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 第119章 预防未然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第119章 预防未然

作者:老姜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3 05:19:21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今夜三位皆不去巡营吗?”已至掌灯时分,李昭亮、李昭逊、张环三人仍逗留在齐凌屋内,谈天说地,丝毫没有离意。

齐凌被众人吵得心烦,忍不住开口请客。而李氏兄弟与张环却浑不在意,先谨慎地瞥了窗外,随后笑道:“无妨,吾等皆已向家父告假,这几日将紧随你后,趁你未赴任前,多习些本领!”

“齐兄,不瞒你说,自小至今,仅闻寇老前辈让他人折腰。能在寇老前辈面前讨价还价,最终获利者,你是首例!”

“适才闻人言,你与寇参政议价,张某惊惧不已。今夜,无论如何,也得多在兄处停留片刻,壮壮胆气。”

“他欲以我为诱饵,我借此为自己争取些好处,有何不妥?”齐凌与三人相熟,坦诚道出心声,“岂能因他是寇参政,便必须答应他的要求?我以往并未欠他情分。”

“好,好,仅此言语,张某今后对你心悦诚服!”张环闻言,当即连声称叹,拱手示敬,“若我处你之位,宰相言需用到我,别说做县令,就算让我乔装乞丐,我亦眉头不皱。”

“故此,你注定无法与齐兄相较!”李昭逊微笑推了他一把,低语插入,“无论面对宰相,还是门卫老兵,态度始终如一。”

“家父曾言,单凭这份气概,便值得吾等兄弟向你学习。见贤思齐……”

"罢了,客套之言无需多言。若诚心效仿贤能,三位可一同加入刑狱司,共谋大道!" 齐凌微启双眸,适时截断了谈话,向三人抛出诚挚的邀请。

"按常理,你担任刑狱司判官,我俩自当竭力襄助!" 李昭亮笑容收敛,正色道,"然则,我俩一去,祖父身边便少了一臂之力。再者,如今我俩之职已高,若真至你处,反会削弱你的威望。”

"战场上虽是同生共死的兄弟,但在刑狱司却不适我二人。况且,你欲建自家势力,应让人得以晋升,而非贬低。否则,日久必失人心。"

"张某亦有此意。愿助你一臂之力,却又不宜亲身前往。但张某部下的兄弟,任你挑选,尤其是武二,他曾受你救命之恩。若有你引领,他们必全力以赴,且武艺超群。"

三人言辞各异,但寓意相近,皆表示自身不便助阵,却可举荐良才。

以齐凌的洞察力,岂会不理解他们三人的真心。自己突遭提拔,所面临的敌手又深藏不露。因此,在刑狱司确立无上权威,行事才能顺风顺水。

李昭亮、李昭逊兄弟原职便高于他这刑狱判官,即便二人愿意降职效劳,也不可能降得太低。

如此,刑狱司便会有三位上司,就算关系再亲密,也难防下属趋炎附势,各自投靠。长此以往,兄弟间定会产生间隙,损伤情谊。倒不如一开始就避免聚合。

同样的道理,张环亦是如此。虽他仅是校尉,却深受李继和的赏识,前途在镇戎军中一片光明。

若真的进入永兴军路刑狱司,前景未必胜于军中,且齐凌也难以安置其位。

"三位所言极是!" 齐凌深知三人肺腑之言,便直截了当地对李昭亮、李昭逊、张环三人拱手道,"不过在组建团队一事上,还请三位多加指点。实话说,与寇相讨价还价时我心中尚定,但真正抬价之后,我内心反而忐忑。若找不到得力助手,别说是否辜负寇准与李都监的期望,能否保全自身,都成问题。"

"我等不便同行,但前些时日随我们旁听的族人,你可以随意挑选。"

"我会将他们在军中的职位抄录一份予你,尽量从低阶职务选起,他们进入刑狱司便是高升,心中定会感激你的提拔。"

"古语有云,同舟共济者亲如兄弟。齐家虽无众多子弟,却定有未入世的亲戚或是师长辈中深思熟虑的智者,可前来辅佐于你。此刻,切勿顾忌过多,速写书信,请令祖宗助你一臂之力。”

"都尉武二曾受你救命之恩,始终铭记于心。再者,都尉周庸与邵俊两位,近来负伤未愈,不宜再涉险战。此三人若为你的亲信,擒贼平寇,必然胜过寻常捕快。”

……

李昭亮、李昭逊、张环三人,之所以滞留在他的居所,本就存着为自家人铺路的考量。于是,他们也不客气,直接开始列出人选。

然而,最关键的职位却留白以待,留给齐凌自行斟酌。

尽管朝廷反复调整提点刑狱司与转运司的关系,但不可忽视原有的刑狱官员,齐凌也不能轻易剔除他们。

故此,李氏兄弟与张环还需为齐凌筹谋如何体面地架空这些人,使他们保有官职,却又无法干涉新体制的运行。

如此忙碌商议间,三兄弟直至深夜亥时,才为齐凌勾勒出大致的构架。

为防齐凌接手提刑司后遭遇危机,李昭亮果断决定,挑选一百多位前阵子战斗受伤但未致残的老兵,派遣至永兴军路提刑司,担任底层捕快和射手。

如此,即便有人在齐凌调查时冒险挑衅,短期内也难以威胁到他。

而镇戎军回归汴梁之际,定会以战后安定为由,留一部分将士驻扎在京兆府的营地,随时听候寇准调遣。

因此,只要老兵们能确保提点刑狱司在短时间内不被攻破,镇戎军将士便能迅速赶来,一举扫除胆敢犯险之徒!

“你暂且不必急着赴任,等到寇相返回京兆府,你随他同行。他肩负朝廷之命而来,对刑狱司的运作自有其考量。沿途多向他请教,必有所获。”窦沙已四次添茶,众人疲倦至极,李昭亮不愿再耽误齐凌与家人的团聚时光,笑着留下忠告,与李昭逊和张环告别离去。

回到镇戎军在庆州的临时营帐,已是深夜。张环径直回房休息,而李氏兄弟则强撑困意,来到兵马都监李继和面前。

“如何?那齐家少年是否如我预料?”等了一整夜的老狐狸见侄儿和儿子到来,立刻放下茶杯,神色严峻地问道……

"的确没错,他比你想象中还要沉着稳重,没有一丝得意自满之态。"李昭亮思量片刻,敬佩地回应,"甚至我觉得,他比当初担任幕僚时更加谨慎周详。"

"齐世兄接受了我们给予的所有援助,对其他提议也是悉数采纳!"李昭逊年纪轻些,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低声说道,"但我心中却有种愧疚感,仿佛是在暗中窃取他的东西一样。"

"他有任何表现出的不耐烦吗?"李继和瞥了儿子一眼,笑容可掬地追问。

"没有!"李昭逊毫不犹豫地回答,诚实地表达,"正因为如此,我更觉得别扭。他显然将我们视作真正的兄弟……"

"你提供人力给他,并非不把他当兄弟。"李继和抬起手轻轻拍了拍儿子,低声打断道,"而是出于真心实意地帮助他。只要你日后不再随便找族人帮忙做事,对他来说,就不会被视为乱安亲信。"

见儿子不解,他稍作停顿,接着解释,"我和他祖父间的交情属于上一代,仅限于我们这一辈。即使我们希望这份交情能延续,到了你们这一代也会大打折扣。而你和齐凌之间,则是新一代的友谊。他愿意接纳我们李家的子弟,这就表明,齐家与李家在你们这代依旧能够同舟共济。现在你们的任务不是疏远,而是要助他稳固第一步,拉近彼此的关系!"

"不必担忧这会损害我们之间的感情。在这方面,他比你们更清楚。"老将军稍作停顿,满脸欣慰,"原本我还担忧,我们这些将门世家的后代要么是单纯的武夫,要么是纨绔子弟,未来的道路必定艰难!现在总算有个深思熟虑且懂得感恩的人。你们能和他结为兄弟,我也安心许多。好了,去休息吧,老夫还要给齐重贵写封信,谈谈未来之事!"

说完,一手一个将李昭亮和李昭逊领出书房,随即关上门,朗声大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