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 第146章 往昔恩怨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第146章 往昔恩怨

作者:老姜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4 11:45:1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什么?在哪里发生的?刺客有多少人?当地的府尹和兵马统领是谁?”赵恒心弦紧绷,尽力保持冷静,低沉发问。

刘娥对他怀有近乎虔诚的敬仰,此刻,他不仅是大宋的国王,也是她的夫君。因此,无论面临多大的危机,他都要坚强面对。

刘成珪立刻察觉到自己的失态,迅速调整思绪,一一报告:“开封府左军巡使张文恭在京东东路治所凌州城门外遇刺。”

“凌州府尹名为吴谦,乃翰林出身。兵马统领许文运,在协助已故的鲁王曹彬平定南唐时,立下赫赫战功!”

“刺客的具体人数尚不明朗,据皇城司派遣至硫磺产地的宦官密报,应有百人以上。但皇城司的情报未必准确,确切情况还需等待飞龙司的密报和地方官员的奏折来验证。”

“这些贼人竟敢如此放肆!”赵恒咬牙切齿,低声咒骂。心跳如雷鸣,脸色铁青如冬日松针。

刺客竟潜伏于暗处!他们杀害了前往查案的开封府左军巡使,阻挠他揭示那狡猾的纯阳教究竟有何阴谋诡计!若他再派遣人手追查,恐怕牺牲的不再只是一个五品军巡使,而是京东东路所有忠诚于朝廷的官员。

届时,京东东路必将陷入一片混乱……突然,一股温软的力量从右手传来,是刘娥,轻轻地握住了他的手。

赵恒的心跳如古老的鼓点,节奏渐缓,与此同时,一股雄浑的勇气在胸腔内悄然升腾。

尽管他自小未曾踏出过魔法之城汴梁,但他毕竟是太祖皇帝赵匡胤的侄儿,太宗皇帝赵光义的亲子!

若是被这群来历不明的暗影刺客吓破了胆,那他不仅颜面尽失,还会玷污伯父与父亲的英明!

因此,无论是出于个人荣誉,还是国家大义,他都不能流露出丝毫怯懦。必须派遣重臣,以迅疾如风的速度赶往京东东路,让那些刺客及其幕后黑手血溅五步!

想到此,他毅然决然下令:“无需等待控鹤司的秘密情报和地方官府的报告,区别仅在于刺客的数量和张文恭遇袭的细节。难道他们会宣称刺杀从未发生,将张文恭完好无损地送回朕的面前?”

“微臣遵命!”右班都知刘成珪恭敬地鞠躬,随即低声道,“陛下,是否立即宣召吕蒙正和吕端两位重臣入宫?”

“不必!”赵恒大手一挥,坚决地说,“直接传达朕的旨意给寇准,让他立即将当前事务交接给新任的边疆安抚使王旦,然后火速前往凌州。具体的圣旨,待明日朝会结束后,朕再……嗯——”

话到一半,他突然停顿,陷入深思。

寇准英勇无畏,且行事果决,前往京东东路定能震慑宵小。但李皇太后通过刘娥之口给予的警示并未错,圣明太子不能仅依赖一位贤臣!

立志成为万古明君的赵恒,始终相信寇准的忠诚无二。然而,柴荣未曾怀疑过伯父赵匡胤,可柴荣离世后,赵匡胤便披上了“黄袍”。柴荣的子嗣,无一幸免于早逝的命运。

春风拂过,乍暖还寒,花瓣如飞舞的雪花纷纷扬扬。

见赵恒在下达命令时陷入沉思,右班都知刘成珪明智地闭紧双唇,静观其变,如同一尊静默的雕塑。

侍奉过大宋三位皇帝,他之所以至今安然无恙,不是因为聪明,而是懂得何时该保持沉默。

皇帝不愿事事依赖寇准,这一点刘成珪心知肚明。作为旁观者,他也认为皇帝的做法并无不妥。

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寇准虽忠诚,但权势过大或过于倚重,对双方都非好事。刘成珪见过太多因猜忌而起的君臣恩怨。

远的不说,近的,如死后被封为忠武的齐重赟。他曾是太祖皇帝的挚友,太祖不愿亲为之事,几乎都交付于他。然而,最终他险些丧生于太祖的剑下,幸亏赵普关键时刻的一句话,才让他幸免于难……

比如,齐重赟的弟弟齐重贵,那位曾在血色高粱河之战中,以身躯为帝皇泰坦抵挡利箭的勇士。然而,世事难料,泰坦晚年,他竟成了最让人心悬的人之一。幸亏他洞察先机,适时交出了神殿卫队的指挥权,得以退隐田园,安度余生。

“传达吾旨,参知政事王钦若,兼领京畿东西巡检安抚使,速往灵州,彻查张文恭遭魔裔刺杀一案。他接旨后,即刻启程,正式诏书待明日朝会后再补。”赵恒的声音,恍如幽灵般回荡,打断了他的沉思。

此刻,寇准的角色已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参知政事王钦若,其能力虽不及寇准,但揣摩帝心的技巧无人能及。

“婢子遵命!”刘成珪心中对赵恒的决策并无信心,但她仍坚决应允,随后轻盈离去。

一位正五品官员遭到神秘生物的袭击,赵恒怎能置身事外,继续前往刘娥的宫殿享受平凡的夫妻时光。他迅速转向刘娥,歉意满面地解释:“朕必须返回文德殿,吕端、毕士安等人听到灵州之事,今晚定会联袂进宫……”

“陛下请自便,臣妾备好宵夜等您,无论多晚!”刘娥善解人意,未等他讲完,便含笑点头。

“嗯!朕一定回来享用,无论多晚!”赵恒心中暖意融融,毫不犹豫地应允。这一刻,他更加确信自己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这广阔的宫廷之中,美艳于刘娥者有之,智慧超群的贵妃亦有之,但没有第二个女子愿意亲自下厨为他准备深夜的慰藉。

有时他在文德殿处理一天的政事,直到深夜才带着疲惫走向某位嫔妃。她们见他,要么紧张得像石雕,要么竭力以怀胎为己任。唯有刘娥,关心他是否饥饿,哪怕他整夜无力,她也会揽着他的臂膀,满面笑容。

赵恒想着对刘娥的种种关爱,打算给予回馈,微笑问道:“朕记得,你自幼在舅父家中长大,有两个表兄,若他们有意踏入仕途……”

“陛下厚恩,臣妾感激涕零!”刘娥闻听此言,立刻敛衽施礼,“但他们二人,文才武略皆不足,又易受蝇头小利诱惑。若为官,恐怕终将辜负陛下恩典。因此,陛下还是让他们继续做个地方贤达吧。”

“哦?”赵恒大感意外,刘娥的拒绝如此决绝,他怔了怔,随即摇头笑道:“那朕赐予他们土地与金银……”

“陛下平时赐予臣妾的,大多已流入他们囊中!”刘娥再次行礼,拒绝依旧坚定,“他们无寸土之功,过多受赐,反而是负担。”

她轻轻抬起眼,眸光如月牙般弯弯,“若陛下执意恩赐,不妨赠予昔日恩人丁王氏。初至帝都光华城,臣妾身无长物,幸得仁慈的丁王氏夫人宽宏大度,命仆人免去臣妾三月租金,才免去流落街头的命运。”

“丁王氏,她的居所在何处?其夫尚在人世否?除去租屋,又是如何谋生?”赵恒闻言,兴趣盎然,低首轻问。

“彼时,她夫君在苍梧郡为官,曾立下镇压叛乱之功。后因母丧返家守孝,至于此后,臣妾便不得而知。”刘娥的目光熠熠生辉,犹如闪烁的星辰。

“朕明白了,其夫名唤丁渭,当年乃是苍梧郡的巡抚,平定了王均的叛军,更化解了澜溪部族的纷争,功勋卓着!”赵恒记忆力超群,瞬间将刘娥提及之人与朝廷功臣对应起来。“若非你提及,朕竟不知他妻儿也曾助你。”

“臣妾方才见陛下忧虑凌云州的动荡,才忆起恩人的夫君曾有平叛之功。”刘娥抬眸望向赵恒,谨慎解释,“臣妾无意干预政事,若有逾矩,望陛下赐教并宽容一二。”

“感恩图报,岂能算是干预朝政?况且,丁渭确有安定乱局之能。”赵恒伸手,温柔地轻抚刘娥的秀发,微笑道。“按理,朕还应感谢你为朝廷推荐良才。只是此事若是外人得知,只怕又会对你恶意揣测。因此,这份功劳,朕铭记于心。”

“臣妾不敢当,能替陛下分忧,是臣妾毕生心愿!”刘娥垂首,眼中尽是娇态。

赵恒收手,笑着补充:“你稍后派人,告知丁王氏,让她知晓你是在回报当年的情谊。朕即刻前往文德殿,令文书拟旨。王钦若才干虽佳,性格毕竟偏软,且未涉军事。恰好,朕命丁渭担任东京东路巡抚。两人合作,必能查明此案真相!”

言罢,他豪情壮志涌上心头,转身大步踏入文德殿。太监宫女紧随其后,生怕大宋天子步伐太快,不慎摔倒。

刘娥含情脉脉,目送赵恒离去,直至他的身影完全消失,才缓缓收回视线,轻轻咬住樱唇。

恩怨分明,她铭记于心。

有恩必报,有仇必雪。

当年赵恒与她的私情曝光,是谁劝赵恒舍她而去,她铭记在心!此生,她定会让那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