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大唐:魏家逆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二十三章 利国利民

大唐:魏家逆子,开局震惊李世民 第二十三章 利国利民

作者:青衫梅子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3 23:03:10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大殿里静悄悄的,只剩下火烛滋滋的爆裂声。

那一封条陈,在大臣们手里来回流转着,人们三五成群的私下交谈,频频点头。

自从那日听完魏叔玉关于漕运调粮的想法,李世民回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整个计划完完整整写了下来。

毕竟,魏叔玉只是提供了一个框架与方向,具体细节方面的事情,自然是不如李世民这个当家人的。

原本李世民是想一上来就拿出来,和大臣们讨论。

不承想,还没等他出手,崔浩坚便跳了出来。

李世民慵懒地靠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群臣争论不休的模样,一脸惬意。

他就喜欢看到大臣们这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崔大人,不知陛下这漕运之法,可有违圣人之道?可入得了你山东士族的法眼?”

长孙无忌高兴得咧嘴笑着,嘴巴快咧到耳根了。

真特么扬眉吐气啊!

爽!

同时,他又一脸幽怨地看了一眼端坐龙椅的妹夫。

敢情有此等妙计,你倒是早说啊!

也不用受这龟孙鸟气了!

“这……我……”

崔浩坚急得冷汗直流,结结巴巴得讲不出话来。

今天的事情,他可是做足了准备。

眼看着就能以缺粮的事情向朝廷施压,给山东士族们争取最大的利益。

却不想被李世民突如其来的这一手,彻底打乱了节奏。

面对着长孙无忌的质问,崔浩坚大脑飞快运转着。

到了这个地步,想要拿圣人之法,国体荣辱说事情已经是不可能了。

忽然,崔浩坚眼神一亮,激动道:

“陛下这办法或许可行,可是开通漕运,劳民伤财,难道为了朝堂衮衮诸公的温饱,便要置百姓死活于不顾吗?

前朝隋炀帝开通运河,也可谓是轰动一时,可结果如何,天下人可都瞧见了。

陛下,当慎之又慎啊!”

卧槽!

听到崔浩坚的话,长孙无忌一下子呆在了那里。

他见过无耻的,却从没见过如此无耻的。

合着全天下,只要你山东士族做事,便符合圣人之道,别人做啥都是劳民伤财是吧?

这特么不是双标是什么!

还有,隋炀帝是谁?

那可是赫赫有名的暴君啊!

你拿他比作陛下,这激将法也太拙劣了吧!

长孙无忌连忙看向李世民,生怕他一怒之下,做出冲动的事来。

却见后者依然一副淡然的模样,不由心中一凛。

陛下如此淡定,莫非还有后手?

经过之前的事情,长孙无忌对自己这位妹夫又有了新的认识。

不敢再擅自做主了。

果然,崔浩坚话音刚落,那边李世民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崔爱卿所言甚是,朕再不三思,岂不是都快要步我那表叔后尘了……”

李世民的祖母与隋炀帝杨广的母亲是同胞姐妹,论起辈分,还真是叔侄。

“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臣……”

此时,崔浩坚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是失言了,想要往回找补。

却见李世民摆了摆手,制止道:

“此事是否可行,咱们说了都不算,玄胤,你担任民部尚书,就由你说说吧。”

说着,便将目光落在一个眼神坚毅的男人身上。

此人名叫戴胄,字玄胤,眼下正任民部尚书,主管钱财民生。

这民部尚书正是后世户部尚书的前身,直到唐高宗时期,为了避讳李世民的名字,才把民部尚书正式更名。

戴胄拿过条陈,只看了一眼,便从怀里掏出一个算盘,快速验算起来。

片刻之后,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戴胄语气沉稳地说道:

“臣已经验算过了,陛下此法,不但可以保证长安每年不少于三百万石粮食,还可以以工代赈,养活航道沿岸,数以万计的百姓,此法实乃利国利民之策!”

此言一出,包括房玄龄,长孙无忌一众人脸上,全都露出了一抹狂喜之色。

等等!

他们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突然惊疑不定地看向李世民。

想起对方先前提到的那个名字,难道说此事竟然与那个所谓的什么陈近南有关?

他们表面上没说什么,心中却暗暗记下了这个名字。

崔浩坚失魂落魄地离开了,他冒着激怒李世民的风险,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

却没想功败垂成。

李世民什么惩罚都没有,只是一句“崔先生修完《氏族志》便可回去含饴弄孙了。”,便彻底终结了他的仕途。

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陈近南!

一切都是因为这个陈近南!

崔浩坚眼睛瞬间红了起来,眼角带着一抹浓浓的恨意。

回头一定要好好查查,看看这陈近南是什么来头,竟然敢坏老夫的好事!

崔浩坚离开之后,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戴胄等人,就开通漕运的细节之处,又详细地商议了一番。

此举,可以说是彻底解决了长安缺粮的问题。

完全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一行人聊了很久,直到快到晌午,才告一段落。

李世民目送那些人离开,只将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留了下来,眉宇间带着一丝阴郁。

房玄龄见状,不由皱起了眉头。

按理说解决了如此麻烦,陛下应当高兴才是,怎么还闷闷不乐的?

很快,他便反应过来,试探道:

“陛下如此忧心,莫不是因为那山东士族……”

“唉……”

李世民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要不是因为缺粮的事情,他还真不知道,山东那些大家族的实力居然如此恐怖!

掌握着天下文坛的影响力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连粮食也能插手了?

粮食的背后,代表着的便是土地。

这才是他最担忧的。

“陛下,臣听说,民间有人在大肆私藏铜器,已经有些州县,闹出了钱荒……听说这背后,也有山东士族的影子……”长孙无忌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辅机的意思,朕自然明白,只是眼下诸事未稳,那些人还动不得,且让他们再猖狂几日吧。”

李世民苦笑着摇了摇头。

旁人以为,皇帝便可以为所欲为,殊不知,皇帝不过是一个裱糊匠而已。

能把百姓照顾好,没有内忧外患,就已经很难得了。

好在他还年轻,有足够的耐心和那些人斗下去。

想到这里,李世民抖擞精神,又恢复了往日的斗志。

没过多久,便有内侍端来了几人的午膳。

看着餐盘里的食物,李世民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轻笑了起来。

那小家伙该不会真能造得出盐吧?

万一要真弄出来了,那朕岂不是要倒立吃……

很快,他便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仔细想来,那小子大概是在吹牛罢了,要真有那样的技术,早就发财了,怎么还会去教司坊那地方,卖什么内衣呢?

自己也真是可笑,居然与这家伙还打起赌来。

不过转念一想,这一回也多亏韦小宝这小子。

要不然,还真要被山东那些家伙给拿捏了。

还有他那个师父!

“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居然连山东士族都不知晓此人的来历,莫非还真是不出世的大才?”

李世民喃喃自语,陷入了沉思之中。

此时,一旁的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却是心头一震。

刚出来了一个陈近南,现在又来了一个韦小宝!

此人又是何方神圣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