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寒门潜龙 > 第179章 独步天下

寒门潜龙 第179章 独步天下

作者:廷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15:34:0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还没来得及吃完早餐,宁夕一行便被何监事带到了巡检司衙署。然而,何巡检却足足拖延了半个时辰才出现,惹得几位村落之长大光其火,早知要等待如此之久,还不如先填饱肚子再过来!

何巡检甫一露面,便滔滔不绝地阐述了一通宏大的理念,诸如保境安民、泽被乡梓等等。又一番冗长的空谈过后,这才步入正题……

今日并非出征之时,众人聚集一处,决定先共度一日修炼以待时日。几个村落首领的表情犹如黄连,愁容满面。

他们的村庄与卧龙村相比,并无显着优势,村民们清贫如洗,身上的干粮仅够维持三日,已是各家各户竭尽全力的储备。若是拖延几日,那些乡勇便将面临饥饿的命运。

实际上,几位村正并不担心百姓是否会挨饿,但他们若在服役期间因粮食短缺而陷入困境,作为村正的他们便要自掏腰包,负担起麾下弟子的饮食费用!

何巡检对此毫不在意,言毕便敬茶示意众人离去。

宁夕返回居所,唤起了那些乡勇集合成阵,准备前往城镇之外进行修炼操演。临行前,他特意留下两支辎重队的乡勇守家,操练无需携带车辆与辎重,无人守护,极容易遭窃。

城外之地,卧龙村的乡勇一亮相,顿时引来一片嘲笑之声。

“哈,卧龙村的人是来做闹剧的吧?怎么都扛着竹子呢?”

“昨日我还瞧见他们在搬竹子,原以为是用来搭建营帐,没想到竟是要用竹子战斗!”

“嘎嘎,卧龙村的村正没来,来了个小年轻,果然是老话说得好,嘴上无须者,行事不可靠啊!”

面对讥讽,宁夕全然不在意,且让他们笑去,战场上再分高下。

宁夕细细观察,发现其余几个村子的经济状况也并未强过卧龙村太多。多数乡勇手中握的是锄头一类农具,真正拥有武器之人尚不足三分之一,且大多都是锈迹斑斑的刀枪,分明是一群散乱之徒,甚至称不上是正规军队,实则只是乌合之众。

幸运的是,宁夕发现了些许颇有实力的土兵,否则他恐怕真的要考虑悄然撤离了。这里的土兵,是指不同于普通乡勇的存在,他们是何巡检手下的正规兵马,官方称之为弓手,但实际上并不是专司射箭的弓箭兵,而是负责一方治安维护的基层力量,相当于后来的巡捕或是武装警察。

宁夕大致估算,何巡检手下约有一百名土兵,此外还调集了三水镇的两百乡勇。也就是说,单单何巡检一人指挥的武装力量便已有三百之众。再加上五个村落各自拥有的百名乡勇,此番何巡检调动的兵力竟达八百之众!

宁夕曾擒获一名来自黑松岭匪贼的探子,得知对方人数并不多,仅数十人,不足百人。八百对几十,在忽略战斗力差异的前提下,这无疑构成了压倒性的数量优势。

时已流转,黑松岭之地若邪匪稳固根基,必会广纳修炼者,门徒数量倍增亦非妄谈。何巡查并非庸碌之辈,确有过人之处,在一座巍峨的土台上驻足,身旁侍立着几位箭术高手,他们手持各色令旗,以示指令。

令旗共有六色,其中五色各自代表宁夕所属的五大村落,剩余的一色则用于指示何巡查直属的修炼部队行动。宁夕铭记于心,自家卧龙村对应的乃是碧蓝之旗,令旗指向前方即示意卧龙村的村民们前行,如指向左侧,则意味着向左移动……此外,还配有战鼓与铜锣,鼓声响起则全体进击,铜锣敲响则全员撤离。

指挥体系虽简明易懂,宁夕一看便知其理。然而欲将何巡查之指令精准执行,宁夕却感压力重重。若只是原先那二十位受训弟子,此等指令自然不在话下;然而新加入的乡勇们却难以驾驭,根本不听指挥。

这些人连基本的列阵都无法做到,遑论前后左右的行进步伐,实令人扼腕叹息。幸亏石头昨日苦练半天,否则此刻怕已是混乱不堪。环顾四周,其余村落的乡勇情形也未见得更好,有的甚至更为糟糕。唯有何巡查麾下的土兵尚且保持阵型,虽不至于散乱,但也绝非严整有序。至于三水镇的乡勇,其表现与下方村落相差无几,几乎可以视作一群乌合之众。

在宁夕眼中,即便相较于后世学堂中接受军训的学子,这支大武王朝的武装力量也要逊色许多。若将这批队伍送上战场,其能发挥出何等战力,可谓不言而喻。

而何巡查似乎早已预见此情此景,面上并无丝毫波澜,不论底下之人如何混乱,依旧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出指令。不过短短两个时辰的联合演练,还未等到有所成效,何巡查便宣布收队,让众人自行操练。

待何巡查离去后,各个村落的乡勇瞬间坐下休息,一片扑通之声,倒下一片。无奈之下,民众多体质虚弱,有些贫困人家早晨甚至舍不得进食,一个个饿得双眼泛蓝,能勉力站立已是不易,更别提继续训练了。三水镇的乡勇也同样如此,同样坐下一大片。

镇内百姓的生活水平虽然略优于乡村农夫,然差距微乎其微。况且,服役之事可用银两雇佣他人替代,稍有余裕之家断然不会亲身投入乡勇行列。相比之下,卧龙村的乡勇便显得尤为独特,无人敢坐地休息。

在这刺骨的寒风之中,卧龙村百余名壮士纹丝不动,其坚韧形象给其他乡勇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这也彰显出宁夕的智谋所在,接连两天确保手下的乡勇饱餐,使得他们的体力远胜其他乡勇,以至于连续训练两小时仍能保持充沛精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