了好几圈人了,等了一会,戏就开始了。

俩人听得很认真,旁人好像都无心听戏,肆无忌惮的在谈论东沙失两城,皇子亲征之事。

搞得云裳好奇心也上来了,专心听起了旁人说的闲话。

戏声落下,浦笛看她心也不在戏上,就问:“听李大娘说云小姐去年冬天才见到他们,为何不惧千里来京都。”

云裳耳朵还在旁边的话里,她浅浅笑了一声,说:“应友人相邀。”

“从未听你提及...见到了吗?

云裳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她有些遗憾地道:“还未。”

还未二字被一阵马蹄声湮没,漫长的队伍蜿蜿蜒蜒看不到头。

队伍前面一个人骑在高头大马上,背负长剑身着戎装,脸上的神韵是她从来没见过的,像黑山里的大雾太浓,太虚幻。

他眼角微微下垂,脖子边露出雪白的里衣,瘦长的手指懒散地垂在马背上,明明模样没怎么变,却那样陌生。

陌生到他们不曾认识过。

浦笛见她眼睛一直盯在出征的队伍里,凑了个头到她眼前,“云小姐方才说什么。”

“见过了。”云裳对着他云淡风轻地笑笑道:“蹄声太闹,戏也听不清实了,走吧。”

俩人随着冗长的队伍走了一会,浦笛轻声叹道:“又要打仗了,连京都也流入了一些东沙的难民。”

云裳笑得极其讽刺,“明天的忧虑自有明天当,谁知道能有什么变数。”

跋山涉水入京都,只因那句一定要来京都看他一回,原来都是一厢情愿,荒唐而又真实。

台上琴师拔动了琵琶,琴声悠悠婉来,琴声透过洪壮的脚步声,穿过喧闹的集市,落入了河中画舫之间,水袖随着调声高走低吟.....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场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右,右发摧月支。抑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羽檄从北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