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农家女的崛起之路 > 第4章 王家名声坏了,想挽回

农家女的崛起之路 第4章 王家名声坏了,想挽回

作者:人在江湖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6 11:23:3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村长听着大家的讨论,这次也不得不出面。

因为他是一村之长,不允许村子里有任何不好的流言蜚语。

要是传到其他村子里,他们村子的姑娘和小伙儿就不好找对象了。

害怕被别的村的村长笑话他,管理不好村子。所以村子不能有这样的名声。

村长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二丫啊!你爷爷奶奶这样对你,村长爷爷也不能做事不管。

这样你随村长爷爷去你们家,找你爷爷奶奶说道说道。你放心,村长爷爷一定替你主持公道。

村里这些长舌妇,全部都跟着村长往王静茹家走去。

村长拉着王静茹的小手,走在了最前面,他们还没走到老王家,老王家最小的孙子,王有军是王静茹二伯家的小儿子,比王静茹小一岁,王友军看见这么多人浩浩荡荡的朝他家走来,他赶忙撒腿往家跑。

等跑进院子就大声的喊,不好了,爷爷奶奶,村长和二丫还有很多村里人,都往这来了。

王老太太一听站了起来,破口大骂。这个死丫头片子,一天天的就知道给家里惹事儿。

还学会告状了,你等村长走了,看我不撕了她的皮。

这死丫头片子,不如卖了换钱。在家屁也不顶,什么活儿也不干,一天天的,偷奸耍滑的鸡也不喂,猪也不喂的。

让她打点儿猪草,他都打不好,让他喂个鸡,都能把鸡食弄撒了。

这时王静怡也说话了,奶奶二丫真的太笨了,而且总惹爷爷奶奶生气,我就不惹奶奶生气。奶奶最好了。

有这么好的奶奶,居然还上村长那儿告状。就不应该给她吃饭,饿死她得了。

瞧瞧这才六岁的孩子,说出的话是多么恶毒。一看就是没少和王老太太学。

别的没学会,王老太太这撒泼打滚儿,恶毒的劲儿,学了个实成实。

王老太太还沾沾自喜的说,还是我大孙女儿好,晚上多分你一勺饭,王静怡马上狗腿的说,谢谢奶奶,奶奶真好。

祖孙俩正聊的欢呢!村长领着人走进了院子里,村长走进院子,看见一大家子都在,除了三房的那俩孩子在地里干活外,其余人都在家里。

村长进来就把脸撂了下来,冲着王长喜说,长喜你作为一家之主怎么管理的家,你怎么能让你媳妇这么胡来,好悬没把二丫饿死了。

才这么小的孩子,你看看都饿成什么样儿了,皮包骨,小脸儿蜡黄的。这风一吹都能刮跑。

你再偏心也不能这么干呐!二丫虽然是个丫头,但那不也是你亲孙女儿吗?

王老太太听了村长说的话,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呸,我才不想要这样的孙女儿呢!

我可没有这样的孙女儿。一个丫头片子。一看就是没有福气的命。可别再克了我们老两口子。

把村长气的够呛,手指着王老太太说,你家老三和媳妇儿去修河道了。

你说你家要是没有那么些儿子也就拉倒了,你那大孙子都是大小伙子了,你大儿子,二儿子都闲在家里不去。

让你这三儿媳妇儿去修河道,说出去你也不怕脸臊的慌,你看看这一个村子,哪有让儿媳妇去干这种活儿的。

也就你们家能做的出来。两口子都不在家。这么小一个小女娃子,放在家里。

不说让你怎么好好的去对待,最起码的吃饱穿暖还是可以的吧?

你怎么连打带骂的,让干活还不给饭吃。

村长说完,王老头儿耷了个脑袋,脸通红,支支吾吾的也说不出个什么来。最后说了一句,家里的事儿都是老婆子管的。说完低着个头儿就不吱声儿了。

其实王老头那主意才多着呢,就是在人前总是装个老好人,其实不管什么事情,都是王老头儿出谋划策,王老太太冲锋陷阵。

王老头不吱声了,王老太太嗷一嗓子就坐在了地上,拍着腿就开始哭天抹泪儿的,哭起来了。

老天爷呀,你快睁开眼看看吧。连这小丫头片子都能告黑状了。

怎不来个雷把你劈死呢!你个不孝顺的死丫头崽子。一边儿拍着大腿一边儿就嚎,翻来覆去的也就那么几句。

把村长听的都心烦,而且这声音还非常尖锐刺耳。震的人耳膜嗡嗡直响。

村长实在是气的够呛,大声的喊。行了,还有完没完。这简直就是泼妇。

你看看谁像你家这样,一天鸡飞狗跳的。

王长喜你还要不要名声了?你家四小子可是在读书,现在可是秀才。

如果要是有饿死孙女儿的名声传出去,你儿子也不用读书了。如果你真的不想让你儿子读书,你就把你这孙女儿饿死。

这都好几天没吃饭了,王长喜一听,如果这小孙女儿饿死了,名声不好,会影响自己四儿子的读书,那哪行。

赶忙走过来说,村长你放心,我肯定管着家里的婆娘,不让她饿着二孙女儿,吃山珍海味没有,但还能吃饱的。

你放心,绝对不会发生饿死二丫的事儿。你最好说到做到,可不要影响了,我们整个村子的名声。

还有你们这一大家子都在家里面待着,却让老三的两个孩子去地里薅草,你说说你,说的过去吗?

你这儿子孙子一大堆,偏让三房的两个孩子去,你觉得如果这个事情传到镇上书院,叔叔读书,却让两个不满十岁的侄子去下地薅草,种地供他读书,他这书还能不能上了。

读书人最怕品行不端,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说完转身就往外走,刚走到门口就说,那二丫已经饿三天了,再饿就得死了。赶紧给他弄些吃的。

别让我再听见,你家有不好的事情传出来。否则我就把族长和族老都找来,把你们家这一支除族。

王长喜一听也害怕了,赶忙往外送村长,一边走还一边说,长青大哥,你放心绝对不会再发生你说的这些事,回头我就让老大和老二下地干活儿,还有我那几个孙子都下地。

绝对不会虐待三房的孩子了。你最好说话算话。你看看你。你都窝囊成什么样了?让个女人当家。

等村长走远了,看热闹的人也渐渐的散去。

王长喜家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而村民们不光讲王长喜家,也讲二赖子家,二赖子媳妇被送到镇上医馆,医馆的大夫给清理了伤口上了药。又熬了些药,才把二赖子媳妇抢救了过来。

二赖子媳妇儿醒过来,就闹着要和离,二赖子媳妇娘家远,这次进医馆。也有那好信儿的村民去给报信儿。

等他娘家兄弟来了,给二赖子好一顿揍,把二赖子揍的鼻口窜血。

二赖子最怕媳妇娘家的大舅子,小舅子。最后还是和离了。

二赖子怕还要挨打,不得已写了合离书。

而这边王长喜,送走了村长。

阴沉着一张脸进入了院子里。但他也真的不敢打二丫了,这二丫实在是太瘦了。站在那里摇摇晃晃的,看着都要活不久了。

王长喜喊大儿媳给二丫做点儿饭,大儿媳李梅不情不愿的去厨房煮了点儿棒子面儿粥,又贴了两个大饼子。

不做不行啊,王老头儿怕这个二丫真的死了。必须得把名声挽回,想要挽回名声就得把二丫喂胖了。

这样人们出去才不能说他虐待二丫。

王老太太骂骂咧咧的,气的够呛,但是他也不敢明面虐待,他还真就怕村长给他们这一家除族。

王静茹穿来,这是第一顿饱饭。虽然棒子面儿粥拉嗓子,那大饼子也不好吃。

但总比饿着强,稀里糊涂的就喝了一碗棒子面儿粥。

又吃了两个大饼子。这六岁的小身板儿,那肚子撑的圆鼓鼓的,把他大伯娘李梅都吓得够呛。

这没饿死,别再撑死了。李梅说话都不敢大声的小声的说。二丫啊,你别吃了,再撑着了,明日还有呢!

把胃撑坏了,明天就吃不了饭了。

王静茹翻了个白眼儿,大伯娘我可撑不坏,要不你饿三天试试,都快把我饿死了。

我这还没吃饱呢!说完王静茹就挺着他那圆滚滚的肚子,回到了他们三房住的厢房。

这厢房有两间,他们这边靠着大山,盖房子全部都是石头的。

房顶是茅草的,所以这村子里面住的房子也都非常坚固。

因为三面环山,要是一旦涨大水,就怕把房子冲毁,这砌的石头房子非常坚固。

顶多大水来了,把屋顶儿冲没,但是房子四框是不会冲毁的。

等大水一过,他们弄点儿茅草,木头。就把房子修好了。所以他们世世代代盖房子。

那墙都是用石头砌的,而且非常牢固,非常厚。

王静茹回到房间躺在床上,王静茹是跟他父母住在一起,他两个哥哥住在另一间屋子里。

这天彻底黑了下来,王静茹的两个哥哥回来了,这次回来,王老头儿让王老太太,多给两个孙子一人一个大饼子。

王老太太不情不愿的去给他们拿吃的。因为这吃的都锁在了柜子里。

只有王老太太有钥匙,王老太太平时在家里说一不二的,但是他最害怕的还是王长喜,因为王长喜打他的时候都是半夜打,半夜打他时会把她的嘴堵上,手绑上。一点儿声音都发不出来,王长喜打人可狠了。

别看平时闷不吭声的,老实人打起人来可狠了。所以平时王长喜不吱声,一旦吱声了,王老太太连反驳都不敢。

王有良,王有金两兄弟,实在是有点儿受宠若惊,这待遇平时是没有的,他们一个八岁,一个十岁,每天要干很多活儿,正是能吃的时候,可是他们从没吃饱过。

只有大房的儿女能吃饱,二房也能吃个大半饱,有时也能吃饱,要不你就看看老大一家,个个长得白白胖胖的,老二一家就没有老大家长得胖,反正不管怎说,他们老三这一家子一个个瘦的跟麻杆儿似的。

这兄弟俩平时晚上一人两个饼子,一碗粥。

今天晚上三个饼子,一碗粥,兄弟俩都藏起来一个,没舍得吃,打算一会儿回屋子给妹妹吃。

这兄弟俩,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没几分钟就吃完了。

吃完饭,兄弟两人赶忙回屋子找妹妹,说话声音也不敢大声,怕自己的爷爷奶奶听见,小妹快起来,哥哥给你留了一个饼子。

这兄弟都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饼子,把王静茹感动坏了。

虽然自己从异世而来,但是这样的亲情真的很可贵。

虽然上一世,自己的家人也很爱自己,自己不缺亲情,但是还是喜欢有爱自己的家人,王静茹说哥哥你们吃吧!

今天爷爷给了我两个饼子,一碗粥。我吃的可饱了。看看我的小肚子都吃的鼓鼓的,今天我找村长爷爷主持公道了。

村长爷爷说,以后不许爷爷在欺负我们一家了。

爷爷也答应了,所以今天爷爷给我两个饼子,一碗粥,我吃的可饱了。

两个哥哥再三确认自己妹妹真的吃饱了。这才拿起饼子啃了起来。

本来两个哥哥是不打算吃的,想留着明天一早给妹妹吃。可是王静茹坚持让他俩吃了,哥哥,明天早上的饼子留着就会更硬了,我嚼不动的。

还是你们现在就吃了吧。免得夜长梦多。这哥俩儿才把饼子吃了。

等吃完饼子,哥俩就出去洗漱换衣服,他们就两身衣服。身上这个干活儿穿的脏了。得赶快换下来洗了,明天早上就能干了。

他们的身上的衣服都是补丁,摞着补丁。全是捡那大房,二房不要的。才能轮到他们三房。

所以这衣服都穿的有些糟了。洗的时候都不敢太用力,太用力容易把衣服戳破。

到时还得缝补。他们三房从来没穿过新衣服,这些年全是大房穿,剩下给二房,二房穿不了了,才扔给他们三房穿。

就这样一年一年的捡着那两房不要的衣服,被褥,他们身上穿的和盖的,都不如要饭的乞丐穿的好。

王静茹躺在床上想着,自己这六岁小身体,去卖猎物怕被人坑了。

就去试探两个哥哥,看看两个哥哥,是不是也是包子性格,随了他的父母。

要是那样的话他可不敢说出来,就是烂在肚子里,他也不敢卖猎物,卖人参。

王静茹听见两个哥哥洗漱好,回了房间,他下地悄悄的来到两个哥哥的房间,跟两个哥哥说,哥哥你说爹娘总是不反抗,老是这样,早晚得累死的。

早晚让爷爷奶奶搓磨死,还有你们这小小的身体,就让你们去干活儿。

到时该长不高了,你看看大伯和二伯家的儿子,都长得又高又壮的。

我们得学会反抗,再不反抗,我们不一定就哪天死了,头两天,你们干活儿顾不上我。我都发烧了,好悬没死了。

奶奶好几天都没给我饭吃,我今天才去找村长爷爷做主的。哥哥,你们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老大王有良说,我们也想反抗,但是爹娘立不起来,我们真的没有办法。

二哥也说,我们也不想干活儿,但是我们不干,爹爹就会说我,然后打我。根本他就不考虑我们。

其实我是恨爹娘的,但是在这孝道大过天,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我们不干,他就吵着嚷着说我们不孝。

其实我都恨死他们了。难道妹妹你有什么好办法?

老大说,妹妹你要有什么好办法,可一定跟大哥二哥说,王静茹一看,这两个哥哥还可以,于是三个人凑在一起小声的说了起来。

王静茹说,两位哥哥我跟你说,我今天去山上了,他刚说完老二就大声的喊了一句,妹妹,你敢上山,老大赶忙捂住了老二的嘴,你小点儿声,吵什么?

听妹妹说完。你怕外面那一帮人听不到吗?

老二这才安静下来,王静茹接着说,我实在太饿了,就往山里面走,挖了一些野菜吃,但是我挖着挖着,挖到了一棵人参。

说着从怀里拿出来,那棵用树叶包着的人参。其实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

两个哥哥看见这颗人参,激动的说话都语无伦次,这真的是人参吗?这得值多少钱啊!

王静茹说我们得想办法去镇上,把它卖给药店,卖完了钱我们收起来,不能告诉爹娘,更不能对那一家子人发现,尤其是奶奶,我们得偷偷的把钱攒起来。

不过你们也得把嘴闭严了,千万不能说出去。

几个人商量着,大哥王有良说,二弟,你可千万不能说出去。

要是说出去,我非把你打吐血不可。

地里的草再有两日就能薅完了。然后奶奶肯定让我们上山去打猪草,捡柴火。

到时我们快点儿干,然后把东西偷偷的藏起来,再从村子后面偷偷的去镇上。

等回来再从山上背着猪草和柴火回来。就不会被发现了。

妹妹,你就别去了,我怕你走不动,王静茹说那可不行,我必须得跟去,你们会卖药材吗?你们会讨价还价吗?这二人支支吾吾的都不吱声儿了,他们还真不会。

于是三人商量好,王静茹在村子外面等着,等着两个哥哥捡一捆柴。打一背篓猪草,都干完后藏起来。

然后三人在村口汇合。

于是第二日,接着去地里薅草,可这次王老头儿怕村里的长舌妇讲究他。让两个儿子和那五个大孙子一起去地里。

大儿子叫王铁中,有四个孩子,三个小子,一个姑娘,老大叫王有民,老二叫王有财,老三王有富,小闺女儿就是王静怡。

也是王老太太算是喜爱的大孙女儿吧!还有二儿子王铁树,王铁树有两个儿子,老大叫王有勇,老二叫王有军。这七个人再加上这哥俩,也就几个小时就能完事儿。

王老头儿家里,也算是人口兴旺,这些人一下地,呼呼啦啦的,这么一起下地,村里人都看见了。

他们刚走过去,这些人就讲究起来,看王老头儿家,这儿子孙子的都下地了,老三家那俩小子都耗多少日子了?

我看都没有多少了。还兴师动众的让儿子,孙子都下地干嘛?

花婶子说,还能是干嘛?做样子呗,要不然他怎么早不让这些儿子孙子下地。

因为大儿子,二儿子还有那些孙子都是宝贝疙瘩,只有老三家,一家老黄牛。

不让老三家干,让谁家干。

村里的快嘴儿往地上吐了一口痰,呸!真是不要脸,我跟你们说,那王老太太可不是好东西。

这地里的活,还有几垄草,马上就薅完了,才让自己那宝贝儿子孙子下地做做样子,给大伙儿看,这是想要个好名声。

岂不知他家哪有什么好名声,这样的人家还想要名声,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德行。

有说就有接着的。你一言我一语的,把老王家讲的一文不值。

再说这一大家人下地,一个个怨声载道的,谁都不愿意干,王老头儿怕这些人去了偷懒,让村民们笑话,背着个手叼着个烟袋锅子,晃晃悠悠的来到地里。

这些人一看,王老头儿来了,都低下头,闷头薅草,谁也不敢有怨言了。没到三个小时,草就全部薅干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