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四合院,想躺平的我却化身工具人 > 第18章 卖鱼风波

四合院,想躺平的我却化身工具人 第18章 卖鱼风波

作者:老虎不发喵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24 03:42:3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张兴旺问大姐:

“鱼卖了26块?多少钱卖的,怎么卖的?”

“一斤三毛七呢,你是不知道,我和妈今天差点没回来,大家都恨不得抢呢。”

“有这么夸张吗?”

“那可不”。

大姐一脸得意的说。

通过大姐的叙述,明白了卖鱼的经过,那是跌宕起伏。

就说母女俩备着背篓先到中院给一大爷家送了一条,还没出中院门,就让贾张氏截住了,非要给他们家也送一条。

刚说到这张兴旺就急忙打断问道:

“后来送了没?”

“没有,正好街道办的刘办事员找过来了,贾张氏也不敢阻拦,贾东旭也出来了,妈就半卖半送的要了三毛钱匀了她们一条两斤左右的。”

“那不是亏了?”

“要不是小妹抱着鱼篓哭着不撒手,贾张氏怕就上手抢去了”

“看来小妹关键时刻也出力了!”

“那可不,小妹哭的不行,说哥哥的鱼,谁也不给,哈哈”。

“哎呦,还是小妹靠谱,那街道办的找过来干嘛?”

“还不是三大爷,到处宣传你狗屎运钓了很多鱼,街道办的也来让匀他们几条。”

“街道办的也敢买私人的鱼?”

“那有啥,街道办的也是人,也得吃饭。就这个小刘,我还在鸽市见过他呢,虽然带着帽子,我一眼就认出来了,问他他还不承认。”大姐一脸疑惑的说。

大姐也是真够虎的,人街道办的去趟鸽市,你认出来也就算了,还追着人打招呼。就大姐这情商,怪不得后面搬家去了。

贾张氏也是狠人啊,真的是能见缝插针。要不是街道办的出现,估计还真让她得逞了。

王秀兰耳根子那么软,对上贾张氏无理搅三分的性子,那是必败无疑。

大姐那个样子,也就打架还能帮忙,拉扯的话就麻瓜了,要是精明的四妹在,估计还能和贾张氏过两招。

张兴旺此时都能想到贾张氏的说辞,无非就是家里孩子小想吃荤腥啊,凭啥只给一大爷不给她们家之类的。

一问大姐,果然是**不离十。

幸亏她没成功,不然这前中后院这么多住户,一家一条也就不用卖了。

说着大姐小心翼翼的从兜里拿出卖鱼的钱递给了张兴旺,估计大姐也是第一次口袋里装这么多钱,说道:

“你数数,卖鱼的钱都在这了,你都不知道有多好卖,幸亏收购站离得近,要是在远点,路上就卖光了”。

张兴旺接过钱,看着家里的几个女人说道:

“正好我这还有几张布票,明天用这个钱买布回来,大家都做身新衣服,小妹表现最好,给小妹在做一身”。

几个女人听到,顿时都喜笑颜开,小妹更是开心的过来亲了张兴旺一口,弄得他一脸口水。

突然大姐拍了拍头说道:

“差点忘了,街道办的小李说以后钓到鱼,给他说一下,他这边可以私下买,有多少要多少。柱子哥也说你要是钓的多可以找他,他们厂里也收,价格比收购站高”。

看来鱼也是紧俏货,傻柱这边应该是知道他们家的情况后,单纯的想帮忙,毕竟人家是厨师,不缺吃食。而且他也不管采购,功劳也算不到他头上。

街道办小李的话就得琢磨琢磨了,说的明明白白的私下收,还有多少要多少。

估计是代表整个街道办来说的话,但也不排除有下线私下转手的可能。

晚上家里因为张兴旺“中暑”和卖鱼的事情搞得大家又是担心又是兴奋,都有点累了,王秀兰招呼大家家早早睡了。

第二天张兴旺又被统哥“叮”的签到声吵醒。提示签到成功,奖励空间0.1立方和玉米8斤。空间也增长到了1.8立方。

翻身起床,感觉元气满满,昨天的眩晕感消失的彻彻底底。

今天是休息日,家里人都在,明显感觉屋子有点不够住了。两间房加起来不到50平米,除去两张床和一张餐桌,都快没下脚的地方了。房子是个大问题,私人有房产证的非常少,还得慢慢谋划。

小妹就在他床边玩耍,看见哥哥起床了,过来一脸期待的问:

“哥哥,你病好了吗?”

“嗯,哥哥病好了”

小丫头一听,开心的问道:

“那哥哥能给我买糖吃吗?”

“行呀,小妹这么乖,哥哥,一会就出去给你买”。

这时母亲过来,抱走小丫头,溺爱的说:

“你这小丫头片子别着急,先让你哥洗漱,我们吃饭,饭吃完让他给你买,反正你哥现在有钱。”

一家人开始坐到一块吃饭,早上又是红薯粥,问了一下四妹午饭是水煮白菜加红薯粥。而且一家子听到吃甜甜的红薯粥还挺开心的。

唉,该说不说,昨天要是能再坚持一会儿再睡就好了。就少说了句话。结果母亲和大姐就留了一条三斤左右的鲤鱼当晚饭,把剩下的鱼全卖了。

这次捕到鱼了,说什么也要家里多留几条。猪肉暂时吃不到,起码要鱼肉自由,先让家里人把鱼肉吃到腻再说。

趁着一家人都在饭桌上,张兴旺同志开了个短会,给母亲王秀兰和大姐,灌输了一下,家里不缺钱的概念,强调了家里以后的伙食标准和过度节俭的问题。并在小妹的支持下,王秀兰同志和张招娣同志哭笑不得的做了深刻检讨。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自从父亲走了以后。这几年家里节俭惯了,母亲在厂里只是一级钳工,每个月工资27元,二姐没有工作,大姐也是只能打打零工,收入也不稳定。

特别是今年,为了给张新旺看病四妹和小妹还好,母亲和两个姐姐前面大半年都是饥一顿饱一顿过来的,已经形成习惯了。

顺便又给大姐安排了个任务,给了大姐钱和粮票让大姐一会去粮店附近看看。

能不能淘换点小米啥的,大米是别想了。晚上家里吃一顿干饭。

吃完了饭,抱着一脸兴奋的小丫头直奔供销社。在营业员“败家子”的念叨声中,豪横的买了20尺布,五根冰棍,一斤大白兔奶糖和一些零碎甜嘴。

然后往家走去。钱是真的禁不住花,一斤大白兔奶糖就要两块六毛钱,布料七毛一尺,零零总总花了18块钱。

不算票钱都就顶母亲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难得的是,守门员三大爷不在家,估计是看到昨天张兴旺大丰收,一早出去钓鱼去了。拉着小丫头刚到中院,突然被站在门口的一大爷叫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