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 第3章 良心的刺痛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第3章 良心的刺痛

作者:老姜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3 05:19:21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又来了,我答应,我答应还不行吗?”齐凌双手捂住胸口,身体弯曲,低声自言自语,声音微弱得只有他自己能听见。心脏的疼痛瞬间减轻,但他不敢立即把手从胸口移开,心中满是无奈。

果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使是灵魂穿越也是同样的道理。他占据了宋代齐凌的身体,回到了十八岁,还意外得到了高超的箭术,但这都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良心的谴责!

可能是他的灵魂与新身体的融合不够完美,或者是大宋时期的齐凌心中的热血难以平息,这三个月来,每当他的二十世纪思想与大宋齐凌的理念发生剧烈冲突,他的心脏就会像被紧紧握住一样疼痛。像今天这样的疼痛程度只能算是轻微的。

前几天,部下们巡逻时发现了一批走私的砖茶,他原本想收受贿赂后放行,结果那疼痛让他痛不欲生。没有速效救心药,他也无法确定这疼痛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有大宋齐凌的鬼魂在作祟,齐凌只能先保命再说。大丈夫能屈能伸。

既然占据了别人的身体,偶尔满足原主人的愿望并不丢脸!那次,为了避免剧烈的疼痛,他不得不拒绝贿赂,带领部下扣留了砖茶和主人,送到了府城的巡检使衙门。

虽然不久后,砖茶主人得到了巡检使衙门的放行,并获得了官方的通行证,但消息传到金牛寨后,齐凌只是感到胸口稍微有点闷,却没有再疼。

“不好了,巡检又犯病了!”

“快给巡检揉揉!”

“巡检,您感觉好点了吗?好点了吗?”

“哎呀,我就说水太凉,四月的西北不同于汴梁啊!可是巡检他老人家就是不听,就是不听!”

惊呼声、慰问声以及捶胸捋背的动作纷纷传来。

这让齐凌不得不放开捂住胸口的手,强打精神说:“我没事,扶我起来,备马,回寨!”

“巡检,您真的没事了吗?!”

“巡检,需要我帮您再揉揉吗?我会一点按摩……”

“巡检,您的身体最重要。

找牛的事,交给我吧!”

张帆、杨威、刘鸿、王武四位“大”弓手依然围在他身边,一边低声询问,一边不舍地瞥向酒水和食物。

“虽然只是一头老牛,但它关系到侯张氏一家的生活,我怎能因为身体不适就不管不顾呢?”为了不再让良心痛苦,齐凌刻意摆出清官的姿态,严肃地说。奇怪的是,话说完后,心痛的感觉立刻消失了。

“渣滓!”齐凌悄悄地翻了个白眼,对已经死去几个月的原身体主人表示无尽的鄙视。

接着,他豪爽地挥手说:“酒和肉,让兄弟们分了吧。

人头一份,吃不完可以带回家,别浪费!”

“多谢巡检赏酒!”

“多谢巡检!”

“巡检一出,案子必破!”

一片欢呼声,震耳欲聋。

众弓箭手和乡勇们忙乱地帮齐凌上马。

他用眼神挑出了四个倒霉蛋,让他们负责护送他回金牛寨。

其他人等不及马蹄声远去,就迫不及待地扑向酒坛和肉干,大饱口福!

“不过是些腊肉和劣质葡萄酒,至于这么兴奋吗?”齐凌用眼角的余光瞥见手下们的举动,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金牛寨虽有好山好水好收入,但食物实在匮乏。

别说和二十一世纪相比,就是和原身体主人记忆中的汴梁相比,也相差甚远。

原身体主人在被贬到金牛寨前,可是名副其实的功臣后代,平时自然是锦衣玉食。

像乳饮羊、葱泼兔、洗手蟹、醉虾酿橙、三脆鹌鹑、百味羹等美食,都是家常便饭,想吃,只需吩咐仆人一声,酒楼就会做好送到府上。

(注:以上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汴梁美食。)

而酒足饭饱后,还有隋堤、梁园、州桥、琉璃塔等好地方可供散步消食。

就连聚集了天下最美女子的樊楼,原身体主人也曾与朋友大大方方地去过几次。

虽然碍于读书人的面子,每次只是喝酒,听曲,写词与歌姬互动,但也相当风光。

这让齐凌在记忆中偶尔翻到,都会两眼放光,羡慕不已!

“不行,等我赚够了钱,一定要去一趟汴梁!”他抬头看了看四周郁郁葱葱的群山和广阔的田野,暗自在心里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

现在是咸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离北宋灭亡还有120多年。

齐凌本来就不是一个胸怀壮志的人,在他的有生之年,大宋也不需要他来抵抗女真,避免靖康之耻。

所以,在他看来,快乐地享受生活,享受美食,美景和美人,才是穿越而来最重要的事情。

至于其他琐事,自然有吕蒙正,寇准,范仲淹等人去操心,他没必要浪费精力!尽管他来自二十一世纪,政治智慧未必能比得上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相良臣!

金牛寨离延水河不远。

一边任由马儿自由行走,一边思考着心事,转眼间,齐凌就在四名乡勇的陪同下,回到了他在金牛寨巡检所的正堂,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

虽然比不上定安县县衙那么高大宏伟,但金牛寨巡检所的衙门依然是方圆百里内数一数二的“豪华建筑”。

房屋前后共有五进,左右跨院各占地两亩,正堂门前的空地宽阔,宽度足足有三十米,长度达六十米。

空地铺设的是附近山上的凌石板,平整且光滑。两侧排列着两排同样的石柱,供来往公务的人拴马。正对着巡检所正堂大门,有一面七八米宽的照壁,由土砖堆砌而成,表面涂有防水的白灰,顶部覆盖着木质斜顶。当官府有重要公告或朝廷有重大事项需告知民众时,照壁就充当布告栏的角色。平时,它则是区分官府办公区和集市区域的标志,防止人们随意闯入或停放运输货物的马车、驴车。

今天是农历四月十五,正是约定俗成的赶集日。因此,照壁以南的街道两旁,各类货摊和货车排成长龙,长达一百多米。商贩和买家挤在摊位前,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像沸腾的开水。不过,更多的人并不专注于交易,他们绕过照壁,聚集在巡检所正堂门口,期待即将上演的“好戏”。

边境偏远地区,娱乐活动匮乏。春播结束后,人们有了充裕的时间。对于当地人来说,观看新任巡检审理案件是一种难得的乐趣,比看粗汉打架或在家生儿育女更有吸引力。

“巡检回来了,巡检回来了!”

“毕竟是汴梁城长大的,看着就俊俏!”

“什么汴梁的,巡检可是西北齐家出身,正宗的西北汉子……”

不只是闲来无事的男子对看热闹充满热情。边境地区的女子也巾帼不让须眉,赶集之余,她们也纷纷靠近正堂门口,想要一睹巡检的风采。毕竟,稀有的事物总是珍贵的。习惯了家乡男子粗糙的皮肤和满脸胡须,再看齐凌那同样古铜色却光滑如绸的肌肤,总让人眼前一亮。而齐凌骨子里透露出的书卷气息,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魅力,让许多已婚妇女和未婚少女暗自想象,是否应该让自己的丈夫或情人也去读几本书,给闺房生活增添些不同色彩。

如果齐凌只是来自汴梁的太学生,那么人群中的热烈目光足以让他手足无措。但如今的他是二十一世纪的老油条齐凌,这些目光对他来说微不足道。因此,面对乡亲们的评价,齐凌毫不紧张。他从容地跳下马,摆出他认为最潇洒的姿势,将缰绳交给身旁的乡勇,然后快步走上台阶,穿过正门,来到桌案后,拿起镇尺轻拍桌面,“啪!”

“巡检升堂处理公务,无关人员回避!”立刻有值勤的衙役大声呼喊。

虽然没有电视剧里县令审案时的那份威严壮观,但也足以让四周瞬间安静下来。

与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居民习惯于通过法院解决各种纷争不同,如今的大宋,愿意打官司的人少得可怜,就像凤毛麟角一般。

普通的邻里矛盾,财产争执,找族长或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老就能解决。

只有涉及到人命案或是族长和长老们无法处理的案件,才会惊动官府。

而官府处理案件,也不会像电视剧中那样,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都要知县亲自出面。

通常县尉、主簿和巡检就能解决大部分案件。

只有在发生凶杀、谋反、忤逆不孝等重大案件,或是双方当事人都是县里有名望的士绅时,才需要县令介入。

而在县令接手案件前,他的幕僚和各房书吏早已将案件梳理得差不多,他自己往往只是走过场而已。

因此,齐凌今天要处理的公务,只有侯家村的侯张氏控告周家堡的周癞子偷牛一案,这是他的专长。

片刻,两名乡勇将原告带到了大堂之上。

还没等齐凌开口询问,侯张氏已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得地动山摇。

“请巡检为小妇人主持公道啊,我家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一头老牛维持生计。

它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现在被人偷走了……”

“哈哈哈……”大堂外,一片哄笑声响起。

围观的百姓乐见其成,一边抹着眼笑出来的眼泪,一边悄悄向前移动,生怕离得太远影响自己观赏大堂内的“好戏”。

让他们惊讶并略感失望的是,这位新来的年轻巡检,尽管连胡子都没有,但行事比前任四十岁的巡检陈平还要老练。

他既不生气,也不急躁,平静地坐在书案后,耐心倾听侯张氏的哭诉。

直到侯张氏哭得没了力气,他才笑着下令:“来人,给她准备个座位,让她坐着回答!”

“小妇人,小妇人不敢坐!巡检大人面前,小妇人不敢放肆。”

原本准备好了,只要巡检问起案情,她就打算再大哭一场,没想到年轻的巡检第一句话是让她坐下。

顿时,侯张氏变得进退两难,泪眼婆娑地瞪大眼睛,连连摆手。

“让你坐你就坐,本巡检抬头看你,脖子都疼!”齐凌伸手揉了揉后颈,声音稍有提高。

“再说,这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

谁稀罕你这样跪来跪去!”

依然不按常规出牌,侯张氏的眼泪顿时不知所措,是否该继续流出。

愣了七八口气的时间,她才委屈巴巴地站起来,鞠躬行礼:“小妇人不敢,小妇人站着回答巡检大人的话就好了!”

“罢了,随你!”齐凌挥手示意乡勇把刚刚搬来的座位抬走。

接着,他转而微笑着温和地问侯张氏:“你说周家堡的周癞子偷了你的牛,你有证据吗?”

“巡检大人,您可要为我这个妇道人主持公道啊……”侯张氏就等着这句话,再次跪下,痛哭起来。

“别哭了,站起来讲证据。我是外地来的,本来就不太懂你们这里的方言。你一哭,我就更听不懂了!”齐凌瞥了她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

侯张氏被吓了一跳,哭声立刻停止。齐凌看着她,皱眉问道:“你说周家堡的周癞子偷了你的牛,你有证据吗?我不能只听你哭诉就派人去抓他。”

“有的,有的!”侯张氏不敢再哭,站起来,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大声回答,“那个周癞子,是个无赖,坑蒙拐骗,坏事做尽。不信你问问周围十里八村的人……”

“我要的是证据!你有,就拿出来。他是不是无赖,跟是否偷了你的牛有什么关系?”齐凌轻轻敲打着镇尺,低声打断她的话。

“我家的大黄牛刚丢,他们家就多了一头大黄牛!看起来一模一样!”侯张氏挥手跺脚,生怕自己的话不够有说服力。

“这一带的耕牛大部分都是黄色的。总得有个特殊的标记或特征,才能分辨清楚。这样我才能把牛判给你。”齐凌微笑了一下,皱着眉头提醒道。

“我家大黄牛屁股上烙着个‘侯’字!”侯张氏立刻反应过来,又跺了一下脚,大声强调。

“他们家的牛,屁股上也有个‘侯’字吗?”齐凌的眉头皱得更深,笑容顿时消失了。

“你看清楚了吗?我会派人去检查。如果没有,侯张氏,你要承担后果。”

“这,这……”侯张氏又被问得措手不及,瞪大泪眼,哑着嗓子说,“他,他把标记烙掉了。他家的大黄牛,相同的位置有个疤。”

“你就因为他们的牛在同一位置有个疤,就认定他们的牛是从你家偷的?”齐凌既好笑又生气,摇头低声质问。

“肯定是新烙的。我一看就知道,他是怕我去找他要回牛,所以故意把疤烙掉的!巡检大人,您一定要为我主持公道,大黄是我家的……”侯张氏咧嘴痛哭起来。

“呵呵呵……”还没等齐凌生气,大堂门口已经传来阵阵笑声。大家都从之前的对话中听出了问题。原来这个侯张氏没有任何证据,只想靠哭泣赢得这场官司!这世上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呢?

还好齐巡检脾气好,没有跟她计较。要是换成脾气不好的,像前任陈巡检,早就让人用棍子把她赶出去了,哪里会这么耐心听她继续哭诉呢?!

侯张氏听见周围的哄笑,哭声立刻变得难以维持,她抬起手轻轻揉了揉眼睛,然后大声补充道:“那个周癞子好吃懒做,赌博嫖娼,什么坏事都干,他哪来的钱买牛?我家的大黄牛刚丢,他家就突然多了一头牛,如果不是偷的我家的,还能是从哪儿来的呢?”

“我家的大黄牛特别通人性,那天我找牛找到周家堡,隔着门喊了一声,大黄牛就一边叫,一边用头撞门。

“我让周癞子说清楚牛是从哪儿来的,他死活不肯说。

他还,他还拿马桶泼我!我一个妇道人家,真是可怜……”

说着,她又哭了起来,虽然声音比之前小了很多,但悲痛之情溢于言表,使得大堂门口的笑声渐渐平息。

齐凌听了,却毫无动容。在二十一世纪打官司,讲的是证据,而不是看谁更可怜或是品行更差。侯张氏的哭诉虽然让人同情,但作为证据却远远不够。

他正打算指出她话语中的漏洞,然后快速结案。突然,他的心脏一阵刺痛,让他身体僵硬,即将出口的话也戛然而止。

紧接着,他的脑海中闪过一段清晰的文字:

“凡买卖牛马、船只等物,必须立下文书契约,三天内由县衙盖章。如路程遥远,可在乡间找中间人,允许一百天内盖章。”

这段文字比网络搜索的结果还要清晰,而且比某些搜索引擎更有良心。他身体微微一僵,立刻意识到这是谁的记忆。

他无奈地用手按住胸口,低头对着侯张氏轻声提醒:“既然你这么肯定,黄牛是你家的,我就派个人去让周癞子把交易的契约拿出来让大家核实。”

“既然他说是买了牛,就应该有契约或中间人作证。如果没有,那牛就判给你,他应该也没话可说!”

“如果他能拿出契约并且经过验证无误,也许这牛真的就是他的。到时候,侯张氏,你也不要有任何误会。周家堡和侯家庄只隔一条河,都是邻里……”

侯张氏急得挥舞着手臂,凄厉地打断:“巡检大人可能不清楚,那个周癞子一向会骗人。他可能是伪造了买牛的契约,欺骗县衙盖了官印!”

“这么说,你已经看过那份契约了?”齐凌脸色一沉,沉声问道。心脏的压力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掩饰的尴尬。

“他手里的那份契约肯定是伪造的,绝对是伪造的。”侯张氏的声音更加尖锐,手臂挥动,似乎想把偷牛的人当场撕成碎片。

“如果是伪造的,县衙为什么会在他的契约上盖章呢?”齐凌并未被对方的气势吓倒,一边留意自己心脏的反应,一边皱眉低声反问。

“官府被他骗了!”侯张氏既生气又着急,话脱口而出,未经思考。

"既然是一场交易,总要有中介人,周癞子或许能伪造文书,但他难道还能伪造出中介人来吗?"明明知道对方在强词夺理,但齐凌并未动怒,反而笑着继续提问。

"那个中介人是他的同伙假冒的!"

"你知道这个中介人是谁吗?"

"文书上写的是牙行的胡老六。"

"那本官可以找胡老六核实!"

"巡检大人,胡老六和他是同伙,早就被他收买了!"

"大婶,你到底告谁呢?这么一会儿,你已经把衙门里负责文书的主簿,牙行的胡老六,还有周癞子这三个都告了!"

"这,巡检大人,你要为我做主啊。我家上上下下七八口人,全靠那头……"

哭泣声再次响起,回荡在整个大堂。

"呵呵呵……"嘲笑声也在大堂门口再次响起。除了侯张氏的本村邻居,其他看热闹的人对她的同情早已消失殆尽。

"你先别急着哭,让本巡检帮你缕一缕!"齐凌叹了口气,轻轻用镇尺拍打着桌子。

"肃静——"乡勇们早就被哭声吵得不耐烦,他们拉长声音,用棍子敲击地面。

侯张氏的哭声被压制,她软弱地蹲在地上,泪流满面。

"你说周癞子偷了你家的黄牛。"齐凌叹了口气,同情地看着侯张氏,低声总结道,"然而你没有任何证据,甚至黄牛身上的烙印都不符你的说法。而被告方却能出示官府的文书和牙行的中介人。我该如何为你做主呢?"

"假的,文书是假的。主簿周被他骗了。胡老六和他是一伙的!"侯张氏明知官司已无胜算,仍咬紧牙关硬撑,声音凄厉而绝望。

"本巡检的职责是捉拿盗贼,维护治安。如果你坚持认为文书是伪造的,县城牙行的胡老六和周癞子串通一气。这就不只是偷窃案,而是伪造文书案和合谋诈骗财物案了。这超出了本巡检的管辖范围,还涉及到我的同僚。"齐凌再次感受了一下自己心脏的反应,缓缓说道。心脏部位有些闷,但心跳还算正常。显然,即使有鬼魂住在心脏里,也不好意思再干预他如何判决了。

他笑了笑,继续补充说:

"所以,你需要去县衙找县令告状。本巡检没有权力传唤县城的主簿,也无法管理县城的牙行。"

"不过,你想清楚了!"没等侯张氏再次痛哭,齐凌迅速补充道,"县令未必像本巡检这样好说话。而且偷窃耕牛..."

他稍微犹豫了一下,从他前身的记忆中找出一条法律条文,逐字逐句地念给大家听。

"偷窃耕牛,枷号示众半月,流放千里,或坐牢四年。而诬告者,反坐其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