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山河怅 > 第40章 荣幸

山河怅 第40章 荣幸

作者:末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18 17:24:28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李二嫂看着她死气沉沉的样子,牵起她的手说:“赶巧了,浦大夫刚好过来了,让他帮你看看。”

“他对我们李家真是不错,宫里赏了些点心,还有几匹布料,全都带过来了,那些布料都是上好的绸缎,我平生就没看过那么细腻光泽的料子。”

二嫂话里话外都是藏不住的羡慕,虽说这些是送给李家的,二嫂看来出来浦大夫能拿这些好东西来李宅,都是因为云裳。

云裳轻轻笑了笑,“二嫂喜欢和干娘说一声,拿去做件衣裳便是。”

“可是....说得也是,看我这脑袋整天惦记着吃,看到好布料都没什么想法。”

李二嫂一听事有眉头了,摆着宽厚的腰肢,乐不思蜀的拐到李田氏房间去了。

李家祖上是芙蓉郡人士,李老爷年轻时去了怀娄城,靠着一身祖传的木工活在怀娄扎下了根,云家的很多木器都是他打造,家业做大了后,在机缘巧合下就入了京都。

他们这点家业在京都什么都算不上,买下小小的一方四方院子,也算是在这立足了下来。

新岁将至几兄弟难得歇业在家,此时正陪着浦笛饮茶。

“早就想感谢浦大夫了,今日刚停下来,没来得及去医坊道谢,您亲自来了,实在过意不去。”

说话的是大哥,李老爷去世后,他就做了家主,起床时还和大嫂说准备好礼物,要送去浦草医坊,感谢他给老娘治好了病。

没想到人家快人一步,先上了门。

浦笛礼貌一笑,“治病救人,本就是医者天职,无需感激。”

“能认识浦大夫,是我们李家的荣幸。”

二哥在一旁,上上下下打量了浦笛几眼,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

他坐在那里哪怕不知道他的身份,也会让人隐隐的猜测家世,清明的书倦气实在不能让人小觑,“浦大夫年方几何,听娘说还未婚配。”

“二十有三,婚姻随缘。”

云裳这时从门口走了进来,她鼻尖上冒着冷气,听见哥哥们正在聊天。

浅浅的对他们笑了笑。

浦笛见她眼眶发青,一看就是睡眠不足,微微蹙了蹙眉。

“二哥在说什么呢?”

“话些家常,裳儿过来坐。”

李二哥看了眼云裳又看了眼浦笛,二嫂最近在他耳边,说了不少关于他们两人的事。

在怀娄的时候云裳也是这般随出随入,性子本来就与一般大家闺秀不同,他倒是看不出这两人有什么意思。

不过很登对就是了,如能促成良缘自然很好。

大哥坐在浦笛身边,看他目光一直追随着云裳,顿了一下说:“裳儿也不小了,只怪秦家做事太过分,把年纪耽搁了。”

“大哥,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云小姐现在也挺好。”

李寅心里喜欢着云裳,自知她对自己无意,也断了念想。

大哥如今旧事这么一提,倒是让云裳难堪起来,他心里头一急,便连忙阻止。

“是我唐突了,云小姐来到我们家,我就真心实意的把你当妹妹,心中才会郁结,故而愤愤不平。”

云裳轻笑,“不怪大哥,倘若我亲大哥在也会这般如此,大哥如此说,心中只觉温暖。”

浦笛在这短短几句话里,听出了一些他不知道的过往。

云裳年纪也不小了,一般来说该婚配了,原来是发生了这么件事。

浦大夫淡淡的看了一眼云裳,她抿着嘴弯弯笑着,面色有些迷惑,却并无伤神之感。

突然他记起去年他问过一嘴云裳为何来京都,说是应友人相邀,她当时说的好像是‘见过’,之后便再无提及。

快到新岁了,嫂子们都在家里忙里忙外的打扫,几个兄长陪着浦大夫拉家常,一直话快到中午时,浦笛起身准备告辞。

大哥连忙拉住他,“饭菜做好了,一起吃个午饭再走吧。”

李家本没有吃午饭的习惯,看到浦大夫一大早就过来,李田氏就悄然上街称了些鲜肉,眼看菜都快做好了,人要走,自然是盛情相留。

浦笛有些歉意道:“不了,下次再吃,舅舅今日刚好在家,他等着我呢。”

李家人一听张太医在等,自然不敢留,只能又说了一堆客气话,最后随云裳送他出了门。

前几天刚把雪融去,放晴了两日,昨日又下了厚厚一层白雪。

街道上没什么行人,偶有几只冬雀喳喳的在啄着雪,宽阔的路面上深深浅浅的留下了几排脚印。

云裳走在后头,一手拎着李大娘做了糯米糕,一手捏着白色披风的一角,任凭雪花拂着发丝吹得零乱。

浦笛性情向来温敛洒脱,也难免心烦意乱起来,云裳好像在避着他。

浦笛停下脚步,“你好像从来没谈过你自己。”

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住了,自从拿到医书云裳才几日没去医坊,他就亲自找上门来,遇到心中所喜,竟表现得这般慌张。

云裳任他心慌了一会,才回:“你想听什么。”

她脸上有几分无所谓的娇憨,脑子里在盘算着,肯定是听到李家兄弟说了她的过往,心里按捺不住了。

她能说到什么程度。

又看到浦笛这种恬淡的人,能露出少见的急切情绪,也挺好玩的。

“比如…比如你说来京是应旧友相邀,是什么样的旧友。”

浦笛发现自己的舌头都在打结,他本就是一个心思非常简单的人,既然问出了口,哪怕打了结,还是给问清楚了。

大片大片的雪,落在她乌密的睫毛上,模糊了她的眼。

云裳眼色变得有些迷离起来,“人啊真的会喜欢上给过自己温暖的人,只可惜他好像成了婚。”

浦笛一听就明了,看来那位旧友分量颇重,听到那人成婚了,他心中甚是暗喜,脸上的笑意又露了出来,“所以不是秦家负你?”

云裳如实回道:“嫁不成的时候失望多过绝望,当时也觉受辱,清醒过来后反而倍感轻松。也许早就没有那么爱了吧,只是那时不知道。”

浦笛不在意秦家,对那个‘温暖’的人却有诸多联想,“所以你就来京都找‘他’?才知他已成婚?”

云裳心抽了一下,咬着嘴唇没说话。

“你还好吗?”

“有了更重要的事,他不重要了。”

云裳如明镜一般清澈纯净的眸子,给他一种坦荡无愧的感觉。

这样一比,自己倒没那么坦荡了。

算是往她伤口上撒了把盐。

还是好几把。

浦笛有些尴尬地岔开话,“这几日没休息好吧!到医坊带几副安神药回去”

“嗯。”

云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进退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真好。

阳光带着寒气透过窗户散进来,屋内极为悄寂。

晏南修感到一片灼光在他眼前亮了起来,挣扎着睁开了眼,原来真的是一场梦。

他保持着入睡前的那个姿势靠在床上,支起身子时,发现脖子痛得转不动,血液不通的颈部,使他脑袋有些混沌。

他用力拍了拍头,发觉脖子的部分又胀又痛。

没想到昨夜这一觉落枕了。

冷荷听到响声推门而入,“殿下醒了。”

晏南修揉着后脖颈问:“现在什么时辰。”

“殿下,午时了。”

还好,不然真会误了大事,他睡眠一向浅,没想到这一觉睡得这么熟。

昨天的那一场厮杀变成恶梦狠狠的纠缠着他,以至于在梦里他一个人都杀不了,战场上死去的人和云家那些人的脸重合在一起,他居然感觉到了恐惧。

这么多年头一回。

“更衣,去计将军那里。”

出门时莫凡还站在门口,晏南修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说:“走。”

也不知是失去记忆的作用,还是莫凡某些方面天生迟钝,他对情感疏离又十分愚忠。这种矛盾的特质在没见到莫凡之前,晏南修很难想象会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你是南平人?”

计娣华正坐在军营里的长案前,端详面前手抱竖琴的这名女子。

彦戎连忙帮着说:“南平纪知县的女儿。”

“没问你,人家没嘴吗?”

彦戎有些尴尬的闭上了嘴,想反驳都找不到词,提着嗓子一脸谨慎的看着计将军。

竖琴女子,轻声答:“是。”

哎哟这声音真好听,清脆清脆的听入耳里,全身上下都听得舒服。

计将军看副将一副心疼样儿,好似她说话会要了人命,便压低了些声音问:“为何不跑,还弹了一夜的琴。”

“守住了自然不用跑,守不住跑也没用,我爹也没跑出来。”

女子纤白的手始终抱着竖琴温温婉婉的站在那里,眼里也没有太多悲伤。

“也是,琴弹得不错,留在营中当个琴师可好。”

计娣华瞟了彦戎一眼,他眼里流出感激的神色。

“多谢计将军。”

竖琴女子水蛇腰一弯,把营里这帮大老爷们眼都看直了。

连计将军都挪不开眼,一双眼直朝她勾魂的腰上瞧,同样是腰,差别怎这般大。

她嗯了声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纪婉伶。”

计娣华是个粗人,听到这个名字,脑子里瞬间冒出了‘人如其名’几个字。这娘们真是俊,不仅身段一绝,还色艺双全,难怪彦戎那大老粗生怕哪句话把她给吓坏了。

自己居然也有这种想法,差点夹起嗓子说话了。

纪婉伶含首鞠了一鞠便退到侧边,纤白如玉的手指缓缓拔动了琴弦。

晏南修这才趋步走了进来。

刚才站在门外看到纪婉伶时,他脑子里有个大胆的想法,这个人太像一个人了,青色水衫抱着竖琴的样子他在乔先生画里见过,连神态都几乎一样,他甚至想到了父皇看到她时的样子。

晏南修今天穿的是一件暗色的袍子,黑发随意束着,一丝飘逸的青丝懒散的搭在额前。

彦戎看到他一下没有缓过来,与去年在京都见他时很不一样。

那次他一身皇子装扮有几分看不出的深沉,今日倒像俊逸潇洒的江湖中人。

屋内的人行了跪拜礼,晏南修指着纪婉伶说:“你留下,弹些舒缓的曲子。”

纪婉伶一边拔着弦,一边详察着几人的面色。

晏南修和计娣华相对而坐,桌上茶水的热气慢慢散去,也没有人先开口。

良久,计娣华把怀里的虎符掏出来,推到晏南修面前,“我并不是不可以取代,有更合适的人我随时可退,把我们弃了半年,伤的是大赤元气,这样做值吗?”

晏南修轻轻一笑,把虎符握在手中,不答反问:“计将军真想退?”

计娣华像是被他的话震住了,没有回答,转而看向窗外,阳光亮得刺眼。

“计将军从来不想退,朝中早就传言东沙的兵是计家兵,那又如何!不可取代又如何!做到无愧于君,无愧于民,话任人说去。”

他的声音低沉又果断,弹着竖琴的纪婉伶见如此年纪的人能说出这般话,想必也是经过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她眼波流转眼角带了股子慕意,把调子拔得更轻缓了些。

计娣华诧异的睁大了眼睛,她从来没想过不当将军还能干什么!

这么多年的仗打下来,如果不上阵杀敌,辞军对镜梳鬓角,定会抱憾终身,本想说几句气话,句句被拆穿。

“我今日来找计将军可以听几句牢骚,最主要的是想知道这半年来,你们为何会败,送上去的折子又去了哪。计将军的英勇比起老将军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对朝权之事却一无所知。去年居然派副将去京都,你进京本就难得,不亲自去,不仅父皇不重视,连朝中官员都会有所克扣。百年来,那帮文官的关系盘根措杂,计将军自持军功从不交攀,被人稍作手脚,你便会一败涂地,没人能帮你。”

“军饷是户部在拨,折子都送到了户部。”

计娣华的声音有些抖,她错了,完全错了!刚入军跟着圣上打过一次仗,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人站得太高早已看不清下面。

晏南修听到户部,想到去年在江南楼遇到晏闲双时,户部尚书的儿子王昌也在,那些人应该时常搅和在一起。

那人话不多,帮着晏闲双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很不起眼。这一年多多少少也有过几次交集,看起来也很正常,到底是谁的人?

晏南修几乎都把他忽略了。

晏南修饮过一口冷茶,“他王简志纵然胆子太大,也不敢不拨军饷给你们吧。”

“拔了,霉米。”

计娣华的声音低到不可闻,发青的眼睑随着心脏跳动。

“军饷是你们自己接的?”

“是,两月一次第一次接到军饷没查,打开时是霉的。第二次查了,放了几日就霉了。折子传到御史大人那里,等了很久才回信,说是我们自己储存不当。第三次米晚了好多日才送来,说财政吃紧,送来时直接是霉米。我们拒收,我让亲兵拿着将军令直接觐见的圣上,才等到你们。你们赶来的时间远远超出了时辰,我昨夜见过车骑将军,才知道会中路面结冰才拖延了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