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 第106章 时空交错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第106章 时空交错

作者:老姜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3 05:19:21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遵命,都监大人!”齐凌微微一愣,随即应声停下步伐,转头朝来处行去。

“老夫已致信于张齐贤真人,请求撤除对你的追缉令状。依当前情形推测,不出半月,当可见分晓。”李继和瞥了他一眼,言语间隐含一丝责怪之意。

齐家这位年轻弟子样样出众,且拥有着同龄修士难以企及的沉稳气质,唯一不足之处便是过于沉静,仿佛始终置身事外,令人观之便有踢上两脚的冲动。

“多谢世叔提点!”齐凌并未察觉到自己已然身处风口浪尖,抱拳施礼,向李继和深深致谢。

“然你也莫要太过欢喜!”李继和终究忍受不了他的淡然,紧锁眉头,特意提醒道:“那寇准前辈绝非易于对付之辈,他既然到来,自会将粮库灵火之事查得水落石出。但若你在定安县所做的诸般事务,存有触犯法规之举,他也必不会轻易放过你。”

“晚辈知晓!”齐凌虽不精通历法学,但对于寇准这位大宋修真名宿的威望仍有所耳闻。他微微一笑,点头应允:“晚辈自省,从未做出过分逾矩之事。纵有不慎,亦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迫出手反击。”

“包括那夜潜入城中,擅自处置身为职主簿的罪犯?!”李继和目光炯炯,面带愠色地提醒他:“大宋修真律法之中,并未明文规定,巡检在发现主簿犯罪之时,便可绕过上级私自擒拿。”

“是他率先派出杀手,欲在坊州子午寨刺杀晚辈!”齐凌赶忙拱手,低声为自己辩护。

然而,言辞刚落,心中却又不禁泛起一丝惶惑……

他在擒获周墨崖之后,施以酷刑审问。周墨崖承受不住痛楚,将自己的红莲邪宗身份,以及红莲邪宗在定州的秘密部署,尽数吐露出来。然而,他坚决否认那暗杀李元青的刺客是由周家派出。

随后遭到追缉,齐凌忙于逃遁保命,也就无暇深究究竟是何人派遣了刺客,并动用了凡人禁用的玄铁弓。

如今,最凶险的关头已然度过,齐凌心境渐趋平缓,又不由得重拾起这一悬而未决的疑窦。即便刺客确实并非出自周墨崖之手,他也无意再另辟蹊径追查下去。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罪责全盘推至已故的周墨崖身上,自己那次秘密潜入定安郡捉拿对方,并且随后放出诸葛灯示警之举,自然都是事出有因。

毕竟,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之际,无论从情理上讲,还是从道义上论,他都有权对周墨崖等人采取报复行动。

然而,倘若他直言不讳地道出刺客可能源自第三方势力,那么他的复仇之举便会显得毫无道理。官场上的是是非非,历来纷繁复杂,倘若他人借此契机大作文章,他又将陷入无数纠葛之中。

“只要你有足够的理由便可。”李继河见他忐忑不安,微笑之余又补充道,“当年寇准与你同龄时便高中状元,并被仙帝赏识,被视为宰辅之材加以栽培。此人并不似他人般容易蒙混过关。尽管……”

他拿起案几上的灵茶浅尝一口,嗓音微沉道:“尽管你后来献出剖腹取箭之秘术,以及火炼箭矢、神机巨弩等护国神器,足以将功补过。然而,能够做到毫无过错,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然,一旦将来被人旧事重提,只怕将成为你仕途前行的阻碍。”

“多谢前辈警示,晚辈必定谨慎对待,绝不因为解除通缉令便松懈警惕!”尽管对仕途并无太大执着,但齐凌仍感激李继河的提醒,再次恭敬地向对方行礼。

“你懂得这个道理就好!”李继河脸上露出满意的笑意,点头称许,“寇老西儿这人,唉,总之难以对付。他不会像我这般,因为你出身武将世家,就对你稍加宽容。”

这是他第三次提醒齐凌要慎重对待寇准。这让齐凌不得不对此深思熟虑。然而,当他刚刚开始回忆前世关于寇准的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时,内心深处却突然传来一阵剧痛。

“晚辈谨记,多谢前辈!”齐凌强忍心头疼痛,再度向李继河行礼。此刻,他心中既是沮丧又是庆幸。

前任宿主体内残留的魂魄,上一次显现在这个世界已是二十多日前的事。那时,他几乎丧生于叶凌莲之手,幸亏那残魂在危急关头重新掌控肉身,施展出了齐家祖传枪法的全部威能,才使他得以侥幸逃脱那致命一劫。

而在那之后,那缕残魂似乎因耗尽修为,犹如油尽灯枯般沉寂良久,未曾再对他产生丝毫影响。以至于他都认定,那残魂已然消散无踪,心中反而生出一丝莫名的不适。

未曾料到,今日聆听李继和屡次提及寇准之名,那残魂竟再度觉醒。显见,此身躯的前任主人与寇准之间的因果纠葛极为深厚。

“那么,贤侄今后有何打算?是欲留在我仙军之中建功立业,还是重返汴京,继续研习道法,待时机成熟后再由仙廷选拔任命呢?”察觉到齐凌面上流露出几分慎重神色,李继和以为自己先前的点拨已初见成效,遂不再赘言,含笑转入下一话题。

“弟子……”齐凌思忖半晌,颇感困惑,不知该如何作答,索性坦诚相告,“弟子未料到事态转变如此迅速,故而此刻尚无法决断未来之路。”

此言非虚。无论是留在仙军之中,抑或返回汴京继续修行,于他而言皆非上佳之选。

他在武道上的造诣仅得皮毛,而对于战阵谋略虽不敢言一无所知,但前世所学能适用于此宋朝境内的寥寥无几。

至于返回汴京继续研习仙道经典,则更是笑话。除了笔墨功夫稍可称道,对于诗篇、符篆以及治国之策等道术学问,他可谓一窍不通。若贸然踏入仙道学院高舍的大门,不出三日便难掩其短。

至于待从仙道学院毕业后,再经历仙廷选拔得以入仕为官,此事终究还需等到顺利通过仙道学院的考核之后再说。如若连仙道学院这一关都过不去,又谈何仙廷选拔?

如此思量一番,齐凌心中明了,其实自己最为倾心且适宜之地,依然是金牛寨。

在担任巡检的那段时日,尽管行事偶尔懈怠,那段时光却是他自穿越而来最为轻松愉悦的日子。

“那就暂且留在我身边吧!有我庇护于你,总好过你在尘世间盲目闯荡,被他人暗算!”不明齐凌内心真实考量的李继和误以为对方果真是因形势紧迫而尚未定下主意,便淡然一笑,果断替他作出了抉择。

既然李继和已经代他决定了去向,齐凌不便推辞,只得抱拳微笑致意,“弟子谨遵世伯安排!”

“老夫知晓令祖希冀你弃武修文,不仅是你们齐家,现如今许多武将世家亦纷纷如此。然而,步入文职之道,并非人人皆宜。身为武将,是否有真才实学,只需亲临战场拼杀几次便可验明;而投身文职,既要擅长处理政务,又要懂权谋之心。有时,玩弄权谋甚至比实实在在做事更为吃香。久而久之,人心易染尘垢,再难以保持清白,更别提活出真我的风采了!”

李继和确实对齐凌怀有由衷的赞赏之情,因此在不经意间便以长辈的身份对他进行教诲。而齐凌身为两世之人,深知人情冷暖,当下即刻流露出感恩之意。

"罢了,不必再多言。总之,武道之人的危难,大多源自前胸的刀剑,而文职官员的困境,往往源自背后的暗箭。”看见齐凌听得专注,老元帅忧虑,他的话语会让这位年轻人丧失锋芒。口中随意地做了个总结,随即转移话题,“关于庆州的情形,你应该都已经听说了吧?赤莲花教已然叛乱,蛮项部族岂会放过这现成的机会,他们会轻易遵守盟约吗?过几日,老夫便不得不带你一同转头重返边陲。”

“末将领命。”齐凌毫不犹豫,坦率地回答,“前辈担忧,众将士因归乡无望,士气会大幅下滑。”

“仅仅听见还不够,你能替老夫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吗?”李继和再次瞥了他一眼,含笑追问。

他只是随口问问,心中实则并未期待齐凌能提出何种有效的计策。提振士气这种事情,要么靠加倍发放军饷,要么靠连战连胜。除此以外,实在难以玩出新意来。

果不其然,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齐凌绞尽脑汁思考了好一会儿,最终只是轻轻摇头,“师叔恕罪,晚辈对于兵法几乎是毫无头绪。至于如何提升士气,更是毫无头绪。”

“嗯,无妨,老夫也只是随便问问!”李继和收敛笑容,挥手示意。正当他打算换个话题时,却听见齐凌低声发问:“既然镇戎卫军此刻就在庆州,为何不先行剿灭红莲教再行离去?如此,至少能够避免陷入前后夹击的境地。”

“哪有那么简单?”李继和立刻断定,齐凌的确不通兵法。他叹了口气,苦笑摇头,“除非城中有内应接应,否则想要攻克像安化这样的坚城,没有三五月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如今红莲教刚起事,上下一心,斗志昂扬,短时间内很难有人愿意接受招安。”

“竟然需要那么久?”齐凌双眉紧锁,迅速回想自己经过安化城时见到的城墙景象,“那不过是座夯土之城……”

“如果没有内应接应,要么舍弃士兵们的性命,派遣他们攀爬云梯强攻;要么舍弃时间,精心打造攻城器械。”李继和深知他确实不懂,因此并不责怪,只长叹一声解释道。

“另外,不论红莲教如何嚣张,对于朝廷而言,都比不上蛮项部族借此机会侵入带来的威胁。镇戎卫军作为禁军精锐,绝不能前往边关抵御铁鹞子的侵犯,而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耗费在庆州。老夫猜测,朝廷必定会另行调集重兵前来平叛。而我们,则是锋利的宝剑,必须用于关键之处。”

镇戎卫军总共不过两万余人,他自然不舍得拿这些兄弟们的性命去填城墙。而制作攻城器械,仅筹备木材就需要十天半月。待一切准备就绪,蛮项部族恐怕早已破关而入,直捣黄龙,那时形势只会更为凶险。

更何况,还有朝廷的整体战略部署问题。

无论朝堂之上由何人主持大局,都不可能将战斗力最强的镇戎卫军投入到平叛之中,而是派遣战斗力相对较弱的其他军队戍守边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