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 第50章 两首诗词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第50章 两首诗词

作者: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13:39:2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复姓鲜于的,大多出自殷商王族后裔箕子支子仲,后属于鲜卑族王族宗姓,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

鲜卑族曾是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东胡族。

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基睁雀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搏早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同乌桓、匈奴相似。公元45年鲜卑跟随匈奴侵扰边境,鲜卑才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

大雍皇朝定鼎天下时,鲜卑族还占据东胡草原,背靠大兴安岭山区,自成一国,守着辽地,附庸大雍。

随着大雍皇朝国力日渐虚弱,外蒙蛮夷屡次三番攻打,蚕食鲜卑族地盘,现在鲜卑族草原平地的国土已经全部被外蒙占领,很多鲜卑族人被外蒙俘虏成为蒙人的奴仆,少数鲜卑族躲进大兴安岭山区山里居住,也有一部分鲜卑族逃离战乱,离开东北地区,迁入大雍生活。

鲜于嫣儿本是鲜卑族第一将门鲜于世家之女,鲜于嫣儿的父亲是鲜于昭拔,鲜卑族第一名将,十年前,鲜卑族倾其所有与外蒙在多伦山脉最后一战,战败亡国,鲜于嫣儿的父亲鲜于昭拔也在那一役中,战死殉国。

国破家亡,鲜于嫣儿几经周折,沦落到了芙蓉楼。

今日,也正逢十年前鲜于嫣儿父辈鲜卑族的将士们,慷慨赴义,死战不退,最后一战的忌日,鲜于嫣儿前段时间郁郁寡欢,难以抒怀思乡之情,芙蓉楼东家则为了鲜于嫣儿,才办了这场诗会,诗词以思乡,思念为主题比试,今晚写出最好思乡诗词的才子,鲜于嫣儿将单独为其独舞一曲。

听完香莺姑娘清晰尽详的娓娓道来,李谦余笑道:“相思,思乡可不好写,唐朝宋代已经有太多佳作了,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李清照的一剪梅,秦观的鹊桥仙,唐代李商隐,王维皆出过此类的佳作,其中,苏轼苏大师的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更是千古绝唱。”

郑玄进包房之后,喝了几杯美酒,人已兴起,听到李谦余说起苏东坡的这首词,起身高声吟唱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包房内众女子,有的拿起乐器伴奏,有的击打节拍,为郑玄的慷慨高歌,而助声势!

李谦余鼓掌叹道:“郑兄率直任诞,不拘礼节,洒脱倜傥,待友人真诚仗义,颇具魏晋文士之风。”魏晋文人,是中华文化之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文人的超脱自由、豁达乐观和富余追求理想的精神,魏晋文人情感基调慷慨悲凉,形成了一种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格,更代表了一种悲天悯人的信仰和理念。

六皇子的总管朱康,忽然对香莺道:“敢问香莺姑娘,李兄是堂堂三品大员家的公子,怎么在你们芙蓉楼,只给安排了偏楼西楼的包房,会不会有些太慢待了?”朱康想摸摸底,今晚有哪些大人物来芙蓉楼。

芙蓉楼分东西南北四栋楼,最尊贵是东楼,西楼次之,南北楼最普通。

“还请李公子见谅了,因为芙蓉楼文人诗会十天前,已经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很多贵客,都提前派人来订了东楼的包房,所以实在腾不出房了,要不然,以李公子的身份,必然是我们芙蓉楼最欢迎的贵客。”讲完客套话,香莺还直接讲了今晚出席诗会的宾客,除了忠顺亲王府,西宁郡王府、北静郡王府,礼部尚书谢迢,国子监司徒达等诸多贵客之外,还有一名尊贵的贵人,今晚临时也决定要来参与诗会。

依香莺所讲,这位临时起意的贵人,比前面几位王爷似乎还要尊贵,身份已呼之欲出了,六皇子心里忐忑不定,不知是三皇兄?还是四皇兄要来?

香莺与有荣焉的道:“今晚,当今圣上的四皇子楚王殿下,也将来参加诗会,与楚王一同出席的,有多名当今文坛名重四方的大才子,可见楚王殿下,是对芙蓉楼的诗会魁首,是志在必得了!”

六皇子朱宜烨鼻子闷哼一声,小声的道:“贪图虚名,华而不实的家伙!”六皇子左右两边的朱康与贾环,听到六皇子的喃喃自语,互看一眼,沉默不语。

康元帝现有四个皇子,三皇子燕王,四皇子楚王,五皇子蜀王,六皇子朱宜烨三月后,才满十六岁,还没有封号。

三皇子燕王与六皇子都是皇后所出,楚王是宜妃之子,由于康元帝还未立太子,朝中呼声最高的虽然是燕王,但是楚王近年来亲近文人,推崇儒学,一副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样子,声望提升极快,太子之位,楚王也并非没机会。

六皇子朱宜烨心情不太好,放下酒杯,明知四皇子楚王是想借鲜于嫣儿诗会在京城的影响力,刷自己的声望,自己似乎也难以阻止,李谦余,郑玄,贾环三人文采虽不错,但要与楚王从各地招揽颇负盛名的才子,来比诗才,六皇子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一个侍女进来,弯腰恭敬走到香莺姑娘身旁,耳语一番,香莺点点头,转头问李谦余道:“李公子,您的几位朋友,可有一位姓贾的公子?外边有位荣国府的管事,有事想寻贾公子回府!”

众人都望向贾环,贾环把手里酒杯一饮而尽,站起来道:“家里长辈相招,贾环要回去处理一下,抱歉了,诸位兄长,贾环要失陪了。”

贾环想了一想,对六皇子道:“既然来参加诗会,环也不能不战而逃,环也留下一首诗,献于鲜于嫣儿姑娘。”

贾环走到窗台书案边,今晚是诗会,每个包房,都备有笔墨纸砚,拿起毛笔,抬头望了望夜空,笔锋沾满墨汁,快速下笔,挥动毛笔,每一笔都充满力量,笔下生辉,字如其人,每一个笔画都流露出一种气韵,一种神采,一种魅力,贾环挥毫泼墨间,毛笔字苍劲有力,尽显大气磅礴之感。

郑玄,李谦余站在贾环身边,默念诗词,郑玄两眼泛光,暗赞不已。

贾环写完一首,并未停止,又展开一张新的纸张,又写下一首诗,道:“今晚,既是鲜于嫣儿父辈将军们的忌日,这首诗,是献给他们的,贾环佩服他们大义凛然,不畏生死,为国尽忠的精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