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 第59章 背后的影子游戏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第59章 背后的影子游戏

作者:老姜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3 05:19:21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逃逸之魔道修士齐凌,名列仙凡两界追缉榜,此人体态魁梧,约莫八尺半余,面相方正并无髯须。随身伴有一骏枣红马,一匹漆黑神驹,更有修道少女一名,共同流离于三界之间。凡知其行踪者,务必立即禀报天庭或地府,必赐五行灵石五百枚作为奖赏。若有意隐瞒,将以庇护妖邪之罪,严惩不贷……

言及大宋永兴军路各仙域官署行事效率之高,通缉齐凌一事便可见一斑。自那天清晨,仙督抚军殿下达捉拿齐凌之令,翌日,印有其画像的捉妖令已遍布京兆府与商州所属所有城邑的公示栏。

及至第三日华州,第四日耀州……直至第五日,即便位于最东方的虢州与陕州,皆已张贴出告示,仙凡各界合力搜寻那位“窃取仙粮、挟持仙吏,致县令仙逝”的魔道修士齐凌!

坊间流传,这位齐凌实乃罪孽深重之辈。朝廷新授重任予他,他不但未怀感激之情以报效,反而与近邻仙粮库的仓管勾结,狼狈为奸……

常有些认得些许仙符文字,又爱插手天下之事的半途而废的修道人,在告示前向民众解说其中之意,并添油加醋发表己见,似乎他们是亲历齐凌犯罪现场的见证者。

围观的村民们听闻此事,个个义愤填膺,皆认为若齐凌真如那些半吊子修道人所述,即便将他千刀万剐亦不足赎其罪!

然而,前提是天庭与地府必须尽快将其擒获,随后即刻审讯定罪,并押往斩妖台执行。否则,保不准何时便会传出与此截然相反的消息,众人再议一番,又会觉得齐凌其实英勇忠诚,应受朝廷封赏,位列大将军之位!

“奇哉!奇哉!这大宋疆域广阔,内藏珍奇异事无数。”与普通村民凭传闻和个人情感评判是非不同的是,在陕州最东部石壕镇一家茶楼里,几位身穿儒雅长衫的修士宾客,透过窗户凝视着窗外官道边公告栏中新张贴出的捉妖令,嘴角挂着讥讽的笑容,评点着此事。

“嘿,能在永兴军路的江湖悬赏令与仙凡两界的官府通缉令上同时亮相,这齐凌可真是千古独步啊!”

“史兄谬矣,乃是先登上江湖悬赏令,奖金高达一万枚五行灵石。随后才是官府的通缉令,赏金五百枚五行灵石。两者相差半月之余,奖金竟有二百分之差距!”

“非也非也,赫连兄误解了。实则是官府早已秘密追查齐凌,继而江湖发出悬赏,最终官府才将其追缉行动公诸于众。”

“史兄、赫连兄,两位何必纠结这些细节?先后顺序究竟有何差别吗?”

“张兄长年居住于夏州,鲜少涉足大宋境地,故未能领悟其中门道。官府秘密追查齐凌之举,实际上是因为部分官员欲除之而后快,却又顾虑到大宋朝廷律法以及齐凌背后家族势力的影响。一旦在拘捕过程中不慎误伤甚至杀害了他,必定需有人为此担当罪责!”

"赫连道友所言甚是,若公开悬赏缉拿,便表示这永兴军地界上下已有十足把握,将此案修炼至无可逆转的稳固境地,令其无法有任何翻盘之机。倘若此人胆敢抵抗拘捕,自当现场将其化为尘埃之刺,事后亦无需任何人承担此等行动之责!"

众人闻听此言,皆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抬首望天,日正当空,光芒万丈,枝头并无丝毫风动之迹,然而人心之中,却是寒意阵阵。

然则,一念及此事发生于永兴军路而非夏州之地,在场之人皆暗感庆幸不已。敌手之愚昧**,正是自身得以安然存续之幸。

特别是对于那些将生死置之度外,潜伏于大宋境内的夏州飞龙司密探而言,大宋朝堂越是腐朽不堪,他们在大宋之内便越是安全无虞。

近两载以来,夏州飞龙司的密探之所以能够在大宋疆域内屡试不爽,甚至秘密建立联络据点,假借茶楼之名,设于京西北路与永兴军路的关键要隘之处,全赖于对手之“相助”!

否则,即便他们本领通天,行事慎之又慎,又怎能丝毫无痕地隐藏行踪?

“史兄所见略短矣!”史姓茶客感慨摇头,沉默良久方道,“难怪去年战事之后,二皇子殿下力主乘胜追击,欲席卷关陇之地。早知大宋朝廷**至此,吾夏国便不应议和,宜挥师直捣黄龙。”

“二皇子殿下目光如炬,实非吾辈所能企及。昔时他下令刺杀齐凌大人,吾辈原以为仅因齐凌在牡丹阁之举有辱其颜面。如今回首来看,此举堪称妙笔生花。不仅借齐凌之力将永兴军地界官场搅得鸡犬不宁,更使得大宋的弱点暴露无遗。”

“诚然,若非二皇子殿下的刺杀命令,齐凌大人恐怕还舍不得与那周氏拼个你死我活呢!”

“驱虎吞狼,此乃驱虎吞狼之策。二皇子殿下虽年轻,施展此计已是出神入化!”

刹那之间,谈论之声又热烈起来,此刻的细作们已然毫不避讳地赞誉起夏国公李继迁的次子李德昭。

实则在场诸人大多心中清楚,李德昭迫使夏州密探冒着重露马脚的风险,派出信鹞前去刺杀齐凌,实则是为了泄个人心头之恨。然而,无人能够否定的是,李德昭此举意外地起到了他人精心策划也无法达到的奇效。

此即所谓命运眷顾,即便是争风吃醋之事,也能引发一路风雨变幻。

而拥有如此运势之人,将来必有一番不可估量的作为。

相较于大宋,夏州立储并不遵循长幼有序之规。首领之位,历来由有能力者居之。李继迁育子亦有意让两位公子相互竞争,最终挑选胜利者承袭家业。

从当前态势来看,李德昭相对于其兄长李德明,显然拥有更高的胜算。单论敢于主动请缨赴汴梁充当人质之举,便足以令飞龙司的所有密探纷纷竖起大拇指。

观李德昭踏入大宋疆域之内的一举一动,虽表面看似游历山水之间,醉心于抚琴歌姬之乐,实则暗中详尽探查大宋沿线关隘要塞的防御布置,乃至造成了不少隐秘的破坏,战果堪称卓着。而其兄长李德明,却仅能在夏州衙门内高谈阔论,未曾为大夏立下半分实际功勋。

是以若论未来谁能承袭夏州领袖之位,飞龙司的谍报人员十个中有**会选择李德昭。他们即便尚未采取实际行动,在言辞之中也会流露出对此人无比的敬重与推崇。

正当谍报人员谈论得起劲时,茶楼二楼的雅阁门户突然被人猛地推开,一名身姿妖娆、气韵邪魅的女子径直闯入。

“属下拜见白判官!”

“白判官教诲得当,属下适才疏忽了!”

……

满堂茶客纷纷起身,朝女子拱手致意。

“知晓自身疏漏便好,往后务必警醒些。方才那般情形,万一一楼的隐蔽哨兵被大宋皇城司的密探制伏,你们怕是连个声响都察觉不到呢!”被称为白判官的女子挥了挥手,低声责备。

她身上显露出刚与人交欢后的痕迹,这些经验丰富的谍报人员一眼便瞧了出来。然而无人敢出言反驳,只得一个个挺直腰板,默然接受。

“罢了!此次失误,本官暂且记录在案,待将来有人再犯,本官便一同清算!”见众人认错态度尚可,夏州飞龙司的女判官白泽再次轻轻挥手,“本官刚才运用些许手段,自石壕镇巡检孙东林处探得了齐凌最新的踪迹。”

诸多谍报人员闻讯皆精神焕发,齐刷刷抬起头,凝视着那烈焰般的红唇,仿佛期待从中吐露出生机勃勃的秘密。

“华洲,敷水镇,两天以前,他在那里击伤拦截他的官兵,强行闯过了关卡。”白泽俯身以指尖蘸取茶水,在桌面迅速勾勒地图,“而三天前,他出现在芙蓉寨。在此之前,则是在鸡鸣山附近。”

尽管这些谍报人员潜入大宋的时间长短不一,并非人人都对永兴军路的地名如数家珍,但看过白泽用水墨描绘出的地图,便立刻推测出齐凌此行的目的地应指向汴梁。

“通往汴梁的所有道路此刻皆已被官府布设关卡,他纵然神通广大,亦难以突围而出,更何况他还带着一位美貌佳人同行!”白泽只是陈述她的判断,无需等待众人的回应。

轻拂衣襟,抹去指上的茶渍,她接着说道:“因此,我料想他会选择乘坐船只沿黄河顺流而下,可能性较大。而在水路上,有两处关键关卡是他必须规避的,一旦被困在舟船之上,便是插翅也难逃脱!”

“灵宝和平陆!”史姓茶客熟知水路,旋即给出了关键的答案。

“正是!”白泽瞥了一眼身旁的同僚,赞赏地点了点头,“如此看来,接下来我们需分为两支队伍,一支由二十位修炼鹞翅诀的弟子,前往秘境灵宝附近的隐蔽小径搜寻他的踪迹。另一支则由三十位鹞翅诀弟子带领,奔赴平陆地域探寻。据我观察,能够避开两重灵脉禁制的偏僻小径并不多,而穿过后再能安全返回渡口者,恐怕不超过五条。”

“务必生擒此人,秘密带回夏州领地,交由二皇子亲自裁决!”

“将其捉拿归案,交予大宋朝廷处理,让其内斗不止!”

“斩杀此獠,替二皇子泄愤!”

“请白大人指示,我等该如何行事!”

诸多秘谍精神焕发,摩拳擦掌,似乎只需轻轻抬手便能将齐凌轻易制服。

然而,判官白泽并未立即回应,只是含笑倾听着众人意见。

直至众人喧嚣过后,她才轻抬双手示意安静,并微笑着摇头:“二皇子已有旨意,此次任务并非要抓捕他,更非要取他性命,而是要设法助他逃脱生死险境!”

“这...”

“白判官,您刚刚说的是...?”

“二皇子为何要我们助他逃脱?!”

众多秘谍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纷纷质疑起来。

“二皇子何以作出如此安排,无需向尔等详述!”白泽眼神陡然犀利,目光中寒芒四溢,“协助他逃出生天!即刻行动,二皇子已改变心意,留下此人必有重大用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