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 > 第177章 难忘这一刻——记运河朗读者第三期培训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 第177章 难忘这一刻——记运河朗读者第三期培训

作者:青睿汤汤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23 15:20:2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认识张姐姐是在张鹏老师组织的读书会上。几次交往,因为对文字的喜爱,我们也就没有断了联系,后来我没时间参加读书会的活动了,但还是一直保持着联系。前段时间姐姐建了一个运河朗读者群,把我拉了进去,而且还告诉我有时间参加活动。我就对姐姐说,就我那没法改变的家乡话,参加朗诵活动真的太丢人了。

也是,同事李老师曾经开玩笑地说我,你说你来北京好几年了,乡音不改,你这人多么自我;刘老师也会打趣我说,你说你非说话这么快干嘛,又没人跟你抢,你这表达能力与你打字的能力简直天上地下的差别。也没办法,我这人就是痴,喜欢写,就把一切都忽略了,曾经那么喜欢唱歌的我,已经跟歌越来越远了。我都不知道那些唱歌的细胞哪去了,我曾经想学会一首歌,听几遍就能掌握,但现在怎么听也无法掌握。似乎只有文字才是我的最爱。所以我真的不敢参加,尤其是在这个卧虎藏龙的群里。姐姐告诉我说,没事,重在参与嘛。也是啊,重在参与。

其实还真没时间参加,以前能参加是上班有双休,可是这工作干得越来越成单休了,要想找个时间参加活动,真的不容易。而上一次参加朗诵会,刚好是10月5号,正好我从家里刚到北京,简直是太合适了,于是我就报名参加了。也的确读书会上的朋友们卧虎藏龙,虽然我都不认识,但他们的水平的确让我不得不佩服,就我那点家乡话,羞愧死了!

唉,重在参与嘛,当然还要多学习,尤其是那位石老师,他不但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作家,而且非常谦虚,他的朗诵水平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当时他朗诵的是他写的一首赞美运河的诗,诗由他原创。他不但诗写得浑壮、瑰丽、深情,而且更用沉稳的声音、丰富的表情、非常到位的肢体语言,把诗诠释得气势磅礴,感情真切、感人。参加了那次活动,我还真对朗诵有了些兴趣,当然还不是很浓,毕竟还没有行动在上面。

上一星期,我在群里看到姐姐发的今天读书会的消息,算了算时间正好是星期天,真是太高兴了,参加读书会又没有问题了。而且听姐姐说,这次培训的主讲人是张凤霞老师,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而且还有热心的老师提供场地,还有好茶呢!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当然要报名参加了。

但参加得必须先把活干完,于是早早起来把该干的活都干了,还不错,干完活不到12点,姐姐要去送子奇上学,顺便到张家湾喝羊汤,让我一块去。我感觉时间应该来得及,所以就去了。在路上我问姐姐梨园市场在哪,她告诉我在小街桥东,应该不是太远,这让我更在心里放松了些。

毕竟忙了一上午,吃不吃不说,水没喝一口的确干得难受,于是跟姐姐回来,喝了些水,约摸着时间不迟到,急切地往那赶,可是那可恶的高德地图,把我导来导去,导晕了,一会让我去这,一会到哪,真急死人!

没办法问吧,还不错,我问的人都知道读书会的地方,千辛万苦总找到了。在心里默默地骂:“破导航,我就从这个地方过去的,早把我导到这里,省得我迟到!”我到讲课的二楼时,张老师已经开课好长时间了,我灰溜溜地走进去,那尴尬劲就恨没看到地缝。我忙说了声道歉,张老师很亲切地说:“拿一份材料吧。”姐姐就递给我了一份材料,我找了个座位,开始听起来。

从一开始,就佩服张老师了,我真没想到,自己已经落下了十几分钟,而我坐下不久,立刻被张老师讲的课带到了状态中,她讲课的感染力特别强,非常有穿透性。她讲到了如何表达好,要考虑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年龄、环境等,这一下子就把我的兴趣勾起来了,难道这不是我平时创作对自己的要求吗?

是啊,写与表达其实就是两种不同形式,但它们都是一种创作形式,而我可能太看重于写了,就把读给忽略了。接着张老师又总结了一句话说,不要把朗诵想得多难,其实就是要“激活生活感受”,这更符合了我平时写东西的思维,因为我就想着能把要写的东西,尽量往“活”处写,而张老师的“激活生活感受”比我更深刻的多了。

接下来,张老师开始讲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张老师在材料上做得很用心,她把一些表示心理活动的地方圈起来,让大家来揣摩故事中狐狸和乌鸦的心理活动。张老师讲课的互动性非常强,因为当场有两位朗诵高手石源老师和另一位秦老师,张老师先让这两位老师朗诵,并给大家提了三个问题,就我这个破记性,记得不太具体了。

两位老师也不愧是朗诵中的顶尖人物,秦老师作为旁白者,用平和、真切的话表述,而石老师更是把狐狸的心理活动和狡猾程度,用逐步递增的语气和动作,非常到位地刻画出来。两位老师朗诵得非常精彩。两位老师朗诵完后,张老师就开始问大家,前面她提到的问题,一步步地把朗诵的手法——人物的心理、达到的目的、情景关系等很明了地向大家阐述出来。

而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只是她一个人讲,她还会让大家互动,比如说乌鸦叨回来一片肉,站在窝旁的树枝上,心里很高兴。此时它心里会想什么呢?张老师会一个挨一个地,让人大家把乌鸦的心理活动表述出来。她还会把每个人的表述做一个精短的讲解,真是用心了。

张老师讲课的思路非常清晰明了,而且非常简单、精练,就一个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让大家基本上把朗诵的技巧掌握了,然后她开始讲朗诵的感情,讲到这我真是更加佩服张老师了,她边讲边把一些喜怒哀乐在朗诵中的情感表达得非常到位,哭会让人伤心,悲也悲得切,那表情、情绪简直是信手拈来,来去自如,说炉火纯青真的一点不过分。这让我有了一种仰望的心情,毕竟自己唉,不说了,说了羞愧啊羞愧!

当然两位朗诵顶级的老前辈石源老师和秦老师,也是让人非常佩服的,张老师本来要播放张家声朗诵的《人民万岁》,可是因为设备不合适,没播放成功,而秦老师却感情非常饱满地朗诵了一大段,感染力非常地强。

更让我佩服的是,人家秦老师已经70多岁了,能把这么长的诗记得如此清楚,而就我这破记性,哪怕我刚写了一首五言绝句,然后你再问我如何写的,我早给忘得一干二净了,更不用说是记其他的东西。也难怪不知是谁喊了一句,说秦老师是有名的清华才子呢。接着石老师,把**的《沁园春`雪》非常精彩地朗诵了一遍。

当然可圈可点的还有三位小朋友,她们的年龄都不是很大,但朗诵的水平却不低,在练习狐狸和乌鸦的对话时,不管是狐狸还是乌鸦,她们都把角色拿捏得非常到位,让张老师也禁不住地说,这就是对生活的锤炼,孩子们眼中的生活是最纯粹的,我的记性不太好,大致的意思应该是这样。唉,真可惜了,当时就忘了拿个笔,否则真的能记好多珍珠般的话句。

唉,自己差远了,还是赶紧行动吧,以后可是要多练习,多向张老师和群里的老师们学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