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黛玉游红楼 > 第47章 第47回 审黛玉宝钗含酸

黛玉游红楼 第47章 第47回 审黛玉宝钗含酸

作者:冷霓裳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25 21:27:0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却说从栊翠庵出来后,黛玉发现这宝玉竟与妙玉十分熟稔。然而黛玉知晓归知晓,却不曾有疑心。因她亦看出,妙玉对宝玉之意是坦荡纯粹,毫无暧昧。若是说有,不过是知己之情罢了。古语云: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妙玉心里,不但没有僧俗之别,甚至没有男女之分。你可以说她放诞诡僻,亦可以说她特立独行,只因她是槛外人,不受任何戒条限制,也不被任何情感羁绊。此是题外话,不提。

且说贾母因觉身上乏倦,便命王夫人和“三春”姐妹陪了薛姨妈去吃酒,自己便往稻香村来歇息。凤姐忙命人将小竹椅抬来,贾母坐上,两个婆子抬起,凤姐李纨和众丫鬟婆子围随去了。宝玉与湘云邀黛玉去钓鱼,黛玉道:“我身上也有些乏了,你们去吧,我先去歇歇再去。”两人便应着自去了。

黛玉一径来到稻香村,走至李纨屋内,见贾母正独自一人靠在贵妃椅上闭目养神。黛玉走上前去,默默看着贾母,那是一张十分慈祥的脸庞,那样安详的神情,与一般家庭的老祖母无甚区别。只是,那脸庞,虽保养得当,却依然难掩疲惫苍老之态,相比那刘姥姥,实在是少了许多康健与矍铄。黛玉有些心疼,轻叹出声。贾母并未睡熟,听见声音即睁开了眼,见是黛玉,便笑道:“玉儿,怎么来了这里了?你顽去吧,我歇歇就好了。”黛玉笑了一笑,道:“外祖母,您看那刘姥姥,精神可好?”贾母按了按头,道:“她精神极好,逛了一日也不觉累的,我却乏得很。”黛玉蹲下身来,帮她轻轻揉着太阳穴,又道:“可见乡下也有乡下的好处。若是有一天,我们也去乡下住,外祖母可愿意?”贾母凝神看了黛玉一会子,继而笑道:“乡下虽清苦些,却也轻松自在,不比在这高门大院的活得累心。若能去住上一阵子,也是好的。”说着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玉儿,我知你伶俐,心也极细,想必也明白许多事。你且告诉外祖母,你对这贾府之事,所知多少呢?”

黛玉没料到贾母会有此一问,愣了一愣,随即说道:“略知晓一点儿。”贾母将黛玉搂在怀里,又叹道:“玉儿啊,你母亲去得早,不知她是否曾向你提起过这府中之事。你可知,在这府里,你是我唯一的嫡亲骨肉了。你这两个舅舅皆不是我亲生,而是过继过来的,虽说对我也还好,但毕竟心里隔着一层。宝玉这孩子,是我从小带大的,倒是个极聪明又重情义的好孩子,故而我也极疼他。”说罢,顿了一顿,又道:“我是一路富贵走过来的,如今这府里,何曾比得了你外祖父在世之时?虽说看着热闹,却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这府里上上下下,勾心斗角,个个算计,还只当我这老婆子糊涂不知道。我也老了,不想费心思了,也就装作不知道罢了。”说罢又是长叹一声,良久不语。

黛玉沉吟道:“常言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这府赫赫扬扬,已将百载,放眼府中,主仆上下,安富尊容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着实可叹呢。”贾母听得黛玉如此说来,不禁流泪道:“可叹这偌大的贾府,竟无一人有你这样的见识。我见过那些大家败落的,败得连个寒门小户都不如!一日这贾府倘或乐极生悲,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黛玉劝道:“外祖母切莫伤心,一切自有定数。何况你还有玉儿呢。”贾母将黛玉又搂紧了一些,只是长叹不语。黛玉心里暗叹:老太太心里明镜似的,什么不知道呢。只盼以后自己能陪着她老人家安享晚年,也不枉这穿越一遭了。

黛玉让贾母好生歇歇儿,自己便出了稻香村。行至沁芳桥,见宝玉湘云正坐在亭子栏杆上拿着钓竿钓鱼,一群丫鬟们四散在周围,有坐在山石上的,也有坐在草地下的,也有靠着树的,也有傍着水的,笑声不断,十分热闹。一时又见鸳鸯带着刘姥姥来了,正要各处逛去,小丫头们都赶着取笑。黛玉只和宝玉湘云坐在一处,看他们钓鱼,说些闲话儿。水中飘零着许多花瓣儿,偶有几条金鱼跃出水面,在午后的阳光照耀下闪着金光。

一时贾母醒了,就在稻香村摆晚饭。贾母因觉懒懒的,也不吃饭,便坐了竹椅小敞轿,回至房中歇息,命凤姐儿等去吃饭。于是大家复进园来,因贾母不在,席上也没有白日那样热络,各自吃完饭,大家散出,都无别话。

因明日一早刘姥姥便要家去了,黛玉本想接济些银子给她,却寻不到合适的理由,自己的身份,实在不宜出此风头,想想只得罢了。况且贾府待她也不薄,凤姐也是个会做人的,自己也无须挂心。

次早刘姥姥梳洗了,带着板儿来到贾母处就要告辞。贾母却因昨日在园子里逛吹了风,早起时头疼脑热的,众人都过来请安,又忙着出去传请大医。好在太医诊断之后,说是偶感一点风凉,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暖着一点儿,就好了。众人方放下心来。刘姥姥见无事,方上来和贾母告辞。贾母说:“闲了再来。”又命鸳鸯来:“好生打发刘姥姥出去。我身上不好,不能送了。”刘姥姥道了谢,又作辞,方同鸳鸯出去了。

且说黛玉等在贾母处吃过早饭,便一起回园。因今儿是十六,姐妹们都齐聚稻香村起社。黛玉因说回去换件厚些的衣服,众人便先去了,宝钗却也跟了来,至无人之处,叫住黛玉道:“妹妹,趁这个空儿,我问你一句话。”黛玉一听便心中了然,却故作不知,侧头问道:“宝姐姐有什么话儿要问我?”宝钗笑道:“我要审你。”黛玉不怒反笑:“我却不知何故要审我?难不成我得罪了宝姐姐不成?”宝钗冷笑道:“你倒不曾得罪我。我只不知,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昨儿酒令上,你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黛玉心内也是冷笑:你若没看过这些“杂书”,如何对这些话这样敏感?如今反教导起我来了。于是微微一笑,道:“好姐姐,昨儿我原是随口说的,竟忘了出处了。听姐姐的口气,似乎是知道的,可否教给我听听?”宝钗一时满脸飞红,支吾道:“我也不知道,听你说的怪生的,所以请教你。”

黛玉见宝钗有些发窘,笑道:“宝姐姐也过于‘胶柱鼓瑟’了,咱们虽不曾出闺门,难道连两出戏也没听过不曾?许是那戏文里的话也未可知。”说着话锋一转,又道:“我知宝姐姐是好意,既如此,我以后再不说便是了。”宝钗方不如先前那样不自在,脸色微缓,说道:“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份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就算是戏文,也要多留心,就怕移了性情,便不可救了。”一席话,听起来十分有条有理,如拘拘然一女夫子,循循善诱。然而她的言行,却时不时,多多少少又有点“卫道”之味,让人看不出真心。她不仅时刻都在以礼法压抑与束缚自己,并且想把这些当成紧箍咒,念给别人听。如今黛玉听得她这番言论,很是头疼,却又不好拂袖而去,想了一想,笑道:“宝姐姐真真像个私塾先生,一张口皆是大道理。好姐姐!饶了我罢!妹妹年纪小,只知说,不知轻重,做姐姐的教导我。姐姐不饶我,我还求谁去呢?”

宝钗瞅了黛玉半晌,笑道:“怪不得老太太爱你,众人疼你,你这张嘴啊,真是可人疼的。今儿我也怪疼你的了。”黛玉笑道:“宝姐姐才是无人不赞的。我且先去换件衣裳,宝姐姐可要去哪里?”宝钗想想道:“并不要去哪里,如此我便先过去了。”说着又转身朝稻香村走去。黛玉笑着摇摇头,朝另一个方向去了。

换好衣服,黛玉一径往稻香村来,众人已都在那里。李纨见了黛玉,笑道:“画师可是过来了。昨儿老太太说要画这个园子,四丫头如今正犯难呢。”话没说完,只听惜春道:“林姐姐,都是刘姥姥一句话。这园子这样大,盖就盖了一年,如今要画,我们两人岂不是要累死?”黛玉笑道:“极是。画这园子,自然得两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地画,可不得两年的工夫!那我们可就要告两年的假了,先把园子画出来再作诗罢。”众人听了,都笑个不住。宝钗笑道:“‘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地画’,这落后一句最妙。所以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林妹妹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探春笑道:“这林姐姐,竟拿自己也取笑儿,真真让我不知说什么好了。”惜春撅嘴道:“可不,连我也被一起取笑了。”湘云拉着惜春,左看看右看看,叹道:“我的姑娘。这么小年纪儿,又是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那神情活像那刘姥姥,众人大笑。惜春只追着湘云,叫道:“叫你笑话我,看我不撕了你的嘴!”一时你追我赶,热闹不已。众人好容易才劝住了。

黛玉笑叹一口气道:“原说只画这园子的,昨儿老太太又说,单画了园子成个房样子了,叫我们连人都画上,就像‘行乐’似的才好。我又不擅长这工细楼台,只会画人物,又不好驳回,真正是十分为难呢。”湘云道:“林姐姐别这样自谦了,谁不知你的画功了得。那回说要做我师父,谁知过后竟也忘了,如今也只有四妹妹跟着你学呢。不然我这次给你打个下手如何?便是取纸砚墨我也甘愿。”黛玉道:“你还是作诗去罢,我们这些不会作诗的,告了假也不碍,你这诗翁却不行。”宝玉说道:“林妹妹不作诗,还有什么趣儿。少不得我也帮着妹妹画园子吧。”黛玉笑道:“你还是省省吧。别人倒还罢了,诗社若没你垫底,岂不缺了典!”众人听了,又都拍手大笑起来。只听“咕咚”一声响,不知什么倒了。急忙看时,原来是湘云伏在椅背上,那椅子原不曾放稳,被她全身伏着椅背大笑,不留神向东一歪,连人带椅都歪倒了。幸有板壁挡住,不曾落地。众人一见,越发笑个不住。宝玉忙赶上去扶了起来,方渐渐止了笑。

李纨道:“如此议论来议论去,终是不得法。林丫头,我问你,照实说来,且要告多长的假才是?”黛玉道:“这园子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画的时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这一起了稿子,再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第二件,要插人物,也要有疏密高低。衣折裙带,手指足步,最是要紧。如今两年的假也太多,便给我和四妹妹半年的假,再派了宝玉帮着,并不是为宝玉知道教着我们画,为的是有不知道的,或难安插的,他好拿出去问问那会画的相公,就容易了。”

宝玉听了,先喜得说:“这话极是。詹子亮的工细楼台就极好,程日兴的美人是绝技。妹妹若有不会的,我便去问他们去。”宝钗道:“我说你是无事忙,说了一声你就问去。等着商议定了再去不迟。”

因家里的碟子也不全,笔也不全,都得重新再置一份儿。黛玉便开了个单子,预备照着单子和老太太要去。于是黛玉说着,宝玉来写。黛玉说道:“头号排笔四支,二号排笔四支,三号排笔四支,大染四支,中染四支,小染四支,大南蟹爪十支,小蟹爪十支,须眉十支,大着色二十支,小着色二十支,开面十支,柳条二十支,箭头朱四两,南赭四两,石黄四两,石青四两,石绿四两,管黄四两,广花八两,蛤粉四匣,胭脂十片,大赤飞金二百帖,青金二百帖,广匀胶四两,净矾四两,顶细绢箩四个,粗绢箩四个,担笔四支,大小乳钵四个,大粗碗二十个,五寸粗碟十个,三寸粗白碟二十个,风炉两个,沙锅大小四个,新瓷罐二口,新水桶四只,一尺长白布口袋四条,浮炭二十斤,柳木炭一斤,三屉木箱一个,实地纱一丈,生姜二两,酱半斤。”惜春不解问道:“林姐姐,为何要生姜和酱?”黛玉笑道:“那粗色碟子保不住不上火烤,拿姜汁和酱预先抹在底子上烤过了,方经得住火烤。”众人听说,都道:“原来如此。”

宝钗也看了一回单子,笑道:“林妹妹果然颇懂画理,连同画画的工具都了如指掌,我们真是自叹弗如了。”黛玉亦笑道:“宝姐姐的棋理也是无人能及呢。”宝钗听了抿嘴一笑。探春看了宝钗一眼,对黛玉说道:“林姐姐,你过来,我替你把头发拢一拢。”黛玉便转过身来,探春用手将黛玉的头发拢上去。宝玉只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又听李纨说道:“写完了,明儿回老太太去。若家里有的就罢,若没有的,就拿些钱去买了来,我帮着你们配。”宝玉忙收了单子。

大家又说了一回闲话。至晚饭后又往贾母处来请安。贾母原没有大病,不过是劳乏了,兼着了些凉。因黛玉让雪雁熬了些药膳与贾母吃了,又温暖了一日,至晚也就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