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黛玉游红楼 > 第42章 众诗客拟菊花题

黛玉游红楼 第42章 众诗客拟菊花题

作者:冷霓裳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25 21:27:0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话说那日众人作完诗各自散了,独宝玉随着黛玉回了潇湘馆,手里拿着黛玉的诗稿犹自看个不休,说道:“妹妹这真真是好诗,方才统共所有诗都不及这首。”黛玉说道:“宝姐姐的诗作得也不错。”宝玉摇头道:“她的太拘谨了,不如你的别致。”黛玉笑笑,又道:“你却忘记了一个人。”宝玉想了想,一拍脑门说道:“可不是,偏忘了她。我自觉心里有件事,只是想不起来,亏你提起来,这诗社里若少了她可少了多少乐趣。”便立刻要往贾母处去,黛玉拉住他说道:“今儿天晚了,可怎么接呢?明儿一早再去。”宝玉想想在理,只得罢了。

次日一早,宝玉便往贾母处来,催逼着派人去接湘云。贾母说道:“你这玉儿,想起一宗是一宗。你云妹妹现在定了人家,再叫出来恐不宜,她家里人也不乐意。”适逢黛玉也在,黛玉说道:“外祖母要接了她来,她家里人还能有不放的么?过几日还她回去便是,不碍的。外祖母您又不是不知,她在那家里,只有受气的份儿。就当是疼她一回罢。”说罢即挽着贾母的胳膊撒娇。宝玉也扯着贾母的另一胳膊左摇右晃地求着,贾母无奈笑道:“两个小冤家,我要再不依你们,这把老骨头便要被你们摇散了。”说着便派人去接去,直到午后,湘云才来,宝玉一见面时就把始末原由告诉她。

姐妹们纷纷聚到稻香村,李纨说道:“且别给她诗看,先说与她韵。她后来,先罚她和了诗:若好,便请入社;若不好,还要罚她一个东道再说。”湘云道:“你们忘了请我,我还要罚你们呢。就拿韵来,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众人皆笑着告诉她韵。湘云一心兴头,等不得推敲删改,一面只管和人说着话,心内早已和成,竟挥笔写了两首。那两首诗写道: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众人看一句,惊讶一句,看到了,赞到了。诗句跌宕潇洒,与她个性极为一致。众人都说:“这个不枉作了海棠诗,真该要起海棠社了。”湘云道:“明日先罚我个东道,就让我先邀一社可使得?”众人道:“这更妙了。”又将昨日的与她评论了一回。湘云看了诗稿,更是说个不休,又说黛玉的诗清丽脱俗,又赞探春的字神韵怡然。

众人散后,湘云同黛玉回到潇湘馆。湘云兴会淋漓地计议如何设东拟题,黛玉也不时地提上些建议,正说话间,只听外间紫鹃说道:“宝姑娘来了。”

只见宝钗雍容雅步,盈盈走来,笑道:“两位妹妹在商量什么大计呢?”黛玉笑道:“什么大计,不过是明日云妹妹做东的事儿。”宝钗便道:“这个我倒有个主意,你们听听如何?”黛玉心里清楚,宝钗此番前来,是欲帮湘云明日做东,自是有笼络的意味,然而也不乏深意。原来宝钗家当铺上的伙计,前儿送了几斤肥螃蟹给东家家里尝尝鲜。螃蟹是好东西,因为整个贾府,从老太太起,连上园里的人,有多一半都是爱吃螃蟹的。这宝钗十分会做人,想借湘云做东之机,拿着自家铺子伙计孝敬的螃蟹,做了这个巧宗儿。若她这一请,是一举三得:一来讨好了王夫人。王夫人早就有意要请贾母吃螃蟹赏桂花,只是一来二去地耽搁了。宝钗便是记住了这事儿,此番螃蟹宴,王夫人省了银子悦了贾母,心里怎么能不念宝钗的好?二来在贾母面前有了好话儿。湘云实在,定会告知贾母此是宝钗的张罗,原书中宝钗也果然博得贾母一句夸奖;三来让湘云感激涕零,更在姐妹中博了好名声,尤其在宝玉心里。所以螃蟹宴,是早有安排,已经有了现成的事由,宝钗把这个现成的东让给了湘云去请,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实在是个好主意。

果然,只见宝钗问湘云道:“云妹妹,你明日做东,可如何做呢?”

湘云本正谈得尽兴,此番被宝钗打断,已有一丝不快,听她这样一问,即说道:“不过是赏花作诗罢了,能有何难。”一面又对黛玉道:“林姐姐,我如今心里想着,昨日作了海棠诗,明日便作个菊花诗如何?”黛玉还未表态,宝钗说道:“菊花倒也合景,只是前人太多了。”湘云看了宝钗一眼,道:“我自有不落俗套的新意。”宝钗又道:“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子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词就不俗了。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湘云此时已有十分不快,因黛玉朝她使眼色,只得将心中不快强压下来,便拉着脸不吭声。

黛玉笑问宝钗道:“不知宝姐姐来此所为何事呢?”宝钗方觉有些绕远了话题,于是说道:“明日云妹妹开社作东,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云妹妹在那家里,虽是小姐,却又做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么几串钱,自己都不够用了,何来东道呢?”湘云虽不喜宝钗,却因这一席话踌躇起来,毕竟年纪小,又争强好胜了些,经宝钗的话一影响,便以为自己确实存在经济问题,于是有些发愁:“是我行事鲁莽,考虑不周全。如今一言既出,定是不能食言的。可怎么办?”宝钗便笑道:“云妹妹不用着急,我来时便说有个主意,如今且听听如何?”便将螃蟹宴之提议说了出来。湘云太注重诗社,又想在众人前有个好体面,一听此提议,难免有些舍本逐末地追求起形式来,便有些心动;只因一向和宝钗疏远,如今又不想得她的好处,正犹豫间,只听黛玉说道:“宝姐姐心细,体恤妹妹,此等周密的心思是极难得的。宝姐姐的好意本不应辞,只是这诗社本就是风流雅事,原不在乎饮食之欲,姐妹们亦不是轻脂薄粉,纵使清茶一盏,也不会有人怪罪的,哪里用得到许多银钱。想昨日三妹妹起社之时,也仅一花笺而已,何等清雅。何况宝姐姐常教导他人莫羡富贵,节俭持家方是正理的女子,怎么这会就不诤谏人简朴行事呢?”

宝钗没料到黛玉会如此回应,礼貌间又含着一丝讽刺,却句句在理,让自己无从应答。湘云虽单纯,却并不笨,早在黛玉说话之时已经回转过来:宝钗说怕自己因窘迫出丑故来帮衬,故从薛家拿螃蟹来作诗社东道之用,然而这来回一路上,这么醒目几大篓子螃蟹,不知会碰到多少贾家薛家的丫鬟婆子,那自己没钱还打肿脸充胖子岂不是转眼间就传遍贾府了,这比起先前之窘迫不是还要难堪百倍。只是这样一来二去,宝钗的贤德便会不经意传播开来了,好一个山不就我,我去就山。

湘云本心中不忿,只听方才黛玉之话,字字如针,极婉转地讽刺了宝钗一番,心里好受许多,于是此刻便淡淡说道:“多谢宝姐姐的好意。只是正如林姐姐所说,明日诗社,还是一切从简罢。想来姐妹们也知我难处,不会怪我的。宝姐姐,你说是么?”宝钗微笑道:“云妹妹说的在理,想来我是多心了。既如此,也好,我便告辞了,明日再聚吧。”说罢依然是款步姗姗而去。

湘云对黛玉道:“林姐姐,要不是你,我倒中了她的计了。”黛玉道:“也不尽然,她也是有好意在的。只是心机难免有些过重了。”湘云冷哼一声道:“当然,粗粗看去,螃蟹宴似乎是两全其美之事,她得其名,我得其利。可事实全然不是如此。想她为何关照我,不外乎我窘迫,又好面子不愿让人瞧不起。而她这样做,岂不是人人皆知我窘迫到何等地步,否则史家请客何以要薛家出资?再者,若弄了这螃蟹宴,回去后,我那婶娘焉能不知?定会揣测我在贾家到处诉苦丢史家面子,那我的处境岂不是更加艰难?”湘云这一席话,让黛玉方知这个单纯的小姑娘已长大了,亦惊讶于她的心思逻辑。既湘云能想到,这种种对湘云的不利之处,宝钗会想不到么?当然,宝钗并非存心害湘云,也无意害湘云,她是想帮助湘云,只是她想的更多的还是自己,是自己如何在帮助湘云这件事上最大限度地获得利益,至于其它,便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宝钗的无情也正在于此,世人在她眼中皆不过是棋子而已,有用则用、无用则弃。如此行事,怎不叫人心寒!

此时紫鹃端来茶点,黛玉便和湘云用了一些,又将话题引到明日诗社上来。一提诗社,湘云又提起兴致,说道:“林姐姐,方才我说明日作菊花诗,你说好不好?”黛玉道:“很好。不过你有什么点子?”湘云歪起头想了一想,说道:“有了,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便用‘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会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可不是又新鲜,又大方?”黛玉笑道:“这却很好。我已有了一个,《菊梦》如何?”湘云拍手笑道:“果然好。我也有一个,《菊影》可使得?”黛玉道:“也很好。我又有了一个,《问菊》如何?”湘云拍案叫妙,又接着说道:“我也有了,《访菊》如何?”黛玉也赞有趣,又说道:“越性拟出十二个来,既成幅,又全了,如字画册页一样。”湘云连说好,于是二人研墨蘸笔,湘云便写,黛玉便念,一时凑了十二个。湘云看了一遍,又笑道:“既这样,越性编出个次序先后来,弄成个菊谱了更妙了。”黛玉想了一想,说道:“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色彩,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

湘云依说将题录出,看了一回,又问:“该限何韵?”黛玉道:“咱们别为韵所缚了,只出题不拘韵。原为大家偶得了好句取乐,并不为此而难人。”湘云道:“这话很是。这样大家的诗还进一层。但只咱们五个人,这十二个题目,难道每人作十二首不成?”黛玉笑道:“那也太难人了。我们将这题目誊好,都要七言律,明日贴在墙上。他们看了,谁作哪一个就作哪一个。有力量者,十二首都作也可,不能的,一首不成也可。”湘云笑道:“这个主意甚好。”又问在哪作诗雅致,黛玉道:“藕香榭山坡下两棵桂花开得很好,河水又碧清,坐在河当中亭子上岂不敞亮,摆些瓜果、点心、茶水、酒水,吟诗行乐,又风雅,又有趣。”湘云听了笑道:“这话很是,就是那里了。”两人商议妥帖,紫鹃进来叫吃晚饭,便相携着出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