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大魏风华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洒脱

大魏风华 第一百五十七章 洒脱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1 23:34:3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火炮呢?敌军又扔天雷了,把火炮拉出来让兄弟们退!”

“不去,老子不去!去爬城墙就是死,老子昨天才上过,这次背军法也不去了!”

“医疗兵!医疗兵!俺大哥中了箭!他要是出了事,老子把你们的头拧下来!”

“金汁!散开!”

宁国的城墙下,惨烈的攻城战仍然在继续,前前后后接近半个月的攻城战,哪怕到了此时也没有任何结束的迹象。

这是很不合常理的事情,因为以往攻城战到了这个地步,明知道前方高大的城墙没那么容易攻破,战争就会进入僵持阶段,接下来的时间无非是各种试探和佯攻,以及等待对方粮草补给耗尽的那一刻。

但这次集结起来的朝廷大军却表现出了一种玉石俱焚的气势,从攻城战开始一直到今天,每当那号角声响起,无数蚂蚁般的身影就开始攀附城墙,没有展现出一丝一毫可以缓冲的余地。

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着,人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廉价,万幸得益于越来越多的医疗兵训练完成,以及治疗刀剑创伤的青霉素开始随着天气炎热开始大规模培育,朝廷一方的战损就开始渐渐与叛军持平--因为只要从战场上拉下来,只要不是太过惨烈的伤势,总还是能捡回一条命的。

总比一开始的时候用人命去填城墙要好。

没有人知道那位处在城外大营的二皇子在想什么,就算他未来有可能成为大魏皇帝,但如此不理智的攻城手段仍然在这段时间内引起了很多议论和怨怼,连一开始时没有表达反对的将领们也开始频繁出入大帐,言语间无非只有一个意思。

士卒们扛不住了,多少需要给他们一点时间缓缓。

但面对这些质疑,赵轩用他的行动给出了答复,建议他可以听,可不一定做,而如果有人敢后退,那么他可以保证那个人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于是过十万朝廷大军在开战仅仅半个月后战损超过两万,这种伤筋动骨的损失几乎快引起军队的哗变,士卒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宁愿被军法处置也不去爬城墙--而赵轩依然是那副极度冷酷的嘴脸,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怕死所以不上?那就真的去死好了。

没人知道他的心理压力不比那些士卒小,为什么要摆出这样的攻城阵仗?为什么要把白莲教最多的兵力拖死在这里?为什么要把所有的一切都赌在这一战里?

因为他不能输,也不敢输,朝廷没钱,地方没兵,输了这一仗,两浙外围再无兵力能阻止白莲教扩张,而他也会失去成为下一代魏帝的机会,回到京城后要么乖乖接受封王就藩的命运,要么在太子登基后被囚禁到死。

他把一切都赌在了那个率军入两浙的人身上,正如那个人可以把命押上带着五千骑兵奔袭千里一样。

他们都想用最短的时间结束这场战争,然后让大魏好好喘一口气。

这些天赵轩一直在等两浙传出来的消息,要么是顾怀马踏临安,整个两浙乱起来,然后眼前这座城池里的叛军成为瓮中之鳖,要么是那五千人全部战死在半途,然后他选择撤兵保留下勉强遏制白莲教扩张的兵力,最后平叛失败选择回到京城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

所以在那一天顾怀告诉他想赌一把的时候,他也把自己的一切都押上了赌桌,从任何角度看,这都不比同生共死来得容易。

而最后的结果,他等到了。

......

“朝廷有一支骑兵出休宁破遂安,过寿昌、建德、桐庐、新城、富阳,攻破临安,最后于钱塘出海,不知去向。”

宁国的城墙上,风尘仆仆赶了好几天路的驿卒战战兢兢地念完了这道十万火急的军情,束手站到了一边,有些憔悴的郭海沉默了许久,才问道:

“佛主呢?”

“于...于临安街头被凌迟。”

“惨吗?”

驿卒怔了怔,不明白郭天王为什么会问这个,惨不惨...都被凌迟了能不惨吗?

郭海笑了起来:“应该挺惨...但死都死了,跟要受罪的活人比起来还是差了点,眼下这城内的三万多士卒,还有两浙境内那么多教中兄弟,接下来都会很惨。”

一旁的中年文士皱了皱眉:“可宁国还没破。”

“宁国是没破,短时间内也破不了,但佛主和四位天师被一锅端,连宫城都被烧了,你告诉我,接下来白莲教该听谁的?”

中年文士脸色一变:“天王的意思是...”

“佛主死了,自然需要有人顶上去,其他人没这资格,也就只有四位天王,可谁来当呢?我反正是不想,但老李他们肯定是想的。”

郭海神色平静:“谁先进临安,谁就是下一位佛主,其他人为了不把两浙丢掉,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下,继续在前线打仗--毕竟当个天王总比沦落到被朝廷通缉好。”

城墙上的众人都怔了怔,然后纷纷沉默下来,各怀心思。

而一旁的中年文士则是彻头彻尾的狂喜!他知道自家天王是枭雄之姿,往日不喜欢争权夺利,但也凭百战百胜成为了白莲教举足轻重的人物,如今佛主已死,天师全灭,四位天王中...谁敢与自家天王争这个位置?谁有资格和自家天王抢?

而且天王手下兵力最多!军中旧部最多!只要天王能先回临安,号令两浙,不再有人拖后腿的情况下,打出两浙就是个时间问题!

他猛地踏前一步,正欲开口,郭海却仿佛猜到了他要说什么,只是轻轻摆了摆手:“不用说了,没意义。”

他指了指城外的大营,淡淡开口:“朝廷不会放我走。”

“天王可以少带些人先行...”

“那跟把城里的弟兄留下等死有什么区别?我不在,以朝廷这种玩命的架势,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中年文士脸色变幻,狠狠一跺脚一咬牙,狰狞道:“欲成大事者,心要狠!天王,这是老天爷给的机会,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我一直觉得文华你是有真才实学的,只是喜欢看得太高,所以往往落不到实处,”郭海叹了口气,“要成什么大事?要打多少仗才能打下这个天下?要死多少人才能称王称霸?实在是没有兴趣,之前一直觉得打仗越来越累,如今倒是可以放下这个担子了。”

他站起身,按住腰间的刀柄:“佛主已死,我可以忍得住,但老李他们是肯定忍不住的,而为了保证自己到了临安之后能抢得过其他人,兵力自然要带走,如果不出意外,广德和旌德应该已经空了。”

众人脸色再变。

“前线三座大城空了两座,朝廷大可将宁国只围不攻,从其他地方进两浙,其他天王忙着争权夺利,只能等有人坐上那个位置再打回来--虽然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但宁国一定会死很多人,他们也算准我会帮他们拖住大部分朝廷的兵力,可是他们忘了一点。”

郭海笑得极为洒脱:“凭什么?凭什么我要带着自己的兄弟死战,拿弟兄们的命来为他们铺路?你们都没有意识到一点,那就是临安破了之后,白莲教就已经完了,拼命挣扎,不过徒惹人笑。”

他缓缓拔刀,不顾众人的惊呼,搭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投降得越早,也就越能保全,文华,记住我的话,我死之后,将头割下来送往城外大营,三万弟兄,就都交给你了。”

郭海闭上了眼,手背青筋浮现,用力的一瞬间,这两年累积下来的疲惫和悲哀,渐渐消散。

“只是可惜了老家的那些好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