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 第69章 一鸣惊人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第69章 一鸣惊人

作者:难得一糊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02:59:4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黄鹤见蔡邕不信,便把《短歌行》后面的句子背了出来。

蔡邕怔怔地看着黄鹤,依然不肯或者说不愿意相信。

“当真是你所做?”

蔡邕实在是把眼前这个他认为是废物的人和这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诗联系在一起。

“你的朋友曹孟德有没有告诉你,做这首诗的人叫什么名字?”黄鹤气定神闲地问。

“你叫什么名字?”蔡邕反问。

来了这么久,蔡邕还没有问过他的名字,可见,蔡邕对他是多么的轻视甚至是藐视了。

“我姓黄,单字一个鹤。”

“黄鹤。果真是你。”蔡邕说,孟德来信,说他有个朋友叫黄鹤,作了一首《短歌行》。如此看来,古人说,人不可貌相这句话有些道理。

顿了顿,蔡邕接着说:“这样吧,你既然能写出这样的诗,想必是有大才了。我给你出一个题,你给我现场做出一首诗。”

“你出题吧,我尽力。”

蔡邕想了想,说:“今日是十五。十五的晚上月亮圆,你就以月亮做一首诗吧。”

关于月亮的诗,黄鹤背诵得多了。在众多诗篇中,黄鹤依然选择了李白的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好诗,好诗。”蔡邕扶手大笑说,“贤婿啊,是老夫有眼无珠,竟然不识大体。老夫在这里向你赔罪了。”

蔡邕给黄鹤施礼,黄鹤哪里敢请受,忙还礼。

“伯父,你折煞晚辈了。”

“贤婿啊,我还有一个请求,希望你不要推辞。”蔡邕说。

“老伯请讲。”

“怎么还喊我老伯?你不想要我女儿了吗?”

“岳父大人。”黄鹤忙改口。

“是这样。老夫被贬到此地。心情忧郁,常登山排忧。你能否把老夫的这种沉闷的心绪做成诗文?”

“岳父,你给我一点时间,让让我想想。”

“没关系。我给你一晚上的时间,如何?”

“好,明天一早,我定能做出来。”

黄鹤回到山洞时,慧娘正坐在石头上,怔怔的发呆,一脸的愁容。

“娘子。”

“相公,你回来了。”慧娘起身,扑向黄鹤,紧紧地搂着黄鹤的腰,说,“相公,你和我父亲谈得怎么样了?”

“你父亲同意了。”

“同意给你时间了?”

“不,同意你做我娘子了。”

慧娘看着黄鹤,一脸的难以置信。

“怎么?娘子,你不信?”

“相公,你怎么说服了我父亲?”慧娘说,“我父亲性格倔强,认准的事情,很难改变。”

“我用才华征服了他。”

慧娘冲黄鹤笑了笑,显然,对于黄鹤的话,慧娘并不相信。

“娘子,咱们回家。”

黄鹤知道,他现在说什么慧娘都不会相信,只有回到家里,看到实际情况,慧娘才会相信。

两人到了家,蔡邕已经把饭菜做好了。

“哎呀,贤婿回来了。快快上桌吃饭。”蔡邕热情地招待黄鹤,而把他女儿慧娘冷落在一旁了。

“父亲,我不是做梦吧。”慧娘说。

“慧儿,你这话何意?大白天,你做什么梦啊。”蔡邕说。

“半天前,父亲对相公还是冷言冷语。怎么才半日不到,父亲的态度怎么变得这么热情了?”

慧娘的话让蔡邕有些难堪。慧娘心里没有别的意思,她只是觉得好奇。但蔡邕会觉得,慧娘是讥讽他是个反复无常之人。

“娘子,你有所不知。”黄鹤忙打圆场说,“我把自己的困境说给岳父。岳父听后非常同情我。他觉得,这个时候,若是在拆散咱们,不合时宜。所以,岳父就心软了,决定成全我们。”

黄鹤的话慧娘不相信。因为,蔡邕若是想成全他们,早就成全了。

“吃饭吧,吃饭吧。饭菜都要凉了。”蔡邕说。

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吃饭。这是黄鹤来朔方后吃的最温馨的一顿饭。

翁婿关系和解,最高兴的就是慧娘。吃饭时,她是有说有笑。一会儿,她像小女孩;一会儿,她又像一个懂事的妻子。

饭后,蔡邕说:“贤婿,别忘了你答应我的事情。明日一早,我静候佳作。”

“岳父,不用等到明日了。我现在就给你背出来。”黄鹤说。

“背出来?此话怎讲?”蔡邕问。

黄鹤一时兴奋,把真话说出来了。要黄鹤作诗,比杀了他都难。要他背诵几首唐人作的诗,还是能马马虎虎的做到。

“背出来的意思是说我倒背着手,就能把诗做出来。”

“老夫不管你把手放在什么地方。你只要能把诗做出来就行。”蔡邕走到桌边,拿起毛笔,说,“贤婿,开始吧。”

黄鹤踱着四方步,朗诵道: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江水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黄鹤说完,蔡邕也随之写完。放下笔,蔡邕放声大笑。

“好诗,好诗。”蔡邕说,“贤婿啊,你的这首诗把老夫所有想说的话都写了出来。这首诗简直是为老夫量身定做。”

“岳父喜欢便好。”

“喜欢,当然喜欢。”蔡邕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江水滚滚来。’贤婿啊,此地并无江河,你是怎么从落木联想到江水呢?”

黄鹤心道,鬼才想得到呢。

这首诗是杜甫的《登高》。杜甫作这首诗时看到的是长江。诗句中也是“不尽长江滚滚来”。黄鹤把长江改成了江水而已。

“具体怎么想到,我也说不出来。”黄鹤边思考边说,“总归来说,是一种氛围。当氛围到了,所有的诗句便都水到渠成了。”

“老夫同意你的话。诗以言志,当情绪到了,诗便有了。尤其是好诗,更是可遇不可求。”蔡邕又读了一遍,说,“贤婿,不是老夫夸你。就凭这首诗,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愧不敢当,愧不敢当。”

“贤婿,你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既然是写岳父登山之事,就叫《登高》吧。”黄鹤说。

“诗大气,名字简洁。诗好,名字也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