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旺家小媳妇:寒门走出个小富婆 > 第177章 考察建厂

旺家小媳妇:寒门走出个小富婆 第177章 考察建厂

作者:洛芷歧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25 22:14:0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齐老爷子和老太太也在家里商量投钱的事儿。

“老伴儿,咱们真的要把所有的钱都给齐鹭么?”齐老太还是有点儿担心,毕竟要把棺材本都放里面,任谁都会有所疑虑。

“咱们辛苦工作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么,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不只是不缺吃少穿那么简单,还要有更高的精神层次的享受。咱们俩手上的钱虽然不多,但也是做爷爷奶奶的一点儿心意,咱们还有退休金,饿不死,大不了以后每年我多画几张画。”老爷子笑着说道。

“行,听你的。”

到了给老爷子汇报的时候,大家都决定投钱了。得到家里人的支持,齐鹭信心百倍。

趁热打铁,齐鹭先去北省考察去了。陆可已经给家里那边打了电话。齐鹭下了火车,就会有人接他。

果然,一下火车,陆壮壮来接他了。

陆壮壮已经好些年没见到齐鹭了。

“大哥,你这。”齐鹭看着陆壮壮的样子十分惊讶,以前陆壮壮虽然不好看,但也是个高高瘦瘦的大小伙子。现在,怎么成了一个大胖子了。肚子都快把衬衫的扣子撑开了,脸上也是肉嘟嘟的。

“别提了,你嫂子坐月子,给我吃胖了二十斤。连怀孕再坐月子,我一共胖了三十八斤。”陆壮壮也是无奈。自己媳妇怀孕的时候脾气古怪,还特别挑嘴,前半个小时想吃馅饼,没等做好呢,就改面条了。就这样,家里一天做十几次的饭,人家也就吃个四五次吧,剩下的全进他的肚子里了。

“你这也太严重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当领导当的**了呢。”齐鹭笑着开着玩笑。

陆壮壮现在可是名副其实的高干,是陆家这一辈里最有出息的了。

“没有,我**什么?咱们家也不差这个,官场上那点儿事儿,我还真没瞧得上。”陆壮壮这话不假,他可是省里出了名的两袖清风,就连端午节,单位发粽子和鸡蛋,他都不多拿,规定每人拿一个,他就只拿一个。其他领导都是在单位吃到饱,他呢,只拿一个。

当年就是有人想在这方面整他,给他送些小恩小惠,事情捅到上面去了。上面派人下来查,人家家产那么殷实,还能贪这几千块钱的便宜。那件事儿之后揭开了陆壮壮的家底儿,再也没有人敢找他的麻烦了。

“小姑给我打电话,我就去查了一下,我也问了问我老丈人,他给的意见是让你去外县选块儿地。市里周边这些地方无论是人工还是地皮都要贵一些,而且政策上,更愿意扶持下面的产业。像咱家的公司,就是在镇上,镇上扶持,县里也扶持,这帮助就太大了。要死人在市里,谁会管你啊。”陆壮壮说道。

“嗯,我听你们的,我这次来本来也是先考察一下的,还是要多听你们的意见。”齐鹭说道。

“县里那边我问过二姑父了,他人脉广,人送外号李半城。”

“啥意思?”齐鹭一脸不解,他记得二姨夫叫李阳啊。

“二姑这些年在县里生意做的很大,他们两口子使劲儿置办房产,县里最繁华的地段,一半的商铺都是他们家的。大家开玩笑,说半个城都是他家的。”陆壮壮说道。

“二姨还真有钱,那李优优还当什么护士啊,回来当富二代多好。”齐鹭不禁一脸羡慕。

陆壮壮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呢?一个富二代羡慕另一个富二代有钱?

陆壮壮直接把人送到家里,陆家现在算是当地的首富了。这么多年,不少人想学着陆家种蘑菇,种木耳,最后都赔了个底儿掉。干的都赔,还总有人前仆后继。

现在他们家还是以木耳为主,灵芝和蘑菇为辅。蘑菇的价格低,种着也就是为了企业名声。灵芝呢,费时费工,但价格高。

不少想过来分一杯羹的,最后都落魄了。陆家的成功不是巧合,他们家人足够努力,并且乐于学习。因为企业名声在外,每年都有省里农业学院的学生过来实习,一茬一茬的毕业生过来工作,也为企业增添了很多发展上的经验。

齐鹭要来这边工作,陆家全家都热烈欢迎。

陆母更是夸张,从厂后勤那里调了一个司机,一个会计过来,专门为齐鹭服务。

齐鹭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个架势。姥姥家占地面积两百平米的三层别墅,门口停着三辆小汽车,秘书和司机站在门口。

“外孙儿啊,有什么不满意的就和姥姥说,姥姥全给你办。”陆母现在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厂里都是说一不二的主儿,家里人都忙着工作,只有她一个闲人每天想着找事儿干。家里实在太有钱了,没想到钱多也是一种苦恼。好不容易齐鹭来了,陆母高兴坏了,陆可是她最疼的闺女,陆可的儿子,她当然疼了。

“姥姥,这已经非常好了。非常好了。”齐鹭说实话,有些目瞪口呆了,家里伺候姥姥的保姆就三个,他们家一大家子人,才两个啊。

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在这边,建厂初期有陆家人的帮持,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天,李阳带着齐鹭四处考察。

最后选定了县城南十公里的一块儿地皮,和当地政府买下,一千二百亩。因为这块儿地本来也是一块儿荒草甸子,没有用作耕地,所以格外便宜。

齐鹭直接注册了手续,留下来不走了。

家里那边得知齐鹭这边确定下来的消息,都跟着松了口气。接下来不是想太多的时候,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做好。

不到一个月,所有的批文全部拿下,作为县里扶持企业,县里自然也是希望工厂早日运营起来,县里就能多征税了。

接下来就是建厂了,现在已经不是好招工人的时候了,这个时间段儿,工人差不多都已经找到活儿了。

好在李阳人脉广,在外县找了四个工程队过来。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李阳和齐鹭每天凌晨就去县里的人才市场那儿,找来工人过来干活儿。

最多的一天,有一千多工人同时干活儿。

有三栋占地八百平米的四层办公楼,还有八个占地面积两千多平米的厂房要盖。

两个半月下来,办公楼终于封顶了。

建厂的期间,齐鹭在首都的工作室同时在运行。他签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团队,有七个人,都是他在各大院校精挑细选的,专门负责研发这方面。

八月底,厂房已经建好了。首都那边汽车没研制出来,先弄出了电动车。管他什么呢,能投产就行。

接下来,齐鹭要把精力放在招贤纳士上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