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 第37章 泥沼秘闻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第37章 泥沼秘闻

作者:老姜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3 05:19:21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一场秋雨过后,天地间愈发显得寒冷彻骨。尤其在定安仙域之内,因四面环山,这里的气温急转直下,宛如冰渊降临人间。前夜半宿的秋雨,待到次日清晨,伴随着萧瑟秋风的吹拂,其中更是蕴含了几分刺骨的寒意,轻易便穿透衣衫,侵入人们的骨髓深处。

“唉——”阴冷黯淡的县衙二堂内,县令张威紧紧抱住手中盛满灵液的茶壶,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寻常来说,刚出炉的灵液茶壶应当热度逼人,可此刻的张威似乎全然感受不到那份炽热,只是执着地将茶壶贴近胸口,仿佛借此能为自己带来一丝温暖。

“老爷,需不需要点燃护体灵火盆?”侍奉张威多年的老管家张宝悄声走入,保持着谦恭的姿态问道。

“不必了!”张威毫不犹豫地拒绝,紧接着便迅疾地把视线投向窗外,“你亲自去后花园角门处监视,一旦有关齐凌修士的消息传来,立即带他前来见我。当初要是肯听本官一言,又怎会落得今日这般慌乱不堪!”

“遵命!”张宝不敢反驳张威,低声应答之后,便疾步离开了二堂,径直赶往后花园的角落大门。作为张威的心腹亲信,他深知自家老爷此刻的怨念所指何人,但他更清楚那些势力背后的狠辣手段。若是因为随口附和而惹恼了他们,恐怕当夜便会遭遇横祸丧命。

此事并非没有先例,县令张威的贴身书童张亮,去年便是因为多言一句:“既然莲花圣母道行通天,为何不显神通变出些许粮食呢?”结果当晚便七窍流血而亡。而县令张威虽然明知张亮是遭人暗算,却仅以病逝草草了结,不仅未追查凶手,甚至未曾表露半分哀痛之情。自那时起,张宝便明白,在如今的定安仙域,真正握有实权之人,并非表面上那位县令张威。

而他自己,不过是一介末流属僚,如若想保全身家性命,就必须认清现状,谨言慎行,莫管闲事。县衙占地广大,从二堂走到后花园角门,竟耗费了张宝一盏灵茶的时间。尚未站稳喘息,大门已被猛然撞开,主簿周崇带着两位捕头与三名文书急速闯入。

“哎呀!”张宝被吓得一惊,连忙迎上打招呼:“周主簿,各位大人,您们都来了?”

“紧急之事!”主簿周崇瞥了他一眼,焦急地询问:“管家,县尊可曾醒来?现在何处?”

“啊?已经醒来了,正在二堂呢。”张宝连连颤抖,连忙停下脚步,拱手向众人行礼,“县尊命我在此等候一个重要消息……”

"无需等待,速即引领吾等于此刻面见县尊大人。" 周崇身上并无平日刻意伪装出的卑躬屈膝之态,他又瞥了对方一眼,语气深沉地下令。

论常理,身为主簿虽握有官职,却无权对县令家中的管家颐指气使。然则,张宝对此却未有一丝怒意,反而连连应承,领着周崇等人迈向了二堂。

张宝之所以不敢生气,不仅因周崇等人联手已足矣架空县令张威的地位,更因为他们皆加入了名为红莲宗的修真势力,拜入了莲花真君座下。即便在外人眼中,县令张威的地位远超主簿、文吏乃至捕头,但在红莲宗内,张威的修为与地位,或许并不比周崇高出多少,甚至可能更低。

诚然,这些都是张宝私下里的揣测。他身为奴仆,连加入红莲宗的资格都不具备,只能尾随自家主人身后,暗中窥探宗门之事。

"一会儿劳烦管家为我们安排灵食。今日进县衙之时太早,我们还未用过修行者所需的餐食。" 周崇的话语再次响起,毫无半点客套之意。

"遵命!下官这就为您们安排!" 张宝放缓了步伐,恭顺地拱手致意。

"且慢,你先去告知县尊一声,以免我等失了礼数。" 周崇似是突然意识到自己行为欠妥,挥手示意并迅速补充道。

"你还懂礼数么?" 张宝心中暗自腹诽,面上依然保持恭敬的神色回应。接着,他加快步伐,疾步走向县衙二堂。

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自家主人竟放弃县令这等显赫职位,去拜莲花真君为师。但他既不愿劝阻,亦不敢干预。

身为管家的奴仆,怎有资格插手主人的事务呢?将来若县令出了变故,奴仆所知越少,受到的牵连自然也就越轻。

这本就是张宝早已清算明白的道理,所以他自然不会明知是深渊陷阱,还要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涉险。

心中盘算清楚,做起事来他也自然懂得把握分寸。不多时,便返回了县衙二堂,将周崇等人来访的情况及他们的言行举止,一一如实禀报给了张威。

县令张威正焦急等待,闻讯立刻起身迎接,远远便主动朝周崇等人打招呼:"周兄,您来了啊?诸位也一同被此事惊动了吗?是否已经擒获那位齐某,他人现在何处?"

"此事稍有棘手,但仍在可控范围内,里面详谈吧。" 周崇挥手示意,声音低沉地下令。

张威县令皱了皱眉,旋即侧身让开道路,默许众人进入二堂。正当他欲命令奴仆为众人奉上灵茶之际,却被周崇又一次抢占了先机:"不必上茶,我们无暇品饮。县尊,我们棋输一步,那齐某前日在子午山附近露面,却接连斩杀了前往捉拿他的白堂主与刘香主,现已逃往坊州境内。"

“此话当真?”县令张威身形一震,寒气直冒,瞬间将周崇先前的无礼之举抛诸脑后,“他仅孤身一人,况且牛巨与王武早已禀明,言其修为不过是虚有其表,实战之际,任凭哪个捕魁出手皆能轻易将其擒拿!”

“牛巨与王武二人,显然是被他所蒙蔽!”周崇紧锁眉头,恨声道,“逃归的同道透露,此人身法出众异常。白堂主陨落或可说是遭到了突袭。至于刘香主与赵香主率领二十余弟子追踪此人,却被他逆袭反扑,一时间竟被他挑翻过半,连刘、赵二香主亦丧命在他手中!”

“啊——”张威再度颤抖,满面惊骇之情溢于言表,“这怎可能?他之前从未涉足战阵,而刘香主与赵香主皆为久经沙场的老兵!”

“确实匪夷所思。”

“归来之人,岂会编造谎言?”

“必定是有同道暗中相助,否则,焉能以一敌十之强!?”

“此非以一敌十所能形容,甚至可说是以一抵二十不止!若此人果真拥有这般实力,何须屈居民间,早就应投身仙门,在修炼界赫赫有名,各方势力也会对他礼敬三分。”

……

几位司书与捕头互觑一眼,低声窃议。

他们尚在清晨即被周主簿派人自家中强行唤出,本就未能彻底清醒过来,而此刻听到的消息更是让他们瞠目结舌。

依他们的经验来看,初次踏上战场的新秀,即便平日里再刻苦训练,临阵发挥的实力往往不及自身实力的两成。

而那位齐巡检,最多不过比普通人更高大些许,体魄强健一点,实则修为浅薄,且未曾杀伐一人。

若是说起齐某一对一击败前来缉捕他的捕快,或许还可信以为真;但要说齐某能单枪匹马,将二十多名宗门中的高手屠杀殆尽,尸体遍布,那便实在是违背常理了。

此事必有蹊跷!或是那些逃归的弟子向周主簿撒了谎,或是确有神秘力量暗中相助齐凌,助其斩杀追捕他的宗门同道!

“此时并非商讨此事之际。昨夜返回报讯的弟子已被我直接羁押,诸位若存疑,自可稍后亲自审问!”面对众人言语间的疑虑与急躁,周崇拧眉挥臂示意。

三位司书与两名捕头立即闭口不言,转而纷纷望向周崇及县令张威,静待后续指示。

“是否已向总舵通报此事?”县令张威满腹疑惑,但他明白周崇所言不假,略加思索后,低声问道。

“飞禽传书已然发出,并以防万一,派出专人递送信函至总舵!”周崇立刻点头肯定。

听得他回答得如此慎重,县令张威的心情方稍稍舒缓。接着他又低声补充:“总舵若能及时收到消息,则如今采取应对措施,尚可将此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且不知,他对那藏灵谷的底蕴,究竟探悉了几分?”护法黄谦面色忧虑,并未像往常那般泰然自若,拧紧眉头低语道:“此人源自汴梁城,背后势力通天,倘若他全然不顾,将所握情报直呈至高层……”

“我当时便提议,要么直接将其抹杀,要么暂且勿动,以免打草惊蛇。怎奈何无人听取我言!”执律堂弟子邹庆之怒火中烧,咬牙切齿地低声埋怨:“如今,他已逃窜至凤翎洲,我们焉能跨境追捕!”

“休要再言无益之辞!”堂主周崇瞥他一眼,再次烦躁地挥动手臂。“之前警告于他,乃是遵圣尊之命,吾仅是代为传达。”

在此处修炼的红莲宗虽非朝廷机构,其内部等级制度却更为森严。有些话语,作为属下在张玄宗面前讲出并无不当,但在周堂主面前提及,则触犯了宗规。

“吾意并非坐以待毙,静候总坛施援。”看到众人皆因自己的威压沉默下来,周崇迅速转目望向张玄宗,“我辈亦需有所作为,为总坛争取时间,寻得解决此事的关键线索!”

“嗯——”县令张威心中颇感不适,却也无法提出良策,只能沉吟点头应允:“堂主请详述一二,这里皆是我宗亲信。”

“拟一封秘函递予凤翎洲,请求他们将齐凌押回,协助查明藏灵谷灵材火灾真相!”堂主张崇淡笑间,面庞上的阴郁之色难以掩饰。

“寄出密函?凤翎洲如何会予以配合?我等虽指控其与灵材火灾有关,但手中却毫无确证!”张玄宗面露惊讶,双眼圆睁如铜铃:“况且,他背后的齐家尽管已衰败,毕竟曾是一流的武勋世家。即便握有铁证,想让中枢下令发布追缉令,至少也要历经半年以上的文字争斗!”

他所言皆是肺腑之言。

凤翎洲县令并非红莲宗信徒,自然不会因为接到一封密函,便着手拘捕一个在汴梁有着深厚背景的武勋之后。

此番栽赃之举,本就无法提供有力证据,永兴军路转运司衙门自然也不会糊里糊涂地下令通缉齐凌。

即使转运司衙门已被红莲宗信徒掌控,他们也需要权衡,发布追缉令是否会引发更大的麻烦。

毕竟,齐家也曾辉煌一时。

就算现如今已衰败,就算齐凌不过是齐家次支的子弟,且在家族中并不受宠。公然追缉齐凌,无疑是打齐家全体的脸。为了保全家族的整体利益,齐家必然也会竭力庇护自家子弟。

而这场纷争闹得越大,红莲宗暴露的风险也就越高。

一旦暴露,此刻在场之人,除了随教主举义反抗,便再无他途可行!

“县尊所言,在下也曾深思熟虑。”似乎早已料到张威会有此一番回应,主簿周崇毫不犹豫,嘴角泛起一丝讥讽之意,紧接着续道:“坊州之地,断然不会与我等协同行动。诚然,我们手中并无确凿的仙缘凭证。然而,自始至终,在下并未寄望于坊州之助力,只意在混淆视听!”

“混淆视听?”县令张威及一众书办、捕头皆未能领悟周崇之意,纷纷转目向他投去满是疑惑的目光。

“不错,正是混淆视听!”周崇淡然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一旦他踏入坊州,必然会使尽手段对我等发起指控。而我们,则需先发制人,请他返县协助查探粮草库燃灵之案。这样一来,在世人眼中,便是定安地域的仙官们因库房灾厄之事,相互推诿卸责。我等在此灾祸之后坚守岗位,未曾逃离,而他却抛下官职,远遁他乡。究竟何者言论更为可信,恐怕每一位有识之士心中自有一杆秤。”

“这……”张威等人面露愕然与钦佩之情,一时无言以对。

“现今我圣宗急需的,正是时日流转!”周崇瞥视众人,带着自豪与沉稳继续说道:“只要我们将局势搅乱,圣宗便能争取到充足的时间从容布局。届时,不论他在粮草库燃灵一事中掌握了何种秘密情报,那些证据都将由有效变为无效。拖延个一年半载,恐怕朝廷对于此类各地官员之间的相互指责也会失去兴趣。那时,只需将一切罪责归咎于刘司仓一人身上,诸位便可安然渡过难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