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 第112章 破阵之机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第112章 破阵之机

作者:老姜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3 05:19:21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轰!轰!轰!轰!" 东胜洲的灵宝京汴梁,震天的爆裂之声不绝于耳,自金明仙池之畔,一路穿云裂石,直抵大宋仙宫内的文德宝殿。

文德宝殿之内,大宋帝君赵恒,握着星辰紫毫的玉指一松,面色忧虑地拂开了丹青卷轴,皱眉取过了案头那壶凝露仙茗。

世人皆道,仙帝乃万界主宰,意动法随。然则,凡坐此位者,方知其重负何其深重。

煌煌仙域,安稳之地屈指可数。年年不是洪涝滔天,便是干旱肆虐。难得逢得一时风雨顺遂,偏那西疆的铁血魔帅李继迁率众妖骑叩关侵袭。好不容易将其挫败而归,这西北之地却又冒出个红莲邪教兴风作浪……

"哗啦!"仙茗盏落地,瞬间破碎成片。

赵恒身形一顿,顿时察觉到自己心神不宁,不慎打翻了手中的仙茗盏。

此举实非佳兆,尤其是在西北边境危机四伏,庆州要塞安化城已被敌寇窃据之际。

刹那间,赵恒的脸色便如阴云密布。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大吉之兆也!" 右班都知,侍奉过大宋开国祖宗、太宗及现任帝君赵恒三代天子的老宦官刘承珪,机敏异常,在赵恒大有迁怒他人之势前,抢先一步大声贺喜。

"大吉?" 赵恒的怒气被打断,满脸疑惑地低头审视着碎裂的仙茗盏,冷声道:"你可是说朕失手打碎的这枚仙茗盏,寓意着吉祥之兆?!"

"仙帝陛下,岁岁平安,碎境皆安呐!" 刘承珪年高德劭,满脸 笑容可掬地深深施礼,"老臣听得传闻,神圣仙君身旁,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一片落叶,亦寓示着一方州郡的命运。现如今,邪魔逆党刚刚掠得些许利益,陛下您的御用茶盏便自行破裂。此乃预兆其气运已断,必将在不久的将来灰飞烟灭!"

"荒谬之言,这怎能牵强附会呢?" 赵恒大笑摇头,但心头的忧虑却似减轻了几分。

仙君身边一叶落而知州郡之事,源自昔日周成王以梧桐叶册封叔虞为唐侯的典故,因此刘承珪所言并非无稽之谈。至于"碎境皆安",民间常以此来形容打破碗碟后的转运之意,即厄运随碎片消散。

对于赵恒来说,无论叛匪的气运破裂,或是自身的困厄远离,都是无比吉利的征兆。因此,即便深知刘承珪信口开合,他也暗自期盼着这番话语能蕴含一丝玄妙的道理,助他在接下来咸平四年的时光中,万事如意,畅通无阻。

而侍奉过三位仙帝的刘承珪,怎会不明白揣摩帝王心意之道?听闻赵恒轻斥一声,便不再多言,忙上前一步,恭谨躬身续道:"陛下,您心系天下苍生,自然无暇关注此类琐碎小事。适才窗外雷霆轰鸣,紧接着茶盏应声破碎,这正是天雷击溃妖邪气运之象。那红莲邪教装神弄鬼,最畏惧的便是雷霆之力……"

"你这老家伙,越发说得煞有介事了!" 赵恒瞪了刘承珪一眼,笑着打断他,"寒冬腊月,哪来的雷霆之声?分明是皇宫禁卫司的弟子们,在试炼李都监带回的灵火秘药配方吧?皇宫禁卫司归你统辖,莫告诉我你不知情!"

"仙帝英明,老臣确实知晓那是灵火爆裂之声。不过,那些假扮神佛的红莲邪教徒,恐怕不会明白其中真相啊。" 刘承珪再度躬身,脸上的献媚笑容愈发浓郁,"想来他们在欺世盗名,蛊惑黎民之际,突闻雷霆滚滚,定然吓得魂飞魄散,如何还能继续迷惑人心!"

"他们胆敢犯上作乱,怎会胆小至此?" 赵恒再次瞪他一眼,低声反驳。但随之摇头长叹,"只愿如此,他们听见雷声,能够吓得再施展不出任何诡计来。唉,朕原本以为与李继迁议和之后,永兴军路一带能有几日安宁时光修养恢复,谁知红莲邪教的妖孽,却又跳出来捣乱!"

"不过是疥癞之疾罢了,陛下无需过于忧虑!" 刘承珪屈膝俯身,亲自捡拾地上的碎瓷片和茶叶,边做边笑着宽慰赵恒。

"但愿如你所说吧!" 赵恒叹了口气,眉间的忧虑始终难以消除。此时,几个小内侍和宫女鼓起勇气走上前来,七手八脚帮着刘承珪收拾残局,将碎瓷片和茶叶收入木质簸箕,随后又迅速拿来新茶盏,替赵恒斟满了一杯香茗。

大宋仙朝帝君腹内的修行郁火,已被刘承珪以高深修为化去多半。因此,他对宦官与宫女们的责罚之心也消减了许多。

他拿起刚刚更换过的灵茶盏,轻啜几口浓郁的丹露香茗,随后温和地吩咐道:“罢了,让他们各自忙碌吧,你年岁已高,此类琐事往后便不必亲自出手。”

“谢陛下关怀,老奴愿亲手侍奉陛下左右。若不在陛下身侧劳碌,老奴心中反倒不安。”刘承珪满脸笑容,起身躬身答道。

“那便劳烦你在闲暇之时,查看一下炼制的灵火爆药进展如何,其威力究竟几何。同时告知皇城司的弟子们,日后试验爆药时,要远离皇城,不可总是在金明池附近扰民。”赵恒深知,能在自己身边服侍,对刘承珪而言意味着极大的权柄与信赖,于是微笑点头,又做了进一步的交待。

同为大宋仙庭视为重要谍报机关的皇城司与控鹤司,在人员选拔方面却大相径庭。皇城司内全是经过洗髓伐毛的净身之人,深得赵恒的信任。诸多法宝级武器,最初都是由皇城司秘密测试通过后,才会决定是否装备至仙兵之中。

自从镇戎军都监李继和以八百里飞骑将灵火爆药的秘方呈递至赵恒大殿之后,赵恒便一直安排皇城司进行试炼制作,包括爆药的具体运用方法,也皆由皇城司进行探索实践。

身为赵恒的心腹首臣,刘承珪执掌皇城司事务已久。他既通晓人情世故,做起实事来也毫不含糊。闻听赵恒之命,立即恭敬回禀:“启禀陛下,依照李都监所赠秘方,现已成功炼制出冒毒雾与不冒毒雾两种类型的灵火爆药各三千余斤,同时制成的灵火火箭也有五百余枝。微臣于午后前去查验过一次,尚未有机会向陛下禀告此事。”

“竟然已炼制如此之多?可曾检验过威力?”赵恒此刻已无心处理仙旨,索性将注意力完全投向了灵火爆药之上。

“确实试验过灵火火箭,正如李都监所说,数十枝火箭齐发,无一战马不被惊得四处逃窜!”刘承珪思量片刻,压低声音补充道,“此事关乎重大,老奴不敢轻易寻觅太多马匹进行测试。然而,老奴确信,李都监信中所述皆属实情。若此宝物得以妥善运用,无论是妖禽党项鹞子,还是辽国铁骑,将来都将难以对我大宋仙军阵型发起骑冲!”

“果真如此?”赵恒欣喜若狂,瞬间抛却了先前的忧虑,“如此看来,朕再也不必担忧李继和会背信弃义了。”

“老奴从禁卫军处借用了一百匹顶级战马,仅一轮灵火火箭齐射,便令所有战马魂飞魄散,无论驭马者如何驾驭,也无法使其恢复驯服。”刘承珪拱手施礼,神情庄重地道,“至于更多的灵火火箭与马匹,老奴不敢轻易再行测试。总觉得这等镇国之宝,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总该待陛下某日有空,亲自选定一处郊野之地,亲眼目睹一番才是!”

“嗯,你的顾虑很周全。”赵恒欣赏刘承珪这份谨小慎微的态度,微微一笑,低声称赞道……

如今皇城司内的弟子们,正遵照李督监数日前送达的秘函,研习如何运用灵火破开防御阵法。刘承珪面上并未流露出丝毫傲意,再施一礼,压低声音续道:“但这操控之术太过繁复精妙,至今尚未悟得其精髓。不过,老朽料想,李督监必是亲身实验验证之后,方会在家书中详述给陛下知晓。故此,命门下弟子持续潜心钻研,一旦有所领悟,必将立即上报。”

“嗯,确实该如此行事。”赵恒思量片刻,微微颔首。

然而,话音刚落,他却又陡然睁大了一双炯炯有神的法眼,“你方才提及何事?要用灵火破除城墙防护?舅父在何处一封书信中有提及相关事宜,朕为何全无所忆?”

“正是三日前黄昏以仙鹤传书八百里急报,直送入皇宫之内那一封。那时,陛下曾言,此事关乎重大,舅父本应呈递奏章,而非家书。”刘承珪的记忆力非同小可,立即将确切日期脱口而出。

一听此言,赵恒大致回忆起了家书内容。其中确有提及,灵火能够摧毁城墙,并且李继和在信中详尽叙述了实施之策。然而,彼时他更为关切的是,身为掌握重兵的镇戎军都监的舅舅李继和,竟未待他降旨便擅自领军奔赴安化城,以至于无暇深究使用灵火炸毁土墙的具体方法。

于是,他随手将家书交付于刘承珪,令其验证有关灵火之术的真实性。随后,自己则一头扎进文德殿内,生了一整夜闷气。

身为大宋天子,不仅是李继和的侄儿,比起灵火能否破壁而言,在赵恒眼中,将领未经圣旨在外发兵才是至关重要之事。

然而次日,李继和请求参战的奏疏,经枢密院转呈至他桌案之前。看所附记载,奏疏与家书竟是同时抵达到汴京。只是奏疏需遵循朝廷规程流转,故较家书稍迟一步送到他手中。

因此,他在瞬间消解了对李继和的不满,同时也将家书中其余内容悉数抛诸脑后。

此刻,刘承珪禀告他金明池畔嘈杂之声源自皇城司弟子依照家书中描绘,试图试验如何运用灵火炸毁城墙。闻此,赵恒立即将出兵攻打与炸城之举二者关联起来思考。

倘若灵火果然能够成功摧毁城墙,那么即便红莲邪教占据了安化城,又能坚守几时?

一群临时拼凑而成的乌合之众,失去了坚固城池的庇护,又怎能抵挡得住镇戎军的全力冲击?

再者,若当项一族尚未来得及集结起足够兵马,红莲邪教已然被镇戎军彻底剿灭,凭李继迁的老辣狡诈,断不可能轻举妄动而背弃盟约。

这样一来,诸多棘手问题,怕是真的会如同他刚才不慎碰翻地上的茶杯一般,瞬息之间便化为粉碎!

"陛下乃真命仙君,自当受太上老祖庇护。那些装神弄鬼之流,在陛下的威严之下,休想掀起半点波澜!"敏感地察觉到赵恒的心思,刘承珪淡然一笑,深深施礼道:"老臣在此预祝陛下喜庆之事。一旦安化灵城被破,一切困扰都将迎刃而解!"

"但愿如你所言!"赵恒听罢心境舒畅,含笑挥了挥手。

"老臣深信,神圣仙君在位,任何奸佞宵小之辈,皆无法兴风作浪!"刘承珪思索片刻,继续恭维道:"那红莲邪教的首领,怕不是遭了妖兽多次撞击头部,竟敢在陛下的治下图谋叛乱!而且,他还偏生选择在镇戎仙军遵旨班师经过永兴仙域之时作乱,恰逢寇参知奉旨前往永兴仙域之际发难。"

"他并非偶然选在此刻反叛,而是已被朕的至亲舅舅,握住了谋反之实证,不得不仓促行事!"赵恒微笑着摇摇头,予以纠正。

不过,在心底深处,他隐隐感觉到自己确实有着天命眷顾。不然,这一切巧合不会如此凑巧地发生。

"具体内情,老臣便不再赘述。总之,在老臣看来,这些皆证明了陛下乃应天授命的仙裔。普天之下,胆敢与陛下对抗之人,皆不会有善终!"刘承珪擅长言辞,每一句话都让赵恒感到从骨子里透出的舒爽。"原本已有李都监和寇参政这般文武双全之才,将红莲邪教压得喘不过气来,如今天意又赐予陛下可以摧毁仙城的九天神火!"

"倘若这九天神火真能摧毁坚固之城池,那确实是天佑我大宋啊!"赵恒此刻并未再谦逊,而是微微笑着,言语中充满了期待。

"市面上流传的那种,自然是不行。但是李都监呈上的此种神火,老臣深信其威力无比。"刘承珪点头确认,语气坚定地保证。接着,又满面惋惜地补充道:"可惜我朝儿郎们驾驭不得其要领,若是李都监的书信中能详尽阐述一二,或是遣人前来亲自指教……"

"朕的舅舅或许并不深知其中详情。九天神火乃是齐重贵的孙子齐凌敬献给他老人家的,摧城之术亦来自齐家。"赵恒心情颇佳,略加思索后笑着解释:"你不必过于忧虑,既然舅舅已在信中向朕禀报此法,料想他在攻打安化灵城之时,必会亲自使用。只需再耐心等待十日半月,必会有确切的消息传来。那时,朕再请舅舅安排齐重贵的孙子归来,亲身指导皇城司的儿郎们如何运用此法。"

"齐重贵的孙子,陛下指的是前殿前司都虞侯齐重贵?据说那位公子哥儿可是个惹是生非的人物呢。"刘承珪未多考虑赵恒之后的许诺,径直将注意力集中在前两句之上。

"不错,正是那个闯祸的修士。他于去年因惹出重大事端,被贬至永兴仙域的一个偏远修炼村落担任巡查使。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刚到不久,便与红莲魔宗的弟子发生了冲突!" 赵恒越思量,越是觉得天意助己,脸上浮现出一丝得色,接着叙述:"那红莲魔宗之人,真是咎由自取,为何非要挑衅于他?结果却是被他反制,又循着线索,查获了他们窃取朝廷灵谷,暗中勾结邪魔外道的铁证。因此,还未等到完全集结力量,他们便仓促发动了叛乱。”

"圣上果真是道法通玄,气运滔天啊!" 刘承珪闻之,立即俯首深拜,“老奴曾听人言,天才自有其用处,蠢材亦有其价值。那位齐重贵的孙子,原本不过是个闯祸胚子。但在圣上的巧妙布局下,竟也能化废为宝……”

"你这老家伙,愈发口无遮拦了!朕当时不过是想给他个教训,让他去永兴仙域的某个村寨做个寨主罢了,这样的小事岂需朕亲定?”赵恒翻了翻眼,含笑摇头。

“虽是如此,但老奴依然坚信,乃是天道借他的手,为圣上除去那些潜藏的危机!”刘承珪坚持己见,嘴角扬起一丝狡黠的笑容。

“好了,朕有些饥饿,速去准备晚宴!”听得颂扬已足,赵恒大手一挥,示意停止。“饭后,朕还有许多修炼事宜与政务需要处理。”

“老奴遵旨!”刘承珪恭敬领命,迅速离开文德殿。当他踏上阶梯的那一刹那,嘴角勾勒出一抹笑意,同时悄然伸入袖中的手掌握住了两枚温润的宝玉佩饰。

齐都虞侯,老哥我并未白白收下你的礼物。至于你那闯祸的孙子能否重返汴梁圣地,就得看他的修行造诣与天定了!

正当刘承珪洋洋自得之际,一道熟悉身影突然自远方疾驰而来,见到他后竟连个招呼也未曾打,径直朝文德殿正门闯去。

“站住,曹殿直,你要去哪里?”刘承珪顿时焦急万分,手臂如闪电般伸出,展现出与他年岁不符的灵活,一把抓住了来者。

“大胜,大胜!”右班殿直曹利用猝不及防,险些栽倒在石阶之上。几步趔趄之后,未等身形稳定,便声嘶力竭地高呼:“刘都知放手,末将有捷报要面奏圣上。安化大捷,镇戎军一鼓作气攻破敌城,红莲魔宗二十万叛逆,尽数溃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