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寒门潜龙 > 第21章 埋伏一波

寒门潜龙 第21章 埋伏一波

作者:廷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15:34:0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在咱们武朝,老百姓平时吃肉的机会少得可怜,逢年过节实在馋得慌,偶尔也会买点猪下水凑个热闹。

当然,这里说的老百姓可不是穷得叮当响那种,真穷到家的,猪下水想都甭想,连糠都未必吃得上。石头他爹在世那会儿,家里还没这么紧巴,逢年过节还能打打牙祭。

所以石头吃过猪下水,知道那是个啥味儿。可他今儿尝了我煮的下水后,立刻觉得以前吃的都是浮云。

世上咋会有这么美味的东西?难道以前吃的猪下水都是坏的不成?其实不是我买的下水有多好,关键是香料给力。

估计卧龙村上上下下,包括村正赖志成在内,可能都没吃过香料,更别提做饭时放香料这概念了。不仅石头,他妹妹小果,他娘王婶,还有林幼娘,连我自己都吃得忘我,连门口有人偷瞄都没察觉。

卤肉香味实在太撩人,周围的邻居几乎全被吸引过来。“夕……夕哥儿,你们吃的是啥好东西呀,咋这么香呐?”

我一惊,回头一看,门口围了一堆人。说话的是救过我的三家人之一,夫家姓贾,按咱村的规矩,我们这些小辈都管她叫贾婶。

“哦哦,猪下水,贾婶要不尝尝?”“不……不用了,不用了……”

贾婶嘴上推辞,眼睛却直勾勾盯着锅,口水差点流下来,把我逗得差点笑出声。

“贾婶,来,别跟我客气,试试我做的这碗卤煮。”

宁夕一边说着,一边给贾婶盛了一碗热腾腾的卤煮。她对自己的这道菜自诩为“卤煮”,其实就是将烤得喷香的面饼和炖得软烂入味的内脏切块,装入碗中,再淋上一勺滚烫的肉汤。这不就是后世那让人欲罢不能的卤煮吗?

汤醇厚鲜美,肉质酥烂,滋味绝佳。在这大冷天来上一碗,哎呀妈呀,给个神仙都不换,真的!

不过,要是有豆腐、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这些调料就更完美了。贾婶本想推脱,毕竟自家掌柜之前救了宁夕一回,已经吃过一顿好饭,现在又上门来吃,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可话到嘴边,愣是说不出口,因为那碗卤煮实在太香了!

贾婶一尝之下,差点停不下来,最后硬是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忍住没把整碗吃完,想着家里还有其他成员,得留点给大家尝尝。结果,一碗卤煮瞬间被贾家上下瓜分得干干净净!

那天一同救宁夕出冰窟窿的另外两家也在场,宁夕自然不会厚此薄彼,每家都分了一大碗。其他人眼巴巴地看着三家人大快朵颐,心里那个羡慕嫉妒啊!谁让他们当时没去救宁夕呢?当然,也有不少人是因为不在现场,错过了机会。不管怎样,没帮上忙就没脸吃人家的东西。

“来来来,大伙儿都尝一口,东西有限,只够你们品个味儿,别嫌弃哈!”

没想到,今天宁夕格外大方,每个人都能尝上一点。虽然分量不多,仅仅是浅尝辄止,但没人敢对宁夕有半句怨言。在这个年代,肯分享食物的都是大善人,更何况是如此美味的食物。不论多少,大家都心存感激。

宁夕这么做并非刻意炫耀,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心理平衡。自己发了横财,买了那么多东西,如果全关起门来独享,不顾及旁人感受,恐怕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再者,这也是重塑自身形象的好时机,除非他愿意一直做只缩头乌龟,只顾过自己的小日子,否则在落后的这个大武朝,没点人脉可不好混。

……

次日清晨,天才微微亮,赖志成就带着两个儿子登门了。宁夕懒得跟他们多费口舌,连早饭都没吃,直接领着他们去了卧龙沟,手把手教他们冰窟窿叉鱼的技巧。

宁夕深知,能靠智慧吃饭就绝不单纯卖力气,他可不愿当个纯粹的劳力者,让别人干活,自己坐收渔利,这才是理想的生存状态。

赖家父子悟性倒还不错,很快就掌握了方法。宁夕也没浪费时间,拎着他示范时叉到的几条鱼便离开了。赖氏父子气得吹胡子瞪眼,却拿宁夕毫无办法。宁夕早先就跟他们讲明白,这捕鱼法子他自个儿还能用,只要他们不外传就成。

宁夕回到家中,并没急着倒头大睡,而是随便对付了几口剩的卤煮,便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

昨日在药铺购得的一大包天然碱,此刻成了他的实验材料,目标是将其转化为实用的食用碱。若无天然碱,虽可用草木灰提取,但成本过高,非明智之选。天然碱最易转化为烧碱,即氢氧化钠,制作流程大致为:碱石研磨成粉,溶于水成碱液,加入适量熟石灰,经数道简易步骤,便成腐蚀性极强的火碱。然而,宁夕所需的并非火碱,而是用于发酵面食的食用碱。

他先将天然碱溶解,加热后再冷却,接着历经过滤、洗涤、干燥等系列操作,终得纯净的纯碱——碳酸钠。此物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故名食用碱。如需制备小苏打,只需向纯碱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今日宁夕只打算蒸馒头,食用碱足矣,小苏打则非必需。

这些初中化学知识,宁夕这位农大博士生并未忘怀,几番尝试后便顺利制成。须知农大学问并非仅限于耕作,化工、食品乃至农机等专业亦在其列。

林幼娘在一旁看得一头雾水,不知她那古灵精怪的二哥又在捣鼓什么,一上午工夫,只见他时而紧锁眉头,时而抓耳挠腮,最后竟突然放声大笑,直叫人胆战心惊。

“幼娘!快!快去发面!今儿我要吃白白胖胖的大馒头,你做的那种!”

林幼娘暗自腹诽:“坏二哥,就知道败家!”

在古代,白面之于穷人,犹如后世生猛海鲜之于寻常百姓,非逢年过节难得一尝。如今既非佳节,宁夕却突发奇想,要吃白面馒头,这不是败家是什么?

宁夕并未过多解释,心中暗藏小计谋,打算趁林幼娘不备,在发酵好的面团中偷偷加入碱水,看她吃下馒头后的反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