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 第15章 笔记小字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第15章 笔记小字

作者:老姜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3 05:19:21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蛟龙出水,野马分鬃,仙人指路,追星赶月,美人回眸……”

柳树下,齐凌一边默念招式名字,一边挥舞长矛,把前任主人传承的齐家枪法施展得威风凛凛。

这套枪法据说是从唐朝开国名将尉迟恭那儿流传下来的,威力无比。

练到炉火纯青,能在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就像从口袋里掏东西一样容易。

又听说,前任主人的祖父的堂兄,大宋开国名将齐重赟,就是靠这杆长枪,从普通士兵一路杀到殿前司铁骑指挥使的位置。

每次战斗,他的身前身后,敌人的亡魂无数。

还传说,当年在高粱河战役失利后,大宋的战神一路撤退二百多里。

惊魂稍定,他没有哭那些阵亡的战士,而是单独哭泣五年前已经去世的齐重赟。

大概是因为,如果齐重赟没去世,他能带领士兵冲锋陷阵。

那些契丹士兵根本抵挡不住宋军的全力一击。

更别提后来他们利用地形和天气反败为胜了!

还有,还有传说……

总之,关于这套枪法的传说很多,每个都给它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齐凌掌握的历史知识有限,无法判断这些传说的真实性。

但他通过实践证明,前任主人留下的这套枪法锻炼效果非常出色。

经过几个月的练习,他不仅体型越来越符合现代健康的审美标准,精神也越发旺盛。

甚至视力和听力都有所提升。

隔着三十米,他能看清来人的五官,听到对方的脚步声。

“巡查官,巡查官,擦擦汗,小心风吹!”来人是射手张帆。

只见他先接过一旁侍候的乡勇递来的毛巾,然后嬉皮笑脸地凑近,连声请求,“虽说已经入夏,可山里的风还是挺大的……”

“有事直说,别拐弯抹角,烦人!”相处久了,齐凌不用猜就知道张帆来找他有事。

他迅速收起长枪,单手抓过汗巾,快速擦拭自己半裸的身体。

被阳光晒得黝黑的皮肤闪闪发光。

“巡查官英明,我瞒不过您的眼睛!”张帆继续堆着笑脸,连连作揖,双眼满是讨好,“我有个亲戚兄弟,读过几本书,装模作样。

前天家里建了个亭子,想请您题个匾额。”

“我知道不该拿这事来麻烦您,本来打算直接拒绝,但我父亲天天念叨,我忍不住。”担心齐凌嫌他没事找事,他停顿了一下,弓着腰,声音越来越低,“我实在没办法了,所以只好厚着脸皮……”

“拿纸笔来吧!”齐凌还没等他说完,便笑着打断,“只是几个字,不是什么大事。

况且,我齐某也不是书法大家。”

“哎呀,哎呀……”射手张帆喜出望外,摇着屁股跑远。

不久,他带着四位熟悉的乡勇,捧着全套笔墨纸砚过来了。

齐凌正好也穿好衣服,先走到柳树下的石桌旁,拿起凉茶喝了几口。

接着,他拿起笔,一边俯身在纸上写字,一边低声问:“凉亭有名字吗?还是我可以随便起个名字?”

“有的,有的,叫揽月厅。这儿,这儿还有一副对联。希望巡检大人能赐予墨宝。”张帆早已准备好,从袖子里抽出另一卷桑皮纸,慢慢铺在石桌上。

“要写这么多啊?”齐凌皱了皱眉,没等张帆回答,就开始挥毫疾书。转眼间,匾额和对联所需的字都工工整整地写好了。

“多谢巡检大人的墨宝,多谢巡检大人的墨宝!”张帆满脸笑容,连连鞠躬,欢喜得声音都有些变了调。

“不用客气!”齐凌笑着挥手,然后一边欣赏自己新写的字,一边随口问道:“真的是你的本家兄弟吗?他给你多少润笔费?”

“真的是,绝对没有出五服!”张帆不假思索,大声回答,“润笔费,他答应给我两百文……”

话音刚落,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连忙涨红了脸,躬身求饶:“巡检大人,小的没骗您,真的没骗您。他真的是我的本家兄弟。我,我原本没打算收钱,只是,只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给他们一半去买酒喝,你自己留一半!”仿佛早就料到他会拿书法换钱,齐凌随意瞥了他一眼,随口说道,“下次记得收四百文。我的字虽不是名家之作,但也不能卖得太便宜。否则,以后不好跟别人谈价钱!”

“哎,小的知道了,小的知道了!”张帆没想到这么轻易就过关了,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连连答应,“下次小的收半吊钱,低于这个数,小的绝对不答应!”

作为一个穿越到中年的心理旅客,齐凌并不介意手下拿他的书法换钱。但他介意手下不懂生意经。想了想,他又皱着眉头补充道:“半吊钱也不要轻易答应,答应得太容易,字就不值钱了!以后每月,你们所有人加起来,只能答应给别人两幅。多了,你们自己想办法推掉,别来烦我。”

“哎,哎。小的记住了,小的这就去告诉王武和刘威他们。”张帆愣了一下,迅速躬身领命。

有些人,根本不用多说。还没等张帆站直身体,弓箭手王武和刘威两人就已经一起来了。远远地,他们向齐凌行礼,“属下王武(刘威),见过巡检大人!”

“有事?”看到两人神情严肃,齐凌皱眉,沉声问道。虽然金牛寨巡检所在通往夏州的商路上是个重要地点,但平时需要两名以上弓箭手带队的事情并不多见。王武和刘威约定到巡检所后院找他,想必是遇到了他们无法解决或不敢擅自处理的麻烦。

“没别的事,就是来跟您打个招呼。”

“巡检大人好久没展示武艺了,我们特地来看看。”

齐凌没想到,王武和刘威都连忙摇头否认。

接着,他们又不约而同地摸了摸后脖子,想说话却又犹豫不决。

“到底怎么回事?有话直说,别吞吞吐吐的!”齐凌马上察觉到他们来找自己并不是正事,于是瞪了他们一眼,低声责备。

“哎呀,哎呀!”挨了骂,王武和刘威反而显得自在多了。

他们又鞠躬请求道:“巡检大人,窦家堡的窦里正后天要过四十岁生日,想请您赏个脸去他家喝杯酒。”

“还有,转运司的刘司仓派了他的书童来,请您帮他写个牌匾,放在粮库大门。我不清楚您的意思,就让书童在门房等着了。”

“窦里正?我和他又没什么交情,去祝贺他的生日干什么?”齐凌听得有些不耐烦,又横了他们一眼,坚决拒绝。

“帮我转告他,就说后天我要进城,去拜见县令,实在走不开。”

“县令,县令也会去窦家堡。”王武满脸愁容,小声提醒,“那个窦里正虽然没当过什么官,但他的女婿在张提刑身边做事,是个文书。您虽然和他不熟,但也别让他难堪。”

“永兴军路四大粮仓中最大的一个就在三十里外的牛头山。”刘威也赶紧低声解释,“刘司仓算是我们的邻居,以前不管我们这里缺粮食还是马料,只要前任巡检开口,刘司仓都会帮忙解决。”

“嗯……”齐凌低声沉思,最后无奈地点点头,“好吧,你们先答应下来,等我有空了,再写两幅字请他们指教。”

“是,巡检大人!”王武和刘威如愿以偿,一起抱拳应答。

被他们两人打扰,齐凌也没心情继续练武了。他挥手示意身边的乡勇们。

“来人,收拾东西,今天就到这里吧。”

说完,他扛起长枪,直接回到了书房。

好累,真的好累,不是因为处理公务和练武,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应酬。如果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半个月前,齐凌肯定不会帮李昇和杨旭出头。

现在好了,便宜师兄李昇和发小杨旭挽回了面子,拍拍屁股继续去夏州办事,而他自己却要留下来应对成名后的一堆麻烦。

最近半个月,每隔几天就会有当地的读书人不请自来,请他修改新写的诗词。还有一些附庸风雅的富商,不惜绕远路也要求他题字。

似乎他成了二十世纪的某个“大师”,每个字都价值连城。

天啊,齐凌哪里懂填词啊!

如果他拒绝评价那些文人的作品,人们就会认为他太过清高自傲。然而,如果他真的开口评论,他又怎么能提出什么独到见解呢?这些日子以来,他全靠在二十一世纪做离婚咨询时练就的谈话技巧来勉强应对。尽管定安县小得像巴掌大,却不知为何有那么多爱好填词的读书人。而且,随着那首《临江仙》的流传,他的名气似乎越来越响亮。附近几个县的文人已经开始专门写信向他请教,希望能与他交朋友。

除此之外,齐凌并不觉得自己写的字好到供不应求的程度。别说还未出名的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就连唐朝的颜真卿和柳公权,他的水平也无法企及。他的字唯一的优势就是力度十足。但书法岂止看力度?如果按力量评判,尉迟恭和秦叔宝的字才称得上顶尖,哪轮得到颜真卿?

“不行,等给窦里正过完生日,我得找个借口出去躲一阵。”意识到继续装模作样总会有穿帮的时候,齐凌突然心生一计,果断作出决定。

借口现成的,金牛寨巡检司负责周围几十里的治安。随着天气转暖,山中的野兽增多,为了商贩和百姓的安全,齐巡检有责任带领弓箭手和乡勇清除山中的猛兽毒虫。以这个理由出门避避风头,他甚至不用向上级请示。大宋的官制复杂,巡检受巡检使和县令双重管辖。两位上司互相谦让,实际上都不会过问他。

齐凌一边规划着行程,一边走着。还没想完,他已经回到了书房。把长枪挂在武器架上,转身准备换上官袍。刚举起手臂,门外又响起了弓箭手牛巨的声音:“巡检大人在吗?县城……”

“别打扰我,有事下午再说!”齐凌被打断思路,不耐烦地吩咐。牛巨拍马屁拍错了地方,也不敢抱怨。他低声回答:“是!属下还收到一封您的信,县城的急递铺专门派人送来。我看那信封制作精美,应该是女子的手笔……”(注:鲤封,古代讲究的信封,形状像木头鲤鱼,故称鲤封。)

“女子?给我写信?”齐凌半信半疑,打开门,从牛巨手中接过一条红丝带系着的木质鲤鱼信封。他走到窗前,对着阳光打开信封,抽出两张香气扑鼻的白色信纸。这是紫菱大家通过急递铺寄来的信。

那天,凭借明代状元杨慎的《临江仙》打退李德昭后,齐凌和同事们在牡丹阁热热闹闹地喝了个半晚,各自找地方休息……

第二天下午回到金牛寨,他习惯性地把所有的欢乐都抛诸脑后,压根没想到那位着名的紫菱姑娘还记得他,还费尽周折打听到了他的工作地。至于好友杨旭说过的,要帮他出钱为紫菱赎身,齐凌更是直接当作没这回事。

在21世纪,劝说歌女从良可是最无趣的事情之一。

齐凌可没这想法。

至于酒桌上随口许下的诺言,谁当真了那才叫傻呢。

不过,就算不信,他随便背一首古诗也能轻易赢得美人青睐。

收到美人的信,齐凌还是有些得意。

他迅速展开信纸,好奇古代的情侣会在信中写些什么甜言蜜语。

然而信的内容却是紫菱在回长安的路上,新学会的一组歌词。

当时觉得清新脱俗,特意记下,希望齐凌这位巡查官员给予评价。

第一首:

在桑树田间试穿春衣,

春风晴朗,温暖得让人懒洋洋,

桃花枝头,黄莺的歌声缠绵,

不愿让人就此离去。

第二首:

行人在马背上犹豫不决,

心中不舍,轻轻诉说,

回首一笑,消失在花丛中,

只怕花儿也会察觉。

第三首:

吴地的蚕已老,燕雏已飞,

东风吹过长洲苑的宴会,

丝绸催促,馆娃宫的女子们,

忙着更换舞衣。

第四首:

细听咿哑的织布声,皱起眉头,

穿梭的线织成垂莲的图案,

花朵容易打结,愁绪难以整理,

纷乱的心情如同乱麻般的丝线。

第五首:

横纹编织成沈郎的诗句,

心中之意无人能懂,

不说忧愁,不说憔悴,

只以此寄托相思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