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四合院:开局拳打傻柱,截胡于莉 > 第166章 搞定吞金兽

四合院:开局拳打傻柱,截胡于莉 第166章 搞定吞金兽

作者:一丈青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24 00:25:41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这个年代,连数码相机都还没有出来呢。

老式的照相机设备笨重,还需要手动控制,根本无法使用无人机操控。

一番思量后,张卫国突然眼前一亮。

“对了,我想起来了!”

“这无人机,现在仍然可以用在农业领域!”

“用无人机播种,喷洒农药都是可以的。”

“这真的能行吗?”陈雨琪对此保持质疑。

而张卫国则是郑重其事的回道:“只要控制好成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陈雨琪颇为苦恼的叹道:“其实,这无人机如果能够实现量产的话,成本倒是也不算很高!”

“但是电池的成本却非常高呀……”

“铅酸电池能量密度太低,用锂电池成本太高了,无法普及!”

张卫国沉声说道:“那就该用发动机,用燃油好了!”

“啊……”陈雨琪不由得眉头大皱起来。

张卫国则是立即喊来机械工程师,将自己的设想图纸,交给了工程师。

按照张卫国的意思,是要设计出来一款微型发动机!

以发动机供能的方式,为无人机提供升力。

无论如何,得把无人机的成本降低到消费级别。

张卫国要发展的汽车工业,船舶工业还有航空工业,其中最难啃的就是这个航空工业了。

汽车工业的难度其实并不高,最多刚开始的时候,生产出来的汽车价格稍微差一点儿。

随着时间的磨合,产品质量肯定会提升起来的,前期发展阶段只需要把售后服务提升起来就好了。

顾客买回去的汽车出故障了,售后给解决了也就是了。

造船工业的难度,虽然比汽车工业要困难一些,不过造船工业却是可以从小到大逐渐发展。

前期造船厂技术储备不足,工程人才有限,可以先生产较小的船舶。

先创造出来一定的效益,然后用公司赚到的钱再去搞研发,不断推进技术更新。

但是航空工业就不行了,前面两条路全都行不通。

路上跑的汽车,水里跑的船舶,就算是发生了问题,最严重也就是原地抛锚,把故障维修好就行了。

飞机可就不一样了,天上飞的飞机,如果突然发生了故障抛锚,那可就是坠机的惨剧了。

所以,飞机的质量要求极高。

一台飞机算下来,足够几十万个零件儿。

想要把这个大家伙搞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算张卫国手中有现成的图纸资料,缺乏航空工业人才储备和技术积累,仍然是寸步难行。

现在张卫国的三家重工企业,另外两家的发展都已经进入了正轨。

就只有航空工业,仍然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发生这样的情况,其实也不复杂。

汽车,船舶那两个产业,都是有预期收益的。

像是汽车工厂,虽然还没把车造出来,却是已经收到订单了。

奔马汽车所在的荷城,为了扶持汽车工厂,下了很大的力度。

本地准备上新的出租车,公务用车,有不少车辆都是在奔马汽车下的单子。

一家汽车工厂,能够为本地经济带来巨大增长,更是能够带动大量人口就业问题。

更不要说,一旦工厂开始实现盈利,还能为当地政府贡献巨大的财政税收。

因此,当地政府对这一项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大。

汽车尚未出货,订单就已经来了。

在这些订单的鼓动下,汽车工厂的各位负责人,工作热情极高,汽车工厂的发展速度,自然迅猛。

造船厂也差不多,同样是在滨海得到了巨大的扶持。

政府方面牵头,给造船厂搞了几次交流会,也拉到了一些海运公司的订单。

娄晓娥现在的工作热情极高,甚至她还从娄家拿了数千万投入造船厂。

造船厂发展速度,丝毫不弱汽车厂。

剩下的航空工业,当地政府倒是也想扶持,都无从下手。

飞机这种东西,你需要先把东西造出来,通过安全检测之后,才会有人购买。

当前这个年代,国内属于是一个刚刚开放的新兴市场!

对运载飞机的需求,还是挺大的。

但是航工市场对安全要求极高,张卫国刚刚成立的航空公司,前途发展仍存在极大不确定因素。

啥时候能把飞机造出来,还是一个未知数,怎么可能会有订单?

正常飞机,从试飞到量产都需要经过多年时间的沉淀才行。

想要在飞机造出来之前,收到订单根本没戏。

所以现在,张卫国旗下和航工工业园, 说白了就是一个巨型的吞金兽。

每天都要鲸吞巨量财产,却迟迟看不到任何收益。

看不到赚钱预期,陈雨琪也没啥干劲儿,工作效率死气沉沉的!

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的话,航工工业园可能要面临烂尾的局面……

所以,张卫国现在迫切需要是给航空公司创收。

就算不能实现整体的盈利,至少也得让陈雨琪他们看到盈利的预期。

当前张卫国需要开发出来的这一款发动机,基本构型来是一台微型的摩托车发动机。

用发动机发电,补充搭配一台临时供电的小型电瓶。

再以此为基础搞出来一台四轴无人机。

发动机样机,张卫国在设计好图纸后,更是亲自拿出来一台样品机。

几位工程师根据张卫国的要求,现场对无人机进行性能改造。

接下来,更是有张卫国本人亲自带队,在试飞厂折腾了四个昼夜,终于是让那一台笨重的无人机,飞起来了。

“飞起来了,真的飞起来了!”

看到这一幕,陈雨琪高兴手舞足蹈:“太好了,这一下低价量产终于有望了!”

张卫国则是凝声说道:“小胡,现在飞行动力问题已经解决了!”

“接下来,你们几个还得加把劲,争取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给无人机减重!”

“无人机不但要能够飞起来,而且还必须得有一定的载荷能力,才能够打开市场。”

“好的老板,你放心吧,我们会想方设法将无人机的载荷提升起来!”

张卫国刚刚说的这位小胡,全名叫做胡振兴。

胡振兴是从京都航空大学毕业的,有政府部门协调支援来张卫国的厂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