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 > 第150章 我的家(二)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 第150章 我的家(二)

作者:青睿汤汤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23 15:20:2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我家的房子拆了,当然把房子拆了并不是坏事 ,但这么好的房子拆了,又在这里居住了这么多年,我一时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可能搬家时过于匆忙,已经把这份感情忽略了,当看到它的门全部都被卸下,变成狼狈不堪的样子,心里还是有些心疼。直到亲眼看到挖掘机伸开它那残忍、无情又充满力量的手臂,残酷地把那些房子的墙轻而易举地推倒,屋顶被推开,露出网状的钢筋时,心里顿时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眼泪直接从眼中涌了出来。

在挖掘机残忍的喊叫中,房子哗哗而倒。我似乎感受到,它仿佛是一个无助的孩子,在伸开双手向我求助,可是我又能怎么办,只能流着眼泪躲到了一边,再也不忍心看它。而丈夫告诉我,他已经哭了好几遍了,毕竟这房子是他一手操持,从牙缝中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盖起了这么一大片宅基。他对这个家的感情肯定更甚于我。

当初我嫁给丈夫时,他就告诉我,他已经盖好了房子,而且盖房大部分钱都是他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其实我对这些似乎不太在意,因为那时我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对生活已经没有什么念想了,但嫁给丈夫后,来到这个家里,还是让我成了一棵继续顽强生存的小草,应对着生活的坎坎坷坷。

而这个家,也的确见证了我们坎坷的人生之路。我和丈夫因为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中,生活的方式和性格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再加上生活的拮据,我们争吵、打架,但我们又有共同的理念,就是把日子过好,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给孩子温暖。所以我们吵过、闹过后,很多情况下就会和好。但终于还是产生了很大的隔阂,我们那时离婚了,我一气之下跑到了北京,成了别人口中的“北漂”,我不知道这个北漂的含义是什么,最核心的应该就是居无定所吧。也的确如此,在北京的六年中,我搬过无数次家,换过无数次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虽然我手中有文字,但因为学历太低,不敢向这方面找工作,于是先想着让自己生存下去,就从做家政开始,毕竟做家政能管吃管住,先缓燃眉之急吧。在给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爷做过四十天家政后,我才敢跃跃欲试地找与文字有关的编辑工作。还不错,终于通过笔试和面试在通州一家文化公司找到了自己称心的工作,那时真是挺欢喜,走出公司,我真有想跳起来的感觉。那时虽然工资不是很高,只有二千四左右,而在北京想租个地方住,这些工资正合适,所以就得喝西北风了。没办法,自己只能租地下室。可是我住地下室还不适,那时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能拿到更好的薪水,我就不断地在五八同城找招聘信息,我相信我自己的实力,肯定能拿到比这更高的薪水。也真像这样,换过好几家公司后,自己终于也能拿到近六年的薪水了。虽然薪水高了,但我还是找不到一个称心的住所,单被那黑心的中介公司也坑过好几回。后来我就想着还是住民房吧。我基本上还是在通州待的时间多。北京人还不错,北京的那些租户,都跟我处的关系很好,尤其是在宋庄和张家湾时,房东阿姨和叔都把我当作自家人,经常把我喊到家里吃饭。

居无定所的日子,让我更加怀念我的那个家,毕竟我一直非常喜欢它。我还记得那是2015年接近年底的时候,我回去拿东西。进入那个家门,我就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我四处望去,虽然花坛里的花都光秃秃的,但我欣慰的是我以前栽的月季花竟还在。还有那两棵无花果竟长得老高老高了。当我迈进我以前经常住的西屋时,竟不由自主地生出这样的想法:如果我在北京能有这么一间小房子,也知足了。想想我也真容易满足,似乎有点可怜,可是在那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有这样的想法已经是奢求了。毕竟在北京我们这个行业,能达到六千左右的薪水,已经是顶点了。所以,文字真的好不值钱!

即便是不值钱,我还是生活的挺惬意,每天同文字打交道,少则数千,多则数万,这样的编辑量还是挺让我甚是欣慰,让我沉浸在文字的快乐中。周末的时候,我会跟着静心姐姐与阅读会的那些老师在通州文化馆里排练朗诵或是参加一些活动。可是我天生表达欠缺,我想像打字那样驾驭文字,偏偏总是一副家乡的腔调,很失败,后来就不再那样积极了。最多的时候还是在肖老师的群里与各位老师对对联,写诗、填词。

可是这样的好牌还是被我给打得稀烂,我知道是我自己的错。真是太失败了,还是回去吧,回去那个家肯定会要我。那个跟我有共同理念的丈夫,一直对我不曾放弃,我们还是能过好日子。于是我又回到了这个家,它仍然让我感到倍加亲切,只是这些年丈夫和孩子也很少在家住,家显得有些荒凉,到处尘土厚厚的。我用了几天的时间又把它打扫、归置好,我们仍然住在西屋里,生上炉子,旺旺的火把烟筒烧得红红的,屋里非常暖和,我们一家人还是挺好的。

过完年后,恰巧碰到了疫情,我们没法到市里的门头,只能待在家里。正好那段时间老是下雪,孩子会喊着我到平房顶上去看雪。我们家平房顶上非常宽阔,而且视野也很远,前几天孩子在家的时候,每天晚上还要让我陪着他去上面坐坐。坐在上面,夜风习习,群星闪耀,听着秋虫轻鸣,真是有说不出的惬意,每次孩子都会待在上面不愿意下来。

每天待在家里,除了与手机对面,还真不知道做些什么,尤其是孩子。我和丈夫真不想让他整天对着手机,于是就带着孩子到田野里找野菜。那时挖得最多的当然是荠菜。虽然荠菜刚出芽不久,但也能找到一些,找了荠菜再让孩子帮我摘。然后我就炒荠菜啊、包水饺、包大包子啊,反正有好多的吃法。

当吃到第一口炒荠菜时,我真的感觉到仿佛品到了春天的气息,那感觉真好!可是那个臭孩子却不买账,非要说这是草的味道,坚决不吃荠菜。所以每次让他去帮我挖荠菜、摘荠菜,他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委屈归委屈,只要我让他做,他肯定会帮我做得很好。就这样,我们三口人在这个家里,并不显得十分无聊地度过了那段困难时期。

而在这段时间,从村里听到一些棚户改造的事,这件事以前丈夫跟我说过,我还觉得有些遥远,但真没想到还是渐渐地靠近了我生活。说实在,真的不舍得这处住宅,毕竟我们盖得房子挺宽阔,我们三口人可以挑着住。而且房子装饰得也不错,那年装饰后,我们还把家具也换了一遍。

但是,因为我们这个地段处于矿区,我们五间正房基本没变样,因为那时用的材料敦实,可是这些偏房就不一样了,所以下褶得非常厉害。而且因为地处河边,地势很低,如果有洪水涌来,这里也是很危险的地方。就在十几年前,我们就曾受过这样的惊吓。既然国家有这样的好政策,我们当然会积极响应,用感恩的心情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

虽然那时我不在,但我丈夫也是同样的想法,所以当村领导做他的工作时,他很痛快地把房产证交到了村里。而且这样的优惠,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能享受到,我们全庄能享受这样的政策的,也只有附近的几十户。而且国家执行这一政策,也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还有村里的领导不辞辛苦的工作,如果不积极地支持,也真说不过去。

虽然那时有了消息,但毕竟还是传闻,而且传闻有很多说法,那也不值得理会。终于在上个月的月末,我们村棚户改造的楼房交工了,我们也分到了称心的房子。真的挺感激我们的党和政府,在国家不断发展的同时,一直关系着民生,虽然受益的不是大部分,但毕竟整个大局不会顾得全全到位,但能有人受益,就说明我们的政府在做,我们的政策在执行,我们的政策有优势。

今天我回家看了看,我的那个房子已经拆得差不多了,我还真想过去看看我的那两棵月季和两棵无花果是否安好,因为我真的没有能力为它们安排个好地方,但我相信它们的根还在,过去这段时间和那个严冬后,明年一定会再发新芽。而我现在也要忙着把新家装饰好,营造好。这段时间真的好累,但累也值吧,新房的地板已经铺好,接着再进行装饰、买家具。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再营造一个温馨的家。而那个家也一定会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开着美丽的花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