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风雨雁归来 > 第47章 聚散终有时

风雨雁归来 第47章 聚散终有时

作者:江小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6 02:06:2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

外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曹静和睁大了眼睛,方才还有些懵的脑子一瞬间清醒了。

她就说嘛,唐玉这样一个克己复礼的人怎么会强吻她。

那么问题来了,房顶上的人到底是谁?

曹静和的脑子飞快地转着,难不成是那个被她用暗器射死的戎狄暗卫?或者是有其他暗卫发现了她的踪迹,跟了上来?

可是不应该呀,她能确信那个暗卫死干净了,而且周围也没有可疑的行迹,倘若有人追踪,不可能在她到家后这么久才追上来,这一路上她都小心谨慎,几乎不可能留下可循的踪迹。

曹静和向后撤了撤身,把自己的嘴从唐玉的唇上抽离,唐玉知道自己这次实在太唐突了,便下意识地转过头去,不敢再直视曹静和。当然,他也十分紧张地仔细分辨着外面的动静。

忽然,那动静消失了。

房顶上的人似是停止了移动,曹静和跟唐玉即刻便提高了警惕,一动不动地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变化。

很快,窗外闪过一个黑影,唰的一下就从房顶飘了下来。此刻,那人正猫着身子趴在窗台下面。

“怎么办?”

曹静和张了张口,用十分轻微的气声向唐玉询问,唐玉则悄声反问道:

“那些树叶可收好了?”

曹静和用力点了点头,接着说:

“要不……我们装作在睡觉吧?”

“谁家好人点着灯睡觉啊?”

他们点起的那盏烛灯还没有来得及熄灭。

可就在这时,窗外的那个“黑影”悄悄伸出手,蘸了蘸唾沫,开始对着韧皮油窗纸一顿猛戳,不一会儿,窗纸便破了一个小洞。

夜里的风,仍有几分寒凉,一阵冷意席卷而来,唐玉跟曹静和暗道不妙,这人到底是从哪来的?他是谁,又在偷窥些什么?

难不成真的是戎狄暗卫跟了过来,怀疑他们在偷偷摸摸研究那几片烂树叶子?若是这时突然吹灭烛灯,会不会过于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但是他们总得做点什么,不能这样默默地亮着灯,却大眼瞪小眼吧。

曹静和定了定神,忽然计上心头,她俯身向前把唐玉压倒在身下,麻利地拉过被子裹在两人的身上,认认真真地在唐玉的唇上印了一个吻,然后又十分熟练地慢慢下移,吻向他的喉结、锁骨,再扯开他的衣襟,双手勾住他的脖子,把头深深地埋在他的胸膛上。

还得是建章宫的女师傅教的多呀。

唐玉在她吻上来的一瞬间就已经不知所措地僵住了,更何况他的手还被曹静和捆着,根本动弹不得,只能任由她摆布。

曹静和藏在被子下的脚狠狠蹬了几下床尾,质地不怎么样的小木床顿时开始吱呀作响,她觉得戏还不够真,又在唐玉肩头轻轻咬了一口,唐玉始料未及,不禁发出一声呻吟。

妙啊,妙极了!

这逼真程度,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得说这屋里头的人正在享受鱼水之欢……

终于,窗外的毛贼实在看不下去了,发出一声尖叫,从二楼摔了下去,扑通一声落到了院子里。

这一声,倒是把袁乔、陈平都唤醒了,二人举着棍棒就从屋里冲了出来,三下五除二便将那毛贼擒下了。

曹静和连忙披了外袍,拎着盏灯笼走下楼来,待那灯光靠近些,众人顿时一惊——这不是隔壁福康面馆的店小二吗?

这店小二是小七从唐家带过来的家生子,放在面馆里做事的,来了也有一段时日了,和大家伙自然也混了个面熟。

虽说是虚惊一场,但是出了这等事,无论如何也得好好审问清楚了。

然而,曹静和尚未发问,那店小二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拼命地磕着头,委屈巴巴地哭道:

“娘子,小人也是奉命行事,小人哪敢随便翻人家的墙头呀!”

“奉命行事?”

曹静和挑了挑眉,问道:

“难不成是唐七小姐让你过来的?”

那店小二的眼珠转了转,连忙急中生智道:

“是……是七小姐今夜睡不着,便起身在院子里走走,偶然看到贵店的后院半夜还隐约有灯光流出,便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毕竟……毕竟您那位官人身体不好,所以……所以就差小人过来看看。”

他越说声音越低,因为他也知道自己撒的谎根本就不成立——若是来关心一番大可直接敲门,翻墙头还捅破人家的窗户纸是几个意思?

但曹静和很快就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小七看到他们房中隐约有灯光,想来是猜到他们尚未歇下,便趁着月黑风高差了个身手矫捷的小厮过来,偷偷看一看唐玉的脸,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她的六哥。毕竟都这个时辰了,唐玉不可能还戴着帷帽

只是那小厮大约也没想到,他会看到一些不该看的场面。

曹静和倒是没有计较,只让袁乔把那小厮放了回去。小七一见自家店小二是被袁乔薅着后颈给送回来的,顿时就知道事情败露了。可她还是想问问,这店小二有没有看清那官人的脸,他到底是不是唐家的六公子。

谁知,那店小二却为难地抠着手,苦着脸说:

“姑娘,您快别问了,小的实在说不出口!”

小七尚未婚配,不会主动去往那方面想,只气道:

“你看到了什么就说什么,有何不能说的?”

“这……小人真不能说啊!若是让侯爷和吕姨娘知道小人给您讲这些事,小人恐怕就完犊子了!”

“你要是不告诉我,你现在就得完犊子啦!”

小七气鼓鼓地叉着腰,杏眼瞪得圆圆的,那店小二两眼一闭,咬死不肯透露半个字,一副任打任骂的样子。

小七见状,只跺了跺脚,生气地说:

“我明日就回府去,这几日我也玩够了,我要去告你的状!”

“啊?小姐,您就饶了小人吧!”

小七走回房里,兀自熄了灯,啪的一声将可怜的店小二关在了门外。

送走那店小二,曹静和的后院又恢复了平静。她提着灯笼重新走回楼上,唐玉这会儿已经过了发作时的疼痛,自己翻着手把绳子解开了。

曹静和一进门,两人的目光交汇,顿时都有些尴尬。

行吧,反正就是逢场作戏。

院子里闹的动静不小,唐玉在二楼也听得一清二楚,他大概也明白妹妹想做什么,所以更不敢露面,唯恐让那店小二看见了自己。

曹静和走到床边坐下,二人谁都没有说话。她觉得这气氛真是太尴尬了,尬到她脚下已经开始动工了,马上就能抠出一整座建章宫了。

为了赶快打破这种尴尬,曹静和便率先提议道:

“唐玉,时辰不早了,咱们还是早些歇息吧。”

“好,我听你的。”

曹静和起身走到窗边的高脚小案旁,准备将蜡烛吹灭,可不知怎的,她忽然鬼使神差地打开窗户瞥了一眼窗外。

原也只是出于细作的谨慎,曹静和可能只是下意识地想看一眼外面还有没有可疑的迹象,可是从这个角度刚好能看到屋檐的一角。檐角上是一朵向上翻卷的祥云的图案,那是汴京城中早些年时兴的式样,如今上面的漆已有些剥落,但祥云的造型依旧清晰可见。

曹静和怔了怔,缓缓关上了窗。她并没有吹灭蜡烛,而是转身快步走回床边,轻轻拍了拍唐玉的手,低声道:

“快起来,别睡了!”

“怎么了?”

唐玉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从床上坐起身来,曹静和已翻出刚刚藏好的那几片树叶,搁到床头的小柜子上,说:

“你看,这几片叶子上的符号,就是咱们刚才没能从字录上查到的。”

“是啊,怎么了?”

唐玉坐直了身子,认真地望着曹静和,曹静和眸色一沉,也看向唐玉,说:

“我虽然记不住每个神符的含义,但是戎狄常用的神符长什么样子,我还是有些印象的。你再看这几个符号,也许并不是我的字录上没有记录下它们,它们可能根本就不是神符,只是某一种事物的形状,我们方才把它复杂化了!”

说完,曹静和又拿起其中一片树叶,指着上面的符号,接着冲唐玉说:

“你仔细看这个符号,像不像祥云形状的檐角,下面坠了个铃铛?”

唐玉沉默了一瞬,顿时心头一喜,突然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我知道了,这可能是拼图!静和,你帮我去拿纸笔!”

“好!”

唐玉披上衣服,起身坐到床边,他把那些叶子上的图案一点点在纸上画了下来。看上去像檐角的就画在靠上的位置,看上去像庭柱的就接在下面,而看上去像横梁的则接在两个檐角之间。

不一会儿,一座亭子的雏形便跃然纸上,看来,这里就是藏匿告罪书的地方。可惜他们来汴京的时间也不长,不知道这是哪里的亭子。

不过没关系,他们只是下线,压力可以给到山鬼,那厮近来也歇够了,何不出来走两步。

……

翌日清早,晨光熹微。

昨夜,遥远的洛阳城外,一个小村子里来了几个面生的商旅,他们带着一名女子,借宿在一户农户的家里。

那正是侯琬瑜带着暗卫营的人乔装改扮而来,王真便在此处藏身,一直由那对从南方来的老夫妻俩照料着。

王真的伤已经养得差不多了,便准备拜别那老夫妻俩,和侯琬瑜及暗卫营的人一同上路。

谁知,那夫妻俩却上前询问王真,能不能用他们的马车,载他们夫妻俩一程,他们还是想去汴京寻找女儿,只是不知道是否顺路。

王真不清楚这夫妻俩的身份,只是那大娘看着慈眉善目的,不像恶人;而老大爷看上去皮肤黝黑,须发虽然已经白了一半,但目光却炯炯有神,只是左腿有点瘸。在王真养伤的那段时日,老大娘曾说过,她家老头的腿是捕鱼时遇到风浪,被倒塌的桅杆砸伤的。

他这个年岁,原不该再迎着海浪去冒险捕鱼了,只是他们与女儿已经失联多年,老两口想靠着卖鱼多赚些银子,进京去打听女儿的下落。

王真虽不敢直接告诉他们自己就是要去汴京的,但他们毕竟照顾自己那么久,到底还是不忍心回绝,便问道:

“你们的女儿是哪一年离乡的,她都去了哪里,最后一次与她通信是何时?”

“我们家大妞早在九年前就离开家了,她说北方战事吃紧,京城岌岌可危,她小时候跟着她爹学过三招两式,便想着去参军!我们老两口中年得女,就这一个孩子,虽然不舍,可家国大义当前,也便没有拦她。”

王真闻言,有些不解道:

“女子怎可参军?”

“是啊,女子不能参军,我们大妞被发现了,就被军爷抓到了当时的王丞相那里。”

一旁的侯琬瑜闻言,忍不住望了王真一眼,见他没有要亮明身份的意思,便又若无其事地低下头去,老老实实站在一旁。

王真面色平静,只接着问道:

“王丞相可有安排她的去处?”

“您别说,王丞相还真是用人唯贤,一点也不嫌弃我们大妞是姑娘,便让大妞留在了长安做事。后来大妞给我们来过几封信,每次都只是报平安,也从不说自己在做什么,想来是涉及到一些机密,我们老两口也就没再问。”

那老大娘忽然垂下眼眸,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慢慢红了眼眶,接着说:

“两年前,她给我们送来了最后一封信,说是自打新帝宣告登基,我方士气大振,战事迎来了转机,等戎狄投降,她就能去汴京领赏了,到时候就把我们老两口接去汴京……从那以后,就再没了消息。”

一瞬间,王真怔在了原地,他好像已经知道了什么,连忙追问道:

“不知二位家住何处?”

“哦,我们来自福建漳州府东平县集贤村!我家男人姓张,我们大妞要是还活着,都二十多岁了!”

籍贯,名字,年岁,进京的时间,全都对得上。王真张了张口,却像是有什么东西哽在了喉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这段时日,他忍不住打开了那本细作花名册,一页页看着上面的名字,只当解个闷。

昨晚,他恰巧看到了一个叫张大妞的名字,福建漳州府东平县集贤村人,代号小鸥。她的名字已经被王贤划上了黑框,旁边用朱笔标记着,此人已于启明元年牺牲,年仅二十有一。

她死在了新帝登基的第一年。

细作牺牲后,为了防止身份泄露影响整个谍报组织,并不会有人去报丧,不管是给活下来的人封赏,还是给牺牲的人追封,都要等到大业功成之后。

如今戎狄终于投降,可是这本细作花名册却遭到戎狄的屡次抢夺,小鸥的死讯迟迟没有送达故里。

看着陷入沉默的王真,老大爷不禁疑惑道:

“这位官人,莫非你认得小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