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风雨雁归来 > 第70章 屋漏偏逢雨

风雨雁归来 第70章 屋漏偏逢雨

作者:江小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6 02:06:2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新郑,隶属于郑州府。

近来,回纥忽然遣使者来周,意欲向大周臣服,愿为大周藩属国。

前些年,戎狄先后灭了塞北各部,独回纥还算强大,侥幸未被吞并,遂退居西北瑟瑟发抖。戎狄见其已构不成威胁,便挥师南下,豪夺大周故都长安,自此,大周开始了漫长的八年抗争。

在这八年期间,回纥得以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慢慢壮大起来,但相对于中原沃土来说,他们仍是一个漂泊无依的小国,倘若没有大国的庇护,日后只怕还要挨打。

所以,回纥其实一直都在观望戎狄与大周的战况,倘若最后戎狄能赢,他们便倒向戎狄,倘若大周能赢,他们就倒向大周。

最后,戎狄已是节节败退,回纥见状,便偷偷在背后加了把火,烧了塞北戎狄本部的粮草大本营,彻底断了戎狄的粮草供应,从而加速了戎狄王庭宣告投降。

皇上知道,这是回纥给出的诚意,他们看准了戎狄已露出败势,便决定向大周示好,请求大周的庇护。

果然,今年一开春,回纥信使就马不停蹄地送来了可汗的亲笔信,回纥可汗表示愿遣使者携厚礼来周上贡,自请归顺于大周,愿为大周藩国,年年向大周上贡,从此在大周的羽翼之下繁衍生息。

这速度之快,是连皇上都没想到的,回纥似乎是生怕戎狄休养过后还了阳,再去捅他们一刀,以报当初的火烧粮草之仇。

前不久,回纥使臣一行到了郑州府地界,遂在府城的驿站休息几日。可当他们准备再出发时,却意外发现进贡给大周的一块翡翠石不见了。

那翡翠石质地纯粹,毫无瑕疵,是难得一遇的珍宝,且整块翡翠乃天然形成,非工匠雕琢,那形状竟像一条翘首的盘龙。

回纥愿献此宝,可见其诚意之大。可这宝物却偏偏在郑州府丢失,这让回纥使臣十分惶恐。他生怕大周皇帝误以为回纥根本无意献宝,遂自编自导演了一出贼喊捉贼。如此,岂不把可汗交代的任务给办砸了?

于是,那回纥使臣连夜写了一封告罪书,请驿站派人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地把折子送到大周皇帝手里,求皇帝为他做主,并声称若找不回翡翠,自己便在郑州府待着不走了。

这哪是告罪,这是**裸地威胁!

人家进贡的宝物在中原被偷了,人家还大张旗鼓地要求彻查,这回丢的可就是大周的脸了。原本还处于下风的回纥,一下就处在上风了。

妙啊,一个个都不是好惹的主。

皇上又气又觉得这使臣实在好笑,便下了御旨责令郑州府官衙彻查此事。

这等关乎两国邦交的大事,郑州府哪敢怠慢,直接封锁了府城,以及下辖各郡县。一天一夜时间,还带着那么大那么沉的一块石头,贼人就算跑出了府城也跑不出整个郑州府。

好巧不巧,新郑县恰在郑州府范围内,一路坎坷前行的老倒霉蛋王真,就这样被封在了新郑。人吧,越倒霉的时候,他就越倒霉。就像刚修好屋顶的时候,从来都是大晴天,什么时候屋顶塌了,雨也跟着来了。

眼瞅着下一步就能到汴京了,谁能想到又出了这档子事呢?

王真和暗卫营的弟兄们是扮成商旅前行的,可这回各衙门自上到下严查的正是外地商旅。王真无奈,只能在客栈里枯坐,等着事情水落石出。

此时,有暗卫营的弟兄们害怕夜长梦多,再出什么差池,便建议王真赶快联络郑州的据点组织,请求朝廷支援,把他们几个人先偷偷放走。

王真思来想去,还是拒绝了。

如今可是封城,而且是封了整个郑州府,所有人都出不去,却偏偏他们几个能走,这不等于是在告诉戎狄的暗哨他们就是护送花名册的人吗?原本戎狄埋伏在中原的暗哨很难找到他们,如此一来倒是省得让他们找了,直接自爆了。

离汴京越近,他们越不能马虎大意,越要沉得住气。一百步已经跑了九十步,可千万不能在最后的十步里得意忘形以致前功尽弃。

然而,贺怀君在得了王真偷偷传回的消息后,却有些不淡定了。要知道,细作花名册关乎着所有细作的命运,他们这辈子到底能不能坦坦荡荡地抬起头来做人,全靠那一本册子。王真所言虽在理,可暗卫营弟兄们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纵然贺怀君受王贤临终前所托,暂时接管了汴京的谍报组织,可在这件关乎太多人命运的事上,他仍不敢擅专。

他想来听听江沧的意见,倘若江沧也支持王真,那大家就耐着性子等。

江沧听了贺怀君所言,倒是沉默了良久。他背靠在古墓里的棺椁旁,抱着怀前前后后想了很多。贺怀君只在一旁安静地等着,并不着急。他来,就是想听听江沧的看法,他要让江沧有足够的时间来复盘这些事。

不知过了多久,江沧才终于缓缓开口道:

“怀君,我也觉得此事不宜操之过急。”

“这么说,你也赞同王真的看法?”

江沧直起身来,看向贺怀君:

“你想想,如今的汴京城里还有很多戎狄渗透进来的势力没被铲除,你我任务未完,身份仍需保密,即使细作花名册能安全送达,也只能先放着,不能即刻为我们正名。戎狄人能把花名册从皇宫里偷走一次,就难保不会偷第二次。这个时候,那本花名册放在汴京才反而容易出事!”

贺怀君听了江沧所言,很快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恍然大悟道:

“是啊,如此说来,那本花名册放在王真手里反而更安全些,毕竟整个郑州府戒严,戎狄的暗哨就算想搞什么动作也不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冒头,所以王真暂时留在新郑才是上策!”

见贺怀君终于想明白了王真的用心良苦,江沧不禁苦笑道:

“你也是不容易,原本只是想替王真回来尽孝,却不得不从王丞相手中接下了这样的担子。如今你已贵为国舅,却反而愈发小心谨慎起来了。”

贺怀君闻言,终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他长叹了一口气,声音有些沙哑地说:

“皇后娘娘跟我说过,越是位高者,越不敢轻易下定论,这也是皇上初登大宝后为何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原因。”

高处不胜寒,上位者并非如旁人以为的那样,能够为所欲为,他们也自有他们的苦衷。

人只要活着,就没有一条路是好走的。

不过,王真虽然暂时被扣在了新郑,可江沧却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外祖父当初被密告叛降时,就是跟回纥打的仗。而母亲当年诈死逃去北地暗查此事,自此就再没了消息。怎么如今回纥刚一来京上供,一个疑似外祖父的天外来客就忽然现身了?

江沧有预感,这其中必然是有什么关联的。也许外祖父和母亲的秘密很快就能水落石出了。

他不需着急,比起这件事,他还有更挂心的事。

若想从叶库那里把唐玉的药拿回来,江沧势必不能亲自出面。但是,叶库来江府看望他时,并没有见过孩子们,所以叶库不认得黄谆,黄谆此前又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在祖籍所在地,所以叶库也没有在长安见过黄谆。

一切都恰到好处,这是一个大好时机,既能把黄谆送到叶库身边,又能把唐玉的药拿到手。

只是黄谆还是个孩子,一个人完成不了这些事,所以江沧才会让曹静和去帮忙。

……

翌日清晨,曹静和又换了一张不一样的假面,拄着拐棍,一瘸一拐地从街巷里冒了出来。

今日的她,是个气喘吁吁的老太太,满脸的褶子,一头的银发,走起路来颤颤巍巍。她身边还有一个半大小子,戴着一顶低调的草帽,伸手搀扶着她,此人正是黄谆。

“祖母,您再坚持坚持,咱们就快到普济堂了。”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曹静和一阵猛咳,演技绝佳,仿佛下一刻就有一口痰卡在嗓子眼里出不来,恨不得直接闭过气去。

此前,江沧已多次告诉过叶库,如今既有良药在手,何不赶快去普济堂请郎中瞧瞧,没准儿能从此根治这娘胎里带来的宿疾。

叶库到底是从少年时就跟在江沧身边读书的,对江沧终究是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如今他人在异地他乡,难免有些水土不服,三哥虽是亲兄弟,可却不与他同心,人心隔着肚皮,各怀鬼胎得很。

倒是一直以来对自己还不错的江沧嘘寒问暖的,既不关心自己这次带来多少人手,也不关心戎狄三皇子那边还有多少人,只关心着他的身体如何。

这让叶库的心里十分受用。江沧此举以退为进,按兵不动,倒是让叶库很快就选择了信任这位恩师。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叶库来汴京之前,父皇一再叮嘱,让他多加试探江沧,不要掉以轻心,可他也一再跟父皇强调,恩师待他绝无二心。

虽然叶库那时也不敢信誓旦旦,可他就是想向父皇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是对的,证明自己不比父辈差,证明自己有着帝王的洞察力。

所以,叶库潜意识里认为江沧不会有什么问题,反正已经试探过多次了,还能有什么事呢?

终于,叶库在江沧的建议之下,来到了普济堂,为他诊治的则是长孙延昆。

曹静和得了长孙延昆的消息,连忙领着黄谆前来“凑热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