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古邑侠踪 > 第35章 干草坡

古邑侠踪 第35章 干草坡

作者:旧檀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6 14:36:20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时月简单地吃了点饼干和维生素片的,收起帐篷,打好行装,重新往南上坡,下了铜鼓岭后,循着昨天上山的小路,继续往上攀登。

事先牛爷跟他讲过,那里有个地方叫做“香樟坞”,是向南进入甑山腹地和黄天荡一带的口子。

行不多远,右前方果然出现一片好大的古樟林,绿森森地压满了整道山梁。

这些巨樟,树围均需几个成人合抱,绿叶遮天蔽日。人一进去,就是进了森林的怀抱,几近见不到天空。

这气势,跟蜀地剑阁的古柏林好生相似,只是颜色更为苍翠。

由于心中有事,时月未作盘桓,而是径直穿过林子,在山岭间跋涉。

约莫走了一个多小时,远远的见到一座巨峰,孤零零地耸立着。

秦时月游历不少,见过各种各样的山峰,常见的是锯齿形的,或者像笔架一样的。

也见到过枪尖似的,在贵州。

还有像斧子一样的,天山的博格达峰,在新疆。

有棺材一样的,在龙虎山。

有官帽一样的,在武夷山。

还有各种生肖状的,如桂林的骆驼峰、象鼻岩,黄山的狐狸石、猴子观海石。

还有一些像人体部位或器官的,如三清山的神女峰、**峰,黄山的阳物石,龙虎山的“大地之母”,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什么奇形怪状的石头都有,就是没有见过像今天这样的,不由得细细打量。

但见这座孤峰的相对高度约有两三百米,四面均是光溜溜的绝壁,顶部有块巨岩横向突出,活像一个狼头,并且嘴巴是张开的,张嘴怒目欲扑,跟真狼一模一样。

秦时月暗想,这应该就是上次牛爷罗四向他提起过的“狼头峰”了吧?

此峰四周都是直上直下的峭壁,恐怕自造山运动以来,除了老鹰等厉害鸟儿,该没有其他活物能够上去过吧?

只是地图上并无标记。

也许是山大峰多,标不胜标了;也许是没有人到过,制图员不了解实情,遗漏了。

他在一大片荆棘与乱石之前止步。

荆棘挟裹着乱石,乱石点缀着荆棘,无路,也无处落脚,疑是到了末路穷途。

他细细观察,只见荆棘的尽头是一片起伏的茅草,当中零星点缀着一些披着藤蔓的古松。

秦时月在军校时是短跑名将,成绩在12秒以内,身体颇为轻巧。

这会面对一地的荆棘与乱石,他将裤腿扎缚之后,深吸一口气,铆足一股劲,总算跌跌撞撞地越过了百米刺蓬,但裤管有几处已被刺丛割破。

眼前是片绵延一里多地的茅草丛,一路斜下去,直到狼头峰脚下。

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然后健步进入草丛。

他刚疾进几米,立刻发现了问题,因为感觉到了手和面部的疼痛,于是停下来,仔细观察眼前的这片草丛。

这些茅草,比平时山野见到的要更高更大。

最窄的草叶也有将近两指宽,大的有半个巴掌阔,捏上去跟刀片似的硬挺硬挺。

再细看草叶边缘,竟然有密密的锯齿,难怪一割一个口子。

天,这哪是什么茅草,是干草啊。

一直生长在城市的人往往不知道茅草与干草的区别,但秦时月小时候生活在山村,经常与小伙伴上山牧牛,打猪草,砍柴,自然了解它们的特性。

茅草与干草,除了硬度与叶缘不一样,其余形状几乎一模一样,不仔细看很容易混淆。

但正是这点微小的区别,让两种草有天壤之别:一种是文的,一种是武的;一种是温柔的,一种是刚硬的;一种绵软如毛,一种锋利如剑;一种可用于高枕酣睡,一种却是嗜血切肉的利器。

这个干草坡也一样,不懂的人以为是茅草坡,故往往一冲而入,结果就惨了,轻则手指割破,重则头面眼耳受到伤害。

小时在庙下,他听长辈们讲过,说甑山上有个干草坡,是个“杀头坡”。

当年“长毛”的一批游勇,在山下烧杀抢掠之后,想通过这里南下追赶主力部队,结果在此全军覆没。

“长毛”指的是太平天国部队的军人。

他们不愿意跟满族人一样结发梳辫,故而全都披头散发。当他们手执利器冲向清军之时,头发随风扬起,老百姓便形象地称其为“长毛”。

历史上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在秦梦人的嘴里,叫做“长毛造反”。

不过,秦时月是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他觉得,一处干草坡,再怎么厉害,也不至于让强悍的“长毛”丧身其中。

干草再硬,毕竟不是削铁如泥的宝剑,怎么可能有割头卸手的威力?

如果这些军人真的遭遇了不测,只能有一种解释,那便是遭到了伏击。

至于伏击者是谁,那就不得而知了,有可能是清军,有可能是土人,也有可能是其他人。

试想,如果在此几人高的干草丛中埋伏刀斧手、弓箭手,那可是一击得手的事情。

如果再附以陷阱或火攻,那敌军更是插翅难逃了。

这样想着,秦时月的警觉心便提高了不少,在草丛中步步小心,如临大敌。

但见几人高的干草在眼前纵横交错,织成一张密密的天罗地网,哪里还能容秦时月前进半步?

秦时月小心地退回来,一抬头,却见两对绿莹莹的眼睛正在盯着他。他迅速反应过来——那可是两头野狼啊,正在眦着獠牙瞪着他呢。

刹那间,秦时月吓得魂飞魄散,但他没有马上扭头就走,而是掏出了背包里的手电,一道强光过去,对面的绿光顷刻便被淹没,两头狼“呼啦”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秦时月趁机转身,将衣摆倒卷上来蒙住脑袋,转身冲进了干草丛,踩着曲线往里一通狂奔。

几分钟后,见狼并没有追上来,时月才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

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的搏动声。

可刚才不停还好,一停下来,双手剧痛,一看,手背上全是血。

想必是因为手背挡了脸面,虽然隔着衣服,但还是被划破了。

他见几米外有棵松树,便奋力跋涉过去。

到了树下,他才发现,这些一抱粗的松树并不只是一枝,而是有一排,曲折错落地散布在草丛间。树与树杆之间的距离总有十几米,但浓密的树冠伸展之后,树冠之间的距离就只剩下几米了。

要是身体轻盈灵活之人,又经过长期的爬树攀竹训练,那是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树冠越过这片干草林的,时月想。

他正思索间,忽听“嗒啦”一声,见是一根手臂粗细的枯藤从树上坠落下来,在眼前晃荡着。

他用手拉了几下,见上面纹丝不动,便忽然明白了如何出去。

于是臂上运劲,使出攀绳的功夫,“嘿嘿嘿”几下,将自己拔离了干草丛,之后双脚在树上用力一蹬,人就嗖的一下飞向旁边的一棵松树。

攀住枝条后,他跳落在地,开始寻找新的枯藤。

果真,这棵松树上又有好几根枯藤。时月于是如法炮制,总算顺利越过了干草坡,只是两只手掌心已经被磨得生痛,看上去红红的。

回头一望,不见狼,只有狼头峰,才知刚才一番冲刺之后,已来到此峰下面。

由于距离很近,才发现这狼头峰的嘴,其实是一块巨石,中间开了裂,长了些柴草,远看自然就跟狼的舌头一样。狼的脑袋及身体上,则长着粗短的杂木。

周围安静得很。连鸟儿都没有。

时月放下背包,一屁股坐在地上,翻出酒精与药棉,开始为自己处理手上的伤口。

看着眼前的那些松树,还有树上垂着的藤蔓,想着刚才两只野狼绿莹莹的眼睛,他才有些后怕,还有种恍恍惚惚的感觉,仿佛一切不像是真的一样。

看看日光渐淡的山林,望见远远的南天又起一峰,像一只正在奔跑的野牛,想想那也许就是地图上标注的“野牛岭”吧。

那座岭,听说是秦梦与桐江、暨阳的交界点,有“两足踏三县,一吼惊四方”的说法,于是决定不再前行。

他想能不能就地扎营,但刚才的狼眼还是让他心有余悸,便决定在附近找一找,看看有没有人烟。

由于时月是通过枯藤越过了干草坡,所以,他没有发现,在干草深处,其实有一处临时搭建的窝棚。

那里面被褥、干粮、泉水,一应俱全,不仅可以过夜,想住几天都没有问题。

不过,也幸亏时月没有发现它,要不,也不会有下面的奇遇了。

若想知道秦时月遇到了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旧檀有《山深》诗:

松密藤萝绕,

山高鸟不到。

青青干草坡,

时有野狼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