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90乡村:我和嫂子一起经历风雨 > 第36章 伐树

90乡村:我和嫂子一起经历风雨 第36章 伐树

作者:倾闻先生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5-26 12:19:01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行,你有事就去忙,不要担心家里,你大娘在这呢,有事她能帮着照应。”

“对,他小叔,你忙你的,有我在这,你嫂子这,就放一万个心。”

李氏自信满满地道。

“嗯,那就辛苦大娘了。”

“这有啥辛苦的,就正常干点家务,帮忙带带娃,又累不着,有活干对身体也好,闲着才不好呢。”

李氏笑道,眼角露出鱼尾纹,可以看得出,她对在这里的生活,很满意。

李氏具体多大,唐元尚还真不太清楚,只知道她比自己爸妈大。

他爸如果能活到现在,有42岁了,李氏估摸着在四十五岁上下。

不过身子骨很硬朗,干活也利索,走路都带风。

虽然脸上难掩岁月留下的痕迹,不再年轻,但依然能从其中,窥得年轻时美人的底子。

嫂子这美丽的相貌,和凸凹有致的身材,就是遗传了她。

而勤劳贤惠的性格,多半也是受她影响。

她能留在这真是好事,既能帮嫂子做些家务带带孩子,又能陪伴嫂子,让嫂子不像之前那么孤单寂寞,心情也会好。

对李氏来说也一样,她在这里肯定会比在沈家更开心。

“嫂子,这趟去城里,有没有啥缺的,我顺路买回来。”

唐元尚问道。

“没啥要买的,家里啥都有,你忙你的事就行。”

“嗯,我吃好了,你和我大娘慢慢吃,我先回去了,回头要想到有啥要买的,再跟我说,反正还有几天才去城呢。”

他不喝酒,只吃饭菜,两碗米饭下肚,就有些撑了。

李氏的厨艺不错,每个菜做得都是咸淡正好,很合唐元尚的胃口。

“真吃饱了?没作假吧?”

“大娘,在咱自己家我作啥假,真吃饱了。”

唐元尚笑道。

从嫂子家回来,刚好见到老黄带着工人在门口伐树。

老黄挑了个离屋子远点的树在锯,估计是怕倒下来时砸到屋子。

那时候电锯还没普及,用的还是手拉锯。

拉锯两端各有一个人把守,一拉一收,俩人一起使力,配合很默契。

见到唐元尚过来,老黄递了支烟。

“老二,锯这棵行不?”

“行,哪棵都行。”

唐元尚接过烟,点着抽了口,吐了个烟圈出来。

“你们都吃了没有?”

唐元尚客气道。

“都是吃过来的,你吃了吗?”

“也是刚吃好,你们先忙,我进屋煮点茶去。”

这边干活的人,加上老黄,有四个。

大热天的,干体力活出汗多,难免口渴要喝茶。

“不用,等会儿让你婶子给送来。”

老黄假惺惺地说道。

唐元尚心说,你可拉倒吧,且不说你心里是不是真那么想的,就是真的,凭你媳妇那慢性子的样,等她送来大家都能渴死。

“在我家门口干活,哪能再让婶子送茶来,不够麻烦的。”

说着,唐元尚开门进了屋。

桶里还有些水,用来刷锅了,又去井边打了一满桶来,倒了半桶在锅里,抓了把茶叶丢进去,盖上锅盖开始烧火。

等锅里水烧沸,水蒸气顶得锅盖“咣咣咣”作响,茶便煮好了。

把锅盖掀开自然散热,又出去看伐树的去了。

伐树在这个年代的地位,就好比前世唐元尚那个年代,短视频上的修驴蹄、洗地毯、庖丁解肉、奥德彪.......

男人的减速带,没有哪个男人能视而不见,女人孩子也一样爱看。

这会儿,正是村里人吃完午饭出来溜达的时候,不少人都在围观伐树。

不多时,嫂子抱着小琳也过来了。

李氏来了,真是把嫂子解放了,吃完饭也不用她收拾,还有闲心出来遛弯,这搁以前,哪能这么闲。

小琳这丫头,午饭那会儿还在睡觉,现在估计刚醒没多久,手里抱着奶瓶,正津津有味地嘬着。

小丫头可能是刚醒来缠妈妈,嫂子也没把她放小推车,抱过来的。

唐元尚上前接过小琳,替嫂子抱会儿,小丫头也不排斥。

树桩锯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就不能再锯了,以防突然倒下,砸到人。

后面就用绳子朝切割口的反方向用力拉。

老黄让围观的人离远点,小心被砸到,唐元尚也抱着小琳躲开。

树梢上已提前绑好了绳,有一根粗绳是主要受力绳,还有一根稍细的绳,是调整树倒的方向的。

这都是劳动者,祖辈相传下来总结的经验。

三个人去拉粗的绳,一个人去拉细的绳。

村里围观的人,也有上前帮忙的,不过没人去树下面拉绳,那不仅是个吃力的活,还要在树倒的瞬间快速跑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给钱没人愿意干。

那些人站在树的切口处帮忙推,协助拉绳的人用力。

在众人几番用力下,随着“嘎吱”一声,树桩从切口处断裂开,树下拉粗绳的三人迅速跑开,只有一旁拉细绳调整树倾倒方向的人,在用力拉着绳。

“哐当”一声,树倒了下去,围观的人群也随之发出一片惊呼声。

唐元尚怀里的小琳,见到一棵十多米的树突然倒下,兴奋得小腿直扑腾,小脚击打着唐元尚的肚皮,两只小手也开心地乱挥舞,现场诠释了手舞足蹈的含义。

“老二,这树枝给我们几根行不,我拉回去喂牛。”

村里有妇人对唐元尚喊道。

没等唐元尚说话,嫂子在一旁急忙接茬道:“我家牛羊都没得吃,你要喂牛下地割草去。”

妇人尴尬地笑了笑,面上难掩失落,心里不知在怎么骂嫂子呢。

不是嫂子小气,她要把树枝给人家,下地割草的就是她。

而且给一家就要给两家,要是都来要,这树枝哪能够分,分不到的,还能怪他们一家呢。

干脆谁都不给。

随着树倒下,后面的活就是除去树枝这些琐碎活了,没啥看头,唐家大嫂又不愿意给树叶,围观的人没了兴趣逐渐散去。

“几位师傅,你们要喝茶不?锅里茶烧好了。”

唐元尚问了句。

老黄找来的这几个锯树的工人,是外村的,他不认识。

“给他们一人盛一碗吧。”

老黄作为工头,替这几人做了主。

嫂子进屋盛茶去了。

等把树枝都分解完,把树根也刨出来,老黄让人把主树杆和树根都拖去他家了。

剩下的树枝,唐元尚让嫂子抱着小琳,他一趟趟都搬回嫂子院里了。

这才回去洗了洗手,顺势洗了把脸,坐到桌前准备干活。

这帮人走了他才能有心情干活,不然外面环境那么嘈杂,哪能静下心。

抬头看了眼时间,差10分钟到2点,刚好这会儿过了最犯困的阶段,精神很好。

这剩下的1万2千字的原稿,上午已经提前看了一遍,现在翻译起来,得心应手。

到下午6点多些,中间还休息了有大半个钟头,等于说只用了不到4小时,就把这1万2千字翻译完了。

又检查了一遍,把句子不通顺的地方,或是有更好的词汇可取代的地方,修改了一遍。

今天这2万字的任务,就完成了,还多翻译了近一千字。

400多块钱到手。

明天翻译完,就又有三天的稿子了。

这次准备不邮寄了,等后天去城里的时候,一块带过去。

到时候看看情况,尽可能地多翻译些。

去城里会耽误个一两天。

趁在家的这两天,多辛苦辛苦,看看不能把后面去城里耽误的那两天工作量,提前做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