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 > 第206章 曾经写过的高考作文(三)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 第206章 曾经写过的高考作文(三)

作者:青睿汤汤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01 10:20:0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可为与有为

就像前面的材料中说的那样,前人走过的路,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滋养和激励着我们,使我们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这种充满正向能量的力量,会使我们的未来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光彩四射,而我们的民族也因这些耀目的光彩而熠熠生辉。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又该如何把“有为”也就是我们的自身价值发挥到最大的限度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思想是人们行为的航行,思想是否端正,也决定人的行为是否正确,在材料中提到的不管是歌曲,还是文章诗词,以及革命烈士、学习榜样,能给我们带来影响,就是因为带有积极向上的能量,催人前进,也会被深深地镌刻在了历史的某个瞬间。而那些不正当的思想,就比如说,祖国统一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儿女迫切愿望,而某些人却持着分裂的态度。这种反国家、反人民的思想,势必会受到整个民族爱国者的强烈反对,会遭到党和国家、人民的唾弃。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正的思想,要像范仲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而秦桧虽然曾是当时状元,但他卖国求荣、残害忠良,一直被人民所憎恨。由此可见我们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心系党和国家和人民,不要走到党和国家和人民的对立面,与正义背道而驰。

其次要为自己定一个正确的位置,也就是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我们离开高中的学堂,与社会越来越近,大部分同学还是因为没有踏入更高学府而走向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为自己找个合适的位置,让自己切切实实地有事做。因为你只有做事,才能让你自身的能力显现出来,进而发挥最大的价值。这个位置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来裁量,如果裁量不好,就无法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只能处处碰壁。很多人当初总会壮志踌躇,觉得自己似乎做什么都是那样出色,可是在经历很多次打击后,才会觉得现实是如此骨感。最可怕的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不会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抱怨社会不公,人心险恶。这样就很容易孳生负面的情绪,与周围的人,与整个社会脱节,这样又如何实现自己的有为,更不可能在这个可有为的时代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当然我们不仅要为自己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还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用心做,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很多人非常聪明,能力也超强,但就是像小猫钓鱼一般,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是这山看着那山高。结果这就一叶小舟在大海中航行,沉浮不定,最终可能会沉入大海,一事无成。而到了这个时候,往往曾经各方面条件都不如他的周围人,却获得了硕果累累,稳稳妥妥地行走在人生的大道上。人走到这种境界其实是一种悲哀,明白的人,或是会懊悔自己曾经的失误,郁郁寡欢;不明白的人还会像前面的那类人一样,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们不会认识到,从来没有对自己负责过。

我们的社会在高度的发展,我们的民族精神空前的高涨,干劲十足,同学们,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一定要端正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脚踏实地地实实在在做事。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样,党和国家以及人民才不会忘记你!

得与失

顾名思义,得,就是得到;失,就是失去,这是人生的两种常态。在看待得与失上,古人有很多看法,比如说赛翁说,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老子也曾说过老子“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所以,对于得与失,并不是能够用起点、终点和过程能总结的,它只是人生的一种常态。

得与失总是相伴的,很多时候你有多少所得,就会有多少所失;而有多少所失,就会有多少所得。就像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的精英,他们获得了很多的成功,可是他们也会失去很多,比如说人身的自由、身体的健康,甚至是因为猝死而逝去的生命。而很多时候,可能你失去了很多的机遇,可是你可能得到了一些锻炼的机会,或是有了对生活更深刻的体会,所以,当你得到了,并不是意味,你就永远失去了什么;你失去了,也并不意味着你就没有得到的机会了。

就像徐志摩说的那样“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徐志摩的这句话,非常贴切地把人生的得与失做了个完美的总结。其实人生就是如此,有时人的境遇不一样,得与失也会不同,以前不明白为什么王勃会感叹“时运不济”,其实王勃提到的这个“时运”并不仅是社会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个人的经历、性情、遭遇等的总和。拿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个身在农村的孩子和一个身在城市的孩子的境遇肯定不一样,他们的得与失也并不一样,所以王勃的感叹在让人经历过许多后会有了共鸣,而徐志摩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对得与失有了更完美的诠释。

人总会在得与失的一种定势中徘徊着,曾经有一个女孩,在别人的眼里她是多么的优秀,的确她有许多值得炫耀的资本。但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虽然是有些优秀,但在自身致命的一种缺失面前,所谓的优秀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所以当听到别人说自己多么多么优秀时,她只会在心里暗暗叫苦,而且她也知道,她知道,自己所谓的优秀是那样单薄,终究因为这种致命的缺陷而失去别人眼里的优秀。

为此,她是多么伤心,她也是那样努力地同那种缺陷做着不懈地斗争。当然力量的悬殊总是残酷,她的努力还是被一次次打压,总是回到看不到边的终点,她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失去,她曾问过自己又曾得到过什么?想到这些,她的心里总是百味翻滚,有些不平。虽然有些不平,但在经历过那么多的失与得后,她还是选择了豁达。她告诉自己,许多事可以去逃避,可以去怨,但永远不要有恨,因为人间有的还是真爱,因为有真爱,所以恨不需要,有点怨是应该正常的。

所以,在得与失的问题上,不要去斤斤计较,不管它是开始也好,终点也罢,或是还是过程,都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些小插曲。不管是常得常失,还是常失常得都应该有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相对于整个漫长的人生路,得点什么,或是失点什么都不重要,关键还是如何把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摆正,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让每一次得失都能绽放充满色彩的花朵。

顺其自然,不从逆流

生命不息,自主前行。在每个人包括每个事物运动的过程中,都是有规律存在的,如果破坏了规律会是怎么样呢?我们先看看材料中提到了,因为丝瓜的藤蔓与肉豆藤当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是很难分开的,可是那个小孩子好奇心太重,非要把它们分辨开,可是最终却把茎叶扯断。也就是说,这个小孩子本来想丝瓜和肉豆分开,可是他却忽视了它们生长在一起,是分不开的,把它们的生长规律破坏了,那么以后他还能吃得到瓜和豆呢?

我们知道,事情都有它的必然性,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规律”。而规律并不是以人的意志就发生改变的,就像四季的轮回,该到了过春天的时候,就不是夏天的样子。每当秋季的时候,大雁会排着雁阵准时地从北方向南方飞去。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就是因为有了规律的存在,万物才能正常地运行,人们的生活才能安稳、生命才会生生不息地不断延伸。

我们都知道揠苗助长的故事,有一个老农想让自家禾苗长得更高,于是就去田里把禾苗一个个地拔高,结果禾苗却都枯萎了。但如果他没有把禾苗拔起,任由禾苗顺时地生长,也许在收获的季节,他能看到放眼空旷的金黄,得到沉甸甸的麦穗。而现在他却什么也得不到,虽然也下了好大的功夫,可是这些功夫成了扼杀生命的工具,多么得不偿失啊!所以,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一定遵循它运行的规律,并且要循序渐进进行,不要贪图什么近道,也不要想着一口吃成大胖子的事,就比如说人们都渴望得到的成功。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但是成功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我们也时常会听到那些神童,在少年的时候就表现出不一般的特质,就像王安石《伤仲永》中提到的主人公,这位小神童五岁时能作诗,并且文采上乘。他的父母就以此窃喜,以为自己的孩子就要迈向成功的道路了,于是带着他到处招摇、挣钱,在荣耀面前变得忘乎所以然,不再让这个孩子继续学习深造。可是等到孩子十二三岁时,已经写不出曾经优秀的好诗,再过了七年,也就永远从这个舞台上消失了,这种昙花一现的煞景,让人多么遗憾啊!

我们放眼历史上那些有名望、在历史上做出一定贡献的人,他们无不是经历千辛万苦、孜孜不倦地追求?从陶渊明到韩愈、柳宗元,再到苏轼、欧阳修、范仲淹等?不管再苦再难,从来不会脱离自己的轨道,一直就那样坚定地走着。所以,规律是不能被打破的,该经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也不能少的,如果想贪图近路,可能会事与愿违,会走一段更曲折的路。

而如今我们,随着与校园的远离,与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既然已经来到这个大染缸,就要遵循生存之道,在走自己的道路时,不要被那些过强的**控制,想着自己要通过什么走近道,一定要量力而行,掂量好自己的能量,顺应着社会的潮流一步一步地走,当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你与成功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了。否则,走偏了道路,就很容易陷入歧途,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困难。

价值,价值最容易理解的程度就是事物被认可的程度。那么如何来衡量这种被认可的程度,有人说它需要时间,真的是这样吗?时间固然能衡量一种事物被认可的程度,但并不完全如此,就比如说一块石头,不管它沉淀到什么时候,它的角色永远都是石头,所以事物的价值并不是完全靠时间去沉淀,时间也只是其中的一种衡量价值的方式。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不是个陌生的话题。人作为社会的单元分子,应该从有意识起就要为自己能好好活在世上,做一番不辜负生命的事业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或是等着上天掉馅饼,只有努力才是通往各种征程的捷径。如果不努力,整天无所事事或空想,就什么也做不成,如果再沉迷于某种诱惑中,就更容易走向窘困的艰境。

唐朝的皇帝李隆基大家都不陌生,他在前半生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 710年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李隆基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宠爱杨贵妃,与杨贵妃沉迷于歌舞之间,发生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

通过李隆基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李隆基在当政前期因为努力,而使唐朝的国力走向顶峰;但后期因为怠于政务,迷陷入美色与歌舞,而使国家内患横生,从而走向衰颓。这是一个多么沉痛的教训啊!

我们现在是青少年,处于人生充满朝气时期,就像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光芒四射,能量满满。可是我们该如何让自己四射的光芒一直保持充足的魅力?那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让自身的潜力不断地被挖掘出来,像源源不断的泉水,滋润整个人生。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努力地充实自己呢?首先要做到多多阅读。阅读在人类的精神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学习,书籍都与我们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充分享受到阅读和生活的乐趣,体会和理解到生活的智慧,通过不断地自我丰富,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其次要多进行思考。思考对于人生的意义很大,通过思考我们会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思考我们也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如何对自己进行完善,从而少走些弯路。

再次,要多交流。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是由作为单位的人而构成的关系网,我们在这个社会中不能孤立地存在,要多与更多的人交流,通过交流,你才能更加融入到社会中,对社会的认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自身也会更加充实。

我们还要抵制不良诱惑的引诱。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各种各样的诱惑让人们应接不暇,对于青年来说,游戏是最大的诱惑。人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很多青少年学生因为抵制不住游戏的诱惑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死亡的道路。这样的现象非常可怕,所以在对待游戏时,我们一定要看清游戏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游戏有利于我们开发智力,提高我们的团队意识等优势,但我们不能完全沉迷于其中,一定要做到玩游戏有度,清醒地玩游戏,而不能沉迷。

曾经有一句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我们正处于美好佳年华,切莫辜负了年华的美好,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像金子般美好,不要等到年暮后,回首再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而充满悔意和遗憾,毕竟人生是单程的,走过的路就不会再重复。既然走了,就不会再留下。一定要相信,努力不会辜负你,嬉戏荒人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