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 第31章 铁枪英魂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第31章 铁枪英魂

作者:老姜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3 05:19:21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王铁枪?”齐凌脑海中闪现一幕仙侠世界的景象,紧接着哑然而笑。

在古籍记载中,金庸笔下的铁枪庙坐落在江南嘉兴一带,而非此刻他所在的西北定安之地。两者之间,间隔恐怕不下四五千里之遥。这个名为王铁枪的神祗雕像怎会出现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

笑罢,他对泥像背后那位神秘神仙的身份失去了探究的兴趣。他蹲下身,从行囊中掏出几块腌制的妖兽肉,用灵木枝串起,悬挂在篝火之上炙烤。

片刻之后,妖兽肉上的油脂滴落火中,发出滋滋声响,一股浓郁的异香瞬时弥漫在整个殿堂之中。齐凌腹中饥饿难耐,再也无法忍耐等待。他一把拿起灵木枝,将妖兽肉送入口中,左右手迅速撕扯,眨眼间便将整块妖兽肉席卷一空。

肚内有了灵力滋养,齐凌的身体渐渐温暖起来。他整顿衣衫,来到窗前观察天象,却发现窗外不知何时已细雨蒙蒙,秋雨绵绵,似乎一时难以停止。

齐凌心头暗自苦笑一声,赶忙快步奔向侧室照料他的灵兽坐骑。幸好那侧室虽四面通风,屋顶尚且完好,仅有一两处轻微漏水,并未使坐骑失去避雨之处。

安置妥当坐骑后,他又回到破败的主殿之中。此时他全身已被雨水浸湿。无可奈何之下,他外出寻觅到一块较为完整的灵石瓦片,置于篝火之上充当煮水器皿。随后,他在等待水沸的同时,借由篝火产生的热力烘干衣物。

主殿内的枯枝落叶皆是风雨所致,数量有限。不过半个时辰,便已燃烧殆尽,而灵石瓦片上的水珠仅仅冒出几点微弱气泡,离沸腾仍相差甚远。

齐凌深知不能忍受在雨中饮用温水,于是再次起身前往殿内较远处收集枯枝落叶。刚迈几步,脚下忽感坚硬物体,低头一看,竟是由于先前收拢枯枝落叶的动作,暴露出一块掩藏于其下的石碑。

石碑上半部分呈现深邃的墨黑,密密麻麻地镌刻着古老的符文;下半部则泛着浓厚的黄土色泽。显而易见,这块石碑原本立于正殿之外,倾倒后经几位过往的好心修士费劲周折搬入殿内,以避开风吹雨打,确保碑文中记录的信息不至于消亡。

“石碑上究竟记载了何种秘密?”

“这座塑像的主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若是这位塑像主人无足轻重,或是石碑上的文字并无重要意义,恐怕那些过路修士再慈悲为怀,也不会耗尽九牛二虎之力去搬运数吨重的巨石碑!”

想到石碑的重量以及搬运它所需的巨大体力,齐凌立刻对其中蕴含的信息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他拾起一根较粗的枯枝,靠近篝火点燃,握在手中当作照明工具,小心翼翼地凑近石碑,试图辨认那些记载着五代十国时期声名赫赫的猛将——李存孝生平事迹的古老文字……

据古石碑记载,那位李存孝,本是一位孤儿,遭逢变故,被后晋修士军团强行招揽为修行弟子。

不知何时何地,他竟修炼成了文武兼备之才,手中一柄长枪威震八荒,无人能敌。

随后,被晋国王李克用收为亲子,命其参与东西征战,斩妖除魔。

“不知他如何能文武双全,莫非与齐某一般,拥有穿越异界的灵魂?”齐凌心中暗自揣测,不禁勾起嘴角,苦笑摇头。

若穿越者众多,历史早已颠覆无常,又怎会有自己穿越至北宋,恰好与当项崛起之事,发生在同一时代?

但他转念一想,却又对这一猜测产生了半信半疑的态度。毕竟对于历史上北宋发生的那些大事,他原本的认知也仅停留在皮毛之上。即便如今的历史有所变化,他也难以察觉其中的不同。

带着一丝疑惑,齐凌继续研读碑文。由此,李存孝一生的传奇,在他眼前愈发清晰起来。

李存孝在晋国王李克用帐下,南征北伐,屡建奇功,因而先后担任过汾州与邠州两地的刺史。那时,定安县正是邠州刺史的管辖之地。

由于连年战火不断,子午山脉中的猛兽肆虐,时常集结侵袭村落。李存孝上任之后,立刻率领部下进入深山猎杀猛兽。短短几个月间,山中虎豹狼熊悉数被剿灭干净。

然而后来,李存孝因背叛李克用,终被擒获并遭受车裂之刑,封号也尽数被剥夺。尽管如此,定安的百姓仍然深深怀念他的恩德。待到后唐庄宗时期,他们获得了官府的许可,在子午山中建立祠庙,供奉他的英灵。

“当地百姓真是有情有义!”齐凌读毕碑文,不由得感叹道,“并未因李存孝后来遭遇不幸,便急于与其划清界限。”

紧接着,齐凌又想到自己率领军中的射手们进山狩猎,同样受到了百姓们的敬重。就在不久前,他在县城中还享受到了白吃白喝而不需付费的礼遇,内心瞬间涌起一股自豪之情。

看来,这李存孝的行径,与齐某颇有几分相似啊。虽则齐某的枪法不过徒有虚名,甚至可能连张帆都无法胜过;虽则齐某只是区区九品小官,距刺史之位相差甚远。但这半年以来,他确实猎杀猛兽无数,使其鲜血染红了大地!

这么一想,齐凌看向李存孝塑像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亲切。即便此人并非来自异界,但也算得上是自己的半个同路人吧。

此时外面的雨越来越大,齐凌被困在这座残破的山神庙正殿之中,反正也无事可做。他随手捡起一根燃烧的枝条,开始仔细检查殿内的状况。

前门已被拆除大半,剩余的部分也摇摇欲坠,根本无法抵挡住任何凶猛野兽的入侵。后门则被人用石块和泥土堆砌封闭,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墙体。左右两侧厢房原本应有十几尊陪祀雕像,如今却已踪迹全无,只剩下一块块空荡荡的石座。

而在李存孝塑像脚下的地上,却有几个由干草铺成的简易床铺。显然,这里曾有乞丐或是过往的行人在此短暂栖息……

沿着雕像的足部蜿蜒而行,映入眼帘的是雕像臀部一处人工雕琢而成的秘密通道,宽约半丈,高约六尺,直通雕像内部深邃之处,显然是曾有寻宝修士探访遗迹,误以为雕像之中藏匿着仙家至宝,故此施法挖掘以探究竟,正所谓“同源修行,百态人生”。

民间流传李存孝斩妖除兽之英勇事迹,故而敬立此雕像以示纪念。然而,亦有贪欲修士觊觎雕像之内可能潜藏的仙缘秘宝,于是在雕像臀部破石而出,留下这神秘洞口,或许二者之间尚有血脉传承之联系。

试想,若李存孝地下有知,目睹此番景象,不知是否会涕笑皆非?

一瞬间,原本受万人敬仰的巡查使齐凌,沦为只能寄居破庙的逃亡者,内心的震撼与冲击之重,难以言表。他这一生与前世积攒的诸多愤懑与不甘,此刻都如狂潮般喷涌而出,使得他的心境变得玩世不恭。

他冷笑于世人的健忘,短短数十载光阴,竟将李存孝的丰功伟绩抛诸脑后,只剩下对雕像内是否隐匿仙宝的猜测与贪婪。就在此刻,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划破宁静——"嘚嘚,嘚嘚嘚……"

齐凌心头一紧,暗叫不妙,立刻撇开对李存孝遭遇的同情,疾步返回雕像前,打翻煮沸的灵泉水,扑灭篝火。他提起修炼用的长枪,携起包裹与行囊,拔腿飞奔而去。

刚躲入正殿,只见数匹战马已穿过密雨,朝这边疾驰而来。他赶忙缩回头颅,疾跑至雕像背后,咬紧牙关,依循那位寻宝修士遗留的洞口,钻入雕像之内。

原来这雕像中空,内部极为干燥,并铺设着一层厚实的灵稻草。齐凌一脚踏在稻草之上,立刻意识到此地曾被某位修士视作临时修炼卧榻,享安眠之乐,相较之下,确比蜷缩于雕像脚下舒适得多。

他苦笑摇头,旋即将行囊与褡裢深深掩埋于稻草之下,自己则隐匿于角落。未待藏匿妥当,一道炽烈火光突现眼前,令他不由得颤抖一下。凝目细观,方才发现火光照亮的雕像腹部有一丝微弱裂痕,火光正是由裂痕处外泄,源头是一个刚刚点燃的火把。

“堂主,此处确有修士逗留过的痕迹,尚且尘土温热!”一个粗砺嗓音紧接着响起,让齐凌心头陡然紧张起来。他迅速抬首,在雕像内部寻找藏身处,赫然发现那条裂缝竟然从雕像腹部向上延伸了三四尺高,直至顶部。

刹那间,齐凌心中有了计较。他俯下身去,悄然将长枪也藏入稻草之下,接着以双手与双足撑住雕像内壁,小心翼翼地往上挪移,竭力避免发出一丝声响。

不多时,他已然将身躯藏匿至雕像头部所在的空间,视线恰好透过塑像的鼻孔向外窥探。

“三长老,仔细查探,瞧瞧是否有人潜藏!”一道浑厚的指令之声,在山门前荡漾开来,紧接着,一阵纷杂的踏步声随之传来。

“遵命!宗主!”首位持起灵焰火把的弟子回应着,旋即迅速四散探寻,顷刻便来到了神像背后的那个隐蔽裂隙。

齐凌的心跳陡然提至喉尖,他借助着手脚支撑于神像之内,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同时心中默祷:“李存孝将军,若您英灵尚在,祈愿庇护齐某此番困境。即便齐某行善之事或出于有意无意,亦请您眷顾一二!”

似乎冥冥之中,果真有仙缘倾听其心声。

那位弟子将灵焰火把探入裂隙,只是匆匆一瞥稻草铺面,并未抬头往上查看。随后,他又迅速将火把与身影一同收回,大声禀告:“无异状,宗主。恐怕仅是一名乞食者,闻得兽蹄声后,自个儿吓得逃走了。”

“逃便逃了吧,算是他福分。”被称为宗主之人,满身皆是雨水,他不悦地擦拭着脸颊,喝令道:“罢了,不必理会。快些重燃祭坛圣火,将那女子抬至供台上。待本座烧完化灵之火,便在此处予以正法!”

“畜生,你必不得善终!”一声悲愤的女音含泪咒骂。瞬息之间,她的嘴便被捂住,只剩下断断续续的抽泣声。

“此事与我无关,与我无关。我连张帆都胜不了,如今更是自身难保。”齐凌阖目沉思,内心反复告诫自己。同时尽力屏蔽外面的动静。此刻他的心跳加快,却并未感受到半丝灵魂受制的痛苦。近几日来,“残魂”所遭受的冲击明显超过他自身,故而不敢轻易干预他的决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